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09 08:44:4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并探索不同颜色混合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2.小朋友自己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染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宣纸、调色板、水等。

  活动过程:

  一、以小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的名字叫小红、小黄、小蓝。他们还会变魔术呢,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瞧。

  2.教师出示三种颜料(红、黄、蓝)。

  3.教师将红黄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请幼儿观察其变化,请幼儿说出变化后的颜色名称。

  4.请幼儿分组实验其他颜料混合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5.请幼儿交流实验结果:红+蓝=紫 黄+蓝=绿

  二、以奇妙的染画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

  1.师:小朋友们刚刚的表现真棒,现在老师用这些颜料给你们做一张染画,你们想不想看啊?

  2.教师操作,请幼儿观察,蘸上颜料的宣纸会产生什么变化。

  3.将材料发放到幼儿手中,请幼儿分组制作染画,教师巡回观察。

  三、活动结束

  展示幼儿作品,进行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首先以小小魔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当我们把红黄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后,孩子们看到其产生的变化感到非常神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亲手操作,当孩子们亲手实验完成后,得出了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后的答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紧接着我们有利用这些颜料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染画。首次接触染画孩子们兴致很高,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了很多奥秘。如:把同样的纸折成不同的形状蘸上颜料,出来的作品图案也不同。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利用各种瓶盖想象组合出各种形象及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2.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3. 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瓶盖铺成一条“小路”;各种形状的瓶盖(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星形…… )

  3. 实物投影仪、音乐;

  4. 3.水粉颜料、黑色卡纸。

  活动过程:

  1.以森林旅行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初步感知瓶盖的特征。

  (1)教师和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入森林。

  师:小朋友,这儿有一条奇怪的小路,它是用什么铺成的?这些瓶盖有什么不同?

  幼A:这些瓶盖的形状不一样,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星形……

  幼B:瓶盖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幼C:还有它们的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

  (2)教师小结:这些瓶盖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圆、有的方、有的大、有的小,而且它们都有正面、反面和侧面。 (评析:幼儿置身于游戏情景中,主动积极地观察、了解瓶盖的特征,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教师奖数字便故事《奇妙的森林旅行》,并以覆盖的形式展示示范画的创作过程。

  (1)以故事形式激发幼儿探索瓶盖作画的兴趣。

  教师:有一位小姑娘也到森林去旅行,可是走着走着迷了路,这时一位小仙女从小路上捡起瓶盖一挥,眼前出现了一片美妙的景象。

  (2)播放音乐,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出示三幅创作过程图,引导幼儿感受瓶盖组合想象画的美妙。

  图一:绿绿的草地上,飘着朵朵白云。(椭圆形瓶盖滚成的绿色草地,不规则瓶盖组合成朵朵白云)

  覆盖图二:草地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圆形瓶盖印成鲜花)

  覆盖图三:花儿飞到小姑娘身上,她成了世界上最漂亮

  的小姑娘。(各种瓶盖组合成小姑娘)

  (评析:此环节利用神秘的故事情节,配以投影仪逐一展示利用瓶盖作画的过程,其中蕴含了色彩搭配、画面布局等美术因素,为幼儿自由创作留有更大空间。)

  3.引导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伴奏下,体验瓶盖作画的乐趣。

  (1)幼儿在小路边的卡纸上初步尝试把瓶盖组合成一幅想象画。

  师: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用哪些瓶盖创造组合出一幅什么样的美丽图画?想好了就选择你需要的瓶盖。

  (评析:在幼儿对瓶盖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探索,充分感收非美术材料作画带来的愉悦,使幼儿真正掌握瓶盖这一特殊的作画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协调运用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从画面的色彩、布局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交流作画过程。

  幼A:我用椭圆形评盖的正面印出了树叶,用各种形状的瓶盖蘸上各种颜色变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幼B:我用圆形瓶盖的侧面蘸上蓝色,,滚成了蓝天和大海,又用星形瓶盖的正面印出星星和海星。

