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一年级上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4-11-03 17:00:21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4、通过读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读好问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导语:

  老师今天要请大家帮三个忙,你们愿意吗?

  1、认字

  第一个忙是,今天早上,老师收到太阳公公的许多小礼物,每个小礼物上都有一个精美的字,你们能帮老师把他认出来吗?要是认识,就大声读出来,不认识的话,就把小手高高的举起来。

  出示太阳生字卡,并把学生不认识的字帖在黑板上。

  这几个小太阳有的同学还不认识,没关系,待会你就会认识他们了。

  2、画尾巴

  第二个忙嘛,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他呀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课件出示:《粗心的小画家》,学生帮助丁丁改画。

  第三个忙是,这些小动物们要比尾巴,你们能给他们做裁判吗?他们要比什么呢?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师读,问:裁判们请评一评吧!

  wěi ba bǐ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 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书: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6.比尾巴。

  二、自读识字:

  1. 提出自学要求: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 各自轻声读儿歌。

  3. 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 de cháng hǎo xiàng hóu zi sōng shǔ biǎn

  谁 的长 好 像 猴子 松 鼠 扁

  三、合作交流:

  1.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2. 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四、品读领悟:

  (一)品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

  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二)细读课文第二节:

  1. 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 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 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齐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 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你们想去看看吗?但是,小动物们说要考考同学们,你们过关了,才让你们观看。

  第一关:生字关 (抽学生读、齐读)

  第二关:词语关 (开火车读)

  二、合作交流:

  1、同学们顺利过关了,你们知道小动物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

  (贴“比尾巴”卡片,注意“巴”读轻声。)

  2、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这次比赛呢?一边听录音一边跟读。

  (学生读后交流,老师贴图。)

  说话练习:今天,来参加比赛的有( )、( )和()。

  3、“比尾巴”大赛的项目有哪些?

  自由练习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号。(指导读问句时,注意声音向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

  4、“比尾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上讲台贴词语卡片。

  5、练读课文。老师读问句,学生回答,男女生对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配上动作)

  6、填空练习:

  猴子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松鼠的尾巴( )。

  公鸡的尾巴() 鸭子的尾巴() 孔雀的尾巴( )。

  7、师小结:课文以三问三答的形式出现。共有4节,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三、拓展练习:

  1、瞧,又有几位朋友来找大家了,它们也想有一条漂亮的尾巴,你能帮帮它们吗?做练习:书85页读读画画。

  2、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3、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尾巴歌。

  尾巴歌

  老虎尾巴赛钢鞭,猴子尾巴打秋千,

  绵羊尾巴大布袋,松鼠尾巴降落伞,

  燕子尾巴剪春风,孔雀尾巴百花衫。

  (学生自由读,拍掌读。)

  四、巩固延伸: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你们可以从课外书中找资料,也可以上网或到动物园看看,收集动物尾巴的奥妙,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家长、老师和同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分析:

  本课是识字(一)中的第3课,前面两课分别是通过童谣学习表示数字的汉字和象形字归类识字,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识字方法。本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课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用品,可以进行说话练习,帮助学生利用句式有条理地说话。本课的识字量较大,还要认识新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在学习生字时,“沙灯视”要重点正音;“电沙报灯”分别利用组词和联系偏旁识记。

  通过一个多月的拼音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70个生字,初步了解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一加、组组词、象形字等,但是识字方法还比较单一,需要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联系生活、运用偏旁记忆字形。本班学生喜欢表达,但是常常不能说完整、连贯,需要一定的句式进行帮助,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说话。在课堂上,学生喜欢自己回答老师的提问,而同学回答问题时,常常不能专心听,采用简短的儿歌“说响亮听仔细有错误要指出”来提示。本班有男生22人,女生28人,大部分女孩子发言声音比较轻,常常需要通过提示、奖励等方式加以鼓励,引导她们说得响亮、完整。学生在集体朗读时却常常会出现大声喊、拖调子等现象,教师要及时提醒,采用范读进行纠正,逐步培养语感。

  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课堂中采用叫号游戏、摘果子游戏、猜谜语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学生的握笔和书写姿势采用背儿歌进行提示规范,书写时重点强调笔顺和笔画的位置,采用“小眼睛看前面小手指准备好”来提醒小朋友看清笔顺,正确书写。通过讲评进行反馈,引导写正确、写工整。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果沙发报纸台灯电视”。认识笔画“点”,5个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绞丝旁、示字旁。

