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1 10:14:1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科学教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科学教案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鹌鹑蛋在盐水中能浮起来。

  2、学习用猜测、实验、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验证,进一步感知鹌鹑蛋在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

  3、知道要真实地记录自己看见的东西。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透明塑料杯如干个蓝色、红色瓶子(鹌鹑蛋、水、盐、记录表)搅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我这里有一个蛋宝宝和一瓶水,猜猜看如果把这个蛋宝宝放在水里,会怎样呢?"(出示实验的材料,直接揭示课题并质疑,一下子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出示表格并介绍"请你们先猜一猜,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问号标记旁边的蓝色瓶子里。再把动手实验的结果记录在中手标记旁边的蓝色瓶子里。"(把整个记录表格先完整地讲解了,然后再指导幼儿先猜想了记录,再进行实验记录,这样效果就比较好,幼儿基本上都掌握了这样的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记录

  四、简单中结幼儿记录结果。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表,"你猜的是怎样,结果又是怎样呢?"(通过比较让幼儿明白猜想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五、引出新的实验课题

  1、"刚才中朋友将蛋宝宝放在蓝色的清水瓶子里,发现蛋宝宝是沉在水底的,现在再给你们一个红色的瓶子,还有一中杯盐,怎样让红色瓶子里的水变成盐水呢?"(这里没有直接出示盐水,而让幼儿自己来制作盐水,给幼儿一个运用生活经验的机会,并且可以观察到盐溶解的过程。)

  2、幼儿操作,将清水变成盐水。

  3、"如果把蛋宝宝放在盐水里,蛋宝宝会怎样?请你们先猜一猜,还是将你们猜的结果记录在问号旁边的红色瓶子里,再去做实验,然后把结果记录在中手旁边的红色瓶子里。"

  六、幼儿操作记录

  七、中结幼儿记录结果。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表,"你猜的是怎样,结果又是怎样呢?"(在上一次的记录中,还是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差错,在第二次的记录中,幼儿全部都记录正确了。)

  八、总结,活动延伸

  1、"刚才,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蛋宝宝放在清水和盐水里有什么不一样?"(将幼儿所做的两种实验结果展示出来,进行总结,让幼儿在视觉上再次用语言来表述,加深概念,也为下一步进行经验的迁移作铺垫。)

  2、出示两瓶水:一瓶盐水,一瓶清水"猜猜看哪瓶是盐水,那瓶是清水,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这里让幼儿充分想象,可以说出不同种区分的方法,可能幼儿对这方面经验不多,基本上幼儿没能说出多种方法来,不过有了上一个环节的铺垫幼儿还是说出了用蛋宝宝放在两杯水中以沉浮来分辨清水和盐水,我觉得幼儿能想到用这个方法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这个经验。)

  3、你们还知道有哪些东西放在清水里沉下去,放在盐水里却会浮起来?请你们回家后试一试,再把你发现的告诉老师和中朋友,好吗?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感兴趣。

  2.了解沉浮现象在生活中的用途。

  3.尝试用水果制作小船。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缸、水、水果(苹果、梨、葡萄、香蕉、荔枝、桃子、芒果、西瓜等)、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形式导入

  明明在帮妈妈洗水果时发现有的水果会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水果却沉在水底下,你想知道哪些水果会浮,哪些水果会沉吗?

  二、 小实验

  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水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1.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如果将这个苹果放进玻璃缸中,苹果会怎么样呢?(幼儿大胆猜测回答)

  2.教师操作实验。

  3.将梨也放入玻璃缸中,梨会和苹果一样吗?

  4.教师操作实验。

  三、 幼儿动手操作并记录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水果,现在请小朋友们分组做实验并记录,看一看不同的水果放入水中的结果一样吗?请把浮起来的水果用圆圈圈起来。

  四、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五、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做了沉浮小实验,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根据沉浮原理制造了潜水艇、轮船、救生圈等很多东西。

  六、 活动延伸

  一起来做西瓜船,将一个西瓜一分为二,将瓜瓤挖去,将西瓜放入水中,看西瓜能浮起来吗?然后在西瓜船里放入一些物品,看西瓜船会怎样?

