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3篇【优】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磁铁能够吸所有的铁制品,这一现象既神奇又有趣。幼儿好奇心强,对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磁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的特性,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我们开展了此次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目标
1. 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喜欢玩磁铁
2. 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3. 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人手一快磁铁,每组数种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管 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小剪刀、瓶盖、布、纸、铁夹、挂坠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磁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 请大家把新朋友跟摆在面前的木头、塑料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个新朋友比塑料和木头沉,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它特别好玩。
2 . 幼儿探索活动 老师: 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 东 西,请大家试一试。
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举手说一说? 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磁铁会吸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3、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
4、 动脑筋、想办法
(1)打捞小汽车-
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车弄丢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不能直接用手)
(2)老师有两张漂亮的图片想摆在铁板上给小朋友看,可它老丢下来,怎么办呢?
(3)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了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
5、自制磁铁玩具——跳舞的小兔子。让幼儿更深的体验磁铁的本领。
(1)出示范例,教师演示跳舞的小兔子。(幼儿感到很好奇。)
(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兔子动起来?(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3)总结:用一个回形针插入小兔子的底部,然后用磁铁隔着纸板去吸小兔子,此时小兔子会按磁铁移动的方向动起来,就好象小兔子在跳舞。(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磁铁隔着物品能吸铁的特性。)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回家后自制跳舞的'兔子玩具。
反思: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铁石。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也达到了我们“支持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帮助小熊的快乐。
2.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能够区分图形特征,尝试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重点:
区分图形特征、大小。
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画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图、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 不同大小的图形)。
2、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多个。小熊图片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熊宝宝摔跤了,激发幼儿帮助小熊的情感。
教师出示小熊哭的表情图
师:今天我们苗苗四班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是谁呀!
幼:“小熊”师:“小熊怎么了?我们来一起问问吧!”“原来小熊回家时马路上有许多洞洞,让小熊摔得好痛!那可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帮一帮他吧!”
2、一起帮小熊修路。
(1)教师出示大马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洞洞的形状、大小。
(2)师:这就是让小熊摔倒的大马路,你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3)请幼儿说说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导幼儿想象)
(4)为小熊修路。请个别幼儿来搬“石头”。(引导幼儿说出形状和大小)
鼓励幼儿一起帮助同伴搬“石头”修路(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进行配对。)
可能出现状况1:图形未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形状对不对)
状况2:图形配上,大小没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大小对不对)
小结:原来要把洞洞填满,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石头”才行。
(5)师生共同检查“修路”情况。
重点提问:我们终于把路修好了,我们请小熊来检查下吧!“小朋友们真棒,谢谢你们!”
(6)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帮我们的好朋友小熊把路修好了。现在小熊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特地请你们去他家玩呢?让我们出发吧!
科学教案 篇3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在此基础上会给物体分类;
●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出来。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物体的常见特征;
●会借助简单工具进行观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工具使用的方便有效;
●共享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一杯水、一瓶油、一碗面粉和一块麦饼
1、讲解:这些物体中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液体,请小朋友把他们分成两类。
2、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理由是什么?
3、提示:老师一共出示了几种物体?
4、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回答。
【评析】这里主要是想让学生发现装液体的碗和杯子也是固体。这样安排可以直接进行"和面"的活动,使整堂课的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渗透在活动中。
5、提问:谁知道麦饼是怎么做出来的?谁来告诉大家?也可以相互补充。
6、师生共同讨论以后动手和面,每组一份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做一个麦饼。
7、提示:在和面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既像固体又像液体?和面时容器里的水不要太多,面粉要一点一点地放,面粉放入水中后,要用筷子不停地搅拌
8、告诉学生麦饼做好后,要进行烘烤才会熟,才会像我们一开始看见的饼一样,属于固体。
二、引导学生研究固体的性质
1、这个饼是什么样的?你能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呢?
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2、可以看一看,可以闻一闻,可以尝一尝,还可以掰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
3、教师评价:你们真会动脑筋,确实要全面观察一样物体,要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教案《《认识固体》教学设计》。但是,不可以随便乱尝,要安全卫生的才能用舌头去尝。要观察硬的物体里面是怎样的,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
4、固体在我们周围到处可见,请你们仔细找一找。
5、每一小组也都带来了一些固体,请你们想办法找出它们的特点,并且填写活动记录表格,把你们观察到的特征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记录,一会儿大家交流,看谁用的方法多,观察的仔细、全面。
6、学生活动开始。
7、巡视指导,给需要帮助的'小组提供建议。特别要鼓励学生善于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
【评析】要全面认识一样物体,必须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他们使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借助工具,如放大镜、小榔头等。要提醒学生安全使用,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引导学生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这里有一杯绿豆、一杯黄豆、一杯面粉。
提问:假如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你们会发现什么?仔细观察分析一下,先猜一猜。
学生汇报:可能颜色看起来会变掉;可能会一个杯子里装不下了,可能会重一些了,还可能面粉看不见了。
2、提问:怎么样来证明呢?
3、学生回答:需要动手做一做,才能知道。
4、小组讨论,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材料?
5、按小组讨论方案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6、你们发现了什么?
7、学生交流发现:固体混合前后轻重不会改变,体积发生了变化。
8、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变化的?
9、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
【评析】这个过程学生十分乐意参与,教师只要组织好活动秩序,学生安全可以发现其中的秘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0、我们又如何把它们一一分开呢?小组讨论。
11、还是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有问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请教别的小组的同学。
12、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刚刚学会的方法,谁能举一些例子?
做爆米花把黄豆和大米放在一起就好吃。
为了节省地方,我们经常把很多固体堆放在一起。
农村里面扬稻谷,要把两种谷子分开。
工地上,沙子利用筛子要分出大小。
13、下面我们看看这些画面,说说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这里可以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例子)
【评析】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且知道我们学习的知识技能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教学片段与评析
师: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水是液体,麦饼是固体。谁知道麦饼是怎样做出来的?
生:用面粉做出来的。
师:光有面粉就行了吗?还需要什么材料?
生:还要有水,盆子、筷子等。
师:有了这些,怎么样做呢?
生:把面粉放在盆子里,慢慢到水,用筷子搅拌。
师:对。注意,一开始,水要少放一点,不够可以慢慢地加进去。一下子放很多就做不好麦饼了。
师:每一个同学要把手洗干净才能做麦饼。一会儿,搅拌好了,每组请一个同学用手把搅拌的面粉团揉搓。其他同学注意观察面粉和水的变化,等一下我们一起交流,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做的时候如果有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生:领取材料开始做麦饼。
师:到各组巡视指导。并适时提醒同学们观察。
生:(举手)我们把水倒进面粉时,面粉怎么打结了?
师:你们多搅拌一会儿试试看有没有变化。
生:兴趣盎然做麦饼。
师:现在我们把手洗干净,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水放进面粉里就不见了。
师:消失了吗?
生:没有,水和面粉混在一起分不开了。
师:怎么可以知道水在面粉里呢?
生:面粉开始是干的,后来是潮的了。
师:搅拌的时候有谁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一组发现面粉里放了水以后,有点像糨糊了。
师:你们小组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这时的面粉团是固体还是液体呢?
生:液体。
生:是固体。
师:能说说你们各自的理由吗?请小组讨论以后告诉大家好吗?
生:它会流淌,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是液体。
生:它可以做成饼,有形状的。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是固体。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老师都不反对。确实在和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状态的物体,我们刷牙用的牙膏也是这种物体。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