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共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蚂蚁小实验活动。
2.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科学":《蚂蚁找食物》。
2.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喝他幼儿喜欢吃的东西,纸。
3.参考【附】自制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每人发一份观察记录表,笔一支,请幼儿做小实验,并在实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验一:蚂蚁爱吃什么?
--先请幼儿猜想:蚂蚁喜欢吃什么?把答案画在观察记录表上--和幼儿一起准备自己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如树叶、草、糖、吃剩的饭菜等。
--实验方法:带领幼儿到蚂蚁常常出现的地方,把自己准本的.食物放在附近。过一段时间就去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碧碧哪一种东西引来的蚂蚁最多,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实验二:蚂蚁走的路线。
--实验方法: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到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慢慢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线,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幼儿在记录表上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三:蚂蚁来排队。
--实验方法: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在图形轮廓上摆果糖。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常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儿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绕着果糖排出图形。
--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果糖摆出的图形并记下自己的假设。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记录。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探索的特点,所以我选择生活中孩子们常见而又感兴趣的大树作为活动题材。让幼儿通过一些自然物来测量大树的粗细,通过教师准备的材料如卷尺、纸条、绳子,进行操作和探索发现结果,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思考。
活动目标:
一、 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的粗细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排序。
二、 在测量活动中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让幼儿体验到伙伴间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重点:
重点是正确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木粗细的方法,以及对树木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掌握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提前创设了适合本次活动主题的环境:自制四棵粗细差异不太明显的树并标有1—4的序号;测量用的工具:卷尺、长纸条、绳子;每组一张测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 播放音乐《郊游》,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扮演小司机做开车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 课程主体:
(一)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说出这四棵大树有哪些地方不同
教师:小朋友们看我们这里有几棵大树?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回答(有四棵大树,它们有的粗有的细,它们身上的数字不同……)
教师:你们说这四棵大树哪棵最粗哪课最细呢?
幼儿回答(三号大树最粗,一号大树最细。)
教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幼儿回答(用眼睛看出来的)
教师:有的小朋友说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老师告诉你们这种方法叫目测,可是在两棵大树粗细差距不明显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不实用了,那谁知道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大树的粗细呢?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说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
教师讲解每位幼儿想出的好办法。引导幼儿说出用各种自然物去测量树木。
(三)教师为幼儿准备几种测量工具(卷尺、长纸条、绳子)还有记录结果的笔和记录表。
1.幼儿自主的去选择测量工具,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和研究如何去使用自己手中的测量工具,并会把测量结果正确的记录下来。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测量大树的工具,现在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我们分组去进行测量,测量以后你们小组的几名成员一起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比一比几号大树最粗,几号大树第二粗,几号大树第三粗,几号大树最细。
2.注意让幼儿在测量的同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体验到伙伴间合作的乐趣。
(四)教师总结幼儿的测量结果。
教师:现在我来检查一下看哪组小朋友测量后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
三、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要学会保护树木。教师为幼儿提供测量工具,带幼儿到户外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大树的粗细,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测量工具到外面去给我们幼儿园的每一棵大树量一量,比一比哪棵大树最粗,哪棵最细,好不好?(带领幼儿去户外进行测量)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设计安排。按照《纲要》的指导精神,使活动环节紧紧围绕教学活动目标,注重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的发展与提高。
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自然环境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目测观察法有的放矢,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究环节,教师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幼儿在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或帮助同伴操作过程中有不同的体验。师生互动自然而默契。自由宽松的探究环境使幼儿身心放松,在参与合作互助的气氛中逐步实现了教学活动目标。
在每一小结中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进行适时适当的讲解或指导,使幼儿的态度、情感、技能上有所发展。幼儿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帮的关系,营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合作的学习气氛。
本次活动存在许多不足。教师语言语调有时把握不当,语言组织的不够灵活;在幼儿选择测量工具尺子时对尺子的刻度使用方法上欠缺讲解,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改进的。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2、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向幼儿进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以及活泼向上的教育。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察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有关联性的物体进行匹配。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连线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好朋友吗?说一说好朋友是谁?为什么你觉得你们两个是好朋友?
