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时间:2024-04-11 11:35:45 教案 我要投稿

赤壁赋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赤壁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2、题解

  A、关于苏轼

  “三苏”苏询苏轼苏辙

  “苏黄”苏轼黄庭坚

  “苏辛”苏轼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B、苏轼文章的特点

  变幻无穷,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力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C、关于“赋”

  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如杜牧《阿房宫赋》

  3、赏析

  (1)朗诵

  正音,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学习第一段

  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划出写景的句字,形成一个整体画面

  清风徐来白露遗世独立

  乐

  游(赤壁)月出

  水波不兴水光羽化登仙

  画意诗情

  景物特点

  澄清、幽美

  (3)学习第二段

  这段描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学习第三段

  ⑴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问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甚悲伤

  ⑵客是如何阐发当是的情怀的?

  触景伤情,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3、学习第四段

  ⑴本段主要写什么?

  本段感情变为喜悦,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⑵作者如何阐述?

  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一眨眼就要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存的,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着于自己不朽的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⑶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学生讨论)

  4、学习第五段

  ⑴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⑵呼应开头,“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舟出东山”

  ⑶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第三课时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2、山川相繆

  3、冯虚御风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下江陵

  ②歌窈窕之章:

  ③顺流而东也: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形容词作名词

  击空明兮溯流光

  3、名词作状语

  东望武昌

  4、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5、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6、渺沧海之一粟

  三、文言句式(从文中找出并翻译)

  1、判断句

  故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寄蜉蝣于天地,相与枕藉乎舟中

  托遗响于悲风。

  (4)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5)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

  (6)省略句:举酒属客(省略主语)

  (7)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虚词“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根据所在句子的语气可分为:表疑问语气、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吗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根据句意可翻译为“在、对、比、对于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于)

  (三)用在句中的表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赤壁赋教案2

  赤壁赋

  学习目标: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 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3、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4、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赤 壁 赋

  苏 轼

  诵读:字音、断句、语速、情感

  喜 入世 儒 筛选信息

  乐 文化 翻译:替代、补字、结构(对文)

  道

  知人论世

  悲 出世 佛

赤壁赋教案3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

  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

  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赤壁赋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时:3时(本教案是第2、第3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

  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乐)——→(悲)——→(乐)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物

  人客: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问题五: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

  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文学成就: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文化遗产:书画成就:“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XX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独上高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要有好的开端”。要让学生在一上时就集中精力、神情专注进入状态,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简单的事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新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喜欢利用诗文名句来设计一些既紧扣文又富有文化文学品味的新的导语,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综合素养。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例如在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句哀婉凄美的诗句一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青春的稍纵即逝,接着学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阅读文后,学生也就被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的伟大人格而深深感动。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老师喜爱毕淑敏这位女作家是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这句话。”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时用的一句导语。富有禅意、充满哲理的语句一下子吸引了还在嬉笑的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庄严。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广了。我发现不仅学生在学《我很重要》一文时很投入,而且后对毕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他们在前演讲、作文甚至周记中也喜欢经常引用到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悟。又如我在上《前赤壁赋》时,用了XX年被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来设计新的导语。“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使学生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了“憎命达、穷而后工”等创作原则,给学生解读《前赤壁赋》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起点。接着老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堂讨论的主要问题:黄州时期,苏轼面对荣辱得失是作出了怎样的理性思考,从而使他走出悲情?用富有文学文化品位的哲理性美文来导入文,使整堂语文也更具思想性。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和激情的学科,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文化和文学品味。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去驾驭整堂,还要有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娴熟的语言素养和良好教育机智去精心设计新导语。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设计新的导语,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赤壁赋教案5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第二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

  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二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学生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教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四题

  八、布置预习

赤壁赋教案6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理解作者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体会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2.熟读课文,学习景、情、理交融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苏轼因宇宙无穷与人生有限的对比而产生了对功业、生命的迷惘,这也是古代哲人与诗人共同的困惑。但苏轼却能辩证地看待“变”与“不变”,耽赏于大自然的江山风月,而获得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真正理解了苏轼的心路历程,才能真正把握《赤壁赋》的精髓。

  教学方法

  诵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资料搜集

  1.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2.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3.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乌台诗案”后,他像一只凄惶的孤鸿飘零到黄州。但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和人生挫折后,他并未被灾难击倒,而是完成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的艺术才情更是“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为历史奉献了著名的“一词二赋”。苏轼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这一切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品读《赤壁赋》,去触摸他那段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吧!

