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2-01-15 06:36:4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中班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在《春天的童话》这个艺术主题里,种子发芽这个内容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本来在春天这个季节里,发芽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幼儿也在自然角种植时观察过种子发芽的现象。而《芽》这篇散文意境优美,其中还有一些非常美的词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美,而且也可以丰富一些词汇,如:胆怯、滋润、抚摸等。虽然散文这种题材幼儿以前接触得很少,但现在我们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我们想让幼儿尝试接触。而且这首散文讲的就是小芽在发芽过程中经历的从胆怯到勇敢的心理历程,也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中优美的词语。

  2.认真倾听散文,感受散文中小芽从胆怯到勇敢的心理变化,并用动作表现。

  (二)活动准备

  课件,两段音乐,太阳、春风、春雨、芽的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春天来了,你们看是谁从土地妈妈的怀抱里探出头来了?(教师边做动作,边说)

  ——原来是,小种子发芽了。可是,你看,小芽怎么了?心情怎么了?(教师做出不开心的表情)

  ——咦?为什么小芽不开心了呢?

  ——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散文《芽》吧!

  2.完整欣赏课件

  3.分段欣赏

  1)联系幼儿实际来理解、并体验小芽胆怯的心理

  ——散文中,小芽儿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像个什么样的小姑娘,散文中有一个很好听的词语,我们再来听听看。

  教师表演动作

  ——为什么小芽儿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会胆怯呢?

  ——哦,原来它觉得自己就要离开土地妈妈了,所以会胆怯。那你有没有什么时候感到胆怯了呢?

  请幼儿自由说说

  ——这个时候谁来帮助它了?

  ——我们来听听,是谁来帮助小芽了,她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表演第一段

  ——是谁来了,它是怎么帮助小芽的?

  ——请你一边说一边用动作表示。

  ——我们一起来做春风和春雨来帮助小芽吧。

  教师带幼儿一起朗诵并表演散文第一段。

  ——小芽在春风春雨的抚摸和滋润中有什么感觉?(温暖、亲切)

  ——小芽感受到了别人带给他的温暖、亲切。

  ——可是,小芽还是有些害怕。你听,太阳、春风、春雨是怎么跟它说的?

  2)感受到来自朋友的温暖帮助

  三段播放给幼儿看(课间)

  ——太阳对小芽说了什么?

  如果幼儿说不出,教师可拿出太阳的头饰单独说一遍

  ——原来,太阳给了小芽光亮,小芽就会变得健康,我们一起来学太阳帮助小芽吧!

  集体朗诵

  ——那春风是怎么说?谁能像刚刚太阳说的那样对小芽说

  集体朗诵,

  教师做小芽,请幼儿来做春风

  ——那春雨是怎么跟小芽说的?

  教师来做春雨,小朋友来做小芽,教师朗诵一遍,然后再角色互换。

  3)体验到乐观面对的重要

  ——小芽听了它们的'安慰,现在它有什么变化呢?(幼儿看课件)

  ——小芽终于在朋友们的鼓励中,变得坚强、勇敢了。那我们也来做做勇敢的小芽。请你把勇敢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引导幼儿边说边用动作来表演:抬头、挺胸、眼睛睁大、微笑。)

  4.再次完整朗诵并表演

  ——那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完整的念念散文表演吧。

  5.分角色表演

  ——谁愿意做太阳、春风、春雨来帮助小芽?

  ——小芽要把一开始的胆怯和后来勇敢、坚强的表情做出来哦!

  6.教师小结:

  ——你们喜欢小芽吗?为什么?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胆怯的事情吗?是谁帮助了你?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芽刚刚离开妈妈的怀抱所以会有胆怯的心理。经过别人的帮助、鼓励,渐渐摆脱了那种胆怯的心情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其实在生活中,不管小朋友还是大人,都会遇见一些不知道的事情,这时都会感到害怕和恐惧。不过,别忘了在我们身边会有很多好朋友,他们会来帮助我们,所以我们要像小芽一样勇敢、乐观的面对,你们说好吗?)