  幼C:我都是用的椭圆形瓶盖,在它的正面蘸上黄色印了一幢房子,还用它的反面印出了许多小花。

  (评析:幼儿的画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他们内心的独特想法、看法,我们不强调幼儿作品形象的具体性和逼真性,而是通过他们愉快的作画过程表达自己创造性的'观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体验快乐,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5.延伸活动: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类形状的钮扣、积木等,继续引导幼儿组合成自由想象的图案。

  教案反思:

  整个活动以童话色彩的情节串联起来,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维护了幼儿自主表现的时空,提供了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艺术背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的开放性

  活动过程中,幼儿自由选择、取放瓶盖,综合运用各种颜料搭配、组合,按自己的意愿自由作画,体现出活动环境的开放性。

  2.创作的自主性

  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控制,而是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启发,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对作画的要求、形式、方法都没有过多的局限。幼儿可以在“小路”上反复尝试,可以自由结伴合作完成,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由探索瓶盖作画的多种方法,体现出活动空间的自主性。

  小百科:瓶盖是密封瓶子用的,根据不同的功用,有不同形状、不同操作方法的瓶盖。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风格。

  2、能听出大巨人走路的音乐,并能找准重拍。

  3、体验帮助小矮人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划船》。

  2、课件。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活泼的旋律。

  ——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首曲子,请你听一听,听完后,告诉我你觉得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

  ——这首曲子里面有大巨人和小矮人,请你再仔细听一听他们在干什么?

  ——大巨人在干什么?

  2、幼儿倾听故事,理解音乐。

  ——这首曲子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在森林里面住着一群非常勤劳的小矮人,他们每天都要到大何的那一边去工作。太阳下山了,小矮人坐上四艘小船回家了。可是大河上面坐着一个老巫婆,这个老巫婆可坏了,每次看到小矮人,要不就把他变成一块石头,要不就把他变成一块木头,小矮人非常得害怕,可是不要紧,小矮人有一个朋友,是谁?这个大巨人非常的能干,每一次都会帮助小矮人用劲地划船,把小船划得像箭一样快,老巫婆追不上小船。最后大巨人和笑矮人战胜了老巫婆。

  ——这个故事好不好听?

  ——这首曲子还有一个好看的'动画片,请你听完以后告诉我小矮人在干什么?

  (评析:以情节性较强的故事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动画片的直观性使幼儿更加能够感受音乐较强的结构。)

  3、幼儿观看课件,用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动作区分音乐形象。

  ——小矮人在干什么?

  ——他是怎么划船的?

  幼儿做动作。教师哼节奏一起划。

  ——除了单浆划还可以怎么划?

  幼儿做动作,教师哼唱节奏。

  ——呀,好热呀,划得汗都出来了,你们热吗?

  幼儿做擦汗动作,教师哼唱节奏。

  ——小矮人还有一个朋友是谁啊?

  ——大巨人长得什么样子?

  ——大巨人这么大、这么高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

  ——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学大巨人走路的样子?

  ——让我们站起来摆个大巨人的造型。等陈老师数完四下,我们一下一下地走起来。

  幼儿走路,教师念节奏。

  请个别走得好的幼儿示范。

  4、幼儿倾听音乐,找出大巨人走路的音乐。

  ——除了用脚,还可以用什么发出大巨人走路的声音?那让我们听着音乐拍出

  大巨人走出来时的脚步声。

  幼儿听音乐。

  (评析:在学大巨人走路时,先请幼儿,站起来学习,再用手学大巨人走路。将难度逐步提高,使幼儿掌握得更好。并将根据游戏的需要,将脚上动作自然地转换到手上。避免幼儿一上一下分散注意力。)

  5、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

  ——陈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大巨人和小矮人一起用劲地划船。请你把小脚伸直坐上我们的小船。

  ——幼儿分角色进行划船游戏。

  ——陈老师这里有四艘小船,每一艘上坐四个人。每条小船请一个小船长。

  ——我是巨人妈妈,谁来做我的巨人宝宝?