  二、整体感知

  1.欣赏鲍国安的录音朗诵(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聆听体悟,进人意境。

  2.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乐一悲一喜。

  明确:文中作者情感变化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观景抒情。

  第1段情景交融,历来为人称道,故以诵读为主,力求人其意境。

  (1)诵读指导:注意节奏、停顿、重音,特别是通过某些地方的延长,展现出作者“遗世”、“羽化”之乐。同时,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气氛。

  如:白露一横江,水光一接天,纵一一苇一之所如,凌一万顷一之茫然。

  (2)品读:引导学生品味“纵”、“凌”、“接”、“横”、“徘徊”等词写景传情的妙处。

  明确:景— — “美”。皓月当空,碧波万顷,月光朗朗,清风徐徐,澄彻空灵,如梦似幻。

  情— — “乐”。舒畅飘逸,超然物外,令人陶醉于良辰美景;宁谧空阔,如临仙境,撇开俗情,遂入空灵之境。

  4.听音辨情。

  作者情感由此而转,歌箫之声,当细细辨之。

  (1)歌中有悲意吗?

  讨论:“望关人兮天一方”让人联想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人”是渴慕的`圣主,还是伸手难及的美好理想?

  (2)背景音乐,箫声响起,齐读描写箫声的句子,低缓深沉。作者如何将箫声之悲传达给读者?

  明确:哀怨、思慕、哭泣、倾诉、潜龙舞、嫠妇泣,渲染出箫声的悲凉,转乐为悲。

  5.随思悟情。

  3、4两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1)悲从何而来?

  明确: 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 想到曾孟德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 思及自身,悲从中来。况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怎奈这份空幻之感?欲超脱尘世,寻求寄托,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提示:此处可通过诵读,利用声调高低、语速快慢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2)探究:苏子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彻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如: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

  △ 人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庄子《南华经》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 曹植《送应氏》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王羲之《兰亭集序》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李白《把酒问月》

  面对此种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而苏轼又是如何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

  明确:苏轼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客”只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空生“哀”与“羡”;苏轼能辩证地看待问题,知其不变,物我无尽,且于无限自然之中撷清风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

  三、拓展比较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四、审态察情

  寥寥数语,尽现人物情怀,值得品味。

  此“喜”与前“乐”有何不同?

  明确:“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 足见兴尽后的酣畅;“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显彻悟后的忘我与超脱。抓住描写情态的词语。就能感受出两者的差异。前者是欣赏美景而“乐”,后者是忘怀一切之“喜”。

  五、结语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成熟与旷达。“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观照人生,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备教手记

  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文言文这扇大门只打开了一道缝。他们在门外逡巡眺望,却难以真正迈步而进,去尽情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也许是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遮蔽了探寻的双眼;也许是因为时空的阻隔,淡漠了作者与读者灵魂的交流。可是,若缺少x,l心灵的叩问,又怎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阅读呢?

  在教学《赤壁赋》时,笔者思虑再三,还是将教学设计定位在“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之上。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方式,让诵读与探究相结合,力求引导学生领悟这佳作的妙处。

  读文就是读人。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命途多舛。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他,真正地成熟了— — 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在黄州,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交往,感受了温暖,增强了信心,又从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形成了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而《赤壁赋》正是他这段心路历程的见证。要想识其心,必先识其人。课前资料的收集,正是希望学生能在锻炼搜寻信息能力的同时,走进苏轼的心灵,为赏读《赤壁赋》作好铺垫。

