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内容简析】
课文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且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知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会认“苇、秆、绣”等生字,会写“苇、秆、颜”等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或其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课题。)
2.瞧,这就是翠鸟了。(出示挂图或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是怎样的吗?
3.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从课题看,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4.重点指导“颜、绣、脆、箭、溪”等较难写的字的书写。
5.小组交流: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有了哪些了解?说一说自己理解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6.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外形、活动。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各方面有何特点?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语。
2.课文第1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引导学生鉴赏、朗读。如:
①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衬衫。
②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和翠绿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①句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鸟的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特点,从中透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①作者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并且对翠鸟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②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
4.出示彩色翠鸟图,让学生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
5.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第1自然段。
四、小结
可爱的翠鸟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动手画一画翠鸟的样子并涂上颜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几个生词。
2.背诵第1自然段。
二、体会翠鸟捕鱼的敏捷
过渡: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样捕鱼的。(播放录像或看图讲述。)
1.同学们,通过看录像,你们知道了翠鸟是怎样捉鱼的吗?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划出翠鸟捕鱼的句子。
3.出示句子,自由读;谈谈从翠鸟捕鱼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翠鸟捕鱼的敏捷。如: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经过朗读、讨论,要让学生弄懂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从带点的词语可以看出翠鸟动作熟练、连贯、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间进行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下文“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进一步体会翠鸟动作的迅捷。)
5.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6.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句式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句间联系。
例:
(1)翠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是因为它有。
(2)翠鸟目光锐利是因为它有。
(3)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是因为它有。
通过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翠鸟捕鱼本领高超,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三、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过渡:翠鸟这么可爱,我真想捉一只来饲养。这个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请默读第4、第5自然段。
1.学生汇报,教师归纳。
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
我们爱翠鸟,打消了捉它的念头。
2.指导读句子,要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四、总结全文
师述:在大自然里,因为有了翠鸟,有了各种各样的鸟,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羽毛,它们的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美感和生趣,就让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息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鸟儿。)
说话练习:人们应该怎样保护鸟儿,怎样和动物做朋友呢?
五、巩固练习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选择“词语花篮”中的词语练习造句。
六、迁移拓展
课外作业:把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写出来。
要求:
①写前要认真观察。
②写作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动物的特点。
③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了解轮船的主要结构,并会用基本图形画出大轮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发生联想。联系生活经验装饰节日的大轮船。
3、情感与态度:通过作业感受美术发明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教会同学用基本形画出大轮船。
2、难点:启发同学对节日的回忆,画出自身对节日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回忆,了解大轮船的结构。
1、媒体欣赏,知道大轮船是水上的交通工具。(乘过大轮船吗?上面有些什么?)
2、了解大轮船的结构并用基本图形绘画,反馈到实物验证。(大轮船可以分成哪几大局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来看看对不对? 还可以用哪些图形画大轮船?)
3、教师示范讲解。同学绘画。
(二)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启发发生联想。揭示课题。(大轮船孤零零的一点也不高兴,我们让它热闹起来。你看到过哪些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热闹的场景?你们知道哪些节日啊?)
2、找异同。(谁能看出节日的轮船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啊?它用什么来装饰呢?)
3、再次启发同学画出节日感受。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节日的快乐吧。节日我们是不是和亲人在一起?在做些什么呢?(媒体)
想一想还可以添画什么来增加节日的气氛呢?
(三)作业要求:
1、请大家用喜庆、欢快的色调画出花球、彩带等装饰物来装点我们的'大轮船。
2、还可以添上快乐的朋友和自身。
(四)作业展示:
展示同学作业:把自身的大轮船开到我们祖国辽阔的海面上,让全世界的朋友一起来庆祝我们快乐的节日。
(五)小结:
1、讨论:这节课你开心吗?为什么?