  三、分析:

  《芽》这是篇很优美的散文。散文有三大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这三个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的。意境美是融入在语言美中,今天老师的语言、体态;音乐、课件都成功的营造了散文优美的意境。但是,今天在欣赏散文的语言时,教师忽略了孩子对散文语言的理解。因此,最后孩子对散文的情感体验缺失了。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理解散文的方式,教师应给与机会,让幼儿或说出自己的想法;或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在充分理解了散文的语言美时,才能体会到散文中蕴含的情感美。

  四、反思调整:

  1. 目标的制定

  欣赏散文和认真倾听散文,有重复的意思。认真倾听散文也是包含在欣赏散文的要求里,建议去掉。因为,整个活动都是在小芽发芽的情境中进行的,建议在目标中加入“在情境中“感受小芽从胆怯到勇敢的心理变化。

  2.提问的设计

  教师语言过多,是剥夺幼儿说话的罪魁祸首。在活动中,教师比较心急,看孩子回答不出来,就急着告诉。因此,问题的导向不够开放。建议,提问要再开放些,让孩子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并给孩子机会大胆表达。

  3.幼儿参与的程度

  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就在看孩子们愿意参与的程度时候足够。因此,我们要适时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环节三中“理解散文中的词汇”,教师应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大胆表现自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也许,孩子们的理解不一定正确,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语言和肢体动作上的正确引导。这样的过程能让孩子真正参与到理解、感受散文中来,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中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如各种各样的物品包装盒、包装带、瓶等),如果我们随便就把它们丢弃,那么就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而相反,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把这些生活垃圾稍作装饰、加以设计,即变成一件件有趣的玩具。这不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实践减少垃圾的最佳方法吗?所以我特设计了以废物利用为主题的语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游戏,让幼儿懂得有点废物可以利用。

  2、教育幼儿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3、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活动准备

  1、以本园环保展览室为背景,创设废物商店,其中的商品是利用各废物品做成的玩具。请大班五名幼儿戴不同的动物头饰参与表演:讲述《废物商店》的`故事,并拍成录像。录像机、电视机各一部。

  2、室内创设一废物商店(同上),以及准备若干与商店对应的废旧物品。

  3、用废品制成的半成品玩具及有关的美工材料。

  四、活动过程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出故事。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废物商店了吗?(让幼儿交头接耳地议论)告诉你们吧,在动物村里,孔雀姐姐开了一个商店,这个商店的名字叫“废物商店”。你们想知道商店里有什么吗?

  2、教师边讲述边引导幼儿观赏录像。

  指导语:废物商店特别吸引动物,是因为:你拿一件废物可换取一件玩具,这下动物们可高兴啦。播放录像。(内容详细附后)

  3、观看完毕,教师提问:孔雀姐姐开这个商店好吗?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处?我们也学孔雀解决,用废物做玩具,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好吗?

  4、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

  5、游戏活动(一):换玩具。让幼儿用废旧物品去商店换玩具,商店的主人由教师扮演,重点指导幼儿游戏时代语言表达,即礼貌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6、游戏活动(二):体育和美工活动。如用纸棒开展钻山洞、跳房子;用挂历纸折大扇子、装饰快餐碟等。

  7、小结结束。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纸箱的各种玩法,锻炼孩子爬、跑、钻的能力。

  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

  二、活动准备:

  在C区地垫上放有大小纸箱若干个。纸箱上都挖好了洞,可以让幼儿把手伸出来。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听音乐模仿机器人做准备活动。

  (二)纸箱游戏:百变纸箱地垫上放了很多纸箱,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用纸箱来做游戏。

  玩法一:我是机器人。

  出示纸箱,请幼儿套上纸箱模仿机器人走路。小纸箱一个人玩,大纸箱可以几个人玩,小朋友自由选择伙伴玩。

  玩法二:穿山洞。

  请小朋友将纸箱一个一个连起来,象一列火车,然后请幼儿一个一个从纸箱的一头爬向另一头。

  玩法三:开小车比赛将小朋友分成两组,小朋友站在纸箱里,用双手拿起纸箱跑向终点,先到为胜。

  (三)放松活动听音乐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有几个孩子兴致勃勃的用积木拼着电脑,有的孩子在电脑上认真地打字,有的孩子在像模像样地修电脑。随着电脑走进家庭,孩子们对电脑有了一定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的学习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于是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设计有趣的环节,让孩子对电子邮件这一现代科技手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操作中吸引幼儿主动观察、总结、讲述,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完成课程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出版了解电子邮件快捷、准确、省钱的特点,培养孩子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初步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能用教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观看电脑操作。

