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池》教案

《小池》教案

时间:2023-02-26 17:16:0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池》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池》教案

《小池》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3、背诵古诗,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所见》,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背诵《所见》。

  2、板书课题:

  教师一丝不苟地书写,边写边告知学生: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才好看。

  3、理解课题,提醒学生:

  “池”是翘舌音,出示画面,知道“小池”指的是小小的的池塘。

  4、简介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⑴ 读书姿势要端正。

  ⑵ 圈出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

  ⑶ 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⑴ 叫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导语:大家读书真认真!瞧,生字宝宝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快拼一拼,读一读吧!

  ⑵ 同桌互读互纠。

  ⑶ 个别读。

  (去掉拼音)

  ⑷ 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⑸ 齐读。

  3、读熟古诗:

  打开书,把这首诗再读几遍,要读得正确、流利。

  三、借助插图,明白大意

  1、(出示插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说说这些景物。

  2、边读古诗边看图,想想:

  读明白了什么?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

  4、这首诗写了小池的`哪些景物呢?

  快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师相机板画。

  5、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重点探讨的问题。

  如:“泉眼”“晴柔”“尖尖角”等,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解疑。

  四、创设情境,诵读古诗

  1、出示画面:

  教师配乐声情并茂地讲述,师生在音、画中共同想象,感受“小池”的“自然”“情趣”美。

  2、学生交流仿佛看到的景色及心里所想。

  3、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4、师范读。

  5、学生再读,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

  边读要边想像看到的美景。

  6、指名读、评议。

  赛读、齐读。

  7、练习背诵。

  五、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1、玩“小青蛙认字”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仔细看写有生字的荷叶卡片,会读的小朋友叫:

  呱呱,这是“X”“X”。

  2、齐读生字,交流识字的好办法。

  3、积累课后“我会读”的部分词语,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六、学写生字,感受汉字的美

  1、课件: 出示“闭”、“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范写: 强调这两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生练写:

  师提示学生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4、投影展示,评议,欣赏。

  七、拓展积累,课外延伸

  1、课件: 西湖画面,配乐朗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欣赏。

  2、课外自己找杨万里写的诗,读一读.

《小池》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雨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记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词语,课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第2课《雨点》,大家能背一背吗?

  2、雨点落进小池塘里怎么样?小池塘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

  3、春天来了,跟老师到小池塘去看一看,好吗?

  二、看图范读课文。

  1、(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池塘画面)我们来到了池塘边,你看到了什么?

  2、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看屏幕,边听配乐课文。

  3、你喜欢小池塘吗?我们打开书,读课文,相信你也会跟刚才的阿姨读得一样好的。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把课文中生字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小节号和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Jiě jiē chuīqì bō zhī xiān

  (出示生字词)姐 姐 吹 气 水 波 一 只鲜 红

  lú wěi jié yìng é zhū

  芦 苇 睫 毛 倒 映 白 鹅 珍 珠

  (1)正音。

  “吹”、“只”、“珠”:读翘舌音。

  “映”:读后鼻音。

  “芦”:读边音。

  “姐姐”:第2个“姐”要读轻声。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这些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你最喜欢哪一个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比赛读。

  7、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8、配乐全班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再次巩固生字的字音。

  2、教学新偏旁。

  今天,我们又要学会3个新偏旁。

  “姐姐”:是女字旁,看一看,跟“女奶什么区别?

  (对,第3笔横改为提,并且不能出头。)

  为什么会是女字旁呢?

  吹:想一想,它是什么偏旁?为什么是口字旁呢?

  鲜:“鱼字旁”。跟读两遍。它跟“鱼”字有什么区别?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

  4、你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的生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美观?师作重点指导如下的字。

  吹、波:左窄右宽。

  姐:女字旁要写得长而窄。

  鲜:左右等宽。

  气:最后一笔要有弹性。

  2、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3、生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吹”字较难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感悟春天的小池塘的明丽。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春天小池塘美丽的景色。小池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今天,我们来细细欣赏。

  二、细读第1、2自然段。

  1、小池塘什么样呢?自读第1、2自然段。

  2、你喜欢这个小池塘吗?为什么?

  3、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当画家,边读课文,边用彩笔把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来。

  4、生纷纷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准备画面。师在学生边读边画时巡视指导。

  5、同座位同学互相读书、纠正。

  6、师选几张画贴在黑板上,学生互相评议。(边评议边读相应的课文,评议,再读。)

  7、这些小朋友画得多好啊!当你们在画画时,你想到了什么?

