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19 10:41:3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锦集8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排列上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帮小动物装饰窗帘。

  2.能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份)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可高兴了。它们的新房子造好了,马上就要搬新家了。让我们跟小猴一起去参观它们的新家吧!

  二、参观动物公寓,发现规律

  (一)播放图(一):观察、了解楼房的层与间

  提问:1.这幢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间?一共有几间?(一起点数)

  2.小猴来到了第几层的第几间?

  3.小猴想去第三层的第三间,谁来帮它找找?

  (二)播放图(二):在帮忙选房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小动物选房的规律

  提问:1.看,还有谁也来选房间了?

  2.还有一个房间没人选,你觉得谁来选?为什么?(每个小动物住三间房)

  3.仔细看有没有什么秘密?每一层住的动物不一样,楼上楼下住的动物一样吗?

  (三)播放图(三):继续帮助小动物选房间,进一步感知小动物选房的规律.

  提问:1.看旁边的楼房里住着谁?

  2.你觉得这两个房间谁来选?为什么?

  小结:这些小动物可真有趣,它们选房间还有个规律呢,每一层上要不一样,楼上楼下也要不一样。

  三、运用规律帮助小动物装窗帘

  (一)出示操作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指导语:看,房子选好了,小动物为它们的房子装上了什么呀?(窗帘)

  今天小动物请小朋友来帮它们的新房子装上窗帘,它们要求:每一层上的窗帘不一样,楼上楼下的也不一样。先装第一幢,再装第二幢。

  4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交流

  (一)幼儿相互交流。

  (二)个别幼儿讲述装窗帘的方法。

  (三)选个别作品,共同纠正,进一步掌握规律。

  五、活动延伸:给小动物装地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翻版一次外出学习听到的一节课,活动的选材源于大班建构式课程,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中的一次科学活动《送小动物回家》。经过执教者大幅度的修改,目标重新定位,环节重新设计,变成了一节全新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兼具的.活动。

  教学具的反思:

  本次活动的教具学具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采用了PPT动画的形式能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回答之后能以动画的形式给予验证,另外,幼儿的操作材料也非常实用,幼儿第一次粘的不对,可以剥下来再次尝试,循环使用。

  目标的反思:

  活动目标是一次活动的灵魂,活动目标制定是否恰当、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成败。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十分清楚,层次分明,三维目标体现很明显,既有知识与技能(用发现的规律帮助小动物装饰窗帘),过程与方法(观察发现排列上的变化规律;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三条(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在这三条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比较突出,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活动的环节也紧紧得围绕目标展开,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能为达到目标服务。

  活动过程的反思

  我在组织这次活动是感觉不太顺利的地方是:引导幼儿初步发现动物选房的规律这一环节,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引导幼儿发现这个规律的时候我问:仔细看有没有什么秘密?幼儿的回答没有到我想要的点上(即每一层住的动物不一样,楼上楼下住的动物也不一样)。这时候我的引导语特别罗嗦,其实语言可以更简洁,更具有启发性一些。可见,我对幼儿的抛过来的“球”不太能接得住,教学的机智还有所欠缺。教师不仅要对孩子可能出现的答案要有一定的预期,还要想好假如有孩子有这样的回答,自己该如何接得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不是简单重复孩子的话,而应给予孩子更多,有总结或经验的提升。

  幼儿在有了第一次选房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幼儿第二次选房相对比较容易,所以重点是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追问:为什么你认为第二层的第二间应该住小兔子?这个问题特别重要。

  操作要求的反思:

  在幼儿操作之前一定要交代清楚操作的要求,本次活动在交代装饰要求的时候应根据操作材料的特点(第二间的难度比第一间要难)提出操作要求,请幼儿先装第一间,再装第二间,这样符合幼儿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特点。

  讲评的反思:

  这次活动的讲评环节十分重要,老师要帮助幼儿理清思维的过程,用清晰的语言表达之。我在组织讲评时,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纠缠于纠正“错误”,幼儿讲述的机会很少。讲评的重点应定位在与幼儿一起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帮助小熊的快乐。

  2.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能够区分图形特征,尝试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重点:

  区分图形特征、大小。

  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画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图、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 不同大小的图形)。

  2、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多个。小熊图片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熊宝宝摔跤了,激发幼儿帮助小熊的情感。

  教师出示小熊哭的表情图

  师:今天我们苗苗四班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是谁呀!