  教学反思:

  有些孩子心理很明白哪些水果浮上来,哪些水果沉下去。在老师的大记录表上也能正确记录沉与浮,可是在他们的记录卡上却记录正好相反,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老师的记录卡是贴在黑板上的,上下很易区分,而幼儿的记录卡是平放在桌面上的,有个别幼儿就分不清“上”“下”,摆放正好相反。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大大小小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

  2、能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列。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透明玻璃碗4个。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只鸭蛋,请幼儿观察,说说是什么动物的蛋。

  2、出示大大小小的各种蛋,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发现蛋宝宝的特点。

  (1)鼓励幼儿比比、看看、掂掂,从蛋的大小、颜色来比较不同。

  (2)请幼儿将蛋宝宝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队。

  (3)猜猜它们是谁的蛋,请幼儿将蛋宝宝与禽类图片一一对应。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有的蛋大、有的蛋小;有的蛋轻、有的蛋重;有的蛋颜色偏红、有的蛋是浅蓝色的;还有的蛋带斑点,等等不同动物的蛋是不一样的。

  4、看看蛋的内部结构。

  (1)教师提出问题:鸡蛋的'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引发幼儿想要打开蛋看看里面是什么。

  (2)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倒进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3)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比较脆、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黄和蛋清。

  5、有营养的蛋。让幼儿知道蛋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延伸:

  1、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2~3页,欣赏各种各样的蛋宝宝和蛋壳工艺品。

  2、教师将蛋煎熟,请幼儿品尝。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每个幼儿也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的。在延伸活动中,我们锻炼了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用碎蛋壳粘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箱子里有空气。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纸箱两人一个,气球两人一个,纸巾若干,篮子若干,红花每人一朵。

  2、教师操作材料:纸箱、神秘纸箱、红花、气球、篮子各一;操作音乐CD。

  3、环境准备:“魔术”桌子一张,桌布一块。

  三、教学过程。

  (一)幼儿观看有趣的魔术表演,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观看老师用塑料袋子捉空气,引导回忆之前“捉空气”的小实验,并启发孩子说出“袋子里有空气”。

  2、观看老师“纸巾”飞起来的`小实验。

  (二)幼儿参与操作纸巾“飞起来”的小实验。

  1、幼儿动手操作。

  2、幼儿与老师探讨“纸箱里有没有空气?”

  (三)幼儿参与操作气球“飞起来”的小实验。

  1、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总结:因为箱子里有空气,手一拍箱子,空气就从洞洞里跑出来,气流就把纸巾和气球冲起来了。

  (四)老师表演“小魔术”:彩带飞起来了。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

  2、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

  【活动准备】

  1、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卡通外形的硬纸箱,透光纸组成的"小精灵"。

  3、自制幻灯片两张,美术书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块。

  【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灵",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好吗?(出示灯箱)谁来说一说"小精灵"都有哪些特点?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灵"的肚子里有你们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们相信吗?不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谁能勇敢的走上来看一看?(请一名幼儿参与)请你把小手放在"小精灵"的身上说:"我会遵守诺言,不会把所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们"(请这名幼儿观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看到了什么物体?(边提问边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请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灵"的奥秘。 4、出示儿歌

  你我的好兄弟 有你就有我 你来我就来 你走我就走

  提问:影子的兄弟是谁?(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做完下面的小实验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实验 1、拿一块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盖住,用眼睛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会发现桌子上除了小橡皮还多了什么?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谁?

