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8 12:46:0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动物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并尝试在数石头的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2、通过排序和复合分类来促进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性,以及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动物图片、记录卡、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出示PPT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动物的特征和名称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2、了解桃子的主要特征。

  ——(点击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桃子的形状、色彩、味道

  师: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师:究竟让谁先吃好呢?(关键提问)

  (一)幼儿分组合作对动物图片进行按某一特征分类。

  1、了解幼儿根据动物特征分类、排序的情况(身高、尾巴、耳朵……)

  2、请幼儿介绍自己一组是按何特征进行排序的,老师利用PPT演示。

  (二)利用数石头游戏,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难点)

  1、师:谁会要求比体重? 那体重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2、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

  3、师: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4、(出示动物比重图)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可是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再根据石头从多到少给动物排排队。

  5、幼儿根据动物比重图进行数石头排排队的记录活动。

  6、验证幼儿的数数和排队情况,确定按体重排的顺序。

  (三)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1、“不行,这时候毛毛虫提出了意见。你们猜猜毛毛虫会说什么”

  2、“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师:“毛毛虫为什么会这么说”

  3、师(出示排序图):咦,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虫排序图)现在,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比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动物,毛毛虫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毛毛虫又是第一名;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不还是毛毛虫嘛!

  4、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

  5、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三、品尝桃子,

  1.师(点击课件):看来,毛毛虫说的很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于是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活动名称:让谁先吃好呢?

  年龄段:大班

  一:内容选择贴近大班幼儿思维特点

  做为大班下期即将入小学的幼儿来说,他们已具备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这个知识基础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思维,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将使幼儿始终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本次教学活动我选择了《让谁先吃好呢》这样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在将故事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最终我以知识内容为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来凸显数学的本质,使创设的问题情境蕴含数学知识的本源,探索的过程中有思考知识本源的任务。以达到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思维活跃性的目的

  二:目标确立自然流畅、有效多元

  仔细阅读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幼儿;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 1、学习按动物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并尝试在数石头的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2、通过排序和复合分类来促进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性,以及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开动脑筋,对排序经验、比重经验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三:提问设计推波助澜激活幼儿思维

  活动中的另一个重点是老师的提问。我有效地运用了设疑、插问、推问等方式,不断的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知识经验,激发着幼儿对于作品内容的好奇与探究,激活着幼儿多方面思维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提问使整个活动体现结构严谨、自然流畅的特点,有效的提问使幼儿的思维在“聚合”和“发散”间自然转换,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多元发展!

  四:活动过程力求有节奏感、有层次性

  环节一:利用课件感知动物和桃子的特征,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环节二: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利用动手操作,分组表达,使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侧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重量,解决本次活动重难点;利用数石头进行比重。可以说,不同的比较方法,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同时让幼儿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

  环节三:“大家一起品尝桃子”是一个有趣的结尾,让幼儿在感受分享的同时,又使“让谁先吃好呢?”的线索贯穿始终。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初步理解剪发的含义。

  2.掌握5的剪发,认识“-”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准备:“-”卡片,1-5数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每人一份操作卡片及玩具卡片

  过程:

  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5的分解组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纷呈3和几?

  幼儿:于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

  2.创设情景,摆放数字卡片,利用数与量的对应,理解剪发的意义。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小熊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有5根骨头,5捆情操,5个胡萝卜、5条小虫子。他的好朋友小狗,小羊小兔子小鸡来了以后真高兴,他们吃的真香,我们来看看他们吃的多少。

  教师:小熊拿来了5个胡萝卜,用数字5表示,小兔子吃掉了2个用数字2表示,还剩下几个胡萝卜呢?剩下三个用数字3表示,5-2=3

  理解剪发就是减掉后数量变少了

  3.开展游戏,请幼儿扮演小动物,算一算面前盘子里的5个食物,吃掉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幼儿两两自由结组,每组幼儿取5个玩具,开展猜拳活动,幼儿家在幼儿乙闭上眼睛后,拿走若干玩具,请幼儿乙用剪发算算幼儿甲拿走了几个玩具,并用数字卡标出算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熟练掌握5以内的'剪发,教师在活动后可以在活动区为幼儿丰富多彩的玩具,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数学活动:蚕豆

  活动目标:

  1、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2、能根据蚕豆的不同特征学习5的组成,并作特征标记。

  3、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细心作业。

  活动准备:

  1、课件:蚕豆; 2、排序卡5份; 3、蚕豆5篮; 4、作业卡5种; 5、点、数牌每人一张; 6、音乐:“挪威舞曲”“找朋友”。

  活动程序:

  (一)蚕豆一生——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过渡语:软软的泥土里睡着一粒种子宝宝,你认识它吗?