  苏子之文,可谓“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东坡题跋》),文笔开合,随意而至。景能抒情,声能传情,思能蕴情,态能显情。加上“赋”文体本身讲究声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形式,显得谨严而又自由。只有心临其境的诵读才能再现文章语言的无尽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住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人理”的思路。

  而全文的难点就在于对苏轼辩证的哲学观及旷达的人生态度的理解。因为不仅仅是苏轼个人的展现,更是古代文人对功业、命运的深沉思索。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赤壁赋》是咀嚼古代文化人格和的最佳蓝本。教学中,笔者适当地引入了一些诗句,帮助学生从共性上探讨人性,并引领学生作更深层的探究,在比较中认识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同时,也引导学生观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赤壁赋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学习目标

  ①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

  ②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③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用法、文言句式的特点。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

  3、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赋”与《赤壁赋》的知识

  赋,始于汉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摛文”指赋中运用大量华丽的语句,张扬文采,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事物,不厌其详,不厌其细;“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要有所依托不能无病呻吟,要体现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汉代有名的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等。

  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富瞻的,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究对仗工稳,字句整饰,叫做律赋;宋代则突破声律的限制,挥洒自如,具有灵活性,叫做文赋。苏轼的这篇《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融诗、赋、文一体,或描写、或叙述、或抒情、或议论,都能做到自然和谐统一。

  二、字词句梳理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③山川相缪 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三、诵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抽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 读,正音。

  2 按时间、地点、环境、活动、感受找出相关的`句子;突出欢乐;表达方式是叙述。

  二、学习第二段

  1 读,正音。

  2 教师引导。

  歌:歌唱,歌词,歌声。

  箫声:怨、慕、泣、诉;突出悲凉。

  三、小结两段

  组织朗读。

  ① 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 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四、学习第三段

  1、读,正音。

  2、思考、讨论:

  写曹操的句子要说明什么?写“吾与子”的句子要说明什么?客人哀叹的句子又说明什么?这些与苏轼被贬有什么联系?

  3、交流、讲解明确

  ①写曹操的句子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有志而无为者呢。这几句重点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

  ②写“吾与子”的句子意在说明我们这些小人物“渺沧海之一粟”,不可能与曹操那些大人物相比,他们尚且烟消云散,我辈更是如此,由此引发悲思。

  ③客人哀叹的句子重在说明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

  ④联系:苏轼借游客之口表达自己被贬后的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

  4、小结

  曹操: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吾与子:浮游于天地,沧海之一粟 消极悲观

  的思想情绪

  哀吾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段

  1、读

  2、理解苏子的回答

  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变是永远的)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也(物与我都是永恒的)

  取——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取自然万物为我所用)

  莫取——非吾之所有,非一毫而莫取(不再挟仙遨游,抱月长终)

  3、苏子的回答与他被贬有什么关系?

  虽然被贬身处逆境而能够能够从多角度看问题,能够把自己从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无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不强求有所得,豁达、随缘地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在逆境中仍然乐观的一面。

  4、这一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

  议论。

  二、学习第五段

  问题:在人生身处逆境需要乐观以后,游客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

  转悲为喜,达到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叙述。

  三、总结全文

  1、怎样理解文中的“客”?

  “客”就是苏子,苏子就是“客”。苏子在以“客”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个方面,又在以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思想的另一个方面。

  2、全文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

  乐(因景美、活动有趣而乐)

  悲(因箫声悲凉引起对人生逆境的感慨而悲)

  喜(在问答中郁积的情结得到舒解,站在哲理的高度认识人生,畅然释怀而喜)

  3、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

  开篇叙述,中间以问答的方式议论,结尾再叙述。

赤壁赋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常识。

  2、由《赤壁赋》表层含义进入其深层意蕴。

  3、朗读、朗诵《赤壁赋》。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赋”的基本知识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一种文体,在英文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单词,所以只能音译为fù。现代文体中有一种“散文诗”,与“赋”接近。

  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荀子·赋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可见,战国末期的楚国已有了一个赋体文学的创作群体,并蔚然成风。晋代的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赋者,敷陈之称,古诗之流也。”就是说赋出自诗,是诗的变体。其实,赋是在当时已有的各种文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来源是“多源说”。