  8、小朋友,看了你们的画,听了你们的评论,老师确实感到你们已经把课文的美读懂了。

  (1)下面我们各自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把小池塘的美读现出来。

  (2)自读,指名读,评议,比赛读,评议,再读。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9、拓展训练。

  (1)书上的比喻用得好吗?准确吗?为什么?(渗透比喻句的概念,比喻体与被比喻体之间的关系。

  (2)除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之外,还会有什么景物倒映在池塘里?又是什么样的呢?

  (3)生互相;讨论、交流。指名说。

  三、教学第3自然段。

  1、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要怎样赞美小池塘呢?(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2、“五彩”的世界有什么颜色?

  (许多颜色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齐读“五彩?)

  四、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池塘的画面)这第美的池塘,能为它配音吗?自读。

  2、每组选一个代表比赛。

  3、现在我们不用书,还能为它配音吗?试试看。

  4、学生看画面自背。

  5、让我们一齐来赞美这个小池塘,全班齐背课文。

  板书设计:

  白云 白鹅

  3、小池塘太阳 气球 五彩的世界

  (大眼睛)月牙 小船

  星星 珍珠

  教学后记: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了本课生字,认识了新偏旁,理解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课文学生感受春天来到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池》教案3

  目标:

  1、学会用均匀的声音演唱歌曲,和同伴保持音量上的一致。

  2、唱准歌曲中的跳音部分,表现歌曲中的踊跃和连贯。

  准备:

  1、木偶人或其他人偶

  玩具

  2、语言《小池》挂图

  过程:

  一、 教师出示木偶人,引导幼儿做“回声”游戏,为演唱歌曲做准备。

  1、 教师:这个人喜欢旅游。这一天他来到一座山上,感觉很精神,就大叫了一下。结果山上响起了回声。他觉得很好玩,就和大山玩起了回声的.游戏。现在,我想请你们来做回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 师生进行回声的游戏。

  教师:喂!你好!

  幼儿:喂!你好!

  教师:亲爱的大山,你好!

  幼儿:亲爱的大山,你好!

  教师:我喜欢旅游。

  幼儿:我喜欢旅游

  3、 教师:回声的游戏好玩吗?这个人在山上玩了一会,又继续往前走。然后他又来到了一个地方,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就像一幅画一样!

  二、 引导幼儿欣赏语言《小池》60-45挂图,感受画面的优美意境,学习歌曲。

  1、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感受画面的优美意境。

  教师:仔细看看,这个人看到了什么优美的风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 播放歌曲或教师 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看到这么优美的风景,这个人很高兴,他就唱了一首描写这首风景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池》你们听!

  3、 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教师:谁能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4、 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朗诵歌词。

  5、 教师带领哟而逐渐把歌词和旋律匹配起来进行演唱,鼓励幼儿用均匀的声音演唱。在演唱的时候要能听到同伴的声音,并和大家的声音保持一致。

  三、鼓励幼儿感受歌曲中前后两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引导幼儿唱准跳音。

  1、 教师:你觉得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什么?

  2、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前面两句在演唱时,要注意有很多的跳音,后面两句则比较连贯。

  四、 师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文章来

《小池》教案4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引导学生从观察熟悉的小池塘入手,进而认识、分析生态系统的构成。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观察池塘”、“分析生态系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池塘生物的组成,分析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出池塘生物间的食物链、食物网。在观察、记录、讨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学习简单的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与同伴和谐相处、合作研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

  2.能通过类比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3.能正确分析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4.能以合理形式正确记录观察结果。

  5.能用恰当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6.能有根据地对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做到保护研究区域内的动物和植物。

  2.能与其他同学积极、和谐地研究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的大体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作用。

  2.能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会简单的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听《童年》歌曲。

  讲述:“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让我们在歌声的陪伴下,开始对池塘的观察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池塘

  (1)提出任务:仔细认真观察池塘,找出其中生长着哪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析这些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2)观察记录:

  池塘观察记录表

  我观察到的生物有:

  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关系:(画出食物链或食物网)

  这些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那些外界条件?

  (3)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同学交流。

  (4)讨论:

  如果池塘中缺少了某种生物,池塘中的其他生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果外界条件发生了改变,池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5)小结:

  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成为生态系统。

  (6)阅读科学在线。

  用类比的`方法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板书设计:

  第十课小池塘大世界

  1.池塘里有鱼、虾、河蚌、螃蟹、水草、荷花、鸭子、浮游生物。

  2.生产者:荷花、水草、浮游生物

  消费者:鱼、虾、河蚌、螃蟹、鸭子

  分解者:细菌

  3.生态系统:

  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非生物:水、空气、土壤、阳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提问:试用上节课所学知识分析森林生态系统,说说它是怎样构成的?