  2.在老师指导下看图认识事物,认读词语,运用句式有条理地说话。

  3.会写2个生字:上下。

  重点难点:

  认识9个生字、3个偏旁;利用句式有条理地说话;正确书写:上下。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拼朋友,她就是——(示课件)谁来叫叫她的名字?(指名读正音轻声),让我们一起甜甜地叫一叫。

  2.揭题:果果邀请我们到她家里玩,她在家里等着我们呢(出示:3在家里)齐读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二、看图说话,学习生字词语。

  1.(课件)瞧,这就是果果家的客厅。请你仔细看看,果果家里有哪些东西?指名说。

  预设一:学生只能说一样评:谁还能介绍其他的东西果果家里有那么多东西,谁能多介绍几种。

  随机引导:果果家里的东西真多呀,用上“果果家里有(),有(),还有()。”可以说的更清楚,也让别人听得更明白。

  (1)自由练说(2)指名说。:你真能干,说得又清楚又响亮;你真会观察

  预设二:学生能用上“果果家里有(),有(),还有()。”的'句式说。

  :你能用上“有有还有”说话,真了不起。(出示句式),谁也能学着他的样子说一说。

  预设三:学生能用上“果果家里有()、()和()。”的句式说话。

  :你真聪明,这样也能说得很清楚、明白,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说一说。(齐说)

  (3)让我们一起再来认一认果果家里的东西(点课件出示名称),齐说。

  2.(点课件)老师把图片变走了,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1)请你自己读一读,不会的的可以请拼音宝宝来帮忙,也可以问问同桌。

  (2)谁来读听,指名分行读,重点正音:台灯沙发报纸电视

  :你能站正了再读,声音又响亮,真棒!

  你把后鼻音读准了。我们也学着读一读。

  (3)谁能一个人来读一读,齐读。

  3.(点课件)拼音宝宝也走了,小朋友还会读吗?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要求:读响亮,听仔细,有错误,帮着改。

  大家都读好了吗?谁来当小老师领读,开小火车读。

  4.果果家里的东西,小朋友家里有吗?(有的请坐坐正)你最喜欢什么?

  预设一:电视指导说完整话:我最喜欢电视。

  追问:能说说为什么吗?预设:因为我喜欢看电视;因为我最喜欢看动画片……

  师:老师也喜欢电视,每天都有许多好看的节目,好像天天在演戏。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语吧。点击课件词语变红,齐读:电视

  出示:电给电找朋友电视电话电脑电灯

  预设二:台灯

  果果家里有电灯吗?是什么灯?你家里有台灯吗?你家的台灯放在什么地方?

  师:(出示台灯图)像这样放在桌子上、茶几上等平台上的灯我们就叫做台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灯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

  看图片认识:日光灯吊灯路灯这些灯我们都可以称为——电灯。

  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那以前还没有电的时候,人们用什么照明呢?随机出示生字:灯所以灯的左边是——,认识“火字旁”,比较:火,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三:沙发

  你为什么喜欢沙发?预设:沙发软软的、,坐上去很舒服、可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学习生字:沙。谁认识这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习新偏旁:三点水

  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带有“三点水”的:洗河海游江湖

  预设四:报纸

  你看过报纸吗?出示:《浙江日报》《嘉兴日报》《海宁日报》,这些都是报纸。你看,报纸上都是什么?

  预设:都是字。师:这是一文章,也可以说是。

  学习生字:报谁认识这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习偏旁:提手旁带有“提手旁”的字一般和手的动作有关,提手旁的字也有很多,大家可以课外去找找。

  预设五:茶几书架电话挂钟

  点课件回到词语,你还喜欢哪样东西,读给同桌听一听,指名读。

  三、游戏巩固生字。

  1.识字游戏:摘果子。参观完了果果家的客厅,让我们到院子里去看看吧。咦,调皮的生字宝宝和偏旁宝宝都躲到了果子上,你还认识吗?(指名读齐读)

  2.猜一猜,连一连。(作业本4)

  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果果给我们送来了一首儿歌。请你自己读一读。

  老大天天演戏,老二每天,

  老三千里传声,老四送来光明。

  (1)自由读。(2)指名分行读。(3)齐读。

  (4)这首儿歌其实就是一则谜语,每一句都藏着一样东西呢,你能把它出来吗?