2、:好朋友都喜欢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和高兴的事情,愿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难的时候,好朋友之间会互相帮助。
3、如果没有好朋友,会感觉怎么样呢?
二、帮物品找朋友,理解关联性的含义
1、小朋友们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会说话、不会动的一些东西或物品,它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么?(椅子)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对好朋友?谁是VCD机的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说出碗、瓶子、电视机、录音机、画笔、锁等,请小朋友帮它们找一找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有的物品吸一个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个好朋友,如果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会怎么样?
三、自主发现相关联的'一组物品
1、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谁和谁是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把是好朋友的几个物体连起来说一句话。
四、出示挂图。完成上面关联性的对应连线
1、请幼儿看挂图,让好朋友们拉拉手,完成连线。
2、把三个好朋友连起来说一句话,再想一想每一组物品还有没有好朋友。如:雨—雨鞋—雨伞的好朋友还有雨衣。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
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小班年龄的幼儿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所以家长会常常发现这种现象,比如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玩自己喜爱的玩具或游戏时,周围一旦出现什么新异的刺激,他马上就会分散注意,他的有意注意水平仍然很低,一般只能维持3-5分钟。所以小班幼儿的活动,大致以简单易接受为主。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时,必须采用有趣的形式。通过有条理的步骤,一步步深入,试着让他们达到活动的目标,收获活动的知识。
活动目标:
1、听便各种声音,能够大胆用语言表达。
2、有目的的倾听,有准备的猜想。
3、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4、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已经认识过米、红豆、核桃。
教具准备:PPT课件、红绿灯牌子、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教学难点:
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与客人老师打招呼,消除紧张感。
2、教师(出示罐子):你们看,今天金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罐子!(摇动没装东西的罐子)罐子里面都东子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不停摇动,引导幼儿)
幼儿:因为没有声音。
3、教师:哦,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打开盖子)看看到底有没有东西哦,有东西吗?没有!小朋友们真聪明。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向罐子内装东西):老师来变戏法喽,你们再听听,听听有没有声音。
2、教师(摇动罐子):猜猜,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哒?有声音就里面有东西了对吗?现在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罐子,你去找一个里面都东西的罐子,罐子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今天要用耳朵,用你的小耳朵去找找那个管子里面是有东西的,你拿一个有东西的去做到位置上好吗?赶快来找找。
3、幼儿寻找
4、教师:找到了吗,找到了就坐回去。(幼儿回座位。)
5、教师:谁的罐子里有东西的?(教师摇动罐子)谁的罐子里有东西哒?大家都有哒?(罐子双手捂住放在胸前)好了,罐子宝宝保护好,罐子宝宝一直让他发声音它也会哑掉的哦。罐子宝宝有声音的'对吗?那里面声音一样吗?(摇动罐子)听!听听,你的东西和他的东西一样吗?
(幼儿摇动罐子说出:不一样。)
6、教师:不一样,不一样我们来找找朋友哦。不可以打开看的哦,今天统统是用耳朵来找的,保护好自己的罐子宝宝。
7、教师(请一个幼儿上前):我们请一个宝宝上来,现在请其他宝宝来为你的罐子宝宝里面的东西找好朋友,找到好朋友会很热闹的哦,找不到好朋友会很孤单的,耳朵听好哦,保护好你的罐子宝宝哦,听听他的。(上台幼儿摇动手中罐子。)
8、教师:谁是他的朋友,请你听一听,是他好朋友,赶快站上来,和他站在一起。哦,好朋友坐在一起。
9、教师:现在他们已经是好朋友了,现在我来帮你们找朋友好不好?请你们听听,谁和我是朋友。(摇动手中有东西的罐子):耳朵要灵的哦,仔细听好。你是不是我朋友啊,是我朋友,一个人很孤单的哦,要跟朋友在一起的。来,我们是朋友,我们一起来摇一摇。请坐,做到哪里去?对了,坐在一起。
10、教师(请剩下的幼儿上台):你们是好朋友吗,我们来听听看啊,一个一个摇,才听的清哦,一个一个摇。(幼儿一个一个摇动罐子。)
教师:一样吗?一样的。一样吗?一样的。你们也坐在一起。
11、教师:你们知道吗?老师今天在这些罐子里啊,放了这三样东西。(出示PPT图片)这是什么啊?米宝宝,我们吃饭烧饭的米宝宝;还有一种,你看这是什么啊?哦,是豆宝宝。豆沙就是这个做的,是红豆宝宝;还有一种是——核桃宝宝。放了这三种东西,你猜猜,谁是核桃宝宝(分别摇动罐子)这是核桃宝宝吗?哦,是米,真聪明,是米宝宝吗?这个是嘛?哦,是的,你们真聪明。那这是什么宝宝呢?红豆宝宝。听听,是红豆吗?(分别摇动)这个是什么宝宝?米宝宝。这个呢?核桃宝宝。
三、结束部分:
1、教师(询问幼儿):你刚才是拿了什么宝宝啊?核桃宝宝。你们是拿什么的啊?米宝宝。你们是什么啊?哦,红豆宝宝。现在,我们要来做游戏了。做什么游戏呢?请听好了啊,你看,我们要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戏喽。(拿卡片反面红色)警察叔叔拿出这个,大家都不好出声的哦,警察叔叔翻过来,就你来出声,会不会?先看看哦,来保护好自己的罐子宝宝。眼睛要看仔细哦。(翻一张卡片)谁摇啊?对,是米宝宝,小朋友们真聪明。不是的不好摇的哦。(翻回卡片)诶,停!(翻过另一张卡片)来看看(幼儿摇)对,(翻过卡片)这样呢?(幼儿停止)(再翻最后一张卡片)现在呢?
2、教师(准备卡片):现在我们开始喽,速度很快的。核桃宝宝摇一摇,米宝宝摇一摇,红豆宝宝摇一摇。(两遍游戏)