  1、看课件提问:小蚕豆是怎样长大的?

  2、小组合作进行蚕豆生长过程的排序。

  3、看课件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4、用动作随音乐表现蚕豆的生长过程。

  5、用歌曲演唱蚕豆的一生。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课件、身体动作、图片排序、歌词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

  清晰地掌握了蚕豆的生长过程。

  (二)蚕豆分家——学习5的分成。

  过渡语:小蚕豆长大后变老了,变成了蚕豆的种子,农民伯伯就把它们采下来,剥出来。

  1、比较观察:蚕豆种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2、分类记录:帮助蚕豆宝宝来分家。

  (1)请幼儿介绍和猜测作业纸的做法。

  (2)幼儿自选作业:

  难度一:看图分类并记录和作标记。

  难度二:根据特征标记把蚕豆宝宝送回家。

  难度三:分类盒分类记数。

  难度四:分类粘贴记数。

  难度五:分类记数并做标记。

  3、讲评作业。

  评析:各种难度和做法给了各种层次和能力的幼儿以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根据蚕豆的许多不同进行分类,无形中又学习了5的组成,又学习了制作特征标记,幼儿的收获很多。

  (三)蚕豆游戏——复习5的组成。

  过渡语:我们帮助了蚕豆分了家,它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1、游戏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贴在胸前,随音乐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应的卡片合起来是5,然后一起玩炒蚕豆的娱乐游戏。

  2、交换牌子再进行游戏。

  3、老师出示炒熟的'蚕豆:蚕豆炒熟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蚕豆吧!

  总评:首先整个活动围绕蚕豆,把科学和数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领域内的有机整合;其次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自主性、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活动还体现了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风格,使幼儿学习得自然、轻松。

  活动延伸:

  1、根据作业情况进行纠正或交换作业卡进行活动。

  2、在自然角继续观察蚕豆的生长过程,并学习照顾蚕豆。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目标:

  1.学习根据花朵的外形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勾画其三项特征。

  2.认识表格,知道行和列的位置及名称。

  3.乐意参加跑组活动,遵守活动常规。

  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勾画花朵特征”作业单(人手一份)

  “制作特征标记”作业单(人手一份)

  “圆圈涂色并记录”作业单(人手一份)

  “看图填分合式”一组

  水彩笔、夹子、铅笔若干

  过程:

  1.观察花朵并说出特征。

  (1)点击第一张幻灯片,师:“花园里开满了各种美丽的鲜花,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花?”教师带领幼儿认读每种花的名字。

  (2)点击第二张幻灯片,师:“我喜欢哪两种花呢?你们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大的红色的'太阳花,小的黄色的牵牛花)

  (3)请个别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两种花的外形特征。

  2.出示并观察认识表格。

  (1)点击第三张幻灯片,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表格,谁知道横着的格子叫什么?竖着的格子又叫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认读。

  (2)请幼儿观察第一行,说说第一行每个标记的名称。

  3.勾画花朵特征。

  (1)将花朵放在表格的第一列中,师:“这朵花应该找什么标记做朋友?请你看看这朵花在第几行,就在这一行相应的标记下打√”。

  (2)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带领其他幼儿验证。

  4.介绍小组活动,提出操作要求。

  介绍新游戏:勾画花朵特征。

  介绍三种配组游戏:制作特征标记、圆圈涂色并记录、看图填分合式。

  5.幼儿跑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操作,教师重点指导新游戏。

  6.评价小结、拓展

  出示另一张作业单,引导幼儿讨论,激发下一次活动的愿望。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辨别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掌握整点的书面表达。

  2、培养口语表达整点的能力。

  3、教导幼儿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整点。

  2、口语表达整点。

  教学难点:学会用时针和分针准确表达整点。

  教学准备

  1、大灰狼头套一个

  2、教具时针若干个

  3、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律动和心算游戏提高幼儿兴趣。

  (一)、拍拍小手老师:"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拍上、我的小手拍拍下,请你坐好来!"

  (二)、心算游戏《碰碰车》

  老师:我们变成碰碰车,当我说出算式时候,你们说出得数和我碰碰!

  二、展示PPT,以小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计算的能力。

  (一)、《飞机打怪兽》

  老师:"我们的数字宝宝被怪兽捉走了,现在请你们开着飞机去打掉怪兽救出我们的数字宝宝!"

  (二)、《宝剑打怪兽》

  老师:"刚才你们的飞机真厉害,现在我给你们是宝剑,你们能再帮帮忙吗?"