  赋这种文体,重在体物写志,采用主客答问式,运用比兴手法,讲究押韵。汉代是赋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家,其作品都是鸿篇巨制,因此称为“大赋”。到了魏晋时期,受骈文的影响,出现了“骈赋”,又叫“俳赋”。到了唐代,受格律的影响,出现了“律赋”。到了宋代,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出现了“文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就是典型的文赋。

  二、学生读课文

  至少读三遍。

  第一遍疏通式朗读,正字正音。

  第二遍是熟练式朗读。

  第三遍是感情式朗读。

  三、学习第一段

  (1)开头一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

  壬戌,是干支纪年法,与《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相同,但与“永和九年”不同。一个“秋”字,点明季节特点。“既望”是十六,“望”是十五。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因此这是一个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晚。(相关知识:农历每月的首日叫“朔”,末日叫“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陈述两个人物坐船到赤壁之下一事。这种交代,有点类似话剧的舞台说明。我觉得,赋这种文体具有剧本的雏形,有时间、地点、人物、对话、情节,甚至有“矛盾冲突”。

  (2)有同学要问:苏轼为什么坐船到赤壁之下呢?是组团旅游吗?

  显然不是。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课文注释①。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苏轼被贬到黄州,此地有一地名叫赤鼻矶,据说是当年赤壁大战的地方。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赤壁大战当在湖北蒲圻,即现在的湖北赤壁市。那么,苏轼为什么会被贬到黄州呢?同学们在初中学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想必应该有所了解。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乌台诗案”。那么,苏轼究竟有没有写诗讽刺新法呢?写了。问题在于,皇帝宋神宗并不想杀苏轼,于是将他贬到了黄州。苏轼当年42岁,正是为国效力的最佳年龄。这对苏轼是一次沉重打击,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3)一个人被贬还有心情游山玩水吗?

  可苏轼非同凡人,他是一定要游的。苏轼不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还与客人夜游赤壁。这位客人叫杨世昌,是一位道士。坐在船上的苏轼,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微风吹来,水面一片平静。属,此处读zhǔ,劝。同学们在初中学过“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在《屈原列传》中有“屈原属(zhǔ)草稿未定”,是撰写的意思。苏轼劝客人饮酒,心情应当不错吧?面对一轮明月,苏轼想起了一首诗,那是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就是《诗经·陈风·月出》。原诗共三段,第一段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qiǎo)兮!''试着译成白话诗就是:“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婀娜窈窕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由此可见,原诗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心上人,很美。那么苏轼“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也是思念美人吗?这是一个问题,先存在同学们脑子里。

  (4)接下来,苏轼写月亮。

  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语出《荀子·礼论》:“过故乡则必徘徊焉,呜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此处写月“徘徊”,似乎月对人间的景色有所留恋,可谓写活了。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课文注释“白露”为“白茫茫的水气”,当然可以。但是联系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似乎解释为“皎洁的月光”更好。所谓“白露横江”就是皎洁的月光像茫茫的白露,笼罩江面。江水与月光连成一体,分不清哪是月光,哪是江水。

  再看,苏轼是坐船而来,那船大不大呢?一叶小舟。小到什么程度?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在茫茫的水面上,这条小船就像一叶芦苇。在《诗经·卫风·河广》中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意思是说,谁说黄河宽又广,我用芦苇编制的小船就可以渡过去。在一个思念家乡的游子心中,空间的距离不等于心理的距离。但是,苏轼在这里乘坐的就不是芦苇编制的小船了,应是木船。作者坐着这只小船越过那茫茫的江水,突然产生了一种幻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里的“冯”读píng,通“凭”,倚靠。参考例句有“独自莫凭栏”。驾着风飞翔,像是独立飞翔离开了人间,像神仙一样长出了翅膀飞到了仙境。同学们有过这样的幻觉吗?所有这些,都给人一种感觉:美!下面把第一段齐读一遍。