3、教师:好,我要来唱一首歌了,然后和警察叔叔一起让你们发声音的,这个声音会很好听的哦。开始喽!红豆宝宝请你摇一摇,米宝宝请你摇一摇,核桃宝宝请你摇一摇,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来了啊,很快的啊!(歌唱速度加快!三遍)恩,真好!小朋友们真仔细。现在老师啊请来了一个乐队。乐队的声音也是很快的哦,所以你的耳朵要很亮,眼睛也要很亮的哦。所以耳朵要听好,眼睛要看好哦。
4、教师(好,全体起立):乐队还没来,我们一起来排练一次。(播放PPT音乐)
5、教师:乐队来了哦~~听好。(伴随音乐一起游戏,背景音乐为《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恩,很好,我们和客人老师们再见好吗?好,摇摇声音和下面的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看似简单,调理清晰,但是,等我真正把活动上完后,才发现其中的问题。事实证明了,看似简单的东西,做起来未必简单。
首先,我在拿到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看活动过程时,发现,应老师所设计的活动非常周密,她好像不仅把活动大致流程处理了,而且还把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也考虑进去了。这个就是作为新教师的我与一个名师的区别。处理细节总是那么心思缜密。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来说,如何上出一节出色的教学活动,关键就是看活动过程是否清晰,有条理;与小朋友们之间的互动及一些活动中所出现的突发事件,对于突发事件又是如何处理。如果说这些能做到比较好。那么,也就是说,能从新教师转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老教师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把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省略了,就是(教师:那我们好朋友的罐子放在一起好吗,现在把罐子放在一起。)所以,导致我摇手中的罐子让小朋友们辨认声音的时候,他们也跟我一起摇动。自顾自,没有听到要求,辨认出是那种东西的声音。而且场面也有些乱,难以控制。这也验证了,活动环节不能随便删减,少了任何一个,在受教时都会出现一些瑕疵,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
在与小朋友互动时,没能配合融洽。一开始部分,我把东西放进罐子的时候,他们都知道我放了什么进去了,都把名字说了出来。这是我在课前准备的时候,疏漏了,让幼儿知道了,这样大大减少了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了。让孩子跟着你预设的内容走,还不如你跟着孩子的反应走,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要学着改变自己。这样,教学活动才会不断提高,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问题反应教学,收获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证,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区分各种几何图形,通过情景游戏,能用语言大胆的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图形的"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4、背景?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导入捡石头,引起幼儿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小朋友,今天老师发现宝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宝贝?(随音乐进入场地)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欢的,进行观察、探索交流。(发现他们的特征)"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石头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3.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小结:圆形,四周是圆滑的,没有棱角;正方形有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二、铺小路
试一试,摆一摆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1.第一次铺小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几何图形的铺法,并交流发现的秘密。
"我们这里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在上面骑自行车摔倒了,哭的可厉害了。为了不让大家再受伤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来铺一条石头路,好吗?"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把手中图形放进与你手中的图形相同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镶嵌在相应形状的坑里?。
2.第二次铺小路,探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问:为什么三角形要铺在三角形的坑里?圆形要铺在圆形的`坑里?正方形要铺在正方形的坑里?(鼓励幼儿表达出探索过程发现的现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
三、踩石头,继续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1.小路铺好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吧。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幼儿随音乐跳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自己喜欢的石头上,并说说踩到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两到三次。
3.小结。
四、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1.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什么东西的形状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2.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的形状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3.布置任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不同形状的东西,咱们回家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好吗?