  2、制作课件:电子邮件,电脑—电视转换器。

  3、给幼儿一日活动拍照,并下载在班级电脑上。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圣诞节马上到了,原来教我们小朋友的郭老师要给我们小朋友一份礼物,但是她现在在加拿大,那郭老师怎么样做我们才能收到她的礼物呢?小朋友想想办法(幼儿自由地回答)。

  二、看电子邮件

  1、郭老师的礼物到了,来看看是什么礼物?请幼儿浏览电子邮件中的礼物。

  2、这里有封信,我们来读一读,郭老师对小朋友说了什么?

  3、这里有张照片,看看是谁。

  4、邮件里还有一张贺卡,我们来看看,多漂亮啊,贺卡上的字和星星还会动呢,小朋友听到什么了?(圣诞快乐)小朋友跟着一起唱吧。

  5、你们看了贺卡后心里觉得怎么样啊,为什么?郭老师送给我们小朋友的礼物里有信、照片、漂亮的贺卡和好听的'音乐,这些是怎样一次发过来的呢?你们想学习吗?

  三、了解电子邮件的传送方式以及电子邮件的优点。

  1、幼儿讨论:信在哪里写呢?写好了该做什么?最后怎么发送?

  2、我们要给郭老师回信了,小朋友想对郭老师说些什么?怎么发送?请小朋友分组讨论。

  老师小结:电子邮件就是我们在写好的信,连同声音、图片通过电脑发送出去。

  3、郭老师为什么要送电子邮件呢,还有哪些传送方式?

  4、平信和电子邮件哪样好,为什么?

  四、给郭老师写信,激发幼儿爱科技的情感。

  1、电子邮件以前有吗?现在有了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2、电子邮件很快,省钱,很准确,可以看信、发送贺卡照片、还可以听声音,我们班小朋友每天的学习内容还有在幼儿园拍的照片老师都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爸爸妈妈了。

  3、除了发送电子邮件,电脑还有很多的本领,可以在上面查资料、玩游戏,还可以学习。

  4、全班幼儿给郭老师说说心里话,老师写,然后查找最漂亮的贺卡发给郭老师,并把我们的一日活动照片发给郭老师,以后也经常和郭老师联系。

  活动延伸:

  1、请幼儿玩电脑动画数学游戏:比比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并请家长拷回家让小朋友们玩。

  2、家庭作业:请小朋友在电脑上画画,让家长拷到幼儿园来,老师打印出来,张贴出来请其他孩子欣赏。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借助多种材料造高楼,尝试用目测、自然物测量等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

  2、活动中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并乐意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造高楼材料:奶粉罐8、箩筐8、盒子12、垫子16、椅子6

  测量工具:棍子、布条、绳子、丝带、皮带尺

  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两个人比高矮。

  1、请小朋友比高矮。

  谁愿意比一比?谁高谁矮?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看最上面可以知道。

  2、借助小阶梯,两个小朋友比高矮。

  你为什么要站在椅子上?这种方法比高矮准确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小结:比高矮必须两个小朋友都站在同一起点上,看最上面,这样子比高矮最准确。

  二、造高楼。

  1、教师介绍材料:奶粉罐、箩筐、盒子、垫子、椅子

  今天老师请你们造高楼比高矮。

  要求:每一组一种材料,利用你们分到的材料造一座又高又稳的高楼。如果你们组的高楼造好了,请回到位子上。

  2、教师指导和帮助幼儿造高楼。重点指导椅子高楼和泡沫垫高楼。

  3、比较高楼的高矮。

  小朋友造的高楼又高又稳,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哪座最高?其他几座呢?

  当眼睛看不出高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

  三、比高矮。

  1、教师介绍材料:棍子、布条、绳子、丝带、皮带尺

  2、提出要求:

  每一组选择一种测量工具,4个朋友商量好分工。

  把每座高楼测量的结果用纸条做上记号。

  记录纸:五座高楼全部测量好了以后,把最后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用数字记录下他们排队的顺序。

  4、幼儿选择测量工具。

  5、幼儿分组测量。

  要求:注意在测量的时候不能碰到高楼,测量的起点一定要在同一个地方,看最上面。

  6、教师指导。

  四、集中交流

  1、展示结果。

  2、幼儿介绍测量工具和方法。请一个幼儿进行介绍。(棍子)

  哪一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工?怎么测量的?用了什么方法?

