- 相关推荐
上海的春节——仿写《北京的春节》
春节是大家熟知的中国最隆重也最被重视的节日,而不同的地方都有属于本地的春节风俗。身为一名上海人,当然是讲上海的春节。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要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前送灶、祭灶、供果,还必须供南方特产茨菰、荸荠(也叫马蹄)。古时候的官宦或富商人家,还会提前在腊月廿三日送灶神,所谓“官三民四”,就是正式开始过年的日子了。可惜这些习俗只是保留在文档资料里,我们现在早已不再做。
腊月廿五,人们便开始了属于春节的忙前忙后——准备家用物、全家扫除等——毕竟曾经扫除、办年货、备新衣等大年夜前必得办妥。这种习俗大概每个地方都一样吧。
如果说小年夜是年三十的“排练”,那么除夕大年夜更是正月初一的“彩排”了。易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悬冬青柏枝于门上、祀神祭祖,这些习俗加在一起也许都敌不过全家围坐着吃团圆饭对现代人的诱惑了吧,无怪乎吃团圆饭变成了这些中唯一留下的风俗。
古时候,人们正月初一除了互相拜年,就是待在家休息,还不可扫地。穿新衣、拜天祖、开门放炮、喝元宝茶、发压岁钱、邻里贺岁,这其中大多数竟仍是现在人都还照做的,可见正月初一古往今来都是被人们重视的。
即便如此,现代同古时候过正月初一的方式还是大有不同的。现在的上海人正月初一恨不得一整天都在外游乐。除走亲访友外,还有一样活动很重要,就是到寺庙上香拜佛。静安寺、东林寺、龙华寺、玉佛禅寺等等地方在大年初一往往门庭若市。那些为了拜佛求好运而花大半天时间排队的实在大有人在。
正月初二人们开始走亲戚,媳妇也回娘家。大家都走亲访友吃年酒,春节的喜气洋洋开始通过人与人迅速蔓延,直至整个城市都弥漫着只属于春节的欢乐和快活。
初五财神日,大概是现代人从初一到十五这几天间最重视的一天了。从初四晚上开始,炮竹之声便从未间断,真像要永不停息似的。现在不能放鞭炮,却从未曾打破人们对这一天的喜爱。人们开始在网络上互相道喜,盼望新的一年财运滚滚。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曰“上元节”。男女老少齐观灯、看戏、杂耍亦或眺望城隍庙夜晚灯市的烟火之盛,而这些却终究及不上吃汤圆的趣味。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最后就是压轴,压轴就是重头戏。元宵节确是算得上春节中十分令人愉悦的一天了。
元宵过完,就意味着春节接近尾声了。而春节虽然过完了,人们也该工作工作,该上学上学,但人们却仿佛并未从春节的快活中走出。春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工具”。它是中国传统风俗里最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