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3 07:50:14 教案 我要投稿

(荐)实用的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实用的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能跟着音乐节奏尝试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体验泡茶、喝茶的快乐,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泡好的茶。

  重点难点

  能跟着节奏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在圆圈上交换舞伴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这是什么地方?虞山上茶园里的茶叶成熟了,我们一起去采茶吧!

  2、看,这些都是我们采来的虞山绿茶,想不想泡一杯尝尝?泡茶的时候要用什么呀?

  二、分段学习舞蹈动作

  1、找朋友: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见面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1)教师邀请客人老师示范舞蹈。

  (2)刚才你们看到小茶壶和茶杯是怎么跳舞的?师生共同回忆并学习动作。

  (3)、幼儿随音乐两两相对当茶壶和茶杯做动作,提醒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踏步拍手。

  2、了解小茶壶和茶杯外形特征

  (1)刚才你们谁是茶壶谁是茶杯啊?他们长的一样吗?小茶壶是什么样的,小茶杯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表述。

  (3)提问: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变成小茶壶和小茶杯呢?怎么变呢?

  (4)幼儿自由探索,相互交流模仿动作。

  (5)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教师分别随音乐示范表现小茶壶和茶杯。

  (6)教师小结:茶壶:壶把→壶盖→壶嘴 茶杯:伸右手→伸左手→单腿跪下

  (7)幼儿尝试模仿。

  3、探索倒茶和接茶动作

  (1)教师:小茶壶要给小茶杯倒茶了,我们来看一看下茶壶是怎么倒茶的。教师随音乐示范倒茶和接茶的'动作。

  (2)幼儿两两合作模仿

  (3)提醒幼儿注意小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4)幼儿再次听音乐模仿

  三、完整表现音乐

  1、请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四、加大难度,在圆上交换朋友做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茶壶在内圈,茶杯在外圈。提问:现在小茶杯喝到茶了,可是他还想喝其他茶壶里各种味道的茶,怎么办呢?

  2、在圆上教师示范,幼儿尝试交换舞伴的动作。小茶壶听到我说“走”的时候,你们就前走一步,换一个朋友。

  3、幼儿在圆上随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4、交换角色做动作。

  五、结束部分

  刚才我们一起泡了很多虞山绿茶,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的活动中,知道面塑的含义及两种不同性质。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面塑经验,尝试制作食用的面塑。

  活动重点:知道面塑的含义及两种不同性质

  活动难点:能根据所获得的面塑知识,制作能吃的面塑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填写过“寻找到的面塑调查表”

  2、活动前幼儿和爸爸、妈妈到周边的环境中寻找生活中的面塑。

  3、幼儿收集有关面塑成分与性质的资料。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及热点。在前期的`“小小面塑会”的交流活动中,幼儿对面塑能不能吃的问题产生激烈的讨论。有的小朋友说面塑不能吃,有的小朋友说:妈妈说面塑能吃的。最后他们达到一致的想法,如果加了颜料的面塑不能吃,而没有加颜料是可以吃的。

  从活动中分析出他们对面塑的性质还没了解,为了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扩展孩子们的认识经验,设计本次活动。活动前组织幼儿到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去寻找生活中的面塑,本次活动围绕寻找结果开展的一次交流活动。在关注孩子成长特点和新课程的理念下,努力让孩子在整合的活动中学习,在这个活动中就蕴涵着整合的因素。首先在孩子的兴趣中整合多种教学的内容。活动中孩子不仅对面塑有一定的了解,还要结合面塑不同性质,把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整合,在活动中得到体现。同时在操作手段上进行整合,让孩子运用多途径的表现手段进行表现。操作材料的探索性,使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最后,让孩子把自己做的面塑作为点心让所有小朋友分享。

  活动流程:交流讨论――验证想法——实践巩固

  一、交流讨论对面塑的认识。

  1、小组幼儿讨论对面塑的认识

  引导语:“请能干的小小发明家来说一说,在这几天里你找到了什么样的面塑?”

  2、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什么是面塑?

  3、思考:为什么有的面塑能吃,有的不能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验证想法

  1、观看录像,引导幼儿从录像中找出答案。

  2、提升幼儿经验,启发幼儿思考:

  (1)看了马老师的录像,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面塑了吗?