延伸活动:
带幼儿到户外继续寻找不同形状的东西。
科学教案 篇8
一、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主题游戏活动是超市游戏,根据这个超市游戏设计了让孩子利用观看情景表演学习编应用题,有助于发展幼儿对生活中简单的数量关系的理解,让孩子学习多用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的'与同伴交流,让孩子知道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活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理解减法应用题中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3。引导幼儿回顾生活情景,仿编:"求剩下"的减法应用题。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超市环境,熟悉10以内的分解。
2。游戏经验:会玩"马兰开花"
3。环境准备:超市场景(内有5个陀螺,7个桔子,5个苹果),情景表演,笔,图片。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马兰开花
2。集体活动
(1)请幼儿一起说一说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分别有几样?
(2)观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个陀螺,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2个陀螺。售货员给他2个陀螺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3)教师提问:超市刚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要把超市发生的这件事情编成一道减法应用题。
听教师完整示范讲述"减法应用题"
(4)观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7个桔子,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4个桔子。售货员给他4个桔子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5)教师提问:超市里刚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谁能根据这件事情再来编一道应用题呢?这个应用题可以怎么写算式?
(7)。观看情景表演: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个苹果,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3苹果。售货员给他3个苹果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8)教师提问:"超市里刚才发生了一件买苹果的事情,谁能根据这件事情再来编一道应用题呢?这个应用题可以怎么写算式?"小结:孩子们,我们发现在三道应用题中每次都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只要我们应用题里问还剩几个,那这个题就是减法应用题。
(9)请幼儿讲述算式中哪个是总数?哪个是部分数?理解算式与应用题的对应关系。
五、探索发现
1。课件游戏(幼儿用书P11,请幼儿看图,理解题意,仿编应用题,照着写减法算式。)
2。请幼儿根据图意编应用题。
3。请幼儿根据算式编应用题。
六、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摆放一些减法算式卡,让幼儿自由进行游戏。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保存蔬果的几种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学习自己动手保存蔬果,尝试将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记录下来。
【活动重点】了解保存蔬果的小妙方,享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难点】学习自己动手保存蔬果。
【活动准备】
1、新鲜葡萄、葡萄干、咸菜、黄瓜切片、苹果酱、水果罐头。
2、盐、小纸盘若干。
3、PPT课件、学习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昨天老师收到一份邀请函,图图家里的水果和蔬菜大丰收了,想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做客。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图图家里究竟有什么好吃的水果!(播放PPT),(幼儿看图说一说)。
2、图图家里有那么多的蔬果,可是他却很不开心,为什么呢?因为太多的蔬果没吃完,被坏蛋细菌给知道了,它们都跑到了蔬果上面大肆破坏,把很多的蔬果都弄坏了!这可气坏了图图!图图想请我们班小朋友帮忙想个办法,看看怎么样才能把这些蔬果保存起来呢?
二、了解保存蔬果的方法。(边讲述边看PPT)
1、平时爸爸妈妈如果有吃不完的蔬果都是怎样保存的呢?
