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6 09:19:5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科学教案5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2、了解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3、能通过模拟实验推测出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用来制作简易听诊器的乳胶管和漏斗一套,模拟脉搏和心跳的气球、注射器、乳胶管,人体血管分布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运动时心跳和脉搏都会加快,究竟心跳与脉搏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授

  1、指导学生搜集自己运动前后脉搏和心跳的数据

  (1)学生自己测量运动前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运动后由自己测量脉搏,同时请一位同学帮助测量心跳。

  (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听诊器时,乳胶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则压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脏的部位倾听。

  (4)把以上测得的结果填写在书本中的表格里。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与脉搏的关系

  (1)比较上面测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组织交流各自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作出概括,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并提出研究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

  (5)组织学生讨论: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胶管模拟的是人体的什么器官?

  (6)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脉搏和心跳有什么关系?

  3、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

  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以下5个问题:

  (1)产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

  (2)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3)脉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人体比较容易模拟到脉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

  5)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三、本课小结

  1、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2、心脏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四、课外实践活动

  1、介绍心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2、要求学生继续坚持上课制定的锻炼计划,并要求测测自己在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科学教案 篇2

  第三单元 电的本领

  安全用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会查阅资料及其它信息资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可提示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准备,一则使材料更加充实,二则可以促使家长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与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学生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自主搜集。

  四、准备材料:

  教师也应准备一些与安全用电有关的资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安全隐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学叫小明,我们来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图(图1小明在电线下放风筝,图2小明在电线上晾衣服,图3小明湿着手插插座,图4小明自己乱接电线)

  同学们讨论:

  1.小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说一说电可以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

  小组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投影或放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由于人是导体,所以不正确地用电,会导致人触电,轻者可以使人受伤或伤残,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们要知道安全用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安全用电。板书:安全用电。

  (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安全用电呢?

  2.教师提问:

  (1)在擦灯泡时应注意什么?

  (①关电源 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时,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属部分吗?

  (不 能)

  (3)遇到家用电器着火应怎么办?

  (①先切断电源 。 ②在灭火.)

  (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时,应怎么办?

  (让大人或电工修好,自己不能乱动。)

  (5)用电淋浴器洗澡时,应注意什么?

  (一定要切断电源)

  (6)雷雨天时,能否在树下.电线杆下避雨。

  (不能,以防触电。)

  (7)发现家用电器损环,能否自己随便拆卸。

  (不能,应找专业人员修理)

  (8)人触电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

  (①用木棍。 ②关电源)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展开讨论。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电器说明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适当的补充。

  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请大家讨论,制定安全用电小常识。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

  汇报,教师补充。

  (三)评价:

  谈话:在本节课,你感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自己的设计和表现还满意吗?请把自己的评价填在 “星级评价表” 中。

  学生填写“星级评价表”。

  (四)拓展:

  请同学们课下做个安全用电宣传员吧!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和邻居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听或者设计一张宣传画,贴到小区的壁报栏里。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地表缓慢变化”单元是在上学期学习了“地表剧烈的变化”单元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地表缓慢变化的诸多外力因素。由于引起地表变化的诸多因素对山脉的影响极其缓慢复杂,对只有短短几十年生命历程的人类生命个体来说,是无法观察到其变化的全过程的。因此,本课将引领学生对引起山脉缓慢变化的诸多外力因素进行想象、分析、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试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作用与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断进行、永不停息的复杂过程。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学情分析:

  在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的变化”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利用多种方式,探究了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的不断作用与平衡所导致的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造山运动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已基本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对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也有了一些总体的认识。山村的学生对形态各异的山脉都会或多或少的、或直接或间接的有所了解。同时他们对“幼年山脉”是怎样向“老年山脉”转化的会非常感兴趣。

  设计理念:

  作为科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是重在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观察、实验等各种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在学法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行探究。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要突出实验教学,因此,本课始终都是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知和自我结构。在探知的过程中,启迪出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完成探究获得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有根据的推测“老年山脉”初期的形态特点。

  用模拟试验的方法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能通过分析模拟试验的结果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

  3、科学知识目标

  能解释“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含义。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造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设计模拟试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得出结论——拓展延伸——评价总结

  教学材料:

  教师准备:不同山脉形态的图片、山脉形成、风化作用视频材料。

  学生分组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答夹、气球、烧杯、水、小石子、砖块、酸溶液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美丽的山川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壮美绮丽的山脉风光。

  2、多媒体出示:山脉风光,学生欣赏后说说感受。

  3、师:这壮美绮丽的山脉风光,让我们赞不绝口,那它原来就是这样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5、师:山脉是不断变化的,你想知道它是怎样变化的吗?今天学习《山脉的变化》一课。(板题)

  6、师: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不断作用与平衡导致地壳板块运动形成山脉,除了非常神奇的地球内部自然力量外,还有一些来自地球外部的自然力量对山脉进一步塑造,使山脉形态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就探究一下影响山脉形态变化的自然力量。

  【多媒体再现自然美景,唤起学生对山脉已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用感性材料形象地展现两种山脉的特点,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二、猜想假设

  1、师:山脉形成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大家看下面两张不同的山脉照片,说说这些山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观察、描述两种山脉在外形上的特点。(有的险峻陡峭,有的起伏平缓。)

  3、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指向图片)同学们猜一猜像这类起伏比较平缓的山脉大约形成于多少年以前?(学生猜测。)