  三、认识和了解钟面的结构,辨别时针和分针学会整点的书面和口语表达。

  (一)、猜谜语导入老师:欢迎你们来到时钟王国,下面请你猜一猜谜语吧!

  (二)、认识时钟

  1、老师:"你们家里有时钟吗?长得怎么样子的?"

  2、欣赏PPT的时钟。

  3、展示钟面,学习时针和分针,(教案:)教导幼儿掌握整点的书面和口语表达(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12",现在是"几点整"。)

  四、《明明的一天》巩固整点的书面的口语表达。

  (一)、介绍老师的.朋友明明,请小朋友们一起进入明明一天的生活。

  (二)、教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整点。

  1、首先要引导幼儿说出明明在做什么?

  2、培养幼儿对整点的口语表达。

  3、请幼儿动手操作写一写如何表达整点。

  五、游戏《狼出没了》

  规则:

  1、大灰狼出场了,请大灰狼告诉我们它几点起床!

  2、老师出示时钟,如果没到大灰狼起床的时间,小朋友跟着老师念"时针指着多少,分针指着多少,现在是几点!

  3、如果到了大灰狼起床的时间,全部小朋友要趴下不许动,大灰狼来吃小朋友了。(教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六、互动游戏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时钟邀请一位老师调一调然后说出时针和分针和整点。

  七、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点,那我们就要做一个勤劳的小宝贝珍惜时间咯!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投放物品。

  (二)能进行分类计数,并能初步用图表表示计数结果。

  (三)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操作尝试精神

  【重点难点】

  (一)活动重点:能进行分类计数,并能初步用图表表示计数结果。

  (二)活动难点:学会倾听,在听清楚要求之后行动。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具有分辨物体形状的能力,对20以内的数量进行数数。

  (二)物质准备:红黄蓝绿各颜色的雪花,方块,管状,扁圆四个形状积木;20个文件袋;动物木牌(充当怪兽小兵)上面各画有四个形状;4个筐子;音乐(郊游音乐,所有“怪兽”对话音效);21份表格;场地上四个障碍:小河、蟑螂大军、鹅卵石、山洞(设置障碍让前进的道路更加有探险的趣味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情景导入,我们去探险。初步引入统计,为了清楚了解男女生人数,男女分两排站报数。

  2、分发已经准备好的百宝袋。女生跟着老师,男生跟着女生,围绕圆圈进行,并播放音乐《郊游》。

  (二)利用怪兽引起幼儿注意,统计各积木对应数量

  1、第一个怪兽出现了,它要“吃掉”像香蕉一样的`管状玩具(音乐停,怪兽音效出,教师带领幼儿停下来)。“怪兽”布鲁克要求将管状玩具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写下数量。

  师:前方有山洞,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钻山洞吧!随即播放音乐《郊游》,继续前行。

  2、第二个怪兽出现了,它要“吃掉”像方块糖一样的积木(音乐停,怪兽音效出,教师带领幼儿停下来)。“怪兽”美丝丝要求将方块积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把数量写在纸上。

  师:呀,碰到了蚂蚁大军,小朋友们,我们快速绕过它们吧!随即播放音乐《郊游》,继续前行。

  3、第三个怪兽出现了,它要“吃掉”像雪花一样的积木(音乐停,怪兽音效出,教师带领幼儿停下来)。“怪兽”土豆要求将雪花积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并把数量写出来。

  师:前方出现鹅卵石,小朋友们,我们小心踩着它们通过吧!随即播放音乐《郊游》,继续前行。

  4、第四个怪兽出现了,它要“吃掉”像半块饼干一样的扁圆积木(音乐停,怪兽音效出,教师带领幼儿停下来)。“怪兽”亚历山大要求将扁圆积木收集到他的小兵筐子中,并把数量写在纸上。

  师:小朋友们,我们快速完成这个任务吧,我请两个小朋友来帮我清点一下数量,我们写好之后继续前进吧,前面就是精灵王国了。)

  师:小小水沟可难不倒我们,跨过去!随即播放音乐《郊游》,继续前行。

  (三)利用表格统计积木及其对应数量

  1、精灵女王出现,为找回物品,需要画出物品形状,写出物品数量,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怎样在表格上表现出来。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在位置上坐好,兰兰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当我的小助手为小朋友们分发表格和水彩笔。大家在表格上画出物品的形状,写出物品的数量以便于我们的精灵女王帮我们夺回丢失的物品。

  2、指导幼儿做的统计表,一列是物品,一列是与之对应的数量。幼儿做好后放在一起展示分析,强调顺序可以不一样,但与之对应的数量要正确。现在我们开始吧!