  幼:“小熊”师:“小熊怎么了?我们来一起问问吧!”“原来小熊回家时马路上有许多洞洞,让小熊摔得好痛!那可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帮一帮他吧!”

  2、一起帮小熊修路。

  (1)教师出示大马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洞洞的形状、大小。

  (2)师:这就是让小熊摔倒的大马路,你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3)请幼儿说说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导幼儿想象)

  (4)为小熊修路。请个别幼儿来搬“石头”。(引导幼儿说出形状和大小)

  鼓励幼儿一起帮助同伴搬“石头”修路(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进行配对。)

  可能出现状况1:图形未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形状对不对)

  状况2:图形配上,大小没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大小对不对)

  小结:原来要把洞洞填满,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石头”才行。

  (5)师生共同检查“修路”情况。

  重点提问:我们终于把路修好了,我们请小熊来检查下吧!“小朋友们真棒,谢谢你们!”

  (6)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帮我们的好朋友小熊把路修好了。现在小熊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特地请你们去他家玩呢?让我们出发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6号。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8页。

  3、了解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识字的情况。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出示挂图一。图片上有什么,这些文字一样吗,有谁知道是哪些国家的文字。

  找出图片中的汉字,汉字是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文字。

  二、看图猜字。

  出示挂图二(遮住汉字部分)。以游戏方式启发幼儿辩识象形字。

  引导幼儿观察汉字“火、口、山”的图画部分和象形字,猜一猜,认一认,并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来的。

  帮助幼儿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它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你看见过这些字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你们会认汉字吗?

  教师记录幼儿所说的汉字。认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

  四、尝试看图识字。

  请幼儿翻开活动教材,自己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汉字。

  鼓励幼儿和同伴互相讨论、交流。

  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园内和各种场所寻找汉字。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知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眼下正是秋高气爽,农民伯伯忙于秋收的季节。孩子们对田园的农作物既熟悉又陌生,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农村的家长很少能在劳动之余和孩子进行知识的沟通。再加上农村幼儿园教玩具较欠缺,不能满足全体幼儿的的需要。为此,我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稻草绳作为活动材料,为幼儿创造一个极好教育契机,通过创意活动,将孩子们的兴趣内化,他们那种表面的对稻草绳的兴趣无疑会转化为对创意活动的主动参与,并为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进行表现和合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玩稻草绳的过程中进行创意建构,既能满足幼儿展现自我的愿望,又能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稻草玩具带来的乡土情感,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

  2.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和合作,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3.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地进行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活动前丰富幼儿的稻草的知识,稻草绳每人一根,稻干若干,一段轻快的音乐。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大胆尝试创造草绳的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能与同伴合作尝试利用草绳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并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跳草绳舞,激发兴趣。

  全体幼儿手持稻草绳进活动室,听音乐跳草绳舞。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来变一变,玩一玩稻草绳,看看谁玩得方法多。(反思:第一环节我直接利用草绳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稻草绳的多种玩法

  1.幼儿第一次自由探讨用草绳的多种玩法。

  师:请小朋友拿着草绳四散玩玩,玩得时候要注意安全。(幼儿自由玩时,教师个别指导,及时表扬玩得认真花样新颖的幼儿。)

  2.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法,让其它幼儿学一学。

  师:××小朋友,你刚才把草绳变成了什么?是怎么玩得?(尾巴、跳绳、项链、数字6、9等。)

  (反思: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基本部分,我让幼儿拿着草绳有目的去玩,充分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想出多种玩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探索过程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丰富幼儿的玩法,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幼儿第二次合作探索尝试玩稻草绳

  师:刚才小朋友用稻草变成了许多东西,有的变成当尾巴,有的变成当马鞍等,想了这么多种玩法。刚才你们玩草绳是几个人一起弯的(一个),其实草绳是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这样可以变出更多好玩的,现在就请你们去找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合作玩草绳吧。(引导幼儿说出用许多根绳子可以变成长长的草梯)。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草绳变成一条长长的梯子,在草梯上可以怎么玩?