  (二)新课教学

  ◆活动2:分析生态系统:

  (1)讲述: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大到整个海洋、整个陆地,小到一片草地、一个池塘。让我们在校园中选择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研究吧!

  (2)选点观察

  在校园中找一块草地,用绳子随机圈出一块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测量出它与附近某个建筑物的距离。

  在纸上画出位置图,标出东西南北。

  (3)取样记录

  介绍取样法并取样。

  数一数区域内所有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并画出他们的形状。

  测量地面和土壤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用塑料袋区一些土壤,并描述土壤的成分。

  (4)统计整理

  (5)讨论:

  我们观察的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最多?为什么?

  生态系统中死去的动植物为什么腐烂?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

  各小组选区的不同地点中的生物种类相同吗?

  这些生物之间可以形成怎样的食物关系?与非生物又有什么关系?

  (6)展示结果

  板书设计:

  第十课小池塘大世界

  取样法:

  (1)五点取样法

  (2)对角线取样法

  (3)棋盘式取样法

《小池》教案5

  现象1: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我知道现在是春天。

  师:春天到了,细心的你发现什么了?

  生:在上学的路上,我发现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生:我发现柳树发芽了。

  生:我感觉到天气变暖和了,我们脱去了厚厚的棉袄,换上了薄薄的棉袄了。

  师:春天多美啊,老师想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郊外找春天,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唱着《春天在哪里》出发吧。

  (老师边弹奏电子琴,边领着小朋友们唱《春天在哪里》的歌。

  点评:

  欢快的音乐声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了那春意昂然的大自然,孩子们尽情地歌唱着,仿佛已经置身于郊外,声音清脆而嘹亮。这一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象2:

  师:伴随着歌声,我们来到了郊外,小朋友快快看,你看到什么啦?(揭开帷幕,露出了教师事先画在黑板上的小池塘。)

  生:我看到了小池塘。

  师:你看到的小池塘是怎样的呢?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小池塘。

  生:我看到小池塘的水清澈见底。

  生:小池塘边上长满了碧绿的芦苇,长长的,像小池塘的睫毛。

  师:小朋友眼中的小池塘可真美呀!你还看到什么了?

  生:我还看到,有两个小朋友也来池塘边郊游了。

  生:我看到了小草变得嫩绿嫩绿的,草地上还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点评:

  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传神地将课文中的画面简洁明了地画了出来。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不仅发现了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而且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大自然的美。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现象3:

  师:小池塘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他也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变化呢!这只大眼睛看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接着去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读。指名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看,这只大眼睛白天看到了什么?晚上看到了什么?

  生:大眼睛白天看到了白云、太阳。晚上看到了星星。

  师:通过这只大眼睛,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上黑板来贴一贴,把你认为最美的事物贴在这幅图里,并能学着书上说一说。

  教师提供太阳、白云、月牙、星星的贴图,学生边贴边练习背诵相关语句。

  师:美丽的小池塘映出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还会映出些什么呢?那就请小朋友们将准备好的也一起贴到小池塘里来吧?也请小朋友们学着书上说一说你贴的像什么?

  生:(贴飞机)飞机从小池塘上飞过,像一只小鸟。

  生:(贴月牙)月牙倒映在小池塘里,像弯弯的香蕉。

  点评: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指尖上。刘老师的这一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让学生在动手画一画、做一做的过程中发挥了他们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大自然的美与语言文字的美,同时也解放了学生的双手。

  总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科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备课时必备的一部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老师在执教公开课的时候,似乎不用到课件便视为落伍,似乎不用到课件就无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因此,许多时候我们会为用课件而用课件。

  刘老师这节课就没有用到课件。她用自己的双手弹奏着活泼欢快的乐曲,让学生唱着歌儿进入课堂;她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美丽的图画,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大自然。一切都那么朴素,一切都那么自然。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真理总是简单的、朴实的、明白如话的。我们的教学,当然也要追求一种简单、追求一种朴实,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炼教学艺术,给学生学习的快乐。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写一手好字、也能弹奏一曲优美动听的歌、画一副简单传神的图,让我们的课堂同样焕发生命的活力。因为:朴素也精彩。而精彩的背后是需要用我们扎实的基本功做后盾的。

《小池》教案6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6、体会诗的意境;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预计出现问题: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部分的颜色相似?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

  4、分析全诗;

  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现在谁能告诉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提示: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跟随老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许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上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现在仍然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为它已经长出了新叶。嫩绿细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摆动,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终于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装扮整个世界。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感到高兴,诗人因为春天来了而感到高兴,说明他对春天怎样?(板书: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诗,注意要体现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同时要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配乐,生朗诵)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教师朗诵诗注意姿势)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

  6、背诵全诗;

  师: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注意要把自己当诗人。(生齐背)

  7、体会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美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美丽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8、自查知识掌握情况;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达到了。(出示学习要求)(板书: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楚的;你还想知道的)

  练习(根据时间安排)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当然也可以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且会写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3、观察字形:

  廷:半包围结构,先写壬,再写建之。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6、描红,练写。

  六、课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诗人看见了,把它写成了诗。那你们能不能把看到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下来呢!