2、你在这幅画中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3、你觉得谁的画让你很佩服?为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体会文中充满童趣的生动描写,摹仿课文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通过讨论课文有关内容,观看多媒体演示了解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的技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体会文章充满童趣的描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技法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过程:
1、导入:在去年6月6日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的《松鹰图》以880万元的高价成交,中国画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魅力驱使人们花这么多的钱去买一幅画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去看一下中国的另一位著名画家丰子恺小时候是怎样学画画的,也去领略一下我们中国画的神奇魅力。
2、整体感知:朗读整篇课文,试着用简洁的话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不作具体要求,能大致讲出课文内容即可)
3、自主探究:体会课文充满童趣的生动描写。
A、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了小时候描竹影、学画画的事。课文中的这些描写生动、活泼,富有童趣,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他细研读课文,勾画出你自己喜爱的句子,然后在课堂上跟大家交流一上,并说说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比如:语言好在哪里,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等。(答案不强求一致,理之有理即可)
4、拓展延伸:摹仿课文大家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让大家共同分享。(准备3分钟左右,然后举手发言,)
5、过渡转入:中国画的技法特点
看来,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而丰子恺的童年乐趣之一就是画画,那么接下来丰子恺的一幅中国画并比较一下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有什么特点:(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丰子恺的一幅竹画和一幅油画)
6、联系课文有关内容结合多媒体演示,大家讨论一下中国画相对于西洋画有什么特点,然后,叫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较难,教师视需要进行适当提示、点拔)。然后明确:
(明确: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包括内容和形式两部分,中国画的`关键在内容而不在形式,注重写意,西洋画注重写实,中国画强调神韵,西洋画强调神似,所以西洋画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中国画要更精深一些。现在大家明白中国画中的竹子为什么多是墨竹了吗?因为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用墨笔就够了。)
板书:
中国画:强调神似意境深远,情趣高雅
西洋画:强调形似客观再现,趣味平谈
6、大屏幕再次显示,让学生欣赏,以加深他们对中国画的了解。
7、质疑大挑战:课文今天就学到这里,关于文章,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了,有的话提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8、总结:今天我们品味了画家丰子恺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也初步了解我们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其实,丰子恺也正是这们从一个画画的爱好者一步一步而成为画家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从此拥有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善于创造得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让生活随时变成学习的课堂,让我们平凡的生活变的更加多姿多彩,更希望未来的艺术家就在我们这里诞生……
9、作业:①、收集有关丰子恺的材料,课后交流
②、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不限字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前段时间老师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在一家电器商店选电冰箱,当她向服务员咨询时,却遭到白眼。后来这个老奶奶到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去为她的.儿女买了两台电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务员看到后瞠目结舌,不后悔莫及。
听了这件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2.嗯,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在金钱面前是怎样的反应,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
(1)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
(3)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1)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这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只会带大票子,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作家用夸张和辛辣的笔墨,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满脸,里面还有纹──折纹、皱纹、螺旋纹。一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托德见是大钱后的笑容,牢牢地凝结起来,像一片一片的熔岩。这凝结起来的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做什么事最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啄木鸟、水牛、蜜蜂的话来理解妈妈的话: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面带微笑看着学生,静等几秒钟)师:老师心情怎样?你
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快乐?
学生自由猜想。师:我觉得能为小朋友服务,是我最快乐的事。
(在田字格中板书:快乐)认识“快乐”两字。
2、你做过哪些事让你觉得快乐,你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吗?(生答略)
3、有一只小青蛙仰着头也在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板书课题。(--)“让我们跟着小青蛙一起去找答案吧!“
二、 自主识字,合作探究。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
2 :同学们,想一想,你平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生字呢?
生:查生字表,如果生字表里查不到,还可以查查字典。
生:还可以问问老师、问同学。
师小结:这些办法都很好,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一学,都认识以后,再把这些词读给你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听的同学要特别认真,他不认识了就帮帮他;他都读对了,就夸夸他。
2、识字游戏(猜字)
三、理解课文 。
1 :教师、学生分段读课文
( 1 ):认真听,想一想:小青蛙都向谁提出了什么问题?
小伙伴们,分别又是怎样回答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生:你们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的回答是捉虫子、水牛的.回答是耕地、蜜蜂的回答是采蜜。
( 2 ):小青蛙提出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水牛、啄木鸟、蜜蜂的回答不一样呢?究竟做什么事最快乐?
( 3 )小青蛙还是有些疑惑?最后,小青蛙又去问谁?
( 4 )妈妈告诉他什么?
( 5 )最后,小青蛙得到答案了吗?他的答案是什么?
生答:(师板书)
( 6 )那么,小朋友们,你觉得“做什么事使你最快乐?”
小结:每个同学最快乐的事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把帮助别人看作是自己的快乐,就叫助人为乐。帮助别人更能得到快乐,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助人为乐的人或事。说说你们做过哪些好事?心情怎样?
四 、 总结拓展。
师:小朋友,故事学完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大家来当小动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好吗?