  (反思:第三环节我让幼儿尝试合作创造草绳的新颖玩法,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这一环节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当幼儿想出比较新颖的玩法,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大胆创造想象更丰富的玩法,从而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游戏《跳格子》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⑴将草梯平铺在地上,幼儿双脚并拢从草梯一端跳到另一端。⑵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跳格子比赛。⑶先跳完人数者为胜利。

  (反思:大班幼儿有了初步竞争意识,并较注重结果,此时安排玩跳格子竞赛游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活动推向高潮。)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小朋友玩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来变稻草绳玩玩,变变变,我将稻草绳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草球)怎么玩?我再变,变成飞盘它又可以怎么玩呢?草绳有很多种玩法,那你们知道草绳除了玩还有什么用处吗?请你回去好好想想。

  活动延伸:

  1.课后将稻草绳放区角,让幼儿自由探索玩。

  2.此活动还可以生成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鞋、草帽等美工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夏天来到了,各种各样的小虫子经常出现在角角落落、树林、草丛里,这些地方也是孩子愿意去的地方,所以他们经常把发现的小虫子带回来,于是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小虫子的活动。

  活动一:

  寻找虫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虫子的家,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2、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

  3、引导幼儿了解虫子的居住地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归类。

  活动准备:

  1、记录纸、笔、

  2、透明的小瓶子、塑料带、篓空塑料筐、纸袋等。

  3、蔬菜叶、面包、飞虫、瓜皮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种植园、小花园寻找小虫子。对虫子的生活环境进行记录。

  二、引导幼儿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你在哪里发现的虫子?)

  1、幼儿之间相互介绍自己发现和记录的虫子的家。

  2、集体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蝴蝶生活在花丛中……)

  4、开阔幼儿思维,“除了今天发现的小虫子,你在哪里还见过虫子?”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个别幼儿讲给大家听。

  三、给虫子安新家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物品养虫子。

  2、选择食物放入虫子的新家里。

  3、鼓励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对自己饲养的小虫子进行细心观察,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发现新的问题。一段时间后,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效果评析:

  此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我把认识虫子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虫子的时候,有个孩子捉了一只蝈蝈,但是关于放在什么里面?怎么不让蝈蝈跑出来?小朋友怎么又看的清楚?的问题,孩子们争论起来,这时有个孩子提出用两个镂空塑料筐对着扣起来,这个方法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有个孩子还找来胶带把接口粘住。当发现孩子们能主动的解决一些问题时,我由衷的高兴,即便是我本来预设的效果没达到,但我欣慰这份意外的惊喜。

  活动二:虫子的'特殊本领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对虫子特殊本领的关注。

  2、引导幼儿了解虫子的保护色、预测天气、再生的本领。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虫子特殊本领的资料,在饲养区中饲养断体的蚯蚓,观察蚯蚓的再生。

  2、进行表演游戏的材料若干。

  3、关于动物保护色的挂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故事《蚯蚓再生》,了解虫子再生的本领。

  1、故事结尾蚯蚓妈妈的话可先不讲,留下悬念,幼儿讨论、了解蚯蚓再生的特殊本领。

  2、看蚯蚓再生的录象资料,进一步了解蚯蚓再生的过程和原因。

  3、讨论其他虫子的再生:如壁虎等。

  二、幼儿讨论并向同伴介绍虫子的其他特殊本领如预报天气等。

  三、教师出示挂图,让幼儿寻找隐藏的虫子,发现虫子保护色的秘密。如:蝴蝶、蚱蜢等。

  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表演游戏《侦察兵》,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工具和场景。如:树枝、树叶、皱纹纸、牛皮纸、颜料、绘画用具等。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扮演侦察兵,进行自我伪装。

  效果评析:幼儿的好奇心很强,总喜欢问个为什么,正是这份好奇才使孩子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知识经验也会有一定的增长。作为教师应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好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在幼儿原有基础上帮助幼儿分辨各种声音。

  2. 体验寻找、猜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录音带(日常生活中声音、说话声、水声等)、声音来源图片。

  活动过程:

  1.声音导入法。

  利用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认为是这种声音?