《小池》教案7

  一、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小池塘》是国标本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课文第三课。是一写景状物的散文。描写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享受。全文由于比喻的切当运用,所以全文情意盎然,使人读来顿生美感、历久难忘,为学生的语言积累了很好的素材。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想象丰富、求知欲强的特性。我准备创设一个轻松、多元的学习情境,以读、画、演、悟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实现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口”、“女”、“鱼”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过程、方法:创设情境,通过读、画、演等活动,进行充分的感悟,让学生喜欢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背诵过程中感受小池塘所映出的美丽世界。感知语言的韵律美,体验阅读的兴趣,并获得语言的迁移。

  四、教学流程:

  (一)、设境质疑、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画有小池塘的'春景图)老师描述,引入新课。

  2、板书小池塘,指题(与小池塘打个招呼)。

  3、针对课题,学生质疑。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受到内部心理驱使的。直观的画面、求知的愿望唤起了学生对课文的向往,在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二)、范读课文,感知积累。

  1、课件展示课文及配乐范读。

  2、学生紧接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在这里动态的画面、清晰的旋律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对学生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启迪、一种美的熏陶。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感知了语言文字,为语言积累做好铺垫。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从而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能力。)

  (三)、创境细读,理解积累。

  第一段,采用多种方法,体验感悟。

  1、第一句以演促读,以读促演。

  (1)、出示第一句,指准、读通。

  (2)、老师当小池塘,学生当春风姐姐,表演春风 怎样唤醒小池塘。

  (3)、指导朗读。

  (我们知道低年级的教材中很多是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等拟人化,让学生仿效、表演、体会春风的温柔,既调动了语言积累,又在演与读的促进中积累了语言。)

  2、第二句我注意了联系生活,从而加深体会。

  (1)、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2)、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哪些东西会一闪一闪的。

  (3)、指导朗读。

  (因为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一闪一闪”让学生联系生活,不仅很好的理解了语言,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小池塘的美丽。)

  3、第三句运用图画来增加领悟。

  (1)、指导看图。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

  (2)、学生自读。

  (3)、老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说出长长的睫毛。

  (4)、学生练读。

  (这里通过课件突破了“长长的睫毛”这一难点,让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领悟。)

  第二段,运用即兴作画,帮助积累。

  1、先让学生自由读。

  2、再根据文字转化为画面。

  (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加上低年级的孩子对绘画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通过绘画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既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又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外延。)

  3、然后学生展示图画,师生共同评议。

  4、最后反复诵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第三段,找寻关键词,加深记忆。

  在这里,我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一段。在脑中重现小池塘的美丽画面。

  (四)、内化语言,读中迁移。

  1、我给学生配上音乐来朗读,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加对语言的感受。

  2、然后通过在情境中诵读,使学生熟读成诵。

  (背诵是语言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同时还可以积淀语感经验。这里设计的在情境中熟读成诵,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同化和改造,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3、最后出示练习:仿照文中的句子,用“ 倒映在水里,像 ”练习说话。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进行了语言训练。)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小池》教案8

  设计理念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一课,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意境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景象。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态和生命。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扮演、画图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同学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提高思想认识。

  教学流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课文

  上课起立,老师故意布置一位同学趴在课桌“呼呼”地睡觉。当其他同学感到奇怪,要去喊他(她)时,老师摇摇手,然后,走到这位同学面前,轻轻地朝他吹一口气,用柔和的声音说:“春天来了,该醒醒啦。”睡觉的同学在老师的呼唤下,睁开了眼睛,并朝四周张望。这时,老师和时引导:“呀,春风姐姐把这位同学吹醒了。现在,同学们朝窗外看看,柳树被春风姐姐吹醒了,发出了嫩芽;桃花也被春风姐姐吹醒了,开出了红花……一天,春风姐姐看到一个小池塘还结着薄冰,还在睡觉呢。春风姐姐是怎么做的呢?小池塘有什么变化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那赶快读一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小池塘》吧。”这样,同学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迫不急待地进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主要以同学自读为主。可让他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了解意思;画出自身喜欢的语句,对照插图,体会意境;画出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准备质疑。同学初读后,可进一步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交流一下阅读的感受,讨论一下提出的问题,探究一下不懂的地方,让每个同学都有互助学习、表示的机会。这样,通过两个层次的自主学习,同学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对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有了一定的体味,对课文的意境也有了形象性的感悟,这些都为下一步的精读品味打好了基础。