  3、教师小结和反馈幼儿遇到的.问题:当测量工具不够长的时候可以再接一根;在测量泡沫垫房子的时候,要把绳子拉直。

  五、延伸

  1、当我们没有这些材料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

  2、除了这些方法,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2、巩固对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提高对图形的抽象概括能力。

  3、能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

  【活动重点】准确迅速地辨认图形并说出名称。

  【活动难点】能用语言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活动准备】

  1、将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形卡片放在一起组成图形王国;

  2、三只小熊图片:小熊的.嘴巴各是三种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头上的帽子颜色分别是蓝、绿、红;

  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熊去春游》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指导语:春天来了,有三只小熊要去春游了,它们来到了图形王国,看看它们都看到了什么?

  二、展开:

  1、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同类图形。

  出示:“图形王国”图片,请幼儿分别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指导语:图形王国里有许多图形,请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2、能用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提问: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思考、互相讨论)

  小结:它们的共同点是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有边和角;不同点是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圆形只有边,没有角,是圆圆的。

  3、游戏《找图形》,巩固认知。

  (1)听声找形:教师拍一下手,幼儿拿出圆形;拍二下手,拿出三角形;拍三下手,拿出正方形或长方形。

  (2)听音找形:教师说图形,幼儿拿图形。如“拿两个大小一样但颜色不一样的圆形”。

  (3)按要求摆形: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摆出图形。如“摆放两个位置不一样的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在上面,两个角在下面;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在上面,一个角在下面)

  4、趣味游戏《喂小熊》。

  指导语:三只小熊都想吃和它嘴巴一样形状的饼干。请你找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饼干去喂小熊。(幼儿分别拿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表示饼干,举起来表示喂小熊,老师检查验证)

  指导语:三只小熊都想吃和自己帽子颜色一样的饼干。(幼儿分别拿出红、黄、蓝颜色卡片表示饼干,举起来表示喂小熊,老师检查验证)

  【活动延伸】

  随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到户外一起寻找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并拢朝一定方向跳,发展腿部的力量。

  2、能遵守游戏规则,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蟋蟀头饰,指定一地方为“家”。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今天天气真不错,小蟋蟀们,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带领幼儿进行队形队列练习,由大圆走成小圆等。

  二、基本活动。

  1、真舒服呀,以后妈妈要经常带你们去锻炼身体。咱们蟋蟀可是昆虫里的跳跃能手哦!小蟋蟀们,你们长大了,现在你们也来学一学、练一练跳跃吧。

  2、幼儿自由练习。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跳跃方法。

  3、强调双脚并拢跳的规范动作。咱们蟋蟀跳的时候是向前跳的.。我们只有跳得远远的,连续跳得快快的,这样才能当最棒的蟋蟀哦!小蟋蟀们,现在就跟着妈妈一起来跳吧。

  4、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脚稍弓,脚后跟抬起,脚掌用力蹬地,然后向前连续跳,注意脚落地时要轻。

  5、幼儿跟着老师练习正确的连续跳。

  三、游戏:蟋蟀找家。

  1、讲解游戏规则,开展游戏:你们真能干,今天全都学会了连续跳,能够朝一定的方向跳得远远的、快快的。现在妈妈分房子啦,房子在场地的各个方向,当我发出口令说“出发”的时候,你们就找准一个“家”,然后用刚才所学到的方法跳过去,好吗?

  2、反复游戏数次。纠正幼儿不规范动作。

  四、放松活动。

  蟋蟀们今天真能干,表现得都很棒,大家现在一定都累了吧,来,都到妈妈这儿,我们来抖抖大腿,拍拍臂,放松一下。

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优美的音乐能给人带来美好和安静。

  2、学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感知红、黄、蓝、绿四种色彩与生活、情绪的关系。

  2、物质准备:实物梨子2个,小提琴1把,音乐磁带《梦幻曲》,故事PPT与故事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梨子,导入活动

  1、出示梨子,请幼儿说说:切开来的梨子像什么?