  四、学习第二段

  (1)“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于是”紧承上文。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人越喝越高兴,越看越高兴,一个“乐”字点明心境。但是,不可否认,苏轼心情的底色是忧伤灰色的。作为读者,我们希望美好的景色能够给被贬的苏轼带来一点愉悦。而苏轼也确实很高兴,有节奏地敲击着船舷,边敲边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几句怎么唱啊?哪位同学来唱一唱?棹,划船工具。这几句源自屈原《楚辞·九歌·湘君》里的“桂擢兮兰枻(yì)”。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目眇眇兮愁予”。屈原还写过一首《思美人》。读到这里,我们又有问题了:难道苏轼真在思念一位美女吗?他不是有朝云在身边吗?难道他又有了新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这要回到屈原“香草美人”的手法上来。

  同学们学过《离骚》,知道屈原善于运用“香草美人”来打比方,既比喻君王,也比喻自己,还比喻美好的理想。苏轼在这里也是比喻,有的学者说比喻宋神宗,有的学者说比喻建功立业的理想,都说得通。我更倾向于前一种理解。“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深刻含义是:我思念着远方的君王啊!那么苏轼为什么思念宋神宗呢?其实,宋神宗是很欣赏苏轼才华的,只是因为奸臣陷害,苏轼才差点丢了性命。宋神宗不想杀苏轼,甚至有重新起用苏轼的想法。苏轼在黄州期间,宋神宗在奸臣的鼓动下,匆忙对西夏用兵,结果大败。参加作战的张舜民来到黄州看望苏轼,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苏轼。于是,苏轼对宋神宗的牵挂就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出来。由此可见,这篇赋表层含义是写夜游赤壁的经过,其深层意蕴则是借机表达对君王的牵挂。这也是苏轼忠君报国思想的体现。

  (2)就在苏轼唱诗的同时,客人吹起了洞箫。

  箫这种乐器,具有悲凉的音色,所以李白说“箫声咽”。箫声配合着苏轼唱诗的节奏传达出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几句写得真好,那呜呜作响的箫声像是怨恨,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像是倾诉。声音婉转悠扬,如同没有断绝的细丝在空中飘转回荡,其艺术效果可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相媲美。

  苏轼是不是借音乐来表达自己不得志呢?诗人没有明说,而是转笔借“潜蛟”和“嫠妇”来表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和“泣”都是使动用法。潜蛟,就是深藏在水底的蛟龙,因为受困而无法腾飞,只能暂时压抑着。这潜蛟听到箫声,内心震动,就想要舞动起来呀!“嫠妇”可以理解为寡妇,也可以理解为丈夫外出而独守空房的女子。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那呜呜的箫声,拨动了女子痛苦敏感的心弦,让她想起伤心往事,于是泪如雨下。这是用衬托的手法表现音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只是诗的表层含义,其深层意蕴是,苏轼借“潜蛟”和“嫠妇”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被贬黄卅l不能报国的人生境况。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了对周瑜的羡慕之情,其实就是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志向,但却遭到贬谪,不就像是被压抑在深谷中的`蛟龙吗?不正像是被人抛弃了的女子吗?当然,这些内容都深藏在文字内部,表层含义只是音乐传达出来的悲凉之情。

  (3)小结

  读文章,不仅仅要读出其表层含义,更重要的是读出其深层意蕴。当然,深层意蕴不容易看出来,它隐藏在表层文字的背后。但是,文学是有规律的,特别是对“香草美人”的隐喻手法,我们可以按图索骥,探赜索隐,从而识其庐山真面目。这也是阅读教学目的所在。有学者指出,从“屈原精神”到“楚辞精神”再到后人普遍遵循继承进而形成的“写作心理”,“香草美人”反复不断地出现在“中国文学”的长河里,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精神”。如果说中国文学传统与西方文学传统有别的话,那么“香草美人”现象无疑是构成这个差异的因素之一。(尔雅图南《作为文艺原型的“香草美人”》)

  五、学习第三段

  (1)“苏子愀然。”

  “愀然”就是面部表情突然改变的样子。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愀然作色呢?一定是内心深处受到了触动。苏轼受到触动了吗?这从“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一句可以证明。刚才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心中“乐甚”,为什么箫声却如此凄凉呢?

