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集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懂得只有诚实的人才受人尊敬。
2、教育幼儿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一组图片、木偶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欣赏童话故事.
(1)、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小朋友,我们摸摸自己的鼻子,它会长长吗?
可是有个孩子的鼻子却很长很长,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教师有表情地演示木偶,讲述故事.
二、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主人翁的表现.皮诺曹是谁?他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他的鼻子为什么会长长?
最后他有没有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为什么?
三、让幼儿看图片,联系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图片上的那个小朋友,你该怎样做?你想不想长出长鼻子?为什么?
四、教师小结.
我们从小要做个诚实的人.自己做错了是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较连贯地讲述两猫相争的故事情节。
2.学会运用“难解难分”“满头大汗”等词汇。
3.尊重他人的发言,乐意在集体面前,体验漫画的'诙谐趣味。
二、活动准备
图片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森林里开起了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了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猫兄弟俩去哪里了?(边出示图片一)
(二)、观察感知理解图片并讲述
1、图一: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
师:原来猫兄弟俩在这里啊!
(1)提问:猫兄弟长得什么样子的?
它们遇到了什么?
(2)集体中讲述
幼儿个别讲述
谁能告诉大家这幅图里有什么它们遇到了什么?
结合图片教师示范性讲述
白猫和花猫看见一只小老鼠咬着一条鱼,同时飞奔过来
2、图二: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
师:花猫和白猫最喜欢吃鱼的,难怪它们来不及参加森林运动会。接下来花猫和白茅猫会发生什么事情?(边出示图片二)
(1)提问:花猫和白猫它们在做什么?
小老鼠在做什么?
鱼它在哪里?
(2)集体中讲述
幼儿个别讲述
谁愿意来讲讲这幅图呢?
结合图片教师示范性讲述
白猫咬住鱼头,花猫咬住鱼尾,互不相让,小老鼠在角落转头看。
3、图三: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
师:花猫白猫怎么样了?(边出示图片三)
丰富词汇:“难解难分”“乱成一团”
(1)提问:它们在做什么?
图片上还有什么?
(2)集体中讲述
幼儿分组讲述
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讲花猫白猫它们怎么了,等下老师请个别的小朋友来为我们讲讲,看哪一组小朋友讲得最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一、多种方法识字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语文,要通过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学习知识。低年级要以识字为主,课文是识字的载体,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生字。本课我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有助于学生熟记生字,同时,我采用了多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字。
如:学习“常”字我让学生说一说你经常和谁在一起?谁经常和你一起玩?从而理解“常’多次的意思。再如学习“掉、喊、跑”字,我让学生表演动作,通过学生的表演加深学生们对生字意思的理解,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的'读、大胆的想,勇敢的说、尽情的演。我采取了多种朗读的形式,充分的给学生读书的空间,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出当时小朋友们的心情。
同时,我引导他们大胆的想:小朋友们会喊些什么、叫些什么,他们心情怎样?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大胆的演,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朋友们慌张的样子。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们能入情入境的学习,真正理解了课文。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线索图,尝试创编故事。
2.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丰富讲述经验。
3.知道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故事主要情节的图片两幅(①孩子掉进水缸里;②司马光砸缸)。
活动过程:
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指导语: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怎么救他呢?
2.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指导语:司马光想的是什么办法呢?
3.尝试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线索图,讲述故事。
(1)自由结伴讲述。
(2)集体交流讲述。
4.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尝试完整地讲述故事。
(1)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指导语:①猜猜看,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②他被救出来以后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2)讨论故事名称,完整讲述故事。 资料链接: 司马光砸缸 从前,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来。
大家玩得正高兴时,忽然听见“扑通”一声。哎呀!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这可把大家吓呆了:如果不赶快把这个小朋友救上来的话,他就会淹死在水缸里! 大家围着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水缸太高,小朋友们个子矮,根本就够不着,没有办法把小伙伴救上来。去叫大人吧,又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呢? 有的小朋友吓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吓得跑了。
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办法。当他看到路边的石头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急急忙忙抱来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过去。只听到“喀嚓”一声,水缸被砸出了一个大洞,水哗哗地从洞口流了出来。不一会儿,水就流光了。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传开以后,大家都夸司马光又聪明又勇敢。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区分动物的习性,认识词:小心、危险。
2.有初步识字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习性的动物图和字、提示性的词句
活动过程
(一)区分习性,认汉字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在哪里?一些动物为什么要用栏杆隔开?边上写着什么?