  ——再请一个小船长。

  ——幼儿独立进行游戏。

  教师扮演巫婆,幼儿游戏。

  (评析:教师从船长、大巨人到巫婆的不同的角色扮演,一步步的退位,让幼儿慢慢脱离教师的示范。逐渐进行独立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虽然较感兴趣,但是他们都一直在跟我做动作,创造表现的机会不多,在学大巨人人走路时没有掌握如何走出沉重的脚步声,而且不能跟着节奏走路。于是我分析了一下我的目标过于笼统,而且重点不明确。所以效果一般。

中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自从观摩了消防队员的演习,幼儿对消防队员的工作渐渐有了了解。他们对消防队员的动作印象特别深,有的幼儿提出要玩"消防队员"的游戏。根据新《纲要》的健康领域中提到:“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我考虑到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幼儿的愿望,让他们体验一下当"消防队员"的感觉。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我设计了进行爬、跑、跳、平衡等综合练习的活动——"小小消防队员"。

  教学目标:

  1、练习在架空的竹竿上攀爬,发展平衡能力。

  2、大胆勇敢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小队员们,又该到我们训练的时候了,走,咱们出发吧!(听音乐,活动身体各部位)

  (二)分散活动,复习爬、走平衡木、跨跳

  1、队员们,今天队长要看看你们前段时间训练的情况,看看你们是怎么过草地、怎么过小河,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好,出发!

  2、教师小结:你们学的本领可真不错,个个都是精明能干的`消防队员。

  (三)练习在架空的竹竿上攀爬

  瞧,这是今天队长要训练的新项目,你们知道怎么过去吗?

  1、 教师示范,讲解要求:双手抓在竿上,双脚踩在竿上,一格一格往上爬,爬到墙上以后,双脚并拢往下跳。

  2、 幼儿个别练习。看清楚了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3、 幼儿集体练习。你们有信心练好吗?好,开始练习吧。

  4、 幼儿比赛:刚才你们的本领都练的不错,现在队长来检验检验。幼儿分两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完成的又快有好。

  5、教师小结:你们的本领都学的不错,队长很放心把任务交给你们。

  (四)游戏:小小消防员

  1、听,电话响了。原来森林里面着火了,小动物们被困在了高楼里,我们赶紧准备一下,出发。今天营救的路线是:爬过草地,走过独木桥、跳过小沟、爬过小山最后救出小动物(挂在自己胸前),记住,前面是火场,你们的动作一定要迅速,听清楚了吗?(听警报声)出发,切分两队!

  2、幼儿游戏

  (五)放松运动

  今天你们的任务完成的真不错,肯定也累坏了吧,我们来放松放松。小动物们谢谢你们,邀请你们一起去郊游,你们愿意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玩一玩,知道皮球里装有空气。

  2、联系生活,知道空气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探索怎样把无形的空气装起来加以利用。

  2、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打气筒一个、塑料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

  做“鼻子,鼻子,嘴”游戏,看谁反应快。(规则:老师说出第三个器官时,幼儿马上用手指向相应位置,如:老师说“鼻子,鼻子,嘴“,幼儿马上用手指向嘴巴等)

  二、认识皮球里有空气。

  1、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出示用袋子装好的打足气的皮球)。

  2、请幼儿从外面看看,摸摸,猜猜是什么?

  3、从袋子里拿出皮球,观察形状知道圆圆的、鼓鼓的,质疑:有谁藏在里面呢?

  4、让幼儿敲一敲,摇一摇,提问题:怎样才能知道里面藏着谁呀?

  5、拧开气嘴,用手轻轻一压,让幼儿用耳朵靠近听一听,问:你听到什么?感觉怎样?

  6、让幼儿轮流把气压出来,继续追问:谁跑出来了?

  7、小结:哦,原来皮球里藏有很多空气呢。

  三、通过实践,探索空气的秘密。

  1、空气都从皮球里跑出来了,我们怎样才能再把空气装进皮球里呢?

  2、师生共同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

  3、哪里有空气呀?我们怎样才能抓住它呢?