  (2)主客对话开始了。

  从形式上说,主客对话是赋的传统手法,但可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呢?有什么好处吗?

  这主要受了先秦诸子散文对话手法的影响,比如《庄子·庖丁解牛》。其好处是便于自然而然地表现主题,连贯地推动文章脉络延伸。这里的客,不必确指某人。主客双方,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两个思想对立面,归根到底体现的还是作者的思想。主客对话实际上是一场驳难,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是理想中的苏轼与困境中的苏轼的对话。这种形式比自问自答更具有现场感、真实感和戏剧效果。这是由表层含义到深层意蕴的又一个表现。

  苏轼的发问引出了客人的回答。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I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读这一段要采用“渐强——陡落”的读法,就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快,最后突然下降。谁来读一下?这段文字比较好懂,主要写什么呢?请同学来回答。

  主要表达了一个意思:再不可一世的人物,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这样写,目的不仅仅是说曹操成为过去,更重要的是反衬像自己这样的普通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更不算什么了。

  所以下文继续回答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个“况”字体现了反衬的用意。“吾与子”是打鱼砍柴之人,以鱼虾、麋鹿为伙伴,驾一叶扁舟,举酒对饮,感到生命短暂得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样,渺小得就像沧海一粟。哀叹生命短暂,羡慕大自然的永恒。于是,客人产生了一种想法:“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这又是不可能的,所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骤得”一词在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过去有两种解释:一是“忽然得到”;二是“屡次得到”。人教版课本采用后者。笔者以为这两种解释都不妥当。“骤得”的对象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种幻想,可以直接解释为“实现”。幻想得不到实现,于是产生伤感。这就是客人的解说。由此推知,客人的思路是有别于苏轼的,当苏轼陶醉在美景中的时候,客人却另有感慨。正是这样的分叉,所以才引发了苏子“愀然”,进而构成了对话。

  六、学习第四、五段

  (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是苏轼的第二句问话。

  怎么翻译这句话呢?客人也知道水和月吗?这叫什么话!显然不妥。文字的表面意思不等于其真正的意思。这又涉及文字的表层含义和深层意蕴的关系了。苏轼其实是问:水与月包含的道理你也懂吗?苏轼故意发问,然后自问自答。什么道理呢?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流动的河水啊,天天流淌,其实并没有流去,这条河依然是这条河;月亮啊,亏了圆,圆了亏,其实依然是原来的样子。人,也是如此。生命看似短暂,其实永恒。这就是苏轼讲的道理。同学们明白吗?

  (2)苏轼怕客人不明白,就进一步作了解释。

  他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盖”是发语词,“将”可解释为“如果”。课文注释“盖”为“如果”,不准确。“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这是个省略句,完整的意思是:那么天地间万物的变化快到不能用一眨眼的工夫来计算。“曾”,有的选本注zēng。《古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céng,意思是“简直”“竟”。“以”,解释为“用”比较妥当。“以一瞬”后面省略“计算”。苏轼的意思是,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生命也在变化,转瞬即逝。人个体生命就那么几十年。如果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角度看生命呢?即从事物不变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永恒的,人的生命也是永恒的。从人类整体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生生不息,一切都没有变。用《愚公移山》中的话来说就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切都没有变,“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如果这样看待生命的话,又何必羡慕大自然的永恒呢!