2.读词:小心、危险。
3.为什么要有“小心”、“危险”的标志?
4.讲一讲哪些动物是凶猛的,会伤害小朋友和小动物的。
5.如果你们发现有危险的动物,可是别人还没有发现,你们会怎么办?(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片“小心”、“危险”)
6.平时你们看见写有“危险”或者“小心”的地方应该怎么样?
7.哪些动物是温顺的?小朋友见到温顺的动物会怎样呢?
(二)游戏:“去森林”
1.交代规则:
(1)出示提示牌,读一读(老虎来了“危险”——快快跑,看见狮子“小心”——不讲话,看见老狼“小心”——蹲下来,小鸡来了“安全”——做游戏,看见小鸭“安全”——轻轻走)
(2)教师出示提示牌,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带小朋友去户外花园环境中进行游戏。(要求小朋友边看指示牌边做动作)
(三)延伸活动——“写汉字”有许多凶猛的动物,也有温顺的.动物,可指示牌不够怎么办? (幼儿书写提示牌)
提示与建议
1.在户外游戏更有趣且空间大。
2.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幼儿的情感,使幼儿更投入地活动。
活动结束
指示牌中的短句可根据孩子的识字量经常更换,增强孩子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语言《大自然的色彩》
重点难点
能发现自己身边的色彩
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见的色彩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用较完整、具体的`语言表述所见的色彩。
2.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的美。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
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色彩
环境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
过程与策略
一、以提问引出课题
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
1.教师和幼儿一起翻看幼儿活动材料,观察画面中的事物。
2.观察画面一,并提问。
3.观察画面二,并提问。
4.观察画面三,并提问。
5.观察画面四,并提问,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
6.教师进行总结。
三、寻找大自然的色彩。
1.教师带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内寻找“美丽的东西”。
2.鼓励幼儿敏锐地发现美的事物。
3.引导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
有效语言设计
一、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会是什么样子?
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
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4.你发现鹦鹉幼儿哪几种颜色?
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
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颜色吗?
环境辅助
给幼儿人手一本幼儿活动材料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知道钱鼠的由来。
2、能够根据画面猜想故事情节。
3、感受中国古典民间故事的趣味。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两个《钱鼠来了》;
2、教学大书《钱鼠来了》;
3、书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展示动画封面,引导认识书名。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很有趣的图画书,请你先看看书的封面上有什么然后猜猜书名?(问3个)
2、提问引发探究。
小朋友说完指着老鼠:“小朋友看树的两边有什么?那你能猜出书名吗?”
3、(说完打开书名)“好,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停顿一下)为什么把老鼠叫做钱鼠?
二、观看无声动画,猜想故事内容。
1、师交代“请小朋友带着‘为什么把老鼠叫做钱鼠’这个问题,认真观看动画片。这是无声动画,所以在看的时候你可以小声把你看到的画面讲给你的`同伴听。(提问5~6个)里面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刚刚小朋友说了很多了,那为什么把老鼠叫做钱鼠呢?我们一起来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根据画面猜想故事情节)。
三、结合大书,个别环节引导推问。
1、教师讲述到p9阿灰摔倒爬不起来稍作停顿。问:阿灰摔倒的时候,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想的?然后又做了什么?
2、教师讲述到p17阿灰邀请阿强到家里做客时稍作停顿,问:阿强到阿灰家做客带了什么礼物?阿灰是怎么招待阿强的?阿强说了什么?请你先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下,然后告诉我。
3、教师讲述到p33老公说:“你猜对了,可是说错了,不是老鼠,是钱鼠!钱鼠!”时稍作停顿,问:为什么老公公把阿灰阿强叫作钱鼠呢?
四、引导观看有声动画,提问引导。
1、完整观看有声动画。提问拓展认识。
2、问:你们觉得钱鼠来了这个故事有趣吗?