生; 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不错,看来有当播音员的能力了。
你还知道身边有哪些小动物在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吗?你来问问它们?(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式:“小青蛙跳到问:“?”说:“最快乐。”)
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一定会觉得快乐,因为你帮助了别人,使别人感到快乐,你就会快乐。
板书设计: 6 做什么事最快乐
╱ 啄木鸟 捉虫子 ╲
小青蛙问 ━ 水 牛 耕地 快 乐
╲ 蜜 蜂 采蜜 ╱
语文教案 篇6
《初冬》
一、教材简析:《初冬》一课选自语文教科版第三册,是一篇写景的课文,《初冬》教案。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描写了一幅我国南方田园初冬早晨的美丽景色。课文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二、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及其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通过比较,知道雾中和雾散后景物有什么不同,在想象和体会的基础上朗读文本,感受初冬的景色特点,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初冬的雾大和雾美。2、了解和体会初冬季节雾中、雾散时的壮丽景象。通过雾中、雾后景物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四、教学准备:课件、白纱巾五、
教学过程:
(一)释题引入,引起兴趣师:孩子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师:一提到冬季,人们自然会想到那皑皑白雪,美丽的冰灯。其实初冬的雾景也很迷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初冬》。[课件]师: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试着写一写吗?(板书课题,“初”字是衣字旁,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师:那么你知道“初”的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到初冬的小山村看一看。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课文中有许多新词语,谁来跟他们交个朋友?[课件]师:去掉拼音小帽,你还能读准音吗?谁来领读?[课件]师:仔细读一读这两个词,你有什么发现?(区分:芒和茫)[课件]师:你们能把这两个词送回句子中再读读吗?[课件]师:生字宝宝已经从生词里跳出来了,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师:你见过“雾”吗?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师:其实在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小水珠聚在了一起,就形成了雾。[课件]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师:把字宝宝送回文中,老师相信你会读的更好,再来读一读课文吧,请你标出自然段。[课件]师:全文有几个自然段?师:是呀,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了雾中的景色(板书),后写了雾散后的景色(板书)。请你们同桌合作再读一读,一起找一找文中那几个自然段写了雾中,那几个自然段写了雾散后?师:谁来说一说?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雾中的景色?那你来读一读雾散后的景色吧。师:这两位同学通过他们流利地朗读带我们走进了初冬的美景中,在这一片大雾中远处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生汇报:①远处,望不见;[课件] (板书)师:谁愿意用他的朗读让大家都感受到远处的塔、小山怎么望也望不见?师:他读得怎么样?师:那你也读一读。师:你的朗读使老师感受到了那浓浓的大雾,你感受到了吗?大家就像他这么读。师:那近处的景色又如何?②近处,像隔着一层纱,看不清;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你能看清大家吗?那现在呢?大家能看清他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看不清的情况吗?(在书上画一画作为积累)想不想亲眼看一下?[课件]文中句子写的多美呀,让我们感受到了隔着这层纱看近处的景物是一种朦胧神奇的美。带着感受再来读一读吧。[课件] (板书)师:“望不见”“看不清”都在说看雾中的景色,我们把这两个词语调换一下行吗?能说说理由吗?师:“望”是向远处看,“看”通常用于近处的看,文中的用词多么准确呀![课件]让我们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远近景色的不同吧,男同学用你们的朗读带我们看看远景,女同学向大家展示一下近处的美吧!(板书)[太阳课件]师:瞧啊,这是什么?雾中的太阳什么样?让我们到句子中去看一看。师:他读的怎么样?(随机指导、范读)师:快自己试着读读吧。师:这回谁再来读?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师:是呀,平时光芒万丈的太阳现在却只发出了“淡淡的光”,这是因为(引读“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远处的景物望不见了是因为(引读“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近处的景物看不清了也是因为(引读“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课件]师:是呀,在这白茫茫的一片大雾中,我们跟随着作者由远及近的欣赏到了小山村的美景,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能背诵下来了,如果忘记了也可以看着屏幕想一想,让我们一同走进雾中的小山村吧。[课件]师:过了一阵,[课件](引读)“雾慢慢地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那雾散后这些景象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快自己读一读、看一看吧。师:你看到了哪些变化?师:树林中的柿子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课件]①柿子树,像红灯笼师:小声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认为那句写得美?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数量、样子、颜色)[课件]师:那怎样读才能展现出这句的这些优点呢?你来试一试吧?师:雾散了,树林里也别有一番美景[课件]让我们一起到树林里去看一看吧。落叶—黄,松柏—绿。(指导朗读,体会松树柏树的坚强的精神)(指名读)(齐读第8自然段)师:不怕冷的松树和柏树多坚强啊,它们为初冬的小山村增添了一抹充满生命力的翠绿。
(四)回味课文,美读结束师:孩子们,在这大雾弥漫的初冬,我们既感受到了雾中那模模糊糊、像隔着轻纱的朦胧之美,又欣赏到了雾散后这清亮的、多姿多彩的美,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神奇啊!它留在了我们的眼里,也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最真挚的情感去感受初冬的美景吧。[课件]六板书:19 初 冬雾中雾散远望不见望得见近看不清看得清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伦的简要生平;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适度拓展,加深体验;
3、理解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点]
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适度拓展,加深体验;
2、理解“爱”的美好,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需要,从文中筛选适当的信息,并进行概括性表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在黑暗与无声的世界里静坐几分钟,然后谈感受)
一个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利文女士。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2、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搓捻(cuoōniǎn)繁衍(yǎn)迁徙(xǐ)觅食(mì)小憩(qì)遨游(áo)
花团锦簇(cù)冥思遐想(xiá)企盼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油然而生风云变幻
3、课文主要写了哪能两个人物?
