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应用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应用题

时间:2024-04-04 07:43: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应用题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应用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应用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应用题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例4,第16页“做一做”的第1—3题,练习四的第4—6 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解答这类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理解它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做练习四的第4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二、新课

  教师出示例4,请一位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教师提问:这道题说的是什么事?要求的是什么?给出的条件是什么?

  待学生一一弄明白这些问题后,教师提问: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呢?让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把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把表示120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

  第一队: 份表示修了3天。)

  第二队: (把表示102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

  份表示修了3天。)

  教师:注意要把两条线段左端对齐,这样才容易比较两个队平均每天修路的米数。

  教师:知道了两队3天各自修路的米数,要求出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的米数,应该怎样计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动脑筋想一想,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看一看是否有不同的解法。

  学生解答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集体订正,教师把学生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哪一种解法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哪一种解法更为简便一些。如果学生没有得出第二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解法。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如教师画出第二种解法的线段图:

  第一队:

  第二队:

  可提问:

  从线段图上看,第一队右边长出的部分表示什么?(表示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的米·

  数。)

  为什么会多出那么多?(因为是3天多修的。)

  知道了这一部分是3天里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的路,那么怎样求出多修路的米数呢?

  (120-102=18) ’

  知道了第一队比第二队3天多修路18米,怎样求出第一队比第二队每天多修路的米

  数呢?(18÷3=6)

  这时黑板上的板书是:在黑板的左侧和右侧,线段图的下面,并列写着两种解法。

  教师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第16页,阅读两种解法。

  教师提问:他们的解法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明两种解法都是对的。

  教师提问: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小强的解法比较简便,因为这种解法只

  需要两步计算。)

  教师综述: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看到:要求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多少米,需要知道两个条件。但是,所需的两个条件不只一组,可以有两组。有哪两组呢?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意见,教师把两组条件分别写在黑板上两个算式的下面:(也可用小黑板。)

  平均每天第一队比 平均每天第一队比

  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 \ / \

  第一队每天 第二队每天 第一队比第二队 修了几天?

  修多少米? 修了多少米? 一共多修多少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题有两种解法,而且这两种解法,不但方法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决。这样就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应该掌握这种解法。我们平时在解题时,要注意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解法。

  三、巩固练习。

  做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3题。

  第1题,做完后,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后,教师可提问:如果把这题“平均每人糊5个”改成“一班平均每人糊5个,二班平均每人糊7个”还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为什么不能呢?引导学生讨论,集体得出结论。

  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作业。

  练习四的第5、6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应用题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19页例5,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分析解答有关倍数的三步应用题。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用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树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2.全班同学根据线段图提问题。

  20个

  篮球:

  是篮球的3倍()个

  排球:

  ()个

  ()个

  先编题,再列式。

  (1)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有排球多少个()

  20×3=60(个)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

  20×3-20=40(个)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排球共多少个()

  20×3+20=80(个)

  编题后把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订正板演题时要说出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把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即“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把问题改成“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像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树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读题,理解题意,读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地方不同。

  (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年级栽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栽()棵10棵

  (3)学生独立思考,试算。

  (4)集体讨论、互相交流,说思路。

  教师提出:要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根据题里的条件能直接算出来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自己的`思路。

  (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三、四年级栽多少棵。三年级栽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四年级栽树棵数没直接告诉,所以先求四年级栽多少棵,算式为56×2=112(棵),再求三、四年级的总数,算式为56+112=168(棵)。因为五年级栽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所以最后用总数减去10棵:168-10=158(棵))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如果题中五年级栽树的条件改为“五年级栽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多10棵”,怎样求五年级栽的棵数()

  (用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加上10棵,168+10=178(棵)。)

  (5)求三、四年级栽树的总数还有别的比较简便的方法吗()

  提示:从倍数关系上考虑,谁是1倍数()三、四年级的总数是几倍数()怎样求三、四年级的总数()

  (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栽的2倍,三年级栽的是1倍数,四年级栽的是2倍数,三、四年级栽的总数是2+1=3倍数:56×(2+1)=168(棵),然后再加上10棵,就是五年级栽的棵数:168+10=178(棵)。)

  小结:

  解答应用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是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采用什么方法分析要因题而异,由于解题思路的不同,解题方法也不一样,解题步骤也不一样,因此要灵活运用。

  三、巩固反馈。

  1.先画图,再解答。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2.看图解答。

  小明集邮45张小强比小明集邮的5倍少20张

  两人共集邮()张20张

  3.条件有变化、先讨论、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

  (订正量明确:题目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这句话本身数量关系不明显,因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的关系找出新的数量,直到时所求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五、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应用题】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两步应用题》精品数学教案01-23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数学教案06-25

考试三步曲作文05-31

篮球三步上篮说课稿11-2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一》数学教案01-17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二》数学教案01-17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心得体会10-14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2-22

“分数应用题”说课稿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