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1 09:48:51 教案 我要投稿

[热]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科学教案7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五、小结本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作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城市的夜景录像、光沿直线传播的课件资料。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火柴、激光灯、纸筒、吸管,大果冻(透明)、带孔纸板(每组三个)、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录像资料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丰富多彩的`光的世界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而且越变越美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城市夜景的录像,请大家欣赏。

  (播放城市夜景录像)

  师:看了这段夜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极了。

  师:什么美?

  生:城市的夜景很美,水也很美。

  生:灯光很美,很好看。

  生:夜晚的建筑物很漂亮。

  师:最美的是什么?

  生:灯光。

  师: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那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

  生:世界将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

  师:是啊,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光,研究光,好吗?(板书课题)

  (教师在新课伊始就用美丽的夜景录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对光充满了神奇的向往,对光的探究更充满了深深地渴望,这是促进探究所需的无尽动力。)

  二、认识光源

  师: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想一想,哪些物体会发光呢?

  生:太阳能发光。

  生:月亮也能发光。

  师:月亮会发光吗?谁有不同意见?

  生:月亮不会发光,它看起来那么亮,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课外书知道的。

  师:你的知识很丰富。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生:老师,我知道星星会发光。

  生:蜡烛发光。

  生:不对,应该说是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师:你描述得非常准确,很棒!

  生:镜子也会发光。

  师:是吗?在漆黑的夜里,镜子在发光?那你能看见镜子吗?

  生:(笑了)看不到。

  师:那镜子会发光吗?

  生:镜子不会发光。它看起来很亮,可能是它反射的别的物体的光。

  生:老师,我还知道萤火虫也会发光。

  师:是啊,“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萤火虫也是一种光源啊!

  ……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

  (深深地启发,自然地交流,恰入其分地评价,让人听来既亲切又自然,指导中不忘吟诗点晴,体现了教师深深的文化积淀,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师:树有根,水有源。光也有个源头,大家刚才讲的这些发光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光源,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叫人造光源吧。

  师:很好。那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它们叫什么好呢?

  生:生物光源。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利益关系,辨证地、全面地看待科学问题;

  2、道要解决科学问题,必须像法庭办案一样,有充分的事实与证据;

  3、解并选择运用查阅书籍、浏览网络、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等方法来搜集事实与证据。

  教学重点

  你有没有过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呢?这是一个角色换位的游戏,它会让你对所担任的角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教学准备

  水彩笔,卡纸,剪刀,用于制作小组名称的标牌。

  教师可自制一张公告,活动时张贴在黑板或墙壁上。

  每组发一张2开的大白纸以及彩笔,用于记录快速联想时想到的.方法及途径

  教学过程:

  1、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是蚂蚁,或者是瓢虫、蝴蝶、小鸟,甚至是蚊子、苍蝇、老鼠……我们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然后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标牌,如“蚂蚁组”、“小鸟组”

  3、先采用“畅想活动”的方式:让学生用一种舒适的方法安静坐好,双眼微闭,想象自己就是某种动物,都会做些什么,觅食、结网、游戏、或休息等?再想象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某种方式杀死了这种动物,那么会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

  4、站在自己小组所选择的动物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面对我们的同类总是遭到杀害,会怎样感受,怎样想呢?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重要性,鱼儿离不开水,对水中生物特性有直观的'感受。

  2、懂得保护水的方法,不往河里丢垃圾和倒污水。

  活动准备:

  《小金鱼搬家》故事录音,故事挂图一套,情景图片四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上“金鱼”头饰,扮成小鱼金鱼,“小朋友,我是小金鱼,我原来是住在清清的小河里,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使我不得不搬家,唉!请小朋友听听我遇到了什么事。”

  2、请幼儿听故事《小金鱼搬家》,听完后提问:“小金鱼为什么要搬家?”请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请幼儿说说“谁对谁不对”,使幼儿懂得不能往河水里丢垃圾和倒污水,要保护水的清洁。

  4、小结。

  小金鱼说:“小朋友,我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得不搬家的,以后请你们一定要保护河水的清洁,让所有的鱼儿都不用搬家。”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利用书刊及其他信息员查询自己想要的资料,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制作资料卡片。

  2.能够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方便与快捷;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了解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知道现代的信息传递工具及方式。

  教学重难点:

  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信息了第一节《生活中处处有信息》,并且一开始就指出了“信息就在我们身边”,那有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感知“信息就在我们身边”的呢?

  学生回答

  归纳:我们感知信息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我们“如何”感知,就是信息“如何”被获取。

  二.猜想假设:

  小组内进行

  三、制定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四、实施探究:

  1、信息的获取

  人们通常用眼、耳、手、鼻、舌等感觉器官来捕获信息。但我们天生的感觉器官获取我们想知道的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或是有障碍的。例如,我们仅凭肉眼想去看到细菌,这样往往就是力所不能及了。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采集技术代替或延伸了任的感觉器官。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可以使用显微镜。再例如,人老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开始退化,出现了耳聋、眼花等感知障碍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助听器、老花镜等科技产品帮助感知、获取信息。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例如,一种知识技能怎样才能从一个掌握者的手里传播出去呢?就是通过语言、肢体示范等等交流活动。例如:一个人搬砖头盖房子快还是多各人一起盖房子快?(学生回答:多人快)如果只有一个人掌握了盖房子的技术怎么办?(学生回答:传授技艺)那技术的传授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过程了!信息的交流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3、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肢体动作——>语言、行为——>文字书信——>烽火狼烟、击鼓飞鸿、飞马传书——>电报、电话、电视、广播——>移动通信:卫星、网络

  信息传递的速度:慢——>快

  4、过渡:

  选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得到的信息量大、速度快,那么,是不是我们所接受到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都是必须的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往往都是原始信息,而原始信息往往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五、展示交流

  信息的处理

  举例:气象站每天都要记录一天的风向、风力、云层、雨情等等,那记录下来的这些数据都是“已发生”的,那么,这些历史数据的意义在哪里呢?人们经过分析和整理这些数据,就对天气的变化规律有了一定的掌握,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推测出未来的天气变化,就有了我们对我们生活有帮助的“天气预报”。要做出一次准确的预报,所需要的已往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那么人么对那些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就是对信息的一种处理。对于像例子里这样大量的数据,也就是信息的处理,如果是采用人力,那么付出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时候,人们就可以借助计算机这种有着高速度、高精确度、大容量存贮和逻辑判断能力的信息处理工具了。

  六、拓展创新:

  畅想未来的信息传递方式。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知道现代的信息传递工具及方式。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夏、秋两季是昆虫最多的季节,孩子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我抓住这一契机设计了《昆虫运动会》,从健康快乐教育的角度,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昆虫的基本信息,提高他们的对昆虫的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

  2、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活动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昆虫运动会

  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三)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活动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活动结束

  孩子们,昆虫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赶紧去看运动会吧。

  活动反思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活动我以昆虫运动会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又在环节中设计了小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科学地设计与组织科学活动,是完成与落实以上目标的有效手段。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泡泡03-31

《空气》科学教案03-25

科学教案:蜗牛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