海伦·凯勒、莎莉文小姐。
三、理解人物
(一)走近海伦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
资料一: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后来,她的父母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莉文老师到她家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10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6月,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并和莎莉文老师合作撰写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轰动文坛,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此后,她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经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致力于盲人事业,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资料二:
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
评论说:“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
美国《时代周刊》评她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伟人。
(二)走近莎莉文老师
文章是由三大部分组成的。请你快速浏览,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A、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
B、莎莉文老师“我”认识、了解大自然。
C、莎莉文老师逐步引导“我”认识“爱”。
四、探究品味
1、找出文中关于“爱”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爱是花的香味吗?”——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
“爱是不是太阳?”——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
“爱有点儿……也不想玩了。”——有了爱,你就快乐,生活就变得美好。
2、你是怎样理解“再塑生命”这一题旨的?
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在莎莉文老师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3、请你以“爱”为话题,写几句富有诗意的句子。
(学生自由写作、交流)
五、拓展延伸
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预设:
A、奥斯特洛夫斯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贝多芬谱写《命运交响曲》;
C、民间艺人阿炳奏响《二泉映月》;
D、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史记》;
E、美国连任三届的总统、二次大战英雄罗斯福从小患小儿麻痹症;
F、张海迪自学成才;
G、孙膑受膑刑,著《孙膑兵法》;
I、埃及第一任教育部长、大作家塔哈·侯赛因是盲人。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美国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很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作业本》;
2、完成“读一读,写一写”和“研讨与练习”一、三;
3、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语文教案 篇8
7、拉萨的天空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
(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初步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丶的样子,摆好丶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戋中的斜钓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入种字的结构。
语文教案 篇9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绝句》为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最大的“书”》本文是一篇科普常识性文章,通过记叙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课文语言简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7个,会写45个生字词。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认字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3、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发现自然的奥秘,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识字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来识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张开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串讲、满堂灌,避免逐字逐句讲解的做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自读自悟。
4、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因文施教。《古诗两首》中《望庐山瀑布》可以由画入诗,先让欣赏课文的插图,感受阳光下的庐山云雾缭烙,飞瀑直下的壮美景色。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诗,把相应的诗句写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绝句》可以由诗入画。在读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如何来给诗歌配一幅插图。《雷雨》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雷雨中则让学生提出问题。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大的“书”》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四人组全作读,表演读等。《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单元教学时间】
第17课:《古诗两首》2课时
第18课:《雷雨》2课时
第19课:《最大的“书”》2课时
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课时
学习园地五:2课时
语文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①认识“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③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A案: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收集春天一些植物生长的资料。
②老师准备本课生字的课件。
③教学挂图或课文情景、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学生听老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②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③同桌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④老师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学生认字的情况。
a.
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读词语中的生字。在学生认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平舌音:笋钻滋
翘舌音:揉润
鼻香:扭
边音:唠
b.
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识记生字。(及时肯定或推荐好的识记办法)
c.
学生自记生字。
d.
老师采取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e.
老师让学生朗读生字集中的段落(第2、7段),了解生字认读的情况。
⑤书写字词
a.
观察要写的三个汉字:冈、轰、喊。
b.
鼓励学生提醒大家写这几个字应注意的地方。(课件演示)
c.
学生书写这三个字。
d.
老师出示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提示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写。
e.