  出示:电视电话报纸电灯齐读

  这就是我们作业本上的第4题,请你又轻又快地打开作业本,自己读一读,做一做。

  (5)集体交流,纠错。:做对的小朋友坐坐正,错了请举手。只有读懂了谜面才能准确地猜出谜语。

  四、书写生字。

  1.我们在果果家玩得真开心,回去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让写两个字送给果果吧!

  2.出示上、下,一起读一读,

  3.书写“上”,

  (1)谁知道怎么写,齐书空。

  (2)写在田字格里要注意什么呢?指名说,教师范写,重点强调“竖”的位置。

  (3)学生拿起笔,齐背《写字歌》,教师说笔顺,学生描红写一个

  4.书写“下”,说笔顺,学习笔画:点。书空。教师范写,重点强调“竖、点”的位置生描红写一个

  5.评议:出示学生作业,说说他写得好吗?(本子干净写得认真位置正确)

  五、作业超市。(二选一)

  认一认家里的物品。

  和家长一起给家里的物品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七”“儿” “九”“无”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初步了解四季的一些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经历拼读与识记、看图与想像、交流与游戏、朗读与表演等学习过程,初步体验识字和阅读的基本方法。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受汉字的一些特点,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并享受成功的喜悦。

  3。读书姿势正确,注意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欣赏四季风景图片,板书课题。

  看图片(连续出现春、夏、秋、冬的四季图,最后定格)。

  师:猜一猜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呢?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谁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 (说话训练)

  2、教师小结: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四季(板书课题2.四季 )

  过渡: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请打开书本61页。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课文。

  2、根据字音,读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

  师:要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一定要认识生字宝宝。瞧,刘老师把生字宝宝请上了大屏幕,你们会读吗?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11个生字。

  2、齐读(顺序读、不按顺序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3、去拼音读——男女生比赛。(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4、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这么棒的表现,果园里的农民伯伯也想请你们帮忙摘苹果,你们愿意吗?谁的苹果摘得好,农民伯伯还有礼物送呢!)

  5、读词语。(齐读、指名读)——词语娃娃也来了,我们一起读读。

  过渡:小朋友们和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了,现在他们回到课文里,我们来看看课文。请看大屏幕。

  四、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习第一句

  1、哪些小朋友喜欢春天的?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读。(春天的小草长得嫩嫩的,绿绿的,我们要读得轻细些。)

  3、图上画了什么?(草芽小鸟)

  4、师:春天到了,小草绿了,小鸟飞来了,谁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草芽)——他就是指草芽。

  5、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春天里,我们除了能看见嫩嫩的草芽、可爱的小鸟,想想,还能看到什么呢?(说话训练)

  过渡:春天过去,夏天来了。

  (二)学习第二句。

  1、看看图上画了什么?(荷叶 青蛙)

  过渡:瞧,小青蛙跳出来了,猜一猜荷叶姐姐会对他说什么呢?(说话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ɑ,能认清形,读准音。

  2.体会书写汉语拼音的乐趣,会在四线格内正确抄写单韵母ɑ。

  教学重点:

  学会读单韵母ɑ。

  学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hàn yǔ

  pīn yīn。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学习拼音有哪些好处吗?

  2.带领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说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二、情境揭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图片,过渡:瞧,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呢?

  2.引导学生读儿歌。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拼音呀,就藏在这幅图和这首儿歌里呢!

  3.板书课题。

  三、学习“ɑ” 的读音 。(用时:15分钟)

  1.出示阿姨的图片,说: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韵母“ɑ”,只要把“阿姨”的“阿”读得长一些,响一些就可以了。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试着读一读?