引导幼儿回答“放进冰箱。”(冰箱里面冷冷的,温度很低!藏在蔬果上面的细菌就会被冻死,但是蔬果本身却不会受到影响,所以蔬果可以保存下来。)
注意:分门别类地放。
2、图图把蔬果分门别类地放进冰箱里,可是问题又来了,蔬果实在是太多了,冰箱都放满了,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保存蔬果呢?
(先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再结合PPT讲解)
(幼儿可能会说到:用保鲜袋装起来、放在窗口通风的地方、包保鲜膜等。)
看图讲解:看看老师找到的好方法吧!
A、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干。出示葡萄干,请幼儿尝尝,它容易保存吗?
小实验:请两名幼儿上前分别捏新鲜葡萄和葡萄干,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晒干之后的蔬果极大的减少了水分,细菌没有水分便不能生存下来。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用晒干的方法保存的,如:晒白菜、干辣椒、猕猴桃干等。
B、除了晒干外,还有用盐来腌。盐是一种很厉害的卫士,它能把蔬果上的细菌都杀死。我们把蔬果洗净切好,再抹上盐进行腌制,比如:腌黄瓜、腌豇豆、咸菜等。
C、另外还有浸泡在糖浆里的方法。我们这里用的是果糖。果糖就像一面保护罩,把蔬果包起来,细菌就不能伤害它们了。比如我们可以把苹果浸泡在糖浆里来做苹果罐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水果可以浸泡在糖浆里来保存,像:樱桃、杏肉等。(幼儿观察水果罐头)
3、总结:好了,我们一共帮图图找到了几种保存蔬果的小妙方呢?一起来看一下,分别是:冷藏、晒干、用盐腌和浸在糖浆里。图图让老师给小朋友说声谢谢!来,一起夸夸自己吧!
三、实验探索:一起动手制作腌黄瓜。(课前洗手)
1、找了这么多好方法,我们就一起来帮图图腌黄瓜吧!
2、幼儿分组实验,在黄瓜片上抹盐进行腌制,腌好的黄瓜片放在小盘子里。
(强调:把盐抹均匀,多抹一些,但不要把盐撒到桌子上,保持桌面整洁。)
3、用小毛巾擦干净手,将小盘子端到指定地方。
4、老师拿出一盘没抹盐的新鲜黄瓜片,将它和腌好的黄瓜片一起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盘子颜色区别开来)
5、出示学习单。请幼儿每日观察,并记录两种黄瓜的颜色和形态变化,完成学习单上的记录表。可以画图,也可以请老师帮忙记录,要坚持记录一个星期。
四、品尝老师带来的保鲜蔬果。
1、葡萄干:冬天很少吃到新鲜葡萄,但葡萄干一年四季都有!
2、尝尝咸菜吧!它是用盐腌的,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还很好吃!
3、尝果酱:它是什么味的?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
五、活动延伸:今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保存蔬果的好方法,还动手腌了黄瓜,那我们回家后帮爸爸妈妈保存果蔬,好吗?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种子的外观,激发种植的兴趣。
2、引导幼儿猜想种子的播种方法,并学会记录。
【活动准备】
西瓜、西瓜籽、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西瓜)
(2)它是从哪里来的?(地里长出来的)
(3)是怎样长出来的?(西瓜籽)
(4)西瓜籽藏在西瓜的.什么地方呢?(西瓜肚子里)
(5)解剖西瓜让幼儿观察
2、观察
将一粒西瓜籽放在投影上让幼儿详细观察。
师:你观察到的西瓜籽是什么样的?幼儿描述
过渡:刚才我们和西瓜籽是用眼睛做朋友的,你们还想和他怎样交朋友?
3、分组接触西瓜籽,让幼儿在看、摸、闻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西瓜籽。
(1)集中,让幼儿说说你是怎样和西瓜籽较朋友的?(看、摸、闻)
(2)让幼儿说说看、摸、闻到了什么?
小结并过渡:小朋友和西瓜籽交朋友时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西瓜籽闻起来香香的,摸上去很光滑,西瓜籽还有许多的秘密,小朋友猜猜西瓜是怎样往土里种的。
4、幼儿猜想种子的种植方法并记录。
结束:今天小朋友真棒发现西瓜这么多的秘密,过几天我们就要一起去种西瓜。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