  4、师生共同实践,用塑料袋装空气。

  5、玩一玩。

  ①你爱玩皮球吗?可以怎样玩呢?(可以拍、踢、滚,也可以传接球等)

  ②师生一起玩皮球,引导发现:打足气的`皮球运动快,气不足的皮球运动慢。

  四、了解空气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1、刚才我们把空气装在皮球里、装在塑料袋里,你平时还看见人们把空气装在哪里呢?怎么装?空气有什么用呢?

  2、引导幼儿发现:气球打足气可以飘起来;汽车、自行车轮胎打足气滚动快、省力;游泳圈打足气可以浮起来等。

  3、我们呼吸也需要空气呢,走,我们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表现出非常的兴奋,活动气氛很活跃。这是因为我抓住了他们爱玩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从头玩到尾,用玩这种方式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让所有的幼儿尽可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让幼儿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的同时,我还相机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皮球里面藏着谁?”;“怎样才能知道里面藏着谁?”;“怎样才能再把空气装进皮球里呀?”;“怎样才能抓住空气呢?”“平时你还看见人们把空气装在哪里?”;“空气有什么用?”等。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并结合生活实际弄懂了皮球里原来藏着空气,空气这种无形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有办法把它抓住并利用它,从而突破难点。

  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我的教学经验不足,又由于班级人数相对较多,活动材料相对少,在让幼儿参与活动时,组织有些乱,幼儿有相互抢材料的现象,如抢皮球、塑料袋等,我知道,这样存在安全隐患很大,以后我会想办法解决,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妈妈是孩子们最熟悉、最爱的人,散文诗《我的"怪"妈妈》跟随着孩子的眼睛,描述了妈妈开心、生气时的不同表情,语句夸张,充满童趣,正当孩子们为妈妈的"怪"而有些诧异时,诗歌以一句"不过,这就是我的妈妈"让听诗的孩子们如释重然,最后一句"我爱我的怪妈妈"更是道出了"我"和孩子们的心声。

  活动采用了聆听录音、观赏课件等策略,让幼儿在听一听、猜一猜、变一变中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妈妈的"怪"。活动在让孩子们理解诗歌、感受夸张语言带来的幽默、诙谐之余,还安排了"猜猜妈妈为什么会生气"、"你有什么办法让妈妈一直开心?"等讨论话题,让孩子在自主猜测、表达的过程中,升华爱妈妈的情感,大声地说出"妈妈,我爱你!"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妈妈的"怪",体会诗歌语言的幽默、诙谐。

  2、能积极想出让妈妈开心的办法,并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课件《我的怪妈妈》

  活动过程:

  一、听赏诗歌第一段,初步感受怪妈妈的"怪"。(先听录音后看课件)

  1、活动导入——刚才我看到很多小朋友是妈妈送来的,对吧。真好!我们都有一个爱自己的妈妈。有一个小朋友叫妞妞,她总爱称自己的妈妈是一个怪妈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为什么叫自己的妈妈是一个怪妈妈。

  ——教师播放第一段诗歌录音。

  2、组织幼儿讨论:

  ——你听出来了吗?妞妞的妈妈哪里很奇怪?

  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追问"小鱼"("小橘瓣"),可能是妈妈脸上的什么?

  大饼——哦,这是一个圆脸的妈妈;奇怪,妈妈的脸上怎么会有小鱼?你觉得这小鱼有可能会是妈妈脸上的什么?

  那小橘瓣呢?

  3、师幼一起观赏"怪妈妈"形象。

  ——出示课件"怪妈妈":有谁发现了吗?这个小朋友说的小鱼,其实是妈妈的…

  小橘瓣呢?

  ——教师小结:一边小结,一边操作课件,一边适度等待,等待幼儿填空式的说。

  妈妈的脸圆圆的(用鼠标沿脸的外轮廓画圈)像…。一样,有像…一样的眼睛(鼠标点眼睛),像......。一样的嘴巴(鼠标点嘴巴),妈妈的头发卷卷的,就像…。一样,这个妈妈看上去还真是有点怪!"这妞妞可真调皮

  二、听赏诗歌第二段,感受妈妈开心时的"怪"。(边听录音边看课件)

  1、可是妞妞说,我妈妈的脸还会发生很多奇怪的变化呢,不信,你接着往下听。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播放诗歌录音"我有一个怪妈妈……变成一艘小船"。

  2、组织幼儿讨论——妈妈的脸又发生了哪些奇怪的变化?(眼睛弯弯像月亮,嘴角翘翘像小船。)——现在的妈妈看上去怎么样?