  2.出示字母“ɑ”的卡片,引导学生跟读。

  3.指名读,相机点评。

  4.组织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5.组织学生读儿歌:ɑɑɑ,阿姨的阿;嘴巴张大,ɑɑɑ。

  6.出示“ɑ”的四声,引导学生自由读。

  7.组织汇报展示读。

  四、学习“ɑ”的字形。(用时:15分钟)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 ɑ 的`形状。

  2.引导学生念儿歌。

  3.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ɑ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4.过渡:四线格是由四条线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ɑ就住在中格里。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5.教师巡视,纠正。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字形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图与字母的相同点,而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说说什么东西的形状像字母的形体,再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字音、巩固字形。字母教学过程以“观察—想象—巩固”的层次性来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新发现,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5

  (一)揭题激趣

  1、板书课题“借生日”。

  2、读完课题,问:小朋友们想问什么吗?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可能会问:以前只听说过借东西,生日也可以借吗?各人有各人的生日,怎么能借呢?谁把生日借给谁呀?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互帮,识记生字。

  3、小组合作读,读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课件展示课文的插图,启发学生想象:

  (1)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3)妈妈听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给她,会对小云说什么?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2、练习分角色朗读。

  3、播放乐曲,配乐朗读全文。

  (四)巩固字词

  1、用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五)指导写字

  (六)实践活动

  1、阅读古诗《游子吟》。

  2、建议学生动手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家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6

  设计意图《比尾巴》是一篇有关动物知识的儿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本教案用比赛内容、比赛选手、比赛项目、比赛结果等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童话世界中去学习、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朗读,感悟文章的意蕴,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一个生字,认识一个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好问句的语气。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六种动物卡片及相关尾巴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一)

  出示画面(二)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动物王国去参加一场有趣的`比赛。比什么呢?赶快拼拼吧!

  (一)1.自由说一说参赛的选手。

  2、指名读词语。集体读词语。

  (二)把认识的动物名字说给同桌听。(用我认识......)叫不出来的名字请教旁边的小伙伴或老师。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

  (三)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四)认读生字

  1.自由读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用我认识了.....,我给......找了一个好朋友。或我用......方法记生字的。说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图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动物王国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教师举起一个信封),你们想看吗?(想)

  (教师打开信封,读信中内容)“一甲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猴淘淘,今天我与小伙伴们进行一场‘比尾巴’的活动,可大家谁都不肯认输,都认为自己的尾巴最好,这可怎么办呢?听说你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帮帮我们?“(愿意!)

  好,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当裁判,帮它们比尾巴。(板书:比尾巴)齐读课题(注意指导三个生字的读音,特别是“巴”在这儿要读轻声)。

  (二)、初读感知,学会生字

  1、教师范读。思考: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了?

  2、小朋友,你们想象老师这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想)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想读好课文,就得先把大屏幕中用红色写的这些字都读准。试试看,你都认识吗?如果不行,你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它,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3、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小组交流,相互帮助。

  4、教师检查,总结识字方法,练习说话(认识3个偏旁“矢、八、鸟”。重点要检查“把”和“最”,并练习组词说话)。

  5、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过渡:同学们字认得这么好,相信大家的'课文会读得更棒!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同桌互读,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听他的字音读得准不准,课文读得熟不熟。(注意指导疑问句的读法)学生评议。

  6、读中感悟,背诵课文

  (1)分角色一问一答式对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

  (3)师生对读,读后以学生为主开展师生共同评议。

  (4)分角色表演对对读。(要求品读课文,充分感知,用动作表现出来,读后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不看书背出儿歌,是吗?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可以加上你最喜欢的动作。

  (5)背诵课文。

  (三)、思维拓展活动

  1、选尾巴。过渡: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瞧!老牛、小马、小鱼也赶来凑热闹了,(出示图片:无尾老牛、小马、小鱼及它们的尾巴)它们也想请小朋友们给它们选一条尾巴呢!谁愿意帮助它们?

  (1)学生先在书上练习。(2)请学生上台选择粘贴。

  2、学编儿歌。

  (1)小朋友能根据它们的尾巴特点像书上一样编出有关尾巴的儿歌吗?(可以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小组讨论

  (2)回答问题。

  (四)、总结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可真不错,尤其是儿歌读得特别好,还有几位同学编的儿歌也特别棒。小猴淘淘出来夸奖大家啦!(课件播放:小猴淘淘的画面)其实,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能开动脑筋,多学习、多思考,编出更好听的儿歌。

  五、作业布置:回家编一两首儿歌。

  六、板书设计: 矢、八、鸟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2、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

  1、谈话导入: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看动物比尾巴吗?谁来给小动物找找尾巴,帮它们把尾巴贴上去。再说一说:( )尾巴( )。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二小节,再背一背。

  (二)、完成课后第三题

  1、听音导入:请听,(播放几种动物的叫声)出示课后作业第三题:哪些小动物的尾巴不见啦?看书告诉老师。动物们可着急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2、动手画画,给动物加尾巴。师生共同讲评作业。

  (三)、指导写字

  1、学习写“车”。

  (1)还记得这个字吗?(出示“车” )(2)复习“车”,口头组词。

  (3)学习新笔画“ ”。(4)看老师在田字格写字。(5)学生书空后,描红,仿写。

  2、学习写“云”。

  (1)出示“云”。这个字读什么?你们见过哪几种云?(2)自己描一描,写一写。

  3、学习写“公”。

  (1)巩固识字:同学们在哪儿见过“公”字?