  2.图片对照法。

  放各种声音请幼儿辨认,请幼儿先闭上双眼,仔细聆听声音,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若幼儿无法分辨声音来源,教师给予简单的提示,最后展示图片让幼儿对照,加深印象。

  3.语言描述法。

  请幼儿描述各种声音的特色或听起来的`感觉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陀螺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制作,感知陀螺旋转的现象,充分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萝卜、土豆、玉米、地瓜、小西红柿、蘑菇、卡纸、图画纸、油画棒(涂色用)、冰淇淋盒盖、奶瓶盖、果冻盖、瓶塞、旧玩具汽车车轮、木珠、牙签、火柴棒、铅笔头等。

  五、活动过程

  玩陀螺。

  解决的问题:你能用纸、果蔬和日常用品做陀螺吗?

  试一试,你做的陀螺能转起来吗?

  幼儿用萝卜块、卡纸、冰淇淋盒盖制作陀螺。

  (1)在萝卜块上扎上牙签。

  (2)在卡纸上扎上火柴棒。

  (3)在冰淇淋盒盖上扎上牙签。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牙签没有扎在萝卜的中间,陀螺转不起来。

  (2)在圆形的卡纸上扎上火柴棒,陀螺转起来了。

  (3)在冰淇淋盒盖上扎上牙签,只用牙签的`尖转,陀螺转的时间很长。

  比一比,看谁的陀螺转得久?

  (1)我的陀螺面很圆而且很平,能转得久。

  (2)下面尖(接触面小)的陀螺转得久。

  (3)找好圆心,陀螺就能转得久。

  六、注意事项

  1.幼儿有玩过陀螺的经验,活动的效果会更好。

  2.所提供的萝卜、地瓜、玉米棒、土豆等要选圆柱体或球体形,切片时厚薄要均匀。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蚂蚁一家》建议年龄段:大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惯。

  2、喜欢蚂蚁,对蚂蚁产生浓厚的兴趣,乐意在生活中观察蚂蚁的各种活动现象。

  活动准备:

  视频一段蚂蚁图片照相机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都见过蚂蚁吗?那你们知道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吗?(蚂蚁是昆虫,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

  ——老师出示蚂蚁图片,幼儿一起观察蚂蚁的外形(蚂蚁身上有毛,嘴巴叫口器,腹较大,雄较小,我们这边的'蚂蚁是黑色的。)

  ——很多小朋友都见过小蚂蚁,但是可能没有仔细的观察过,今天我们一起去户外观察这些小生命好吗?

  ——提出要求:我们一起拿着放大镜看一看,蚂蚁是不是我们刚才说的样子,再仔细观察一下,蚂蚁是怎么样生活的。

  二、户外观察探索蚂蚁的生活

  ——来到户外场地:小朋友们,我们可以到哪些地方找小蚂蚁?(树上、花朵、泥土等)

  ——小朋友分散观察,找到蚂蚁以后教师把蚂蚁的活动拍下来。

  ——边拍照一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提问,他们有多少?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在观察的时候不要打扰蚂蚁,不要伤害蚂蚁,有耐心的旁观。

  三、回教室进行集体交流

  ——小朋友们,我们先来说一说,你们看见的小蚂蚁是不是像图片上的一样呀?

  ——你还发现小蚂蚁是怎么样生活的?(蚂蚁是一群一群的,好多好多在一起。)

  ——你还发现什么现象?(蚂蚁在打架,有的死了。有的蚂蚁在运粮食运小昆虫,有的蚂蚁在搬很小的树叶。我们还看见蚂蚁在搬一粒粒白色的东西,好像是蚂蚁卵,又好像是其他虫子的卵,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们还看见好多蚂蚁在约会,他们要出去玩等)

  ——小朋友们的发现可真多啊,我刚才把你们的发现都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幼儿活动的照片,和幼儿一起说说自己的发现,评选小小观察员。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1-09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4-27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5-04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4-14

科学活动《蚂蚁》教案01-23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5篇06-29

科学活动教案8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