  科学家利用光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为我们的射影家和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像空间。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 三:作品欣赏

  打开书本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1、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2、作品的特点?3、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剪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形态的外轮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虽然只是一个影子的轮廓,不见五官,却能够让人意发联想(出示图片)《影子》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国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尝试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进行创作。

  撕纸方法:1、先把轮廓画好。2、把大体轮廓撕下来。3、用指甲卡住把边圆线细致的撕开。注意事项: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两种方法尝试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图)1、填画2、组合。

科学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今天是杨浩哲的生日,他带来了一个大蛋糕,还有一包蜡烛。不是那种一点着会开花的,也不是一根一根很细的那种蜡烛,而是那种看上去比较粗的。在插蜡烛时,幼儿开心地数着:1,2,3,4……我想:这不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所提倡的: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经过与配班老师的商量,结合班级实际,生成了《今天我生日》的主题活动,涵盖了五大领域的课程,这是其中的一节。

  二、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物体数量,知道哪个多,哪个少。

  2、尝试将10以内的数字进行正向或逆向排序。

  三、活动准备:

  1、幼儿作业纸,数字粘纸,大的数字卡3份。

  2、5张生日蛋糕图片,上有6、7、8、9、10支蜡烛;6—10的数字卡片每组一份,彩色塑料小棒若干,均放在小篮内。

  四、活动过程:

  (一)今天我生日

  出示五张生日蛋糕图片,

  1、今天,有五个小朋友过生日,你能看出他们分别几岁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点数蜡烛的数量。

  3、根据蜡烛的数量,在每个生日蛋糕下面出示对应的数字卡片并检查。

  4、蜡烛告诉了我们五个人的岁数,那谁来告诉我最大的是几岁,最小的是几岁?

  (二)生日排队

  1、幼儿分组,从桌上的篮子里每人抽取数字卡片一张,记住数字,然后正面朝下摆放,不让同伴看到。

  2、每人根据抽到的数字卡片拿取相应数量的塑料小棒,摆在桌面上。

  3、请同伴根据塑料小棒的数量,猜猜小朋友是过几岁生日,然后出示数字卡片验证。

  4、小组合作,把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请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演示、验证。

  (三)生日档案

  1、观察作业纸,数数每个蛋糕上面有几支蜡烛,然后按年龄从小到大用粘纸1——5进行排列。

  2、请一幼儿在上面做题。

  3、提醒幼儿听清楚排序的要求,据此贴数字粘纸。

  4、上下校对,检查排序结果。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体哪些部位特别怕痒。

  2.在相互挠痒的过程中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

  活动准备:

  海面、羽毛、毛笔、积木、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哪里最怕痒

  1.师:小朋友们,你们和爸爸妈妈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挠一挠,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别怕痒,帮他贴上即时贴。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请你说说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痒?还有其他怕痒的地方吗?(教师在人体结构图上贴上即时贴)

  6.师:觉得脖子特别怕痒的请举手,看看有多少?

  7.小结:小朋友们都找出了身体上的脖子、胳肢窝和腰这几个地方特别怕痒。

  二、痒一痒

  1.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有什么?

  [page_break] 2.待会儿就请你们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肤上特别的痒,把它们记录下来。

  3.(出示记录表)谁看懂了?可以怎么记录?

  4.小结:请你和好朋友用这些材料在皮肤上相互挠一挠,在使你感觉特别痒的材料下面画上一个简单的标记。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交流:(展示各组记录表,出示大记录表)

  我们一起把找出来的材料统计一下,觉得海面痒的有几个?一起数一数;还有几种材料谁愿意来统计一下?

  7.师:仔细观察这张大统计表,你们发现哪几种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为什么?

  8.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软绵绵的、毛茸茸的东西碰到皮肤上就觉得特别痒,而一些硬硬的东西就不太觉得痒。

  三、经验迁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碰到皮肤上是很痒的,我们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挠一挠好吗?

  教后小记:

  结合“一课三研”,我对科学活动“痒一痒”进行了三次教学活动,通过反复地修改、试教,真正领会活动的内涵。

  第一次教学活动时,把目标定位于: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的哪些部位特别痒;

  2.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并把它放在中班进行教学,整个活动下来,目标没能很好地达成,孩子们对于“身体本身痒”和“材料碰上去才会痒”没有弄清楚。因此,在研讨的时候,我们先把目标重新定位于: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的哪些部位特别痒;

  2.在相互挠痒的过程中,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并把年龄段改为了大班。

  第二次执教下来,总体感觉比第一次顺畅、清晰。

  首先,第一个环节是“哪里最怕痒”,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导入:

  1.让幼儿说说家里和大人一起玩挠痒痒的感觉;