  (2)观察田字格:哪几个笔画的起笔靠近竖中线?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描红,练习写字。

  4、作业讲评。

  (四)、巩固练习.同桌对读会认的字,互背课文

  (五)、扩展活动

  1、展示自己收集的小动物的图片,说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2、赛读活动:续编问与答。

  五、作业布置:

  1、连一连、读一读: 尾 长 猴 松 公 鸭

  短 巴 鼠 鸡 子 子

  2、照样子,选一选、填一填、读一读。

  ①最 ②长 ③伞 ④弯 ⑤短 ⑥扁

  猴子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 ),公鸡的尾巴( )。

  鸭子的尾巴( ),孔雀的尾巴( )好看。

  六、板书设计: 车 云 公

  七、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感知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

  教学设计

  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与少的概念

  师:同学们,回头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教室里有很多听课的老师。

  师:你能用多或少描述以下听课教师与讲课教师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生1:听课的教师比讲课的教师多。

  生2:我班的同学比听课的老师少。

  生3: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多。

  生4:台上的桌子比台下的桌子少。

  生5:我班的女孩比男生少,男孩比女孩多。

  生6:戴眼镜的比不戴眼镜的少。

  [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前提。教师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引入情境提示矛盾,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策略,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谈话引入新知

  1.感受多少。

  教师板书: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师:你们对这些词是怎样理解的?

  (可以借助图片、手势和身边的事物说一说。)

  a.出示第1幅葡萄图。

  师:图上有什么?绿葡萄和紫葡萄比较多还是少?多很多吗?用哪个词比较合适?反过来紫葡萄和绿葡萄比较用哪个词较为合适?

  (学生开始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紫葡萄有50粒绿葡萄有40粒

  绿葡萄比紫葡萄()

  紫葡萄比绿葡萄()

  生:绿葡萄的个数比紫葡萄少一些。

  紫葡萄的个数比绿葡萄的个数多一些。

  b.出示第2幅图片。

  葡萄有50粒 草莓有8个

  葡萄比草莓()

  草莓比葡萄()

  师:大家仔细观察,葡萄的个数和草莓的个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葡萄的个数比草莓的个数多出许多。

  生:草莓只有一点点,葡萄有很多。

  生:草莓比葡萄少那么多呀!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词语来描述以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小组讨论开始(汇报讨论结果)。

  生:葡萄比草莓多得多,草莓比葡萄少得多。

  师:刚才借助实物图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老师这里还有一幅图没有标上数据,大家可以看图估算以下,然后用今天学过的词来描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c.出示第3幅图片。

  橘子的个数比青椒的个数()

  青椒的个数比橘子的个数()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1:橘子的个数比青椒的个数多得多。

  生2:青椒比橘子少得多。

  [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让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数学游戏。

  教师:刚才大家学的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一个两位数,它们能猜到是多少吗?

  生:老师,这个数是20吗?

  师:不!它比20多得多。

  生:老师,这个数是60吗?

  师:它比60又少一些。

  生:那么是55吗?

  师:对了,真聪明!

  师:你们还想做这个游戏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两位数,它比100少得多。猜猜看?学生猜的过程略。

  [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一游戏,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意渗透了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练习设计

  1.有两只小青蛙捉害虫,一只青蛙说,我今天吃了35只害虫,另一只青蛙说,我吃的比你少一些,你们猜我吃了多少只害虫?

  (1)10只 (2)30只 (3)5只

  2.我今年8岁,妈妈今年38岁,**的年龄比我的年龄

  1、小得多

  2、大一些

  3、大得多

  3.媒体出示小猫钓鱼的画面。

  用画面上的数字各说一句话(用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小组交流,然后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向大家汇报。

  你能从这副图上看到些什么吗?