  (2)为什么有的面塑能吃,有的不能吃?能吃的面塑里放了什么?不能吃的面塑放了什么?

  小结:面塑里的成分不一样,有一种面塑不能吃因为里面放了颜料,还有防腐剂,这些成分都是有毒的物质。

  能吃的面塑里放的都是面粉,虽然有的也有颜色,但是这是一种食用色素。

  三、实践巩固

  过渡:今天我们又知道了好多面塑的知识,真开心!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材料,等会请小朋友也来做能吃的面塑。

  1、活动前请幼儿选择操作材料。巩固他们对面塑成分的认识。

  2、幼儿分组操作,师观察指导

  (1)引导幼儿探索食用色素的加法

  (2)鼓励幼儿根据所获得的经验,塑造成各种能吃的面塑造型。

  3、活动延伸:把做好的面塑作为点心,在集体中分享。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以游戏活动尝试学做小小交通指挥员。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热闹的马路场景布置,拼图等

  活动过程

  一、场景游戏:热闹的马路,导入活动.

  1、幼儿自由在马路场景里开各种车辆行驶.

  师:瞧,老师把我们的阳台,布置成一个热闹的马路,让我们开起车在热闹的马路上行驶上吧!

  2、提问:你是怎么玩的?在你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看幻灯片,了解马路状况.(回座位)

  提问: 1、平时我们见到的马路是这样的吗?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是怎么行走和行驶的呢?

  2、为什么马路上的车辆会行驶得有条不紊,比较有序?(交通警察、红绿灯、斑马线、车道)

  3、教师总结:原来,马路上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行驶离不开交警、红绿灯、斑马线、车道来帮忙,还有行人和司机叔叔要知道一些交通法规呢!

  三、看课件玩互动游戏,进一步了解遵守交规的重要性

  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些交通规则会 怎么样呢?

  2、看课件,玩游戏。

  师:好,咱们一起看几幅图片,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小朋友你们真棒,说得又对又快。图中一些小朋友的行为不对,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但是有些行为不但不对还很危险,比如:在火车道上玩耍、在马路上打闹等,有什么好办法提醒小朋友和过往的.车辆呢?

  四、看课件,引导幼儿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

  1、请幼儿说一说认识的交通标志。

  师:你认识交通标志吗?你认识哪些标志?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交通标志,并知道标志的意义。

  师:小朋友认识那么多的交通标志,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提醒人们怎么做?

  小结:这些都是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的交通标志。它们放置在在一些最容量出现危险的地方,时刻提醒人们的注意。

  五、幼儿拼图,帮助幼儿巩固理解交通标志的意义。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老师要考考你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你们认识的各种交通标志,请你先来动脑筋拼图,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图片,和你们组的小朋友一起拼出一张完整的画面,拼完后看一看你们拼的是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交通标志贴在图片上。再和周围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交通标志。最后,每组请一名小朋友把拼图送到前面来。

  1、幼儿拼图。

  2、提问:你们这组拼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交通标志?

  小结:小朋友做的又快又好,不但认识了交通标志,而且还知道了怎样遵守交通法规。热闹的马路上车来人往,小朋友出门时一定要记得遵守交通规则呀!

  活动结束

  幼儿制作社区和幼儿园里的交通标志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设计时钟,并让幼儿制作时钟,进一步巩固孩子对整点及半点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时钟,蜡笔、画纸、挂历纸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材料。(延伸谈话)

  1、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你喜欢什么样的时钟呢?今天老师准备了挂历纸及蜡笔,小朋友可以先想好自己想做的时钟的样子,把它画好再剪下来进行制作;也可以选择连续的画出来,制作成图书。

  2、这里还有橡皮泥,你也可以用橡皮泥制作出自己心里想的时钟。

  3、做好后,你可以选择到表演区去展览,或标上价钱向别人推荐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易。

  二、幼儿选择区角。

  1、请幼儿自选区角进行活动。

  三、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1、看用挂历纸及橡皮泥制作的小朋友,能不能做出钟表的基本特征(时针、分针、12个数字。)给予相应的指导。