  2、小松鼠捡到了一只大梨子,它把梨子做成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故事PPT图片第一、二幅,教师讲述故事“小松鼠捡到了一只大梨子,他把梨子切开来做成了一把小提琴”。

  (1)小松鼠为什么把梨子做成了小提琴?

  (2)出示小提琴,教师简单介绍小提琴。

  2、教师继续讲述:“小松鼠拉起了小提琴,琴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同时播放音乐《梦幻曲》。

  (1)听到琴声你感觉怎么样?

  (2)那么,森林里的动物们听到了琴声会怎么样呢?

  3、逐一出示图片,讲述故事第二段。

  (1)逐一出示狐狸捉小鸡的图片和狐狸对小鸡说话的图片。提问:狐狸正在干什么?狐狸听到这样优美的琴声,它怎么了?为什么狐狸听到音乐不捉小鸡了?

  (2)逐一出示狮子追兔子的图片和狮子对兔子说话的图片。提问:狮子正在干什么?狮子听到优美的琴声,它怎么了?为什么狮子听到音乐不追兔子了?

  (3)回忆经验:你们在哪里也听过这种音乐,让自己变得很舒服、很美好呢?

  (4)出示图片,教师继续讲述:“动物们都来到松树下……星星来听,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4、逐一出示故事图片的后三幅,讲述故事第三、四段。

  (1)突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咦?这是什么呀?

  (2)继续讲述故事到最后。提问:这粒东西到底什么呀?你怎么知道的.?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用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1、师:故事中的小提琴是用什么做的?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梨子小提琴》。我们在来完整地欣赏这个故事吧!

  2、幼儿边欣赏音乐边用动作表现。

中班教案 篇9

  每次,和孩子们讲《每一次》这个绘本故事,都会深深地感动,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自己一也曾将这个故事带到不同的地方,给不同的孩子讲,不同的孩子,同样的感动。有几次,素不相识的教师突然会问我,你是不是陈老师,观摩过你的活动“每一次”,太感人了……我不禁会想,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所有人。随着我一次又一次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这个美丽的故事,我的感受越来越深,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充满了爱与温暖的情感之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去获取一种心灵的感悟与驰骋呢?从这个故事的教学中,我的体悟颇深。

  绘本故事《每一次》由理查德.爱德华兹(Richard Edwards)文,苏珊.文特尔(Susan Winter)图,漪然翻译。故事描述了一只小熊和妈妈每天都无忧无虑玩最喜爱的捉迷藏游戏,从春天玩到秋天。有一天,小熊独自悄悄跑远了,任凭它怎样的呼喊,都听不到妈妈的回答。就在它最孤单、害怕、恐惧、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候,却听到了妈妈熟悉的声音。整个绘本图文并茂,传递了深深的母子依恋之情,更表达了无论小熊躲到哪里,每一次妈妈都能把小熊找到的坚定心声。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主要情节,能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知故事中“每一次”的内涵。

  2.为小熊和妈妈相亲相爱的亲情感动,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感人片断。

  活动准备

  故事PPT,配乐《爱的礼赞》《午夜之光》《圣母颂》的选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

  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观看PPT同时聆听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幼儿完整欣赏配乐绘本故事《每一次》

  1.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三)分段重点欣赏

  1.欣赏小熊与妈妈捉迷藏的画面。

  2.讨论:为什么每次妈妈总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

  3.幼儿欣赏小熊跑丢后的画面并讲述。

  4.讨论:故事里原来小熊想把“每一次”说几遍的,后来说了几遍?为什么?

  (四)跟随PPT画面的播放,幼儿回忆并尝试讲述故事

  师:这个故事真感人,有的地方让人感到很快乐,有的地方让人感觉有些担心也有些害怕,还有的地方又让人感觉非常感动也很幸福。我们再来好好欣赏这个故事,也可以自己来看着画面讲讲这个故事。

  交流分享与总结:

  1.师:说说你和妈妈的那些像小熊和熊妈妈一样相亲相爱、让人感动、幸福的事情。

  2.总结:不管小熊走到哪里,每一次妈妈都能把他找到,因为小熊是妈妈的宝贝。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是妈妈的宝贝,所以,无论走到哪里,妈妈也总能把我们找到!