  生:小白猫钓的鱼特别多,小灰猫钓的最少。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展开讨论,并联系小猫多鱼的故事展开了联想。)

  生:小灰猫钓鱼的技术不行。

  生:小灰猫可能钓鱼不专心,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把钓鱼的事耽误了。

  师:就小猫钓鱼这件事,我们知道不管作什么事,不光技术要好,更重要的是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大家说对吗?

  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收获,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理解了多与少的概念,已经能够区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与少。本课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与少的概念。使学生由20以内数的多与少的'比较发展到能比较100以内的数。

  1.体现四主意识,实现两个转变。

  本课的设计立足于体现四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实现两个转变:

  a.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单一化(师讲生听)向多样化转变。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独立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讨论争议等多样化的形式中展开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向未知挑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b.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变教为导,教学过程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探究的问题情境,学生在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等等生动有趣的过程学习,教师只作相机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新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主动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课题二《比多少》教案(B)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课题二《比多少》教案(B)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扩展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本课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如在新课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事物来展现学生想法的丰富多彩,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3.鼓励质疑问题,引发问题意识。

  本课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当出示第一副图时,让学生凭经验和直觉提出问题,并不加评价,而是将评价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先是思考哪个答案正确,进而认识到其中的道理。在课结束前,又让学生进行质疑。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强化,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本节课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茂、静观和动态结合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突破教学难点。

  从可能性来看,任何一个正常的、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力,即潜在的创造力。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的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放性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次又一次引领着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海阔天空。这节课练习的设计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练习的设计上,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大胆放手让学生讨论,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不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可以有所表现。

  教师选材贴近儿童生活,小猫钓鱼富有童话情趣,为儿童喜闻乐见,教师能抓住小猫钓鱼这件事归结到意志品质的教育,渗透(不管干什么都要专心,学会管住自己)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重视情感素质的培养。老师借用小猫钓鱼这样一个儿童容易理解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非常之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数

  (1)6+()=11 14-()=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13 8+()=15 12-()=2

  5-()=4 7-()=1 ()+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2、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用数学

  1、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2、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0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中平面图形,从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学生用:四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纸。

  教师用:四种平面图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导入新课。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你来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四个图形。

  据了解,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平面图形,但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起点,出示了一辆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汽车,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

  2.感知“面在体上”。

  A、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

  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课件演示──面从体上分离的过程。

  教师小结。

  课件演示。

  师: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这一过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平面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对他们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学习的图形原来是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中来的,是立体图形中的一个面。

  B、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那你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

  这一过程的设计是在前一环节“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面从体上来”并且在想办法搬的思考过程中,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具体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之处。

  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只是一个薄薄的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数学”不如“做数学”。学生对动手操作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以上设计的操作情境,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面在体上”。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我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更好的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帮助这一环节的教学。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认识长方形。

  师: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这一过程通过看数、折、看等活动,让学生自已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老师改就手中长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了,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长方形。

  让学生认识各种位置上的长方形,让学生感知具有以上特征的就是长方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长方形,课件演示。

  让学生感知图形就在身边,从生活中来。

  请你用6根小棒搭一个长方形。

  学生展示。

  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征。会用6根小棒搭长方形的学生一定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正方形。

  师: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然后说一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老师改就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正方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正方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课件演示。

  请你随意用几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

  3.认识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三角形。

  师: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有三条边,三个角,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老师改变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三角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三角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件演示。

  4.认识圆形。

  出示圆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圆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圆形,课件演示。

  出示一个球,这个是不是圆呢?这是一个球,它跟我们今天学的圆有什么不一样呢?(摸一摸:圆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还可以拍,圆不能拍。)

  这一过程设计中的小组活动在本课中非常重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动手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也必不可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很具体形象,只有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试,去发现,那样得到的知识才能被他们所接受和更好的理解。

  (三)巩固深化,进一步加强认识。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图形,请你在看见它时,大声的喊出它的名字。

  课件出示各类图形(平面的与立体的)。

  这一过程的设计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我采用了这一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熟练认识这四个平面图形,同时学生在练习时也很有兴趣,就好像在喊自己的朋友一样。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你又认识了哪些图形?下面我们要和这些图形朋友说再见了。老师报一个,请你找到它和它再见,把它放回学具袋里。

  这一过程是检验学生是否已认识了这四个图形,同时也养成学生整理学具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1

  识 字 (一)

  1、一去二三里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1、辨认“八、入”和“九、几”。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五、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43电39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2)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谁来当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景物?