钱鼠来了这个故事是我们中国古代老百姓中间传诵的故事,里面穿插了很多丰富的想象,里面两只老鼠给老公公老婆婆带来了很多铜钱,所以现在我们中国人认为老鼠就代表了财富。你们还有听过哪些我们中国的民间故事?(如果不知道教师具体:有没有看过西游记、哪吒啊?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经典的民间故事。以后老师还继续给小朋友带来更多的民间故事好不好?)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与不同的朋友相处,体验关爱朋友的愉悦之情。
2、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颜色的感受和想象。
活动准备:
小白鼠和大象的图片,故事课件,背景音乐《最好的朋友》,各色颜料,水杯,毛笔
活动流程:
学会观察朋友的特征——情感激发——自由辩论哪种颜色好——变色游戏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故事人物
1、(出示老鼠、大象图片)小朋友们他们是谁呢?
2、他们的名字叫娜娜和末末,你看看它们有些什么个性之处?(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它们的特征)
3、请你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二、看课件,听故事
1、到底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样说的?
2、(故事听到“我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白鼠)
1)小白鼠想和谁做好朋友?为什么呢?
2)大象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白鼠做朋友呢?
3)为什么大象末末愿意和娜娜做朋友呢?
3、(听故事最后半段)
1)红色象征了什么?
2)末末为什么喜欢黄色?
3)蓝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4)什么颜色能够变成绿色?
5)白色像什么呢?
6)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黑色,如果你什么都看不见,你会有什么感觉?
7)末末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
8)你喜欢娜娜还是末末?
师小结:两个好朋友都喜欢,好朋友之间能互相关心帮忙,同样也能让自己变的快乐幸福。
三、幼儿开展自由辩论大赛
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颜色的感受和想象)
四、变色游戏
小朋友喜欢那么多不同的颜色,那我们一齐试试看用我们的本领来变出不同的颜色,看看谁变得颜色最多,最好看。
附故事:你是我的好朋友
娜娜是一只十分个性的小白鼠,因为她不愿意和老鼠做朋友,一心想找一只大象做朋友。
妈妈觉得娜娜太任性了,“你怎样和大家不一样?为什么想和大象做朋友呢?”
娜娜告诉妈妈:“大象很美丽,很可爱呀,而且他们很善良,不像阿宝一伙儿那样凶巴巴的。”
阿宝是一群小白鼠的头儿,他们总喜欢搞恶作剧吓唬大象,有这样的同类,娜娜感到很羞愧,她下定决心要找到一只大象做朋友。
妈妈对娜娜说:“你想找大象做朋友当然是好事,但是,你也看见了——大象怕老鼠。”
娜娜心里嘀咕:“都怪阿宝那帮家伙总是干坏事,大象可能觉得所有的.老鼠都跟他们一样坏。”
娜娜试着去接近大象,和他们交朋友,但是,每当她一靠近,大象们就吓得往后躲。
这天,娜娜又遇到了一只大象,她盯着这只大象看了好半天,可大象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一点儿都不害怕她。
“太好了!”娜娜高兴极了,“最后找到不怕我的大象了!”
“我为什么要怕你呢?”大象问。
“因为别的大象都怕老鼠呀。”
“哦,你是老鼠吗?”
“对,我是一只小老鼠。你没看出来吗?”娜娜觉得很奇怪。
大象扶了扶墨镜,说:“哦,不是没看出来,而是我看不见。”
“是因为我太小了吗?”娜娜问。
“不是,不管大的,小的,我都看不见,看不见颜色,也看不见形状,我什么都看不见。我是一只盲象,你明白了吗?”
“没关系,亲爱的大象,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咱们俩做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好不好?那样的话,我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白鼠!”
娜娜的新朋友叫末末——为什么呢?因为她看不见,总是走在象群的末尾,而且还得用自己的鼻子拉着前面大象的尾巴尖儿,所以大象都管它叫“末末”。
娜娜和末末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末末看不见,这让娜娜十分悲哀,她决定给末末讲讲周围的世界,“末末,世界是五颜六色的,个性美丽。我给你讲讲各种各样的颜色,好不好?看看你喜欢什么颜色。”
末末高兴得同意了。
“咱们从红色开始吧,红色就像你生气时的怒火......
末末打断了娜娜:“我不喜欢发火儿,所以我不太喜欢红色。”
“也不完全是这样呀。红色还是一种十分温暖的颜色,就像樱桃和西红柿在太阳的照耀下,慢慢熟透了的样貌。”
“那太阳时什么颜色?”末末问。
“太阳石黄色的,阳光照在你的背上,那种暖洋洋的感觉就是黄色的,还有黄色的味道就像柠檬和香蕉混在一齐,感觉酸酸的,甜甜的。”
末末立刻说,“我喜欢黄色,喜欢太阳照在背上暖洋洋的感觉,也喜欢香蕉的味道。黄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
娜娜笑了,“别急,我还没说完,还有好多颜色呢!”