  一、故事导入的设计有赖于对作品深入解读与感受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对教材的深入审议,文学作品尤其如此。教师只有对作品进行仔细地分析,深入地感受,才能将作品中最重要的审美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把握住作品动人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思考如何将作品有效地传递给幼儿。此时,教学设计的思路也就应运而生。故事绘本《每一次》的文字与画面,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无时不透出的温暖:铺着树叶的洞穴,夏日的阳光,蓝色的河水,每幅画面都色彩明朗,小熊和妈妈在这样一个明亮而温暖的.世界里,快乐地游戏,就像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由此,我马上就链接到教学,我把故事的引入设计为让幼儿欣赏小熊和妈妈捉迷藏的画面,引导幼儿关注画面上的两只熊在干什么,关注这两只熊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幼儿一下子关注到故事的主要角色,猜想两只熊之间的关系(母子、父子、大小),注意到故事中贯穿始终的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带着自己的猜想进人故事,带着问题来欣赏故事。所以,我的开始部分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1.欣赏前提问:看,画面上有谁?感觉它们好像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们好像在玩捉迷藏游戏的?

  2.你觉得大熊会是小熊的什么人呢?(教师介绍小熊的名字——珂皮珂)

  3.提出倾听故事的要求: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关于小熊珂皮珂的故事,名字叫《每一次,珂皮珂》,听一听,它们究竟是谁?故事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

  二、角色特征的把握有赖于对作品用心揣摩与表达

  小熊像所有小孩子一样调皮、好奇而且依恋妈妈,它会将自己藏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对妈妈说“你找不到我啦”,然后等着妈妈不慌不忙地走过来,充满爱意地说:“哦,我能找到你!”就这样确认了温暖一直在身边,这种感觉实在太熟悉了。这样的情绪情感如何正确、恰当地传递给幼儿?对这个故事的讲述方式,需要进行分析:春天、夏天、秋天,季节在不停变化,每一次小熊躲藏的地点也在变化,但爱却始终没变。因此,在讲述故事时,要用心揣摩,对小熊每一次躲藏的环境、情境的静态性描述语言,适合用一种比较轻松、略慢的、直白叙述的语气去讲述。关于小熊躲藏的动作,对妈妈的呼喊:“你找不到我啦。”妈妈寻找小熊时的神态,对小熊的回应:“哦,我能找到你!”这些动态性描述语言,则适宜用一种轻松、愉悦,怀着宝宝对妈妈撒娇、依赖,妈妈对宝宝慈祥、关爱的情感语气去讲述。另外,教师在讲述妈妈和小熊之间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时要有一定的对比,通过合适的语气、适宜的节奏、恰当的停顿、真挚的感情,让这两个角色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的变化直达幼儿的内心。

  三、故事内涵的表现有赖于教学设计的到位与巧妙

  故事的高潮从小熊趁妈妈不注意,悄悄地跑了开始。小熊带着妈妈总能找到自己的心态独自去外面的世界,它毫不犹豫地跑过小河,爬过山丘,躲进绝妙的藏身地。可是这一次,它一再的呼喊,却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回应。小熊在深夜的森林孤单地徘徊,浑身发抖,不知所措。这时,有谁正拖着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在向小熊靠近,小熊在极度恐惧中想起妈妈的温暖,不住地喃喃低语:“你找不到我啦。”意想不到的是传来了妈妈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哦,我能找到你!”这就是故事感人至深之处,让人不禁热泪盈眶。为了让幼儿能深入地体会到故事的内涵,我认为最感动自己的地方一定也是孩子最敏感、最动情之处。因此,我在教学环节三组织幼儿故事欣赏时,注意了分段讨论与重点欣赏的巧妙结合。过程如下:

  1.教师提问:“在这个故事里,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很快乐?妈妈和小熊是怎样捉迷藏的?”由此引导幼儿重点欣赏小熊和妈妈捉迷藏的愉悦画面,随意地模仿、扮演妈妈和小熊游戏的情景,体验母子亲情的自然流露,小熊和妈妈的相亲相爱。