  三、读演结合,放飞想象

  老师请那位“睡觉”的同学说一说,刚才老师一口气吹在脸上的感觉。再请他(她)扮演小池塘,老师扮演春风姐姐,演一演。老师引导同学体会春风姐姐为什么要“轻轻”吹一口气。(体现着爱心)然后,多媒体展示: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水动了起来。让同学想一想:为什么水波“一闪一闪”的?(春风吹的结果)再把景拉远,让同学感受小池塘的整体形状:圆圆的,亮亮的,像一只大眼睛。之后,请同学观察一下周围同学的眼睛,看看有什么一起点。(都长着眼睫毛)接着,启发同学:那么,小池塘的眼睫毛在哪儿呢?老师边用多媒体展示,边动情地说:“春风姐姐把小池塘周围的芦苇也吹醒了,芦苇也长起来了,同学们看,像不像给小池塘这只大眼睛镶上了睫毛?小池塘美不美?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指导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

  在同学有了鲜活的感受后,老师激发同学探究:“现在,小池塘这只大眼睛要看东西了,它是怎么看的呢?”老师让同学一起参与做试验:端来几盆水,让每位同学就近凑上去看一看,发现水中就会有自身的倒影,以此来理解“倒映”的意思。

  接着,老师进一步启发:“小池塘看到些什么呢?它不会说话,但只要看一下它的眼睛就能知道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小池塘看到的`东西画下来。”老师随着同学的回答,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动态: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老师点拨:“同学们,它们能一起出现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吗?”让同学明白:在不同时间,小池塘倒映的东西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指导同学朗读,引导同学边读边想象水中倒影:白鹅在悠闲地游动,鲜红的气球似乎正要放飞;弯弯的小船在轻轻摇荡,颗颗珍珠在闪闪发亮……老师还要提示同学:前两句要读得明快而响亮,表示白昼的热烈;后两句则要读得柔和而缓慢,体现夜晚的幽静。

  同学诵读第二自然段之后,老师再作启发:“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就倒映了这四样东西吗?”让同学充沛发挥想象,用水彩笔也来画一个小池塘,并给它倒映更多美丽的东西。注意必需是同一时间出现的。当同学绘出了一幅幅多彩的倒影图后,老师让同学模仿课文中句式,用“()倒映在池塘里,像()”来练习说话。在同学充沛描绘的基础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最后一段:“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再启发同学:“五彩就是五种颜色吗?”(是泛指有很多种颜色)“小池塘里的倒影仅仅是色彩多吗?”(事物的姿态也很多)“谁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多姿多彩)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读出赞美的语气。

  四、背诵积累,升华感情

  在同学对课文有了较深的体味后,让他们朗读全文,教师再作适当指点。接着,引导同学选择背诵自身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再把它们摘录到自身的好词佳句本里,这样,从背诵、选摘两方面进行积累,有利于同学语文素养的提高。

  之后,教师提示同学观察课文插图:“图中一条小鱼在池塘里游动,嘴巴也在快乐地张合着。它在说些什么呢?”引导同学积极揣测小鱼的心理,说说小鱼的心里话。接着,再观察想象:“看图中小池塘边也有两个小朋友在拍手、欢呼,他们又在说什么呢?”在同学充沛想象、发表见解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同学:“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们的美是要靠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的,而且,还要靠我们像维护自身的眼睛那样去维护它们。同学们来谈谈,我们该如何去维护它们呢?”让同学展开讨论,以加深认识,升华感情,受到环保教育。

  五、开展活动,拓展延伸

  课后,老师可组织同学去郊外活动,并带好笔和纸,观察一下池塘、小河、山林、田野等等,把自身看到的景色画下来(或描写出来),还可以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和自身的感受记下来。回来以后,作一次交流活动,这样,从课堂上的描摹体味,到自然中的真实感受,同学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有利于其认识的提高。

《小池》教案9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冬季)你们觉得怎么样?(生:很冷)寒冷的冬天一旦过去,就会迎来温暖的春天。(点击课件出现画面)当春风姐姐轻轻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有哪些变化?