那男之后说,“我们头上的天空是蓝色的,天空很大很大,一望无际,大海也一样。蓝色让人感觉很清爽,很温柔,就像海水轻轻拍打我们的皮肤。”
“此刻我明白了,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因为我喜欢弟弟给我背上喷水!”
“末末,等我讲完了,你再决定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吧。绿色也很美,春天的小草就是绿色的,我想你肯定喜欢他们的香味,尤其是刚割完草的味道。绿色=蓝色+黄色,就是说把蓝色和黄色混合起来就能得到绿色,所以绿色即有蓝色的温柔,又有黄色的活力。”
“我不明白绿色看上去是什么样貌,但我明白它闻起来很香,此刻我更喜欢绿色。”
“末末,你等等,我还没说完呢!”
“我再给你说说白色吧。雪花就是白色的,很冷。但是,棉花糖也是白色的,很甜。白色像云朵一样轻柔,又像飘落的雪花一样安静。”
“啊,我喜欢......
“还有黑色,黑色就是我们闭上眼睛后,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对不对?梦、仙境、各种颜色......还有满天星星的夜空......好了,末末,此刻说说吧,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我最喜欢白色!”末末毫不犹豫地说。
“为什么?”娜娜感到很好奇。
“因为我有一个好朋友,她让我的生命变的丰富多彩,而她却是一只小白鼠,所以我喜欢白色。”
他们就像童话里说的一样,天天幸福又快乐!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动画片中人物服饰、神态、动作,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2.关注道具和场景变化,感受动画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过语言和动作大胆表达自己对动画片的理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父母共同收集了关于《西游记》的连环画、图片、视频等,对西游记及孙悟空有初步的了解。
2.纸箱、纸筒、塑料袋、丝巾、皱纹纸等材料。(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3.《孙悟空大闹天宫》教师教学资源。
4.幼儿学习资源4。
活动过程
1.出示“孙悟空”的单幅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互相说说孙悟空有什么本领。
2.引导幼儿欣赏《孙悟空大闹天宫》教师教学资源,在关键处暂停并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问题。
(1)在播放天宫场景时暂停,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关注场景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
(2)在孙悟空打斗场面出暂停,提问:孙悟空在干什么?你喜欢这个动作吗?大家一起来学一学他的样子吧。
(3)欣赏完后提问:《孙悟空大闹天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你喜欢孙悟空的哪个动作的造型?请幼儿进行模仿。
3.完整观看动画片,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幼儿分组阅读幼儿学习资源4第1至3页的内容。
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在小组内尝试轮流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5.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分组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
(1)教师帮助幼儿按动画片中的角色数进行分组,并请幼儿推选小组长。
(2)启发幼儿充分利用替代物布置场景,制作道具,进行角色装扮,为表演做准备。如:纸筒做金箍棒,大丝巾做袈裟,纸箱垒起做花果山等。
(3)各小组自主进行表演。
提醒幼儿主意角色的出场顺序,反复练习角色的典型动作,语言。
(4)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情况,并请个别小组向大家进行展示表演。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表演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表演。
2.继续在阅读区阅读幼儿学习资源4第1至3页。
活动反思: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降妖伏魔、历经艰险去西天取经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精彩,想象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风格生动优美,令人叹为观止。《西游记》中的人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孙悟空聪明机智、敢于冒险,历来是小朋友们心中的偶像;猪八戒憨厚可爱、滑稽可笑,最令小朋友们捧腹;种种妖魔鬼怪更是令小朋友们目不暇接。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尤为如此。因此《西游记》也是孩子们百听不厌的故事,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都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灵。
本次活动我以《孙悟空大闹天宫》动画片为切入点,带领幼儿走进《西游记》、表演《西游记》、创编《西游记》,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孩子的那种投入那种激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在设计这节活动的教具时我也花了很多心思,提供了很多幼儿可以表演的道具,使得语言活动更加生动活泼。环节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在观看——理解——再现——创造的过程中,是幼儿感受到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独特魅力,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并发展其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让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排图,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小图片,教师准备大图片一套,黑板,磁铁。
活动过程:
1、教师:小朋友,今天周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一名小客人,(出示大图片),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
2、教师带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并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有谁?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在做什么?