  2.讨论:“每次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讨论的设计是为了能引发幼儿发自内心的思考,透过现象认识到:无论小熊走到哪里,妈妈的眼光始终伴随着小熊,这就是爱与温暖的力量。

  3.教师提问:“故事讲到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很担心?”以此引导幼儿重点欣赏并讲述故事中小熊跑丢后的情景。幼儿通过讲述,与同伴分享自己体验到走丢后的恐惧和再次回到妈妈怀抱的惊喜和温暖。

  4.讨论:“故事里原来小熊想把‘每一次’说几遍的,后来说了几遍?为什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幼儿更深入思考与体验,当小熊回到那个铺满了明亮的黄色树叶的港湾,躺在妈妈温暖而宽厚的怀抱中暖暖的睡去,是那么的安心、舒适与幸福。

  四、情感共鸣的有效生成有赖于情境与音乐的交融

  艺术各门类是相通的,有效的整合可以使作品更具生动、形象、传神的特性,突出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性美感。根据《每一次》故事中情绪情感不同的段落,我分别选择了《爱的礼赞》、《午夜之光》和《圣母颂》三首乐曲为作为讲述的背景音乐。《爱的礼赞》为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小提琴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温婉动人,柔美甜蜜温馨,洋溢着甜蜜幸福的味道,与故事中小熊和妈妈幸福地从春天到秋天玩着捉迷藏游戏的情景十分吻合。《午夜之光》乐曲中神秘、安静中略带紧张的情绪,能很好地渲染小熊在深夜蜷缩在大树背后,孤单、无奈、慌张、无助的情绪。《圣母颂》的乐曲中,饱含的父女之情,溶进了经历坎坷体验痛苦后,对幸福和未来的憧憬,感情不断升华。它与历经迷路、寒冷、孤单、恐惧后终于回到妈妈怀抱的小熊的情绪十分相似。在这个故事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让幼儿倾听,感受,用自己深情、投入的讲述,配以和谐的音乐、优美的画面,让孩子不知不觉进人文学表达的情绪情感中,用深人的感受切实打开孩子的心扉,引发孩子表述自己和妈妈间也曾发生过的动人一刻,自然地从小熊的角色回归到自我,真实地为自己的妈妈所感动,为亲情所激励。

  一个感人的故事,激起了教师教学的智慧,引发了孩子心灵深处最温柔的爱,让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美好的情感之旅。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美妙之处吧!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的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鱼的课件、图画纸、水彩笔和油画棒。

  2、知识准备:鱼类的知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孩子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并充满画面的大鱼。

  活动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好,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听谜语,边听边想,听完了以后再回答问题。

  从不离水,摇头摆尾,鳞光闪闪,满身珠翠

  2、你真聪明!你怎么猜出来是鱼呢?出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3、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

  教师:小朋友们,就让我们跟随小鱼胖胖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鱼一样玩一玩。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让我们每个小朋友爱护鱼类的同时,也爱护它的家。

  4、教师: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

  (1)小朋友说,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2)认识不同形状的鱼的特点。

  教师小结: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3)比较:认识大小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从大海的深处请来了两条鱼,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不同?(小朋友:一大一小)好,现在我将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你们仔细比较,哪条鱼放在画面上更合适?更好看?(出示两条鱼)请你们举起你们的小手,在你的纸上试着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并研究一下如何将鱼画大,最后将你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体会如何将鱼画大:(小朋友进行画大的感受)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结:作画时应有正确的作画习惯,敢于充满画面并画大。

  欣赏艺术作品

  指导说出鱼的变、加、色三方面的变化,就把鱼变得更美了。

  5、幼儿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教师:今天每个小朋友画一条又大、又美丽的鱼,看那个小朋友给小鱼设计的衣服最漂亮,先想一想,然后抓紧时间画。

  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鱼。

  2、师生互评

  3、海底漫游(师生共同进行)教师带领小朋友听音乐到海底世界去游玩,看谁的动作最像小鱼,将你的小鱼展示在珊瑚礁上,小朋友围坐欣赏。

  教师小结: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朋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2-11

中班教案《比尾巴》06-15

中班秋天教案06-17

中班节日教案06-18

中班教案《梯形》06-18

中班地震的教案06-18

《苹果》中班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