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15 08:00:0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课件画面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能从影子的整体或者局部轮廓大胆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PPT、大故事书一本、糖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观看图片(小猫)师:今天呀,老师请了一位动物小客人到我们这儿来做客,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跟它打个招呼!(鼓励幼儿大胆用普通话与小猫打招呼)师:小猫今天特别高兴,知道为什么?(观看图片)哪里看出小猫要过生日?

  (直接引出,通过观察封面,让幼儿获取有关于故事的信息,发展幼儿语言的完整性,了解故事的封面隐藏的内涵。)

  (二)理解故事,听声音,观看大图书3(停电了)师:哎呀,小猫过生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家里停电了!请幼儿上前找出停电的那页)师: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小猫怎么办的?(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述解决停电的办法)(一片漆黑的画面,带给幼儿视觉的冲击,结合生活经验发展幼儿语言及推理解决能力)

  (三)观看课件(小猫拿着电筒照)师:看看小猫找到了什么?(手电筒)

  (四)观看课件5(门铃,客人来了)1.师:叮咚:门铃响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解疑故事中的解决方法。)师:这是谁啊?你们帮小猫猜猜看,(是小兔)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小猫打开门看一看。猜对了吗?(小兔,你好!请进请进!)2.叮咚:又有人来按门铃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这是谁啊?谁来猜一猜?(刺猬)为什么?打开门看一看。真的是刺猬来了!(刺猬,你好,请进请进!)3.叮咚:又有客人来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会是谁呢?长长的尾巴是谁啊?快请他进来看一看吧,(课件10)(小猴,你好!请进请进!)4.现在小猫的家来了几位朋友?我们一起数一数吧!(数1.2.3,同时出示课件)(推过剪影的效果深深吸引孩子探疑的兴趣,在充分推测的过程中,用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完成的语言描述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5.叮咚:还有朋友来啊,小猫的朋友可真多,我们来看看,哇!这次一下子来了三位朋友,到底是谁呢?打开门看看。(长颈鹿,梅花鹿,熊猫你们好!请进请进!)(能分辨主人与客人,感受朋友共庆的欢乐场面。)

  (五)完整讲故事(幼儿在推测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有了一定了解,本环节通过互动式读大书,进一步完整理解故事内容,以生动的语言适当修改原文中的语句,让幼儿享受在以图示文的过程中。)

  (六)配对,找礼物1. 一共来了多少位客人呢?(数数)2.每位客人都带来礼物,你们猜猜,都带来了什么礼物呢?(幼儿大胆猜测)3.你们想知道这些礼物是什么吗?不过这些礼物有点奇怪,由于停电的原因,这些礼物在黑漆漆的屋子里,看不清楚,只能看到黑乎乎的影子,嘘,轻轻的',不要把这些礼物给吓跑。你瞧,不是嘛?

  幼儿操作每人拿一个礼物袋,去找对应的礼品,放到一起。

  (七)引导幼儿给小猫送祝福,唱生日歌1.师:现在小猫家里更热闹了,哇,电来了!小动物们一起给小猫过生日啦!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小猫一起过生日啊?可是有一个要求的哦,那就是要跟小猫说一句祝福的话,你会吗?(幼儿说祝福语)2.生日歌响起,引导幼儿唱生日歌。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给小猫唱生日歌好吗?

  分享糖果。

  (感受小猫生日的快乐,在高潮中自然结束,让幼儿一起分享糖果,让自己也身在小猫的生日Party中,感受好朋友过生日时的喜悦之情。)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影子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活动兴趣比较浓,注意力也相对比较集中,每次教师提出问题后他们能积极举手回答。在活动前我以为幼儿都能猜的出来,但实际上幼儿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有的把刺猬猜成了狐狸,因为他们觉得鼻子比较像,有的看到猴子尾巴猜成了猫、蛇等等,活动前我没想到幼儿会猜成其他动物,因此对于他们的回答我有点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对于幼儿猜不出来的动物我反复提醒之后还没猜出来,我就自己说了出来。

