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河颂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河颂教案 篇1
【教学构想】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它的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教学时可充分利用CAI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然后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要深人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要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查找了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及文化精神的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教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了解的《黄河颂》的相关知识,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教师对学生朗诵的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三、感知课文,合作探究
l.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2.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3.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四、小组合作,诵读课文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本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五、深人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以本课为例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一首诗词?
(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议明确。)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学生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诵读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六、再诵课文
配以音乐,将学生的感情调至高峰,教师读朗诵词,全班一起朗诵。
七、拓展延伸
教师提供《长江之歌》歌词,学生阅读,并思考文后的题目。
多媒体显示:《长江之歌》。
1.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2.仿照“黄河颂”中比喻、拟人的写法,以“啊!老师”(或母亲,朋友……)为题,写一两个片断。
3.课余欣赏《黄河颂》与《长江之歌》,在激昂高亢的旋律中领略黄河、长江的风采,感受歌中洋溢的爱国热情。
【教学后记】
增强课堂活力是上好语文课的主要条件,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就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自身的两大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恰如其分予以表现,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每一篇文章都包涵了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精神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悟,这是可以让课堂教学展现无穷魅力的宝贵资源。这里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把这种资源挖掘出来。因此,我在课文的导语、过渡语、总结语上精心设计,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艺术效果。在进行《黄河颂》教学时,我要求查找了许多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及文化精神的资料。在课前的交流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诗是《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结合学生刚上过的本诗的音乐知识,播放了《黄河大合唱》的前三部音乐,从感性上感染学生,在接下来的诵读中学生主动独诵,四人组齐诵,全班齐读,不知不觉上成朗读课,学生也领会了诗中的意境与情感,朗读非常感人。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作为教与学双向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有效方式,已被广大师生所认可。但提问如果把握不好,变成“满堂问”,或者提问价值不大,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该体现这样的功能,
一是体现教师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及课堂设计思路,它应该具有牵引学生思维的导向作用,它的先后承递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是要充分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之所需,要在教材和学生的交合点上,点出学生的真正起疑之处,方可真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进行《黄河颂》的教学时,鉴于学生对于诗歌写作的背景不太了解。所以,我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先介绍了写作的背景,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此看来,课堂提问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并加以因势利导,这样学生的课堂思维才能被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自然也就不会如一潭死水了。
黄河颂教案 篇2
【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初一学生爱朗读,表演欲望也很强烈,但他们对诗歌朗读技巧掌握不好。所以教师要借助多媒体,通过对语音、声色、节奏、语速、重音的把握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好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情感,美读诗歌。通过美读使学生在声音中陶醉,在真情中陶醉。初一的学生还喜欢模仿,在这里我要防止学生只停留在朗读的表层,(只是模仿老师或录音的朗诵)所以我在对学生朗读技巧进行指导的同时还要与学生一起边读边品析、揣摩语言,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初一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爱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品析诗歌语言是让他们交流阅读体会的好方法。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值得品味的东西很多,学生也只有在斟酌词句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学生都有朴素的爱国之情,但这份情感可能藏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我将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国之情。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标、单元提示要求及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作品主体部分结构与内容。学会品析诗歌语言,为今后赏析文学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把握诗歌节奏有情感反复朗读诗歌(重点是歌词部分)。通过合作探究方法品析诗歌语言,了解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欣赏“黄河”这一英雄形象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爱国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诗歌语言高度凝炼,只有多读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诗歌教学也不能只重情感体验而忽视了语言的揣摩品味。如果这样便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基于以上情况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为“品析诗歌语言,体会诗歌蕴含的爱国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能明理载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道德情操得到培养,意志品格获得锤炼,审美情趣得到陶冶。所以我采取重阅读,促进感悟;重探究,鼓励尝试;重合作,多向互补;重方法,学会迁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德、智方面主动地得到发展。
【教学流程安排】
这节课我的教学流程是由五大板块组成,它们分别是:
一、开门见山,启发思考
开门见山地点出这节课的题目──《黄河颂》。抓一个“颂”字,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颂”字什么意思?接下来又提一个较难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要歌颂黄河?”