  (2)找好朋友互相读读听听,互相正音。

  (3)男女生竞赛读。

  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

  (1)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梢顿。

  (2)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述后,学生继续练写。

  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会认12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四、十、三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44电4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1)变序抽取字卡,学生自由读。

  (2)做找朋友游戏。出示插图二(图上的汉字数字暂不写)。游戏说明:老师随意点图画,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要迅速举起手中相对应的字卡,并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教师相机贴上数字卡。

  2、我会记。

  (1)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人、入”来记住“九”“去”“八”。

  3、我会用。

  (1)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梨树图(上面挂着12个梨子,每个梨子后面有一个字)。

  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领大家正确地把生字读两遍,并把这个字所在的诗句读一遍。

  (2)选生字卡填空。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条鱼、两个苹果、一块田、九本书等图片,图片下为相应的词语填空题。

  指名选卡片填空,并带大家齐读。

  3、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五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示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示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练习:

  1、试背课文。

  2、读一读,说一说,连一连。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十 六 一 三 九 八 二 五 七

  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背诵。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条鱼、两个苹果、一块田、九本书等图片

  七、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ɡ、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ɡ、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画、打”2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ɡ、k、h” 3个声母,学会三拼连读。

  学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拼音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6个韵母。

  2.出示拼音卡片,问: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了?谁来读?

  二、学习声母ɡ、k、h。(用时:15分钟)

  1.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再来认识3个声母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

  2.引导学习声母ɡ。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教师小结。

  (2)示范发音,引导学生仔细听,看口形。

  (3)引导学生练习认读。

  (4)引导学生念顺口溜:一群白鸽ɡ ɡ ɡ。

  (5)出示四线格,范写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强调书写要点。

  引导学生练习书写。组织展示。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声母k、h。

  三、学习三拼音节。(用时:10分钟)

  1.引导拼读三拼音节ɡuɑ。

  (1)课件出示插图,问: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2)板书:ɡuɑ,引导学生观察: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念顺口溜。

  (4)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拼读三拼音节ɡuɑ。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拼读其它三拼音节。

  四、学习儿歌和生字。(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拼读儿歌中红色的音节,巩固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词语。

  4.引导学生看图,用图中出现的'词语说话。

  5.引导学生朗读儿歌,学习“画、打”2个生字。

  教学反思:

  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我们的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儿歌、游戏、活动。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出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习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4、学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识字与写字

  前置自学提纲

  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2、做生字卡片。

  3、自学45页内容,读熟。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看谁知道得多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布置回去收集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你收集了吗?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请你在小组内把你收集到的名称说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收集的数字记录下来,比比谁知道得多。

  小组合作交流。让小组长记录下小组成员收集的个数,一会儿在全班交流。并且要注意记清楚同学们说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一会儿全班评比哪个小组收集得最多。

  2、全班集体交流:谁收集的最多,报上他的名字。那么,他都收集了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的名称,请他来说说。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数字,以备评比。

  小结学生收集的情况,给优胜小组颁奖。

  二、认一认,看谁点子多

  1、认识生字。

  师:家是我们生活的最主要的地方,每个人都离不开家。(www..com)我们来看看这个家是怎样的。(出示挂图),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生词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全班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你认识这些字宝宝?(如读拼音帮助自己,用熟字来帮助识字,拆装汉字、编儿歌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自能识字。

  说说自己用了什么办法,读读自己认识的新字宝宝。

  用抽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检测。

  2、认识偏旁部首

  再读“沙”“报”“晚”“灯”,认识偏旁部首,睁大自己的亮眼睛,辨析“火”与“”字旁,“日”与“”字旁的区别,知道“”“”两个偏旁所包含的意思。说说自己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些偏旁的字。 三、选一选,看谁最会动脑筋

  1、运用生字卡片同桌组词,比比谁组得多。

  2、抽生口头组词,教师把用熟字组成的`词写下来。

  3、出示下列词语和句子,选生字填空:

  人民报

  教室的墙上着一画。

  上课不能随便说。

  我家的书上有许多书。

  四、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同学能力的发挥和培养,让同学动用了手、眼、口、脑等到多项器官,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学到了身手 。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用儿童身边常见的事件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如:你家里有什么?让同学说。一下子同学的思维打开了,乐于说,课堂气氛活跃,同学爱学。