  【学生不一定能够猜对,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师:同学们,山脉占地球陆地的面积不足五分之一,像这类起伏比较平缓的山脉大约形成于3亿年以前,我们称它们为“老年山脉”,而这一类陡峭、险峻的山脉大概形成于6000多万年以前,我们称它们为“幼年山脉”。

  5、师:同学们想一想,起伏平缓的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大胆猜一猜险峻陡峭的幼年山脉是受到了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变成平缓的老年山脉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并说出你的理由、根据。

  (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破碎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学生在以往的科学课中已经学习了热胀冷缩原理、酸雨的危害……在生活当中见到过玻璃受热不均匀破碎、植物根的生长使地面凸起……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猜想的理由的依据。】

  6.大胆猜想。

  ①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做出猜想。

  ②组内讨论:先各自说一说自己的猜想,讨论是否有切实、合理的依据,从而去除一些不切实际的猜想,然后把本组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以便交流。

  7.交流猜想。

  ①各小组交流猜想,并说一说猜想的依据。

  (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有可能影响到山脉形态变化的自然力量,并以“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追问学生猜想的理由。)

  ②教师以板书整理学生的发言。

  学生可能会想到的因素有

  a.温度的影响。

  b.水的作用。

  c.生物的作用(如植物根的生长)。

  d.其他物质的腐蚀作用(如酸)。

  c.风的力量

  【通过猜想让学生明确影响山脉变化的各种自然力量使以下实验方案的确定更有针对性。但学生的猜想是有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猜想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或提示,学生的猜想是一个发散与集中的过程。让学生将自己的假设与其他同学交流,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三、设计方案

  1、师:关于引起山脉变化的原因,你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学生会想到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请每组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①根据猜想首先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题目。

  ②根据自己的猜想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注意: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岩石的破碎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想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模拟什么样的环境?)

  ③你准备如何操作实验?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

  2、学生开始小组研究、设计,师巡回指导。

  【学生已经有了探究的经验,懂得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一些猜想。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方法进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3、交流实验方案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方案,相互补充和完善,进而形成1~2个模拟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方案。将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以实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方案的目的。

  (可适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否有明确的模拟对象、模拟实验材料的选取是否恰当、实验中是否存在危险、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养成相互评价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方案趋向科学,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

  4、确定小组实验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方案,下面咱们根据这节课时间和分组实验材料看一下哪个方案比较适合咱们今天课上完成?

  【学生想象力丰富,一定会设计出多种模拟实验方案,由于时间和材料因素,一节课不可能把这么多模拟实验都做一遍,这时教师有必要引导,让学生比较选择出适合本节课堂上完成的方案。】

  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温度变化会不会对山脉的变化构成影响,关于其他猜想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再做实验验证。

  四、实验探究

  1、学生小组实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计的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研究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千万要注意安全!

  ②小组合作实验,要分工明确,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③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填写记录单)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五、交流总结。

  1、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其他小组的研究与木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汇报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录、积累别的小组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2、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认为使岩石发生变化的自然力量都有哪些?(教师板书学生们得出的结论)

  3、揭示风化作用。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和观看老师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温度变化、雨水侵蚀、水结冰膨胀是造成山上岩石破碎、山脉变化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也会对山脉的变化造成影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风化作用即引起山脉变化的各种因素:温度变化、水、生物、酸的溶蚀……)

  【利用视频这样一个清晰直观的工具,可以使学生对上课未猜想到的因素和未能亲自验证的猜想进行补充,也是对学生课堂探索的一个总结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得出结论。

  温度变化、水、生物、酸的溶蚀……

  六、拓展延伸

  1、你现在能知道山脉变化的原因了吗?

  2、认识蘑菇石

  设计实验、解释形成原因。

  3、课下完成实验2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利用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及各项探究能力持续发展。】

  七、评价总结

  1、自我评价

  1、我能从多个角度猜想使山脉发生变化的自然力量。

  2、我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合作、交流。

  3、我能设计一项模拟实验,并获得成功。

  4、我学到的内容是( )。

  2、总结

  多种内外力作用引起的地球物质运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今天咱们探究的山脉的变化就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山脉形态的过程。

  除了山脉,地球上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地形地貌,如沙洲、蘑菇石、石钟乳、丘陵……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们的变化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资料、图片,今后的科学课上我们会继续研究,探索。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和关心周围生活中的小科技产品。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形的特点,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3、在操作活动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纸杯、一次性纸杯幼儿各一只,毛笔一只,一张白纸和一张涂有蜡的纸。

  重点:了解纸会吸水,会变形的特点。

  难点:图上蜡的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活动过程:

  今天我们要来做个实验,你们看桌上有什么?(两个纸杯,一盆水。)

  那这两只杯子有什么区别吗?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1、纸吸水易变形,变烂的.特点。

  a、纸折的纸杯盛水,发现了什么?

  b、用一次性的纸杯来盛水,又发现了什么?让幼儿积极回答。

  小结:纸会吸水,会变形,会变软。

  2、两种纸杯进行比较。

  a、提问:两只纸杯同样是用纸做的,一只变软了,变形了,而另一只还是很好呢?为什么呢?(用手摸,刮,捏会发现什么?)

  b、小实验:出示两张纸,一张是涂了蜡的纸,另一张是没涂蜡的纸,再用毛笔刷,发现什么?(一张纸把水吸在纸上了,而另一张不吸于水。)

  小结:蜡不吸水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杯有哪些优点:拿起来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4、制作飞碟。

  启发幼儿纸杯有这么多的优点,但你们想想它除了能盛水还能干什么用呢?(可以做飞碟,让幼儿动手操作。)

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八、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9-01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经典)10-04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选]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