  小池塘美美地睡了一个冬天,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小池塘边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范读课文。(课件出示画面及音乐)

  想知道小池塘究竟是什么样子吗?请小朋友们边看画面边静静地听。

  三、自读课文。

  1、小池塘美吗?(美)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每一个字的音,不添字、不漏字,把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带拼音的),指名读,集体纠音。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好它们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字词妹妹走进了长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它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帮助读好这些句子。

  出示长句子,指名读,教给读的方法:注意停顿。

  3、字词娃娃又走进了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课文读得很棒,自己先自由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读流畅。

  分自然段指名读

  4、刚才,我们分小节读了课文,也观察了画面,你眼中的小池塘是什么样子的?

  课中休息。请小朋友跟老师做:1、2点点头,3、4扭扭腰,

  5、6跺跺脚,7、8坐坐好。

  四、精读第一自然段。

  小池塘怎么会像明亮的大眼睛呢?板画:眼眶(小池塘),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一小节,你就会明白的。

  学生交流。

  1、出示: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一闪一闪的?板画:水波

  指导朗读 指名读 男生读

  2、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

  小朋友们,知道睫毛在哪吗?用手指指。

  对了,睫毛就长在眼睛的边上。板画:像睫毛一样的芦苇。

  指导朗读 指名读 女生读

  3、这么美丽的小池塘,是春风姐姐把它唤醒的,指导朗读第一句。

  4、醒来的小池塘多可爱啊!水波一闪一闪的,长长的芦苇像睫毛,真像一只美丽的大眼睛,谁来美美在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指名读 师引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姐 吹

  六、小结。

  小池塘风景如画,下一节课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用明亮的.眼睛继续寻找小池塘的美景。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该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内容到底如何安排?教程究竟怎么设计?第一课时真的没有精彩展示吗?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除了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还应该有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那么,怎样使第一课时教有实效呢?我在执教时尽量做到简中求实、简中觅效。

  1、以简约的导入求实效。

  简洁的导入寥寥数语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文本的情境,使其接触到文本的精神内核。本人在执教《小池塘》一课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把学生从寒冷的冬天的情境带入暖意融融的春天,从而带入到美丽的“小池塘”边。

  2、以简明的初读求实效。

  初读是学生初次感知教材,学习一篇课文的起始阶段。依据教学目标,初读的设计也简单明了,让学生觉得学起来目的明确,有可操作性。如:第一遍初读课文,做到不漏学、不添字,把不认识的安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通过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感知全文。

  3、以简洁的过渡语求实效。

  简洁的过渡是简化教学环节最见效果的一个程序。精心打磨过的过渡语言简意骇,既承上启下,又能引领学生由初读过渡到精读。如:刚才我们分小节读了课文,你眼中的小池塘是什么样的?从而过渡到小池塘就像明亮的大眼睛即第一自然的内容。

  4、以简便的方法教起始段落或重点段落求实效。

  本人在理解朗读第一自然段时,一是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内容;二是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引导学生潜以揣摩、感悟理解。这样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之中,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读中感悟。

  总之,第一课时的教学贯在简洁,贵在朴实。我们要像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说的那样:“学会有选择地放弃,适求课刻的简单。”一句话,第一课时是对学生进行读写(生字)训练,提高其语文素养的起始点。

  当然,有些环节还可以设计得更为精巧细致一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仅是本人一家之言,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活动是复杂的师生双方的活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本人执教后提笔书写`冷'与`暖',不仅别有一番风味,更是为了孜之以求,积极进取,做不畏劳苦的语文教学规律的探索者”。

《小池》教案10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诵读《小池》《江南》,感受古诗所描写的意境,欣赏两首诗的异同。

  2、认读有偏旁的汉字,知道相同偏旁的字都有相关的意义。

  活动准备:诗文图、字卡、CD碟、教材、古典乐曲。

  活动过程:

  一、朗读表演:《山居秋瞑》

  二、导入新课:

  1、阅读教材,听录音欣赏《小池》《江南》,跟读、模仿读诗文。

  2、看诗文画面欣赏理解诗文内容:

  (1)《小池》写了什么?泉水、树荫、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画面。

  (2)《江南》是怎么写莲花和水中的鲁的?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塘的东、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变化生动传神地描摹出

  鱼戏莲戏水的动态。

  (3)告诉幼儿莲花、荷花是同一种花。两首诗写的都是荷花,让幼儿仔细读一读,在描写上的有什么时候不一样?