  二、课文理解,挖掘空白处,训练说话

  这节课我设计了组一组、说一说等环节让同学组词和说句子,(一)可以检查同学的读音,(二)可以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自主识字,分三步走

  生字学习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地位还给同学。识字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是结合插图识字,形象。第二是借助拼音识字,第三是,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让同学谈识字方法。发挥同学的自主作用,让同学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2.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摸一摸。

  (1)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2)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3)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4)还有左耳和右耳。

  (5)还有左眼和右眼。

  (6)还有左肩和右肩。……

  (7)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爬楼梯。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对!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转弯判断。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5

  《彩虹》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好读懂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4、积累词语“荡来荡去、飘啊飘”,并仿照拓展。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感受想象的美好纯真。

  教学准备:

  写好句子的磁力贴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字导入,引出课文

  1、教师写甲骨文“虹”,学生猜是什么字,怎么猜出的。教师讲字源。

  2、板书“彩虹”,谈话:彩虹什么样?

  3、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2)识记“座”,积累“一座……”的词语。(3)理解“美丽的桥”就是彩虹。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引出课文:你想过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这篇课文中的小姑娘就有奇妙的想象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文中的“我”想走到桥上干什么?

  2、同桌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师:别急着说,先跟同桌轮流读一遍课文,想清楚,和同桌练习说说,再举手吧。

  3、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我”想到桥上干什么?

  三、读懂第二自然段

  1、读好第一句。

  (1)师:文中的“我”想象多奇妙。课文写得也很有意思。你能读懂吗?先来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标出句子。出示: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学生自读,齐读。

  (2)师:“我”要的是什么?她要水壶干什么?读第二句吧。

  2、读好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自读齐读。师做动作,学生齐读。学生做动作读。画出写动作的词。板书:提着走到洒下来认识生字。

  (2)运用动词说话,读懂句子。师:是我在下雨吗?怎么下的?

  (3)指名读“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注意“不”的变调。

  3、“我”为什么这么想?板书:爱爸爸。认识生字“浇”和“兴”。读好问句语气。

  4、同桌练习感情朗读,分句分行展示。

  四、写字

  1、学生观察,“那”和“到”。书空笔顺。

  2、教师示范。

  3、指名板书,纠正。

  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一自然段,巩固生字

  (提前板书:浇花提走到洒挑水高兴爱爸爸)

  二、读好第三自然段

  1、“我”还想到桥上干什么?自己读第三自然段。标出句子。

  2、指名回答,板书:镜子拿着照着

  认识生字,你怎么记住?认卡片上的`字(带音,不带音,词语,开火车)

  3、指名师生合作读,体会问句的语气,理解课文:和老师合作读第三自然段,我问,你们用这段中的句子回答。生读妈妈,师:哎,孩子,你找什么?

  生接着读第一句,师问“你找镜子干什么呀?”

  生读第二句,师问:多一个月亮干什么?

  生读第三句,师:我高兴。可是,你真拿着圆圆的月亮吗?

  4、集体师生合作读。

  5、发现二三段的共同点:都是三个问句组成的。最后都是问谁高兴吗。师:她想让爸爸高兴,也想让妈妈高兴,她爱爸爸,也——爱妈妈。板书:爱妈妈

  三、读好第四自然段

  1、第四自然段中,小姑娘还爱——生接:爱哥哥。板书:爱哥哥。于是她有了怎样的奇思妙想?同桌一人读一遍。

  2、理解课文。你知道什么了?板书: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

  师:彩云是什么?

  3、学生角色扮演问答,读好并理解长句子。一男生当哥哥,一女生当“我”:女读第一句,男问“你找我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干什么呀?”女回答读第二句;男生说:你的花裙子就像一朵彩云,多漂亮。女读第三句。男答高兴。之后全班男女生合作。

  4、练___来___去的词语。

  四、回顾全文,巩固生字新词

  1、同桌读课文,看谁有进步,读得更好了。

  2、同桌检查生字词。

  3、你觉得这个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写字

  1、认读,书空。

  2、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一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教案06-18

一年级上册教案10-13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02-24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8-31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5-17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09-20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09-30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1-06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04-01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