3、请小朋友和教师一起想方法丰富图片及词汇(如:漆黑的夜晚、胖乎乎的小狐狸)
4、请幼儿找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图片进行讲述,用好听的词汇。
5、幼儿自己动手对图片进行排列,并用好听的词汇进行讲述。
6、教师要求:请个别幼儿为小朋友讲故事,要求:故事要有好听的名字、时间、地点、有谁、在做什么……
7、对幼儿进行鼓励,并启发幼儿变换排列方法,讲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故事。
8、把好听的故事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9、请幼儿用好听的`词汇和适宜的语气对故事进行讲述。
10、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用动作表演吃惊、发抖等词语,让幼儿感受并和幼儿一起评价哪里讲的好,为什么,用了什么好听的词汇。
11、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动作进行讲述并注意语气。
1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性讲述,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画面讲述故事的内容。
2、 能模仿故事中小猪与小动物的对话。
活动准备:
1、红色的纸。
2、头饰。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讲故事之前,我先考考小朋友,这是什么颜色?(教师手拿红色的纸)
(2) 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红色的物品。
教师:这是红颜色,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吗? 2、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阅读故事,教师结合《幼儿用书》进行提问。
(1)教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红红的.东西,今天老师故事里就有一个红红的东西,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答案和故事中是一样的。
3、教师再次打开多媒体教学课件,并请幼儿进行阅读。
4、请幼儿依据故事图片进行回答。
(1)教师:小朋友,故事中的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呢?
(2)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猪把红红的东西当作什么了?(皮袋子、红帽子、瓶子)
(3)教师:小猪捡到红红的东西后是怎么做的呢?(小猪问:谁的帽子,谁丢了帽子?)
(4)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觉得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呢?它们是怎么说的呢?(狐狸、小花狗、八哥) (5)教师:这只红靴子是谁的呢?最后小猪是怎么做的呢?
5、请幼儿第三次阅读故事,模仿小动物表演。
(1)教师:请小朋友看图片讲一讲故事,学一学小猪是怎么说的。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说的?
(2)看完一遍后,请幼儿一起模仿小猪与教师进行对话,教师扮演其他小动物和旁白。①教师:小朋友,你们一起模仿小猪,老师来扮演其他小动物(教师负责旁白)进行对话吧。
6、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这小熊的病为什么一下子就好了呢?是谁帮他找到了靴子?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喜欢呢?(捡到东西还给别人,心很善良,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你们有没有弄丢过东西呀?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别人捡到了,还给你,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小朋友捡到东西应该怎样做呢?
7、表演故事。
(1)鼓励幼儿通过对话表演故事,请幼儿到台前来,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①教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好不好听啊?
②教师:我们也来扮演小猪帮小靴子找主人吧。③请小朋友戴上头饰到台前表演吧
附故事
小猪和靴子
清晨,小猪去树林里玩。忽然,他发现树林有个红红的东西,口小底大,摸上去很光滑。"咦,这是什么?好像是皮袋子,是谁丢的呢?"小猪手里拿着这东西,嘴里叫着:"谁丢了袋子?谁丢了袋子?"树上的小鸟儿听见了,叽叽喳喳的说:"小猪。那不是袋子,是一顶漂亮的红帽子呀!"小猪连忙戴在头上,一边走一边叫:"谁丢了帽子?谁丢了帽子?" 狐狸看见了,嘻嘻的笑了起来说:"小猪,这不是帽子,是一只好看的瓶子呀!"小猪连忙采了许多野花插在里面。小猪捧着瓶子走一步叫一声,"谁丢了瓶子?谁丢了瓶子?"。这时来了一只小花狗,他知道了这事,对小猪说:"没人丢,没人领,就送给生病的小熊吧!"小猪和小花狗来到小熊家,把这个装满鲜花的瓶子送给了小熊。小熊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哇,这不是瓶子,是我心爱的红靴子啊!"小熊的病一下子就好了。三个朋友嘻嘻哈哈,庆祝红靴子找到了主人,回到了家!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4-14
大班语言过桥教案02-24
大班的语言教案03-12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03-13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7-10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03-31
大班语言古诗教案03-31
大班语言白云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