  五、活动延伸

  保育员老师期末会统计班上的物品,如桌子,风扇,灯等(10以内)。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做一张表,记录这些东西的数量吧。

  【活动反思】

  (一)幼儿喜欢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情景,他们能积极参与。

  (二)在情景中,使用儿童语言可以让幼儿更加融入到情景中去,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中要注意概念是否表达清楚。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该故事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讲述的是青蛙一家有五口人,他们长得都很像,但各有各的特点。通过这个绘本的阅读和理解,能让孩子们较好地辨识小青蛙一家五口人的不同特征;青蛙一家人出门购买的不同种类的东西;以及每个家族成员购买东西的数量的不相同;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以及做事情有条理,并愿意帮助别人的品质。

  融入的数学元素

  从认知角度,一是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青蛙一家每个成员的不同特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比较的方法;二是让孩子们将青蛙一家每个成员购买的`物品和数量互相匹配对应,在帮助青蛙一家请客为朋友准备食物的情景中融入5以内的数数,数量匹配以及数的形成的学习。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中班上学期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知、理解5以内数的形成。

  2.喜欢听故事,在帮助小鸭子和小青蛙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增强对家人的区分辨别能力;了解和分析幼儿对数形成的认知水平。

  环境准备:PPT、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底板、青蛙一家各个人物的头像、每个人物购买的食物、1-5数字)

  活动过程

  一、看看全家福——辨认青蛙一家人

  1.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照片,他们是青蛙的一家。

  重点提问:照片上有几只青蛙?他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辨认5个不同的角色。

  青蛙爷爷,头戴小帽、手拿烟斗、胡子翘翘;

  青蛙奶奶,皱纹多多、头发白白、拄着拐杖;

  青蛙爸爸,戴着领结、架付眼睛、爱看书报;

  青蛙妈妈,头戴花巾、喜欢打扮、最爱漂亮;

  青蛙宝宝,穿个围兜、梳起小辫、戴上小花。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一家》的故事吧!

  二、听听故事——解决故事中小鸭的疑问

  (一)了解青蛙一家购买东西的顺序和物品

  1,讲述故事:啊呀,青蛙一家有这么多人来买东西,小鸭子忙得记不清了。

  重点提问: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想想,青蛙一家人是谁先来买,谁后来买?

  2.青蛙一家在小鸭店里买了很多东西,小鸭实在记不住了。

  重点提问:他们都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吧。(教师再欢播放PPT)

  3.你们记住了吗?青蛙一家在小鸭店里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请你们排一排。要边排边告诉小鸭。(鼓励幼儿边排边表达)

  (二)解决青蛙一家请客的问题(学习5以内数的形成)

  1.小鸭觉得很奇怪,问:“你们一家买这么多东西,吃得完吗?”青蛙宝宝说:“今天我们家请客,买的东西是请客人吃的。”

  ——爷爷请来1只小鸡,请它吃1条毛毛虫,毛毛虫是小鸡最喜欢吃的;奶奶请来2只熊,请它们吃什么呢?

  重点提问:为什么请它们吃蜂蜜?吃多少?够吃吗?不够怎么办?幼儿介绍方法。

  (追问:再买几罐?)

  小结

  1罐蜂蜜再买l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再买就是“添上”。追问,什么叫“添上”?原来

  1罐蜂蜜添上1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1添上1就是2。

  2.看看你们的计算板上:原来有几罐蜂蜜?够吗?要添上几罐?

  ——三只乌龟是爸爸请来的客人,请它们吃什么呢?

  重点提问:青蛙爸爸买了几只虾?客人有几位?够吃吗?不够怎么办?

  小结

  2只虾再买1只虾就是3只虾,再买就是“添上”。追问,什么叫“添上”?原来2只虾添上1只虾就是3只虾,2添上1就是3。

  3.看看你们的计算板上:原来有几只虾?够吗?要添上几只?

  ——妈妈和青蛙宝宝也请来了客人,它们请来了谁(同时出示)?妈妈请来几位客

  人?青蛙宝宝请来几位客人?请他们吃什么?

  重点提问:妈妈和小青蛙买的食物够不够?请你们来帮忙!