(这样一易一难,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和思考的欲望。接下来我让学生用一些词语去描绘黄河。多数学生无法找出恰当的词语,因为他们多数没有见过黄河,此时的.他们一定想看看黄河的样子,我便可以在学生们的期待下播放黄河的影像及图片,学生经过了如此直观的视觉刺激,一定会想起很多词语来描绘黄河的英雄形象。接下来,我并不急于让学生看诗文,因为学生对这首词的背景并不了解,此时看诗文,学生不易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要对诗歌写作背景简单介绍,引入抗日战争的话题,让学生回顾自己看过的抗日影片,唤起他们以往的经历,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心中朴素的爱国之情。我还会用最直观的手段为学生播放反映中华儿女反抗入侵者,奋勇杀敌的歌舞剧《保卫黄河》。此时的学生一定会很激动,也许他们会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提问:中华儿女面对民族生死存亡之时,是谁给予了他们如此大的勇气和力量保卫家园?相信学生一定会找到答案,那就是──黄河!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直观的影像及环环相扣的问题在边赏边悟的过程中产生强烈阅读欲望,从而接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二、合作朗读、交流体验
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朗诵词部分,学生齐读歌词部分。
(通过师生的合作朗读,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教这篇文章而是与他们一起学习,欣赏这篇文章。老师也就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我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之前,要先范读歌词部份,所以我很自然地继续采用师生合作阅读文章的方法再读文章。(只需把角色互换便可)经过这一环节,我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这一环节中,范读课文结束后,我要谈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朗读文章。这为以后学生朗读后进行体验交流打下基础。)
(接下来我并不急于让学生朗读文章。我要组织学生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先对文章内容和结构进行研讨。)
1、歌词部分一开始就歌颂黄河了吗?
2、歌词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对黄河进行了歌颂的。
3、在“颂”之前作者在写什么?
4、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5、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如果没有对文章内容进行研讨就让学生合作朗读,很可能会出现学生简单模仿教师的范读形式。而缺少了真实的感情,这样学生是很难入境的。
另外,对文章主体部分进行分析时必然会了解到这篇文章的结构,即望黄河──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保卫了中华民族)(激励了中华民族)──学习黄河,这样有利于生与生之间合作朗读时进行分工。
我设计的生生合作朗读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其它同学要对朗读结果进行评议,学生在评议过程中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不但可以对朗读技巧进行指导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在这一环节设计上,我会本着师与生合作,生与生合作的原则来完成课文的朗读,在画面音乐的辅助下,把学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如果有必要,我还可以借助表演或评选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精读作品、揣摩语言
(诗歌教学不能只重情感体验而忽视了语言的揣摩品味。如果这样便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品析文章语言的方法很多,考虑到诗歌的特点,在这节课上我采用的是“炼字法”,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早就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说法。我认为今天的诗歌教学也可以采取“炼字法”对诗歌语言进行品析。)
问:文中哪个字用得妙?妙在哪里?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身的语言感觉,是很容易把文中富于表现力的字词找出来的。如:奔、掀、劈、铁、摇篮、屏障、臂膀等词。接下来我问:能不能对这些字词加以“换”和“删”?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便有了一个广阔的合作交流空间,他们在讨论上面问题的同时加强了对作品的深层理解。)
如“奔”字可否换成“流”字,学生一定会对这两个字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奔”字更能体现黄河那惊涛澎湃的景象和锐不可挡的气势。而“流”字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紧扣诗歌教学的根本,在品析语言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这一环节的设计也为学生今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养成了学生在阅读中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意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创新实践,链接生活
问:如今的和平年代是否还需要“黄河精神”?