  2、鼓励图书制作的.小朋友充分发挥想像,创设不同款式、颜色、大小的时钟。

  3、观察制作完成的小朋友能否进行交易,给予帮助。引导他们进行“你说时间,我来拨”的游戏,巩固对时间的认识。

  四、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塬始的雕刻作品,了解雕刻作品的起源以及所用材料。

  2、引导幼儿感受塬始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和简洁、生动的造型特征。

  3、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和才智以及对美的追求。

  4、引导幼儿用雕刻的方式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活动准备

  1、了解塬始人类的生活环境

  2、课前用小床和遮光布在午睡室里摆出一个弯弯曲曲的山洞

  3、音乐、泥工工具、手电筒、拉斯科洞马头图片

  活动过程

  1、音乐起,师生一起钻山洞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钻过了弯弯曲曲的山洞,你们有什么感觉?”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介绍作品名称来历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坐在草地上一边休息一边听我讲个故事。

  1940年,在法国的一条河边,有四个孩子带着一条狗在游玩,他们玩得十分开心。突然,小狗不见了,他们很着急,四处寻找,后来,他们听到了小狗的叫声。循着声音,他们爬进了一个洞穴。洞很身,很曲折,洞口很小,但里面越来越宽,最后,他们爬到了一个很大的洞里,象大厅一样。在那儿,他们找到了心爱的小狗,而且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在洞顶上刻了65头大型动物。塬来这是塬始人类雕刻在岩石上的雕刻作品。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就是这个洞顶雕刻的一部分。

  3、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A(实物投影仪打出马头像)

  整体欣赏:“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能看出这是什么吗?”(马头,线)

  教师:“这些东西是塬始人刻的`,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很久很久了,你们猜猜这上面一根根象刺一样的线,究竟是什么呢?”

  “这些线条很直,又象射出去的什么?”(箭)

  “这些箭射向这匹马,这匹马会怎么样呢?”

  “你从哪里看出它要倒下了?你们看这儿有一条线(马脖子下面),它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马脖子什么时候回倾斜呢?”

  小结,教师:“这些箭射向马,马正在逃跑。塬始人把马脖子刻成一条弯弯的斜线,使我们虽然看不到马的身体,也能看出马的动作。”

  B讨论工具、材料。

  “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吗?”

  讨论作品提供的来源:塬始人为什么要把动物刻在石壁上呢?为什么只刻动物而不刻别的东西呢?(提示:塬始社会的时候人和动物都生活在山林里,他们饿了会吃什么?)

  教师小结:塬始的雕刻作品来源于生活,他们把心里美的感受刻在石壁上,让自己和所有看到的人心里感到高兴、喜欢。有的人以为把动物的样子刻在石头上,动物就跑不了了,而且他们想如果在动物身上画上箭,他们在打猎时也一定能射中这种动物,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4、引导幼儿用牙签、塑料印板等物在泥块上雕刻。

  塬始人用石器在洞里刻下了他们的愿望和心中的秘密,你们愿意像塬始人那样也刻出自己的愿望和秘密吗?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刻好后藏到山洞里,最后幼儿打着手电筒到山洞里自由欣赏。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由来:

  本班幼儿刚升入大班,却已在中班时期的日常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音乐常规。他们非常喜欢音乐活动,特别是在听到节奏感鲜明、欢快活泼的音乐时,更是情不自禁地想要抒发情感。在一次的活动中,孩子们听到了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哆来咪》,从他们的喜悦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想随着欢快的音乐舞动起来,同时《纲要》中指出要支持、鼓励幼儿运用动作、表演等方式大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因此我借助《哆来咪》这首好听的歌曲设计了此次音乐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活动难点:幼儿的动作合拍,富有节奏感。

  四、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1、幼儿观看过《音乐之声》中演唱《哆来咪》的片段。

  2、幼儿熟悉并能够演唱歌曲《哆来咪》。

  3、幼儿能掌握一些舞蹈动作。

  (二)物质准备:1、表演道具:花环、彩带、披风等。

  2、在音乐教室的地面上布置一个大的五线谱。

  3、音乐:《快乐哆来咪》、《哆来咪》、《欢乐的牧童》。

  五、活动过程:

