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时间:2024-04-10 17:55:1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

  教学目标 :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从而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发展学生空间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 引入课题 学习新知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宽5㎝,高4㎝"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

  4、请同学们在展开图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谁也来帮老师在黑板上标明。 生:上台演示、

  5、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求法。

  师:你怎样理解表面积?那怎样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生:测量、记录、计算。 (做完后,生汇报)

  6、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

  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6×5×2+6×4×2+5×4×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 结合实际,灵活应用

  1、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

  (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 学生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

  (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

  三、 深化提高,综合应用

  1、 把一个长10m,宽3m,高2m的长方体木块分成3个小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课件演示)

  2、 分组讨论人,交流汇报。

  生:沿高的方向坚分(与左右面平行,课件演示),增加了像左右面一样大的`四个面。增加的面积是3×2×4=24(m2)。

  生:也可以沿长的方向横分(与上下面平行,课件演示),增加了像上下面一样大的四个面。增加的面积是10×3×4=12(m2)。

  生:还可以沿宽的方向竖分(与前后面平行,课件演示),增加了像前后面一样大的四个面。增加的面积是10×2×4=80(m2)。

  四、 归纳知识,总结学法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在这节课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深刻感受和老师、同学说说。

  2、 结论及板书: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3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三第6、7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正方体。

  2、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图形学习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相对的面在不同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并且对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还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能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是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

  3、学生的认知能力,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水

  教学过程:

  一、猜猜想象,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前两节课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借助模型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指名学生说说,全班交流)

  除了同学们介绍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

  2、猜猜想想。

  投影出示三幅正方体的展开图,提问:看图想一想,这些图形是怎么得来的,你怎么知道的。

  3、揭示课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研究正方体展开图。

  谈话:刚才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些图形是把正方体展开得来的,到底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

  出示例3的正方体展开图: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得到这个图形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1)各小组交流如何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形成如图形状。

  (2)学生尝试动手操作,有困难的可寻求老师帮助。

  (3)和组内同伴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

  (4)全班交流:请学生实物投影展示,边剪边说:第一步,剪开3条棱,展开上底面;第二步,展开正方体的侧面,剪开4条棱;第三步,翻折下底面。

  (5)把剪好的`平面图形重新折叠起来,再慢慢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体会其剪的过程和方法,并在展开图上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观察这六个面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相对的两个面中间隔着一个面。)

  (6)你还能沿着其他棱把正方体展开吗?请你用自己的小正方体试试。

  学生自己尝试,成功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剪法和发现,再在全班交流。

  小结:同一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是不一样的。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中,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一定只隔一个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排,中间可以隔着一些面。

  (7)练一练:

  学生完成书上第12页"练一练"第2题。

  先想象一下把展开图复原成立体图,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然后再动手实践操作。

  2、研究长方体展开图。

  (1)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它的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里独立操作,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演示,说说自己是怎么剪的。

  (2)看看长方体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学生在自己的展开图中标出3组相对的面,同桌交流。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练一练"第1。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思考过程。

  2、练习三第6题。

  (1)学生先观察图形,想一想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追问:为什么第二行中间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

  (3)学生折叠课前剪好的课本第123页上的图,验证自己的想法。

  3、练习三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连线,展示部分学生答案,共同评议。

  4、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作出判断,然后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这五种形状的纸片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四、总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布置作业

  补充相应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3

  【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本单元中位于"长方体的认识"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节实践活动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一练"的目的是通过想像、动手操作进行尝试,强化长方体、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正确的研究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复习:

  1、要焊接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一共需要几厘米铁丝?(焊接接头长度忽略不算)

  2、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做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创设情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

  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学生和老师共同提出研究方法,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好认知和心理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

  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

  (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像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感悟:

  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③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特点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知道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观察、思考感知展开图的不唯一性,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在找相对面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充分经历展开与折叠的过程,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

  1、(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

  (2)反馈、辨析。

  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多媒体课件演示。(设计意图:把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先提取出来组织讨论,一是容易辨析,二是便于学生表达,三是较易发展学生的空间感。把学生已确认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体会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

  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相机点拨1:你是怎样围成正方体的?引出其中一个小图形不动,就是把它作为正方体的底面,其它的小图形围起来就得到一个正方体。同时体会折叠方法的不唯一。相机点拨2: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寻找正方体的相对面。 [设计意图:部分学生的正确判断不能代替全班学生知识的掌握,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要求,在满足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需求的同时,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2、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

  (2)小组交流。

  (3)反馈、辨析。

  ①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

  (学生无疑义的,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

  ②引发争论:4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吗?

  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

  多媒体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放在4号图形的争论上,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学生亲身经历猜想、辨析、验证等活动,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空间观念。)

  ③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说明理由。

  提升思维,深层探究。

  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4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正方体。

  2、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图形学习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相对的面在不同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记号笔、磁铁、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纸12张。

  学生准备:一把剪刀、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纸盒及课本第123页上的图形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我们课前先来欣赏一首古诗好吗?出示古诗,全班齐读。

  一、激趣导学

  1、出示中秋节商店的图片。

  师:瞧,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商店里卖什么的特别多?(月饼)王老师也想买个月饼礼盒送给家里的老人。

  (出示)从数学的角度看,漂亮的'包装盒是什么形体的?(长方体、正方体)

  2、师:它是怎么做出来的?你知道吗?(出示各种展开的盒子)

  (出示课题)。

  二、探究解决

  (一)初步感知正方体展开图

  1、学习例题,出示正方体,依次说出相对的面。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剪。

  将剪好的展开图放在实物投影上。

  问:观察展开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左右两个面有点像你头上的哪个部位?(两只耳朵)

  2、师:这两只耳朵还可以长在哪儿?

  师问:想象一下这两个图形沿虚线折叠能围成正方体吗?怎么想的?(出示不对称的图形。)

  出不在同一边了,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先确定下面,然后在脑海中想象,依次确定后面、上面、右面、下面、左面、前面。

  师小结:今后我们在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边想象边标注的方法。(板书:想象、标注)

  (二)、深入认识展开图的规律

  1、师:刚才的正方体是按规定的棱展开的,你能沿着其他棱把正方体展开吗?请你用自己动手试试。

  活动提示:1、沿棱剪开,不能剪散。2、如果你的展开图黑板上没有,请贴上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展开图有没有重复?将翻转后和旋转后重复的展开图去掉。

  师:请同学们数数,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展开图?

  2、面对这些无序的展开图,让我们给它分分类好吗

  学生汇报,板书共分四类的方法。

  3、找规律记忆的方法。

  4、火眼金睛试一试

  5、判断(抢答)

  (三)长方体展开图的学习

  1、出示: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开,看看它的展开图,并与同学交流。

  要求:展开后交流一下相对的面有什么特点?

  引导总结。

  长方体展开图也有11种,出示。

  三、拓展延伸

  1、"练一练"。

  学生打开书独立完成。

  2、练习题

  (1)出示要求:先想象,后标注,再验证。

  (2)学生独立完成。

  (3)介绍看互相垂直的棱的方法。

  3、思考题:小壁虎的难题

  4、欣赏展开的美

  其实,许多的立体图形都是可以展开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四、总结升华

  出示全课总结让学生说一说

【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04-0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04-0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0篇04-01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说课稿01-26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反思04-0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3-2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02-08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数学教案06-15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