  (4)请幼儿找到诗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师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读出来。

  《小池》:蜻蜓、荷、荫《江南》:采莲

  根据偏旁给字归类:蜻蜓、荷、荫、莲

  (5)教师小结“蜻蜓”是“虫”字边的`字,“虫”字旁字都与昆虫有关,请幼儿说说还认识哪些“虫”字旁的字。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6)“荫”和“荷”是“艹”字头的字,“艹”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字是有“艹”字头。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三、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诵读、背诵古诗。

  四、活动结束。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献,

  鱼戏莲叶北。

《小池》教案11

  一、设境激趣,引出课题。

  1、出示春景图,引导谈话。

  小朋友你们瞧,春天来了!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有位神奇的客人要来到我们中间,她会是谁呢?(学生猜测)

  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出示课题,指导读题。(学生友好地向小池塘打招呼)

  这样的开头快速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兴趣被有效地激发起来

  二、配乐朗读,激发兴趣。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悠扬的伴奏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之文句本身的优美,必将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三、多向导读,入情入境。

  (一)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了课文,我们对小池塘有了一些了解,课文内把小池塘比作了什么?

  教师简笔画“大眼睛”。

  通过简笔画形象地突破了“睫毛这个难点。

  2、小池塘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眼睛?(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导看图,说说哪儿像大眼睛,哪儿像睫毛?

  4、各小组一边齐读课文,一边想象小池塘的样子。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参与评价。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

  师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交流,老师还将评价让位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池塘这只大眼睛看到了什么?

  2、学生上台板书:白云、太阳、月牙、星星。(请四名学生代表上台在黑板上板演小池塘看到的景物,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强调书写姿势,要求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

  将教师板书的权力让位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参与板书设计的乐趣,又解 决了如何在阅读课中渗透写字教学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 1)、学生选择喜爱的句子上台读给大家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教师走下了讲台,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听学生的见解,从旁指导着学生的自主发展。讲台成了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现的舞台。

  (2)、相机播放.课件,使学生感受池塘倒影的美丽,读出喜爱之情。

  (3)、反复诵读表现美,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这里通过让学生多诵读几遍自己喜欢的句子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情绪化的“场”,让学生主动地读,达到自读自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指导背诵。

  《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池塘美、春更美。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学习资源,通过教师及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对话、协商、讨论,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在拓展学习中能够加深对教材的体验,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养。

  (1)、教师背诵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可看板书、找规律、画简笔画、边背边想象……)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背诵,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

  5、放飞想象,拓展训练。

  还有什么景物也能倒映在小池塘里?它们又像什么呢?

  “说话”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说和写并不是同步的,为了缩短说和写之间的差距,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小诗人来作诗的情境,这样不但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语言。

  ( 三)、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课文。)

  让学生找合作伙伴,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表现课文,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化的大胆尝试,学生在此情境中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体验到了成功。

  板书设计 : 3.小池塘

  设计者为打破语文课堂"一头沉"的`局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她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解难、设计板书、上台展示成果,用读来抒发自己的体验,逐步将学生带进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境界。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教的方式,由原来口授、设问、解答变为设计学生自主探究的条件引导学生把以往过多依赖老师学习的只听、只记的学习方式变为提出疑问,借助讨论和老师提供的学习条件设计其活动,多方位探索。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教材,感知课文;整合课程资源,质疑探索;处理信息,拓展学习,最终达到知识建构的目标,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小池》教案12

  《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的散文。

  在教学的时候首先是看了拍摄下来的真实的小池塘的录象,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小池塘,以便接下来更好的来学习课文,之后就设计了画池塘的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学习小池塘哪些地方是美的,并画出来,既有趣,又能掌握课文要点,接着我就出了一个比较有弹性的问题,为了启发学生说话,交流得多一点。并把自己喜欢的来读一读。附如下:大家喜欢小池塘吗?(喜欢)你最喜欢小池塘的个地方,说说为什么喜欢。(小朋友们就畅所欲言了,有的说喜欢这个,有的'说喜欢那个。)

  你喜欢什么?我喜欢太阳的倒影。像鲜红的气球,很好看。

  你呢?我也喜欢,太阳倒映在池塘里还像红红的还有喜欢其他的吗?

  还有喜欢其他的吗?我最喜欢白云的倒影,就像一群白鹅,很可爱。白云倒映在池塘里还像什么?像白鸽、像绵羊。

  我喜欢月牙的倒影,像弯弯的小船。它还会像黄的香蕉。

  我喜欢星星的倒影。像珍珠一样,多漂亮啊!

  我最喜欢白云的倒影,就像一群白鹅,很可爱。

  我喜欢月牙的倒影,像弯弯的小船。它还会像黄黄的香蕉。如果是圆圆的月亮倒映在池塘里会像什么?像黄黄的气球。像个大圆盘。

  我喜欢星星的倒影。像珍珠,多好看啊!