  (一)幼儿戴上自己的表演道具,如:花环、彩带、丝巾等,随《快乐哆来

  咪》音乐,欢快进入活动室进行律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展现自我。

  (二)引导幼儿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以及音阶1 2 | 3 4 | 5 6 | 7 i|

  i 7 | 6 5 | 4 3 | 2 1| 1 3 3 | 3 5 5| 2 4 4 | 6 7 7|进行发声练

  习,使幼儿气息畅通,能够唱准1----i音域中的各音。在演唱音阶时,

  幼儿分成七组分别扮演1—7的七个音符,教师来当高音i。幼儿站在

  音符在五线谱中的.相应位置上,边唱边做动作来增加趣味性。

  (三)教师和幼儿一同富有表情地、运用多种游戏形式演唱歌曲《哆来咪》

  如:齐唱、接唱(“do是小鹿多灵巧”由do这一组的幼儿来唱;“re

  是金色的阳光照”由re这组的幼儿来唱……),来巩固歌曲的内容和

  旋律。

  (四)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每句歌词的内容和自身的感受进行动作创编。

  2、引导幼儿欣赏同伴的动作,通过比较从中选择一些较适宜的动作。

  3、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输理并将其连贯下来。

  4、引导幼儿伴随着音乐用肢体动作愉快地进行表演。

  (五)听《快乐哆来咪》的音乐,幼儿自由创编“再见”的动作离开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铃鼓,了解使用不同的演奏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故事《大狼喝粥》的情节变化,探索铃鼓演奏的不同方式。

  3.在教师眼神和动作的提示下,在不演奏时能控制自己的乐器不发出声音。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铃鼓(最好是小号铃鼓)。

  2.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

  3.幼儿用书:《大狼喝粥》(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大狼喝粥》的投影图

  1.教师:这是谁?它在干什么?

  幼儿观察投影图,知道大狼在喝粥。

  2.教师引导幼儿猜想大狼是如何喝粥的。

  教师:大狼是怎么喝粥的呢?是快快地喝还是慢慢地喝?是一小勺一小勺地喝还是大口大口地喝?反馈幼儿的.发言,并引导幼儿用音乐和手部动作来表现。

  二、幼儿欣赏教师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

  1.教师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教师: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呢?(哗啦啦)大狼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咂三下)大狼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喝粥的呢?(舀一勺,喝一口)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幼儿模仿教师做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动作。

  三、教师出示铃鼓,与幼儿讨论如何用铃鼓表现大狼三次不同方式的喝粥。

  1.教师: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用铃鼓做大狼喝粥的碗。

  2.教师:大狼快快地喝粥,怎样让铃鼓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呢?

  幼儿讲述一种方式,教师就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这种动作。

  3.教师:大狼舀一勺,咂三下,怎样用铃鼓发出这种声音呢?

  幼儿讲述几种方式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并带领幼儿集体空手练习。

  4.教师:大狼舀一勺,喝一口。可以怎样让铃鼓发出这种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舀一勺,咂三下"的演奏方式并加以改编。

  四、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演奏铃鼓。

  五、幼儿学习用铃鼓表现三种不同的喝粥方式。

  教师带领幼儿用铃鼓逐一练习三种不同的演奏方式。

  六、幼儿和教师一起用乐器--铃鼓讲述大狼喝粥的故事。

  教师在演奏前提出要求:不演奏时,每个人的铃鼓都不能发出声音。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遵守这一规则。

  活动延伸: 可以将铃鼓放在区角里,并录制好的《大狼喝粥》故事磁带,满足幼儿听录音演奏铃鼓或自己跟着录音边说边演奏的需要。

  教学材料: 故事大狼喝粥大狼最喜欢喝甜粥啦!

  大狼在姥姥家喝甜粥,甜粥太好喝啦!大狼啊呜啊呜快快地喝,太烫太烫啦!大狼伤心地大哭起来。(大哭声)大狼在自己家喝甜粥,甜粥太烫啦!大狼舀一勺咂三下,妈妈说大狼你吃得太慢了!大狼委屈地小声哭起来。(小声哭)大狼在幼儿园喝甜粥,老师说:轻轻舀上面一勺,轻轻吹,慢慢喝一口,啊,真甜呀!大狼照着老师的话试了试,又试了试……啊,真的很甜很好吃!嘻嘻!嘻嘻!大狼开心地笑起来。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精选)07-23

大班教案[经典]07-23

[经典]大班教案08-21

(精选)大班教案08-21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