  ——弯弯的月亮眼,还有弯弯的小船嘴,开心的妈妈真漂亮!谁来学一学妈妈开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开心的妈妈!(引导幼儿表现出弯月亮的眼睛、像小船一样的嘴)

  三、听赏诗歌第三段,感受妈妈生气时的"怪"。(先猜、再看课件、后听赏录音)

  1、开心的时候,妈妈脸上的小鱼和橘瓣会变,那如果妈妈生气了,小鱼、橘瓣也会变吗?会变成什么样呢?幼儿自由表达。

  2、妈妈的脸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怪妈妈脸上的'小鱼'变成了什么?'小橘瓣'呢?

  你瞧,这位妈妈眼睛瞪得圆圆的,像两个乒乓球,这位妈妈还真是生气了。

  这位妈妈看起来更生气了,嘴巴像座小桥样,都挂下来了。

  ——谁来学一学妈妈生气的样子?(通过动作表演,感受这一表情与"生气"间的自然关联,从而理解这一形象比喻。)——这回妞妞又会怎么讲妈妈呢?听赏第三段诗歌。

  3、组织幼儿讨论:

  ——你觉得妈妈可能遇到什么事儿了,才会这么生气?

  回应预设:

  幼儿的回答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大点:

  1、不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2、出现不好的行为习惯;

  3、因冒失或不小心做错事情;

  4、不注意安全,做出危险的事情;

  5、不爱上幼儿园,不好好学本领。

  幼1:我不乖。师:是吗?那你做了哪些不乖的事情呢?幼1:我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

  师: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玩具,有道歉吗?下次记得好好玩,妈妈就不会生气了。

  幼2:我把别人的衣服拉破了。

  师:把别人的衣服弄破了,那他们一定会很难过!难怪妈妈会生气!

  幼3:我和小朋友打架了。

  师:打架确实不是个好习惯,看来,妈妈是不希望你用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

  幼4:我把玩具弄得乱起八糟。

  师:那就赶紧收拾整齐,妈妈就会原谅你的。

  幼5:我不好好吃饭。

  师:食物能给我们各种营养,帮助我们长高、长大,妈妈是担心你长不高、长不大哦!

  幼6:我不好好睡觉,妈妈生气了。

  师:睡觉能让自己得到休息,还能长个子,妈妈是担心你才会生气的!

  幼7:我把妈妈的香水打破了。

  师:估计,这香水是妈妈的宝贝,不过,我猜你妈妈最宝贝的还是你哦~幼9:我打破碗的时候妈妈会生气。

  师:呀!打破碗是会割到手的呀!妈妈是担心你受伤呢!

  幼10:我把妈妈刚拖好的地板弄湿了。

  师:妈妈上了一天班,已经很累了,还要做家务,下次记得不再添乱哦。

  幼11:一个人逃出去师:一个人逃出去多危险呀!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万一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妈妈是着急得生气了。

  幼12:我不肯上幼儿园,妈妈生气了幼13:我上幼儿园要哭,妈妈生气了。

  师:小朋友长大了,都要上幼儿园,妈妈是希望你能学到更多的本领,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小结:虽然你们的妈妈生气的原因听上去都不一样,但我听懂了你们的妈妈生气都是因为担心宝宝、爱宝宝呢!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妈妈一直开开心心呢?

  回应预设:

  幼1:我给妈妈倒水。师:你真是的孝顺的孩子!谢谢你,宝贝!

  幼2:我自己收拾东西让妈妈开心。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喜欢你!(可以给幼儿一个拥抱)幼3:我会注意安全。师:是啊,你的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是妈妈最大的心愿呢。

  幼4:我早早起床上幼儿园。师:爱学本领的小朋友我们都喜欢!(可以给幼儿一个大拇指)幼5:我会给妈妈一个惊喜!师:是吗?你会给妈妈一个怎么样的惊喜呢?幼5:送妈妈条裙子。师:妈妈都很爱美,我猜你妈妈收到礼物后一定会很开心!