  小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数词准确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蜜蜂、瓢虫、蚂蚁、螳螂、蟋蟀等贴绒教具各一,纸制5层的平面楼房一幢,1—5的数卡一套。

  活动过程:

  昆虫排第几。

  ——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昆虫。数数有几只昆虫,看看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其他昆虫排在第几。

  ——将这组昆虫交换位置,继续判断它们的位置。

  昆虫的新家。

  ——教师出示贴绒教具,请幼儿说出昆虫的名称。

  ——出示楼房,确定第一层的位置,引导幼儿说出其他的楼层数,并用1—5的数卡标出楼层。

  ——以昆虫搬新家的形式,请幼儿运用序数词表示它们在序列中的位置。如蚂蚁住一楼、蟋蟀住二楼等。

  ——教师或幼儿说某一昆虫的名称,让大家说说它的位置。

  ——个别幼儿说出楼层数,大家说出昆虫的名称。

  ——请幼儿设法记住每只昆虫的家的位置,然后待幼儿闭上眼睛后迅速变化昆虫的位置。

  ——请幼儿睁开眼睛,说说某某昆虫原来住在哪里,现在住在哪里。

  ——与幼儿一起将昆虫送回原来的家,集体检查是否正确。

  活动结束:

  第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感知横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第二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感知竖排物体序列中的位置。为了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可让幼儿先确定自己是从哪个方向开始数的。

  平时可以利用体育活动排队的机会,让幼儿说说自己排在横排的第几位,竖排的第几位。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了解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产生关注自然变化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相关教师教学资源,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

  教师:请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云的位置移动等变化)

  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教师: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如下雨前的乌云,阴天的云,傍晚时的云彩等等。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3.借助教学资源帮助幼儿认识云的多变性。

  教师:这些云你们见过吗?分别说说这些云像什么?

  4.讨论云会变成什么。“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变成的)

  5.绘画各种各样的云,加深对云的认识。

  让幼儿画一画你看到的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⒈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郊游时所应携带的东西。

  ⒉互相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体验绘画的成功感。

  ⒊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⒋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⒌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4页《画下来,记得住》,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㈠谈话导入

  ⒈师: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你们喜欢出去旅游吗?旅游的`时候会带上哪些东西呢?(饮用水,点心,小玩具,图书,餐巾纸,雨伞,塑料袋等)这些东西装在哪里呢?

  ⒉师:小朋友们想带的东西太多了,怎样才能把它记住呢?

  ⒊师:我们还可以把它画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㈡讨论一些物品的画法,尝试绘画。

  ⒈出示操作材料

  师:瞧!这里有个大书包,我们可以把要带的东西画在大书包里。

  ⒉重点讨论几种难以表现的物品的画法。

  ⑴师:你们的书包里准备装什么,就把它画下来!有没有谁觉得想带一样东西,但是画出来又有困难的。

  ⑵如有的幼儿认为要带一把伞,有的幼儿认为要带一只塑料袋,引导幼儿用简洁的方法表示。

  ⒊交待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⑴在书包内画上要带的东西,涂上漂亮的颜色。

  ⑵画完以后,教师鼓励幼儿在空白处作上标记图案,表示这是自己的书包。可以写上自己的学号或者画上自己的画像,也可以画自己最喜欢的图案。

  ㈢评价作品

  ⒈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说说自己想记住哪些事。

  ⒉展览幼儿的作品,互相交流分享。

  ⒊小结: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那就是会用画画的办法来记住事情了。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办法帮助爸爸妈妈来记住事情

  活动反思:

  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却鞭策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更加适合幼儿的有趣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掌握双手传球的方法。

  2.能控制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胯下传球。

  3.能与同伴相互配合,体验合作的乐趣。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双手传球的方法

  难点:能控制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胯下传球

  活动准备

  小蚂蚁头饰,球,大筐1个,小筐4个,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都来扮演小蚂蚁,跟妈妈一起学本领。天气真好,一起来锻炼身体吧!