  2.然后引导他们和同伴一起玩一玩挠痒痒,找找对方身体上哪些部位最怕痒,此环节中加入了挠脚底,初步达成了目标中的情绪宣泄和释放。

  第二个环节是“ 痒一痒”,引导幼儿用海绵、毛笔、羽毛和积木相互在皮肤上挠一挠、逗一逗,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肤上特别的痒,并记录下来。此环节体现了两位幼儿之间的合作。大班幼儿合作的意识比中班幼儿强,活动下来幼儿表现良好。大统计表记录的过程中,我请集体和个别幼儿一起来统计,进一步感知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

  第三个环节是“经验迁移”,引导幼儿知道在生活中其实还有许多能够让我们觉得特别痒的材料,请大家回去找找看。研修的时候,老师们提出了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该更加风趣、幽默,激发幼儿对挠痒痒的兴趣。因此,第三次执教的时候,我更加注重引导语和提问的方式方法,赋予孩子们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萌发孩子积极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纸杯功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个大水盆装满水,纸、笔若干。每组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上水。

  2、幼儿每人事先折好一个小船。

  活动过程:

  (1)玩纸船。“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们想玩吗?想想你要怎么玩。”幼儿讨论后自由选择地方玩。!提问:A你是怎么玩纸船的?B你的纸船怎么了?C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蜡不喝水,蜡涂在纸上就好像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纸的

  (2)折纸杯。教师出示一个纸折的杯子,让幼儿观察。提问:A你觉得这个纸杯能装水吗?B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杯不漏水。幼儿自由讨论后进行操作。小结:蜡涂的厚薄均匀与否会影响效果,涂的厚均匀的'不会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3)发现纸杯的秘密。教师出示另一种一次性纸杯,让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不同,然后揭晓纸杯的秘密。

  (4)延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

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分类。

  2、通过分类操作、绘画等活动巩固对工具的认识。

  3、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各种类别的常见工具的图片及名称字卡。

  2、 各种颜色的瓦楞纸、美劳材料。

  3、各种各样的文具、测量工具。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工具的分类。

  ——— 第一次分类:教师出示已准备好的各种工具图片,请幼儿

  来进行分类,并鼓励幼儿说出分类的理由。

  ——— 第二次分类: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工具的功能用途对这些

  常见工具的图片再次进行分类:厨具、餐具、清洁用具、文

  具、交通工具、体育用品、乐器、玩具、手工具。

  2、装饰主题墙。

  ——— 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工具的图片分类粘贴到事先装饰好的

  主题墙上,同时配上相应的类别文字。

  3、分享成果。

  ——— 欣赏师生共同完成的主题墙,边观察边讲述:上面有哪些种类的工具?

  ——— 分别是什么工具?它们有什么作用?

  有关活动 交通工具大集合:教师提供瓦楞纸和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或照片,鼓励幼儿将各种交通工具模仿或创造性地画在瓦楞纸上,涂色后剪下,张贴在事先准备好的“交通工具大集合”墙上,邀请幼儿按照空中、水中、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分类粘贴。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开始教师就把东西乱七八糟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即不美观、又不卫生,这样孩子们就产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当中要按秩序有条有理,物品要按分类的摆放收拾。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2、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昆虫的视频,各种昆虫的图片、标本。

  学具:蝴蝶、七星瓢虫、蚂蚁、蜘蛛的仿真模型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故事《蝴蝶飞飞和苹果树》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较短。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标本和图片。

  1、这里有一些标本和图片,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提问:你认识它们吗?长得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瓢虫、蚂蚁、蜘蛛,认识名称。

  提问:说说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对比瓢虫、蚂蚁、蜘蛛,比较哪个是昆虫?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三、活动分享:

  1、观看昆虫的视频。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见到的昆虫。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昆虫?长得什么样子?

  四、尝试进行分类:

  1、提问:数一数有几只昆虫能除害?它们分别是谁?

  2、教育幼儿爱护益虫、保护环境。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大胆向自己的同伴讲述。(幼儿教育)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泡泡03-31

科学教案:蜗牛03-26

《空气》科学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