  文章以比喻的方法赞美春天到来时明丽的小池塘美景。描写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大眼睛,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享受。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所以课中环节也要体现出美来。

《小池》教案13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识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学会写“尖”字 。

  2、能正确、流利、诵读古诗。

  3、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通过吟诵古诗,发现古诗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非常美丽。

  3. 古人杨万里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本首古诗兴趣】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古诗中描述小池有哪些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3.(哇,古诗写得这么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4.(1)出示泉眼的图片,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带学生诵读“泉”。强调拖长音。给生字泉找朋友:泉水、清泉

  (2)继续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同学们猜一猜,并看图片,出示带平声符号“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带学生诵读“泉眼无声惜细流”

  5.带学生诵读“树荫照水爱晴柔”

  猜字谜:把矛放在树上。

  识字:柔 诵读“柔”

  识字:爱 爱:爱心、关爱

  6.带学生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1)出示荷的篆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识字: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平声出示图片)

  (2)猜字谜:露: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

  7.带学生诵读“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示蜻蜓图片,诵读“蜻蜓”

  8.(1)将平声字归类出示: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再次诵读这些字。

  (2)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9.教师示范诵读《小池》

  (1)学生分小组读

  (2)男女赛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4)全班齐读

  10.玩游戏:生字回家

  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 )眼无声惜细( ),

  树荫照水( )晴( )。

  小( )( )尖尖( ),

  早有( )( )立上头。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图片与字理变化识字,识字也识平仄,利于孩子学习诵读古诗,多种方式诵读古诗,使诵读更加扎实】

  三、看图猜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一、二句古诗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2.教师诵读,学生跟着诵读。

  3.出示三、四句诗图片,猜一猜。

  4.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5.理解“露”字: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6.理解“立”字

  (1)小蜻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7.诵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写字,出现“尖”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这首诗有画面感,再通过图片直观形象理解诗意,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

  四、总结全诗

  1.教师吟诵《小池》

  2.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小池》教案14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能多表达诗歌的具体内容,但对于作品美的欣赏还有所欠缺,根据这一特点,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者韵律,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播放图片及相对应的诗歌内容,幼儿能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幼儿大胆朗诵诗歌,交流讨论,感受诗歌的美

  3.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创编诗歌

  活动淮备

  1、相关图片和诗歌内容图片:

  2、小池塘的头饰

  活动重点 幼儿大胆朗诵诗歌,交流讨论,感受诗歌的美

  活动难点 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创编诗歌

  活动过程 播放图片及相对应的诗歌内容,幼儿能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导入:师:小朋友,你的家漂亮吗?(幼儿回答)

  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家门前都有什么?

  (幼儿回答)

  师:你想知道我家门前有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结合图片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1)我家门前小池塘,

  白天抱着金太阳,

  小鸟和云彩,

  都爱来照相.....

  师:诗歌里都讲了什么呢,他们都在干嘛

  (2)天黑了小池塘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晚上太阳去唾觉,

  池塘摇着银月亮.

  小鱼和星星.

  悄悄捉逃藏。

  (3)师:柳树在干嘛(笑)

  师:他为什么笑呢

  我家门前小池塘.

  白天晚上都漂亮.

  难怪柳树整天乐.

  沙沙沙沙笑声响。

  幼儿大胆朗诵诗歌,交流讨论,感受诗歌的美

  师:我们刚刚都学习过诗歌的内容了,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读一遍吧

  (师生一起朗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戴着小池塘头饰给大家朗读一下呢,老师会给勇敢的小朋友发小红花贴花哟

  师:小朋友真棒,朗诵的特别好,特别准确。那小朋友最喜欢诗歌的那一段呢?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幼儿回答)

  幼儿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刚刚都表现的特别好,那么任务来了哟

  小朋友们和同伴讨论并创编出属于自己的诗歌

  活动结束

  老师会把大家创编的诗歌都记录下来,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让其他班的小朋友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特别优秀

  活动延伸

  开展诗歌展示会,请小朋友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大胆展示自我,锻炼小朋友的胆量和能力。

《小池》教案15

  (一)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小组合作,试读课文,讨论词义,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3.学生提出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二)简单讲述诗意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出泉水,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五)总结全文

【《小池》教案】相关文章:

《小池》教案10-31

小池的教案09-16

《小池塘》教案08-27

小池的优秀教案09-11

小池塘教案09-18

古诗《小池》教案03-25

小池大班教案11-17

《小池》教案15篇03-09

《小池塘》教案4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