  道理讲到这儿,已经比较透彻了。

  (3)可是苏轼觉得还不够尽兴,他又深入一步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一句很难懂。“且夫”是个连词,表示层进关系,可译为“再说”“况且”。再说什么呢?“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话有点费解,感觉与前文衔接不上。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主宰者,如果不属于自己所有,即便一丝一毫也不勉强占有。这似乎说到另一件事上去了,前后不搭。前面说生命长短,这里说占有不占有,两码事呀。同学们谁来说说你的理解?老师认为,苏轼这句话是想彻底解决客人的思想问题。因为上面说看问题有两个角度,角度不同,感觉不同,这有点自我愚弄的味道,并没有彻底解决思想问题。所以,苏轼接下来进一步说,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主,不属于你的就不要勉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问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里点明了最根本的处世思想:顺应自然。人活在世上,为什么会有痛苦?原因可能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背自然,幻想得到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这是自然规律。你想长生不老,就会产生痛苦。所以,不要勉强,要顺应自然。这实际上是老庄思想的体现。苏轼的思想中,融汇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他借此来消解心灵深处的滞碍,化解情感上的痛苦,从而走向豁达。

  (4)于是“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请一位同学读这两段。要读出味道来。

  (5)小结

  前文说过,客人是杨世昌,是位道士。按说,苏轼所说的这番话,应该出白杨世昌之口,道士看得开呀,为什么反过来了呢?这与文章的构思有关。读罢全文,我们感觉到,文中的客人与苏子其实是一个人。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两个苏轼,一个是现实中的苏轼,是痛苦的苏轼;另一个是理想中的苏轼,是豁达的苏轼。这两个苏轼不是截然分开的。因为痛苦,所以才想超脱,于是从老庄中获得灵感和启发。但苏轼不可能一想到老庄就痛苦全消,这谁也做不到;恰恰相反,苏轼的超脱正说明了痛苦正在深深地折磨着他。他求助于老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减轻。痛苦,超脱,再痛苦,再超脱。这就是挣扎中的苏轼。

  七、总结

  《赤壁赋》是一篇很美却很难读懂的文章,因为文章的表层含义和深层意蕴之问的联系不是那么容易接续起来的。但是阅读本文,一定要把二者连接起来,由表及里。

  首先,“赤壁”这个地名就有可推敲的地方。苏轼所在的赤壁并非真正赤壁大战之地,那为什么还要写呢?有人说过:“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说,赤壁是真是假不是主要的,“赤壁”只是一个符号,只要苏轼的情感真实就可以了。苏轼写文章从来不受“真实”的拘束,而是敢于表现思想和感情。比如,他参加科举考试写的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文中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日‘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据说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很欣赏此文,但不知苏轼所引典故出自哪部古书,于是就此典故的出处问苏轼。苏轼回答:“何须出处。”原来是他的杜撰!这说明了苏轼写作的特点。赤壁是假的,但思想感情是真的。这就是表层含义和深层意蕴的关系。

  其次,对“美人”的理解也是如此,其表层含义与深层意蕴有很大不同。对此,前面有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问答。前面也有解说,不再赘述。

  第四,水与月,也是一种艺术符号。表面看是写江水与月亮,实际是写人生道理。

  总之,以上四个方面都体现了本文构思的特点:用表层含义来隐喻深层意蕴。最后的议论,表现了一种理趣,体现了宋代诗文的特点。人在遭遇挫折后,往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究人生道理,排解内心苦闷。这必然闪烁哲理的光芒。《赤壁赋》,不仅仅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同时也是沉思万物、探求人生意义的哲学佳作。

赤壁赋教案9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③山川相缪(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 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赤壁赋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题)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三、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四、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诵读中可根据以下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间天然仙

  第二段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栗

  穷终风

  第四段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五段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举酒属(zhǔ)客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山川相缪(liáo)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讨论题: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讨论提示:

  (1)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3)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4)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2.齐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点。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赤壁赋教案11

  一、教学目的:

  第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第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第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第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第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作家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第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学习第一段

  第1、抽读第一段,正音。

  第2、全体朗读一遍。

  第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学习第二段

  第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第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第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第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第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六)小结两段

  (七)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第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第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八)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抒情

  乐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赤壁赋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

  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

  (1)如诗如画的美景。

  (2)有哪些景?