  2、幼儿排成一路纵队,跟随教师绕场大圆走跑交替3~4圈

  3、师幼随音乐做“蚂蚁操”,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游戏“胯下传球”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幼儿站成直线,排在最前面的幼儿双手持球,弯腰,让球在自己的.胯下穿过,站在后面的幼儿伸出双手往前接球,并用相同的方法把球传到后面幼儿的手上,最后一名幼儿接过球后,持球跑到队首,重复传球。

  2、幼儿找2~3名同伴组成一个小组,自由练习“胯下传球”。

  3、请一组幼儿示范“胯下传球”,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传得又快又稳?

  4、幼儿自由组合再次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全班幼儿组成一条直线,集体进行“胯下传球”的游戏

  三、游戏“小蚂蚁运粮”

  1、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小蚂蚁分成四组要把粮食运回家。每组小蚂蚁前面都有一个大筐,里面有许多粮食(球)。每组第一只小蚂蚁用“胯下传球”的方式把球传给后面的小蚂蚁,最后一只小蚂蚁接到球后把球放在自己旁边。哪组小蚂蚁最先运完“粮食”就是冠军队。

  2、幼儿游戏一次,熟悉游戏规则。

  3、幼儿进行运粮食比赛2次

  四、放松活动“欢乐舞”,结束活动。 教师:粮食全部运回来了,你们高兴吗?大家一起跳个“欢乐舞”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孩子们兴趣很高,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玩的很尽兴,很开心,“胯下传球”的方法掌握的很好,目标达到了,但是孩子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个别幼儿动作不是很协调,活动实施过程中,没有对他们给予特别指导,这是我的失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熟悉乐曲、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二、重点与难点

  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区分出音的强弱,这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本教材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在感受乐曲、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难点是区分音的高低、强弱后学习用乐器等表现出音乐的高低、强弱。

  三、准备

  1.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2.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

  3.音乐磁带《快乐之歌》。

  4.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

  5.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

  注:《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

  四、设计思路

  幼儿能区分音的高低、强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来小钢琴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找来许多许多卡片让幼儿回忆各种声音的强弱是相当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的高低和强弱。如运用乐器,运用四肢的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就可以让幼儿不断感受、不断表现,从而正确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五、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1.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①用小钢琴让幼儿体会音的高低。

  幼儿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讲评让幼儿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样是乐曲“两只老虎”分别在高音区,低音区弹奏,让幼儿发现不同。知道在小钢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给卡片找家让幼儿回忆分辩生活中音的.强弱。

  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给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声音是响的,就把它归到“强”的家里,反之归到“弱”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戏里让幼儿听赏《快乐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会用乐器来打击音乐的节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乐器,如小铃,三角铁,鼓等表现音乐,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敲击出不同的节奏。

  2.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①让幼儿听赏音乐《快乐之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乐曲有的时候出现在高音,有的时候出现在低音,并请幼儿找出高音、低音。

  ②请幼儿做“小小乐队”,听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师可示范用三角铁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听到乐音在高音部分出现就用三角铁打击节奏,听到乐曲在低音部分出现,就要用小鼓来打击节奏,并引导幼儿一起在试试。

  ③可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办法来区分:如让幼儿提出用铃鼓表示高音,用跺脚表达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用小铃表示低音,一名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它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这样反复可多次。

  ④老师除了引导幼儿区分音的高低,还该引导幼儿区分音的强弱。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再次引导幼儿听赏音乐,体会出音乐的强弱之分。

  ⑤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听到强音由弟弟打击节奏,听到弱音由妹妹打击节奏,也可以请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表示弱音,用跺脚表示强音;用小鼓表示强音,小铃表示弱音。一名

  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他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这样反复多次。

  注1:为了提高幼儿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增强一些规则如用一些小帽子,谁能分清音的高低强弱就戴上一顶小帽子,反之则摘掉小帽子,看最后谁戴帽子的时间最长。

  注2:集体活动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分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区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区分音的强弱。

  3.角落游戏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幼儿在角落游戏中,老师可引导幼儿互相协商好如何表达音高音低。鼓励幼儿大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