  ——操作后,幼儿介绍解决方法。(你是怎么帮忙的?)引导幼儿说: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

  三、操作讲述——知晓故事结尾

  原来,青蛙一家不仅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也是好客的一家。

  小结

  你们看,在你们的帮助之下他们吃得多开心啊!小鸭子和青蛙都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帮助它们解决了问题。

  附故事内容

  青蛙一家有五口,他们非常快乐地住在一起。

  一天早上,青蛙爷爷出门去散步,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一条毛毛虫,送给小鸡。

  青蛙奶奶要到花园里去,看看她前几天种的小花开了没有,她在小鸭店里买了两桶花蜜,送给勤劳的小蜜蜂。

  青蛙爸爸出门去上班,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三只小虾,送给他的乌龟兄弟。

  青蛙妈妈要到河边去看她的小蝌蚪宝宝,她在小鸭店里买了四根水草,去喂她的小宝宝。

  小青蛙要上幼儿园去,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五只小飞虫,送给他的好朋友。

  小鸭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小青蛙说:“小青蛙,今天一早你已经买了好多西了,一条毛毛虫、两桶花蜜、三只虾、四根水草、五只小飞虫。”小青蛙摸了摸脑袋说:“没有啊,我什么时候买过这么多东西呀?”小鸭子说:“那我就搞糊涂了。”

  小朋友,你们来告诉小鸭子这到底是怎幺一回事,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一个数和它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根据已有条件寻找不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

  3、 学习正确书写数字1-4,养成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6只兔子卡片(1只白2只灰3只黑)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学说顺倒数师: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玩个小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顺倒数的游戏。

  要求:我说倒数,小朋友们就说顺数。

  例:

  教师:1、2、3、4、5 幼儿:5、4、3、2、1或者请一名幼儿任意说一个数,其他的幼儿说顺数和倒数。

  (2)学习6以内的相邻数。

  教师出示6只兔子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朋友们在黑板上看到有什么呀?他们有什么不同,谁会把相同的兔子放在一起 ,并按顺序排好?

  请一个幼儿操作,提问: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时候是怎么想的?)(1只兔子排在前面,2只兔子排在1只的后面,3只兔子排在2只的后面……)为什么这么排?请幼儿上来在兔子下面贴上相应的数字,在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2只兔子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鼓励幼儿说一说。

  小结:1比2少,排在2的前面,3比2多,排在2的后面……大家集体说一说

  2、 操作活动:

  (1)、给小鱼涂色教师出示未涂色的小鱼图片,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几条鱼呢?

  小鱼说“今天我是来找好朋友的',请小朋友们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吧!”引导幼儿给这5条鱼找好朋友,想一想,上面应该涂几条鱼,下面应该涂几条鱼。

  我们在涂色的时候要边涂色边说:4比5少、6比5多,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学习学数字1、2、3、4、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找朋友”的填空组的活动,请幼儿说一说,他是如何进行活动的,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好的小朋友。

  (2)表扬能够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纲要》中将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定位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的重要与有趣。”同时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强调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由此我们感到,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的发展,就值得我们大胆尝试。

  目标:

  1.在认识面与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感知他们的特征,能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重点: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正确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难点: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形与体的不同。

  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各一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纸盒若干。

  过程:

  一.认识正方体

  1.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宝贝,是什么呢?

  师: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物品 ,有意识地让幼儿看清楚每一个物体,初步感知共同点。2.瞧,这些宝贝对小朋友们说: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正方形让幼儿观察比较,了解形与体的区别。

  3.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正方体有几个面? 这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正方形大小都一样吗?教师将正方形的六个面一一撕下、比较并记录下来。

  师:帮助幼儿分析了解形与体的区别,知道正方体与正方形的关系,知道正方体是由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组成,有六个面。

  二.幼儿探索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记录

  1.出示长方体,那这又是什么呢?

  师: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测,基本都会认定为长方体。

  2.幼儿自由探索、记录长方体的六个面。

  师:为了幼儿不按既定的思维模式,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幼儿:记录的时候仔细看看,它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还是几个面?

  3.幼儿讲述自己记录的长方体

  4.小结:有六个面,并且全是长方形的六面体或对应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为长方形的六面体均为长方体。

  三.找找生活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闭上眼睛想想,你在哪里看见过正方体和长方体?活动室、家中、社区等。

  幼:幼儿闭上眼回忆的时候,教师给予语言提示,帮助幼儿回忆、梳理

  四.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幼儿共同检查

  幼:共同互相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矛盾,掌握得好的幼儿自然能将对方说服。

  五.延伸活动

  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图,这两张可能是什么图?为什么?我把它们放在区角,你们去试一试吧。

  幼: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答,巩固所学。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5

大班智力数学教案03-01

大班数学教案07-06

大班数学教案01-12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4

《图形》大班数学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