学生读词学写。
读通课文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直到读通顺,读流利。
②老师检查朗读情况。
练习(复习巩固生字)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笋芽(sǔn
shǔn)山冈(gāng
gǎng)扭动(liǔ
niǔ)
钻出(zuān
zhuān)唠叨(lāo
náo)滋润(zhī
zī)
②用生字口头词语。
第二课时
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①学生边读边想,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②学生提问。
③师生共同解决提出问题。
引导思考,细读领会
①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不知道自己成长的好季节到了。是谁叫醒她,是谁呼唤她钻出地面的?
②他们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
(春雨姑娘……弹奏着乐曲……、低声……;轰隆隆……藏了好久……重重地敲……粗重的嗓音……)
③你从他们的呼唤中体会到什么?
④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分小组学习,读懂后,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回答上面的问题。(可以表演,可以朗读。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⑤你从笋芽儿钻出土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朗读表演,加深印象
①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4—6段。
②老师朗读,学生自由表演。
读最后一个段落,谈体会
①自读课文,想想在这段里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可启发学生由竹子的生长联想自己的成长,想想自己在成长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
②学生回答,谈感觉。
(重点体会“爱抚”“滋润”“照射”“温暖”“健壮”“自豪”等词的意思)
启发思维,交流感受
如果你是笋芽儿,面对这大好的春光你想说些什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积累扩展
①我们从笋芽儿的生长中看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让我们把课收集到的植物生长的资料说给同学生们听听吧。
②倡导学生积累本课自己喜欢的词句。
B案
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快乐果”、CAI课件一套。
第一课时
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①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也喜欢你们。你们看,春天来了。
(出示课件画面《春天来了》,播放轻快的音乐),“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②师:是呀,春天来了!大自然里的一切都醒了,有一位小伙伴也从泥土里偷偷地探出脑袋,她就是——(老师指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笋芽儿。
初读感知课文,自主、合作识字
①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②抽读生字:老师点字,会读的一起读。
③你想提醒同学生们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④交流识字方法。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的小朋友。
汇报:谁想把自己的好方法推荐给大家呀?
⑤快乐传递读词语:把生字放在词语里,你还会读吗?我们来玩一个快乐传递的游戏,请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同学拿到“快乐果”,音乐停下时,如果你会读果子上的词语,这个快乐果就送给你。准备好了吗?
⑥猜词语: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猜词语”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猜?(指名让一名学生面对全体同学站在前边。老师站在这位同学身后,大家看老师出示的词语做动作。看看谁的动作能让前面那个同学最快地把词语猜出来)
再读课文,启发思考
①观察插图,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的愿望)
②老师范读课文,引导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③学生熟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①同桌或小组互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②指导书写“冈”“轰”“喊”三个字。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识字、写字
①指名读生字新词。
②认读“冈”“轰”“喊”,同桌互相听写这三个字。
朗读课文
①分组读课文,一组读一个段落。
②自主展示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③自己练习朗读全文。
读懂课文,感悟课文
①小组合作学习1—5段。
a.
请小组长同小组成员商量,选择最想读的一个段落。
b.
小组长带领着一起读选择的那段课文。互相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准备怎么向大家汇报。
c.
请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学习结果,没有汇报的小组仔细听,可以向正在汇报的小组代表提问,当一位善于提问的小记者。汇报的小组成员要团结一心,帮助本组代表回答问题。
(老师随机指导朗读并板书)
②情境感悟第6段。
a.
过渡:在妈妈不停的唠叨中,春天已经变得万紫千红,你看!(画面)禾苗绿得发亮,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鸟欢快地歌唱。
b.
谁来说说你现在的心情?
c.
笋芽儿看见这样的景象会是怎样的心情?
d.
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e.
汇报:谁想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随机指导:评读第二句,赛读第三句,齐读最后一句)
③引读第7段。
笋芽儿想快快长大,这时候哪些朋友帮助了她?(引读)
在他们的帮助下,笋芽儿终于长大了。(板书:长大了)这时,笋芽儿的心情怎样?(自豪)(板画长大的表情)什么时候你自豪过?(生说)自豪地读笋芽儿的话。
④配乐读全文。
愿小朋友们也能像笋芽儿一样勇敢、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再次朗读全篇课文。
拓展: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话题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提示:
①桃花对笋芽儿说——
②笋芽儿对我说——
③我想对笋芽儿说——
积累词句,指导写字
①积累本课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②书写“世界”“笋芽”“呼唤”三个词。
③有重点地指导、范写。(如“世”的笔顺、“呼”“唤”的口字旁要小而偏上等)
④学生写字。
⑤评价书写的字。
结束语:让可爱、勇敢的笋芽儿永远和我们的童年在一起!让我们同笋芽儿一起快乐地成长!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母鸡教案02-22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优秀教案02-28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