  幼6:我会抱抱妈妈!

  师:这主意不错,拥抱能让人感到温暖!我也想感受一下!(可以和幼儿来个拥抱)真温暖啊~我什么气都消了。

  幼7:我和小朋友好好玩,不打架。师:我猜你肯定有很多的好朋友,宝贝这么受欢迎,妈妈肯定特别自豪呢!

  四、听赏诗歌结尾,感受宝宝对妈妈的喜爱。

  1、有这么一群那么爱自己的宝贝,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儿!瞧,妈妈听着听着,就开心的笑了。(点击课件)

  2、妞妞一直都说自己的妈妈是个怪妈妈,那她喜欢她的怪妈妈吗?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听清楚这个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小结:原来这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开心的妈妈、生气的.妈妈,她都爱!"

  五、完整听赏诗歌。

  1、让我们再一起来听一听怪妈妈的事儿!"如果你愿意,可以和妞妞一起念哦。

  ——播放诗歌课件,幼儿完整欣赏。

  ——孩子,妈妈就是这样,因为我们而笑,也会因为我们生气,还会伤心、着急、担心、害怕,那时候妈妈脸上的'小鱼'和'小橘瓣'又会怎么变呢?请你们回去好好观察一下,然后也和妞妞一样编成一首好玩的诗歌~"附原创诗歌:

  我的"怪"妈妈我有一个怪妈妈,她的脸圆圆的,像大饼一样。

  圆圆的脸上有两条小鱼,有一瓣小橘子,还有……她的头发卷卷的,像一根根面条。

  我有一个怪妈妈。

  有时,她脸上的小鱼会变成两个弯月亮。

  小橘瓣会变成一艘小船。

  哦!原来妈妈很开心。

  开心的妈妈真漂亮!

  我有一个怪妈妈。

  有时,她脸上的小鱼会变成两个乒乓球。

  小橘瓣会变成一座小桥。

  卷头发变直了,一根根竖起来,就像小刺猬。

  哦!原来妈妈生气了。

  生气的妈妈真可怕!

  不过,这就是我的妈妈!

  我爱我的怪妈妈!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受和比较物体的粗细,理解粗细是具有相对性。

  2、尝试给5个以内物体按粗细进行正逆排序。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筷子、木棒、铅笔、彩笔、记号笔、蜡笔。

  2、粗细不同的吸管若干,操作材料一人一份。

  3、口袋一个(里面装有粗细不同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

  (1)哪个粗?

  (2)哪个细?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

  2、教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游戏变变变教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

  三、活动结束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1、观察实物,区别粗细。

  (1)教师出示筷子和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哪根粗,哪根细。

  (2)分别出示铅笔、蜡笔和记号笔,幼儿比较粗细。

  (3)出示三支笔让幼儿比较最粗和最细。

  教师小结:判断哪一种物体是粗还是细,一定要通过两样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才能区别它们的粗细。

  2、摸一摸,比一比。

  (1)教师出示"奇妙的口袋",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在口袋里有很多粗细不同的物品。

  (2)做游戏"奇妙的口袋"。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支水彩笔,请幼儿从口袋里摸一样比水彩笔更粗的物品,每个幼儿一次摸出一样的物品。

  3、幼儿找找自己身上的部位,哪些是粗的.,哪些是细的。

  教师小结:手臂细,大腿粗;小腿细,大腿粗;手指头细,手臂粗;大拇指粗,小拇指细等。

  4、尝试用5种以内的物体按正逆顺序排序。

  (1)出示三种粗细不同的吸管,引导幼儿用吸管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出来。(教师巡回检查)

  (2)教师出示4个粗细不同的纸筒,请个别幼儿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集体检验)

  (3)发操作材料,让幼儿把5棵树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教师巡回检查)

  (4)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排序方法。如幼儿排对,教师给予鼓励。

  5、教师小结:在给物体排序时,如果是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序,就要先找出最粗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较继续排。如果是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就要把最细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较继续排。这样就能准确的排出物体的粗细。

  教学反思

  比较的物体比较少,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整体还不错。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解折出牵牛花,促进幼儿动手动脑的发展。

  2.能平整地翻出牵牛花。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感受作品牵牛花的美感。。

  活动准备:

  各色正方形彩纸、剪刀、牵牛花步骤图。

  活动重点:

  会看图解折出牵牛花并翻开花瓣。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1.小小什么花呀,开满竹篱笆呀,一朵连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呀。猜猜我是谁呀?