(依据新课程理念,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我要让学生链接生活,讲述课文的实际意义。这一问题的创设可以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式的个性阅读。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保卫好祖国,建设好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安排
上网查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其他资料,进行阅读。有条件的可以学习歌曲《黄河大合唱》。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环节旨在于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近生活更好的感悟作品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 黄河颂
光未然
望:近 远
养 育
颂:保 卫 历史贡献
激 励
学:伟大而坚强
黄河颂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
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4.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5. 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内容探究
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
4.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
五、小结课文
六、欣赏《黄河颂》音乐
黄河颂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文明、文化、灾难);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2.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4.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5.综合探究,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保护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现状,加强环保意识,以行动保护汕头的母亲河——韩江。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内一节时,课外一节时)
教学用具: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内)
一、导入新课并投影学习目标。
二、音乐欣赏:点击浏览图片并欣赏《黄河颂》。(紧凑点击图片,进入最后一张时缓缓拉动文字框滚动条)
三、作家作品介绍。
课堂练习。(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四、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学生齐读。
五、独立思考、质疑探究: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前文一直在写黄河,标题也是颂黄河,可诗歌最后四句却在写英雄儿女,是离题吗?
3.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
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诗人歌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你是怎样理解的?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六、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小结。
七、对比阅读,拓展练习。(于天命的散文《黄河颂》)
八、布置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完成《一课一练》。
九、板书设计: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第二课时(课外)
十、利用综合资源,通过浏览推荐的相关网页,自主深入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十一、教学后记:
一直担心这种情感丰富的爱国主义诗歌,难上!在图像、音视频等感性材料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仅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头”和一个自主学习的课件,学生是否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呢?事实上,这种忧虑是多余的。
我借助同学们自己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和本课件,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意识,再加上播放、欣赏气势雄伟的歌曲《黄河颂》,学习《黄河颂》竟成了一节庄严肃静的爱国教育课。
没见过黄河,但通过诗歌文字描绘及几张黄河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运用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里互读,然后分批朗读(1~30;31~60),最后推选男女学生代表来朗读,课堂的气氛显得十分活跃,朗读时声势是一浪赛过一浪。
在朗诵中,我们赞美了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更让我体味到了学生本身就是一股如黄河般彭湃的雄伟力量!
课余时间里,学生利用本课件继续自主地深入地拓展学习。
课件设计以《黄河颂》为主体,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是一堂学生自主学习课、音乐文学欣赏课、探究课,同时,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源来自主学习了解黄河的文明、文化和“母亲河”的灾难史以及现状,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探究的好帮手。
黄河颂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教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学生一个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黄河颂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
②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③理解歌词内容,启发优秀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感悟歌词的思想感情;培养优秀学生初步鉴赏歌词的能力
课前准备
歌词是贴近大众的文化样式,形式活泼,琅琅上口,深得优秀学生的喜爱。课前让优秀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歌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兴趣,增加积累。
教学设计:
一、导语。
大家知道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吗?(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吗?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就是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篇《黄河颂》
二、话说黄河。
(优秀学生自由畅谈)
小结:大家的发言让老师再次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在哪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诗人光未然做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颂歌。
三、吟诵黄河。
1、师范读。要求:批注重音字,语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来读。
2、探讨朗读语速,语气及重音。
3、分小组朗读、优秀学生评价。
4、师生联读。(配乐)
四、探究黄河精神。
1、河有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写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3、你能用一个相似的词来替代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来发出你自己的誓言吗?
(生小组合作探究)
五、咏唱黄河歌曲。
六、小结: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中华儿女,维护的祖国的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我们的民族挤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课外延伸。
黄河颂教案 篇7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2.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借助录音媒体,通过语音、声色、节奏,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美读诗歌通过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入情、入境、会心,感受诗歌的意蕴、情感
2.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抓住全诗的关键性语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3.美点寻踪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赏读,探究诗歌的美点,激活学生的赏析品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4.延伸拓展法沟通课堂内外,乘坐阅读“直通车”,收获多多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黄河大合唱》第一、二、七部歌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学生听诗、看诗(默读)、读诗(出声读)、说诗(复述诗歌大意),熟悉诗歌内容,把握抒情脉络,了解创作主旨;品读诗歌,鉴赏诗歌美点;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空间
【黄河颂教案】相关文章:
《黄河颂》教案09-13
《黄河颂》教案02-28
黄河颂教案09-05
《黄河颂》的教案09-07
《黄河颂》教案01-20
黄河颂教案10-28
《黄河颂》优秀教案06-25
精华黄河颂教案01-01
《黄河颂》教案优秀01-31
黄河颂优秀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