  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板书)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四、解“悲”之情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 (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板书)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

  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板书)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五、悟“乐”之理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 (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板书)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风波》,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风波》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

  所以,苏轼是——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

  附:

  板书设计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赤壁赋教案13

  教学目的: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语言运用的妙处。

  整体思考: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是积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教学程序及设计:

  (一)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二)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3.关于“赋” 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阵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四)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五)学习第一段

  ( 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

  1、抽读第一段,正音。

  2、全体朗读一遍。

  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近

  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

  澄澈、幽美。

  (六)学习第二段

  ( 这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

  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

  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

  教师简述如下:

  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七)小结两段

  (八)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九)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二

  1、 学习第三段。

  思考:( 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

  (1) 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 “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 学习第四段。

  思考:( 这段写作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对生活旷达乐观的态度)

  a)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b) 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c)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3、 学习第五段。

  思考:( 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

  a)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可恩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

  b) 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洲,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c) 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4、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5、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喷泉”,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他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萧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6、背诵课文。

赤壁赋教案14

  学法建议:

  1、 掌握本文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

  2、 讨论理解:赏析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3、 识记强化:背诵名句,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

  课文导入:

  学生背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正 音: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愀qiǎo然 舳zhú舻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横槊shu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课文注释补充: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

  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

  浩浩乎:广阔的样子。

  饮酒乐甚:喝着酒,快乐极了。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舞、泣,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挟,夹持。以,连词,同“而”。长终,指与明月相终,即永远存在。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洗盏更酌:洗净杯子,重新斟酒。

  一词多义:

  长 抱明月而长终 副词,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 动词,增长

  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关联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

  举酒属客 劝酒

  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表被动

  赏析本文景、情、理的交融:

  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只有四句,但景、情、理三者兼备。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对景下评,表达了作者看山时的惊喜之情。最后两句就是对主客观的关系抒发哲理性的感情。

  本文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是过渡,第三和第四段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把写景、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起来。要注意的是,主人与客人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人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哲学的领悟。前者消沉悲凉,后者豁达开朗,前者充满人生短暂、变化无常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心灵净化的境界,表达了作者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

  精妙优美的语言:

  文中多用对偶句和对称句,读来节奏鲜明、声韵优美。

  用了不少四字句或四字短语,显得句式整齐,语言精练,形象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还有不少叠音词语等。

  背诵重点句子:

  1、 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教案15

  课题

  后赤壁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3、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4、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

  2、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

  难点:

  1、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

  2、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要求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赏析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要求:(课前完成)

  1、熟读全文,注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

  2、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不时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

  3、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

  4、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或讨论

  5、思考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二、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正音、释义,疏通文意(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解释、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㈠、点名诵读(最好是自告奋勇)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坂bǎn行xng鲈l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二)读第二段(同上),正音、释义

  巉chn栖qī鹘h冯png划hu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三)齐读第三段(同上),正音、释义

  裳chng缟gǎo戛ji翩piān跹xiān揖yī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2、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分组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再推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

  (事先予以必要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注意语境,议论抒情的句子要注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

  游前(1节):乐(优游自在)语调舒缓轻快

  游中(2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

  游后(3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

  四、赏析课文第一段: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洁、空灵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第二段、第三段,从中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比较阅读两篇《赤壁赋》;扩展阅读苏轼《定风波》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课文

  第二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水之浅)

  (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格外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

  小结: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另,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惧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不时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处境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三段: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向往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朋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

  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

  小结: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处境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向往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致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致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颖的奇思遐想,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

  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

  二、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一写初秋之物,侧重写江与月;一写孟冬之景,侧重写江月木石

  2、游踪不同:前赋侧重泛舟,人不离舟;后赋写了舟游、山游、舟游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善于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前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态度

  4、所抒情感不同: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彩;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

  三、全文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四、布置作业:

  解决课后练习题

  板书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赤壁赋教案】相关文章:

《赤壁赋》教案06-23

《赤壁赋》教案03-25

《赤壁赋》教案优秀10-08

《后赤壁赋》教案11-03

《后赤壁赋》教案11篇(优选)09-18

《赤壁赋》教案优秀精华(5篇)02-06

《赤壁赋》教案优秀15篇[集合]12-08

《赤壁赋》教案优秀必备5篇02-16

《赤壁赋》的说课稿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