  2.(出示牵牛花范例)牵牛花有几片花瓣?牵牛花开在哪儿?藤蔓喜欢往哪儿爬?牵牛花会怎么样唱歌?

  二、观察牵牛花步骤图,引导幼儿探索、交流。

  1.观察图解,引导幼儿交流、探索折牵牛花的方法。

  2.一个一个步骤引导幼儿尝试折牵牛花。

  3.教师重点解释难折地方。

  三、幼儿尝试看图解折牵牛花。

  1.教师观察,随时适当指导和解释示范。

  2.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四、幼儿欣赏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幼儿欣赏自己折的牵牛花,复习歌曲《牵牛花》,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小牵牛花呀,开满竹篱笆呀……”

  活动反思:

  首先,我以猜谜引出牵牛花,孩子们很熟悉牵牛花一猜就对。接着我简单介绍牵牛花的特征,这样孩子们对牵牛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把牵牛花有几个花瓣漏了,还应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变了以往边教边折的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步骤图,请个别幼儿一个一个步骤探索、交流折牵牛花。给了孩子强烈探索的机会,增添了孩子学习的欲望。

  接着,幼儿制作牵牛花。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折、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较好,特别是在翻出花朵时,开始时有几个孩子还在担心请我帮忙,经过我的鼓励大多数幼儿都能正确的制作出来。而且也越来越精细。

  最后,展示作品,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多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就算一开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没关系,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小百科;种植牵牛花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其品种很多,花的颜色有蓝、绯红、桃红、紫等,亦有混色的,花瓣边缘的变化较多,是常见的观赏植物。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尝试发现身体各部分的关节,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作用。

  2、发展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大胆的说话及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关节”一词。

  3、教育幼儿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节。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皮球、筐、关节活动小人,人体图一张,纸夹板、纸夹长臂、线绳、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关节,感知关节的`重要性。

  出示皮球,问可以怎样玩,讲一讲可一拍球、滚球、踢球、投篮等,介绍一些规则,检查鞋子裤子。提出要求玩球时看看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动起来了?。

  1、幼儿分散尝试活动。

  活动后提问:你刚才玩了什么?身体的哪个部位动起来了?

  2、小结:小朋友刚才玩的时候手、脚、腰、肩等部位动了起来,为什么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会这样灵活地运动呢? 学习关节一词。

  3、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两名幼儿一个扮机器人将纸夹板用线绳绑住膝关节,双臂套纸夹长臂。一个扮小精灵,教师扮发出口令。两人分别取放筐里的球,看哪一个人先取胜。

  引发讨论:为什么小精灵取的快,机器人取的慢?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节。

  二、引导幼儿发现认识关节

  1、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小朋友试着找一找,你身体还有哪个部位有关节?在人体图上做标记。如:有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等等。

  小结:原来,我们身体许多部位都有关节,它们的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

  2、听口令活动各自的关节,幼儿感知自身的关节。

  3、安装活动小人,用活动小人摆一摆做动作。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以认知为主导,以肢体活动和讨论交流为表现形式的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活动中,他们不仅活动了身体,认识了关节的作用。幼儿通过观察“关节娃娃”的弯曲动作,能较快地知道,身体能够弯曲的道理,了解关节的作用和名称。最后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和进一步理解关节。同时也让幼儿懂得除了要会保护自己的关节外,还要懂得不去伤害他人的关节。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经典】08-14

(精选)中班教案08-14

中班教案12-13

中班教案12-13

中班教案12-13

中班教案12-13

中班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