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科学教案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
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和成人及同伴玩游戏,情绪愉快。
2.初步听懂成人指令和成人及同伴玩游戏。
活动准备:
硬纸板做的一双大手。
活动过程:
1.和大手比大小
大家围坐成一圈,教师先将纸板做的大手藏在身后,然后忽然从身后拿出来:“宝宝看,这是什么?是一双大手,很大很大的手,我来和他比一比。”说完教师将自己的手和纸手合在一起做对比,“哎呀,这只手大,我的手小。”“小朋友把你们的手伸出来给我看看。”家长帮助孩子伸出双手给教师看。“来,你们也和他比一比吧!”教师依次走到每一位孩子面前,分别比试一下:“哎呀,还是这只手大,宝宝的手小。”
2.家长抱孩子坐在身上,然后对孩子说:“宝宝和爸爸比一比,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孩子是否能听懂意思理解游戏的玩法。如果孩子不懂,家长可以将孩子的一只手和自己的一只手合在一起,说;“爸爸手大,宝宝手小。”然后再玩一次。还可以换一只手玩。
注意事项:
天热时,还可以脱去鞋子,比比脚的大小。
活动结束:
家长可以带孩子找教师、其他家长和同伴玩。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蛋宝宝有的为什么会跑得快有的却跑不快。
2、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生蛋、熟蛋两个,课前装饰成蛋宝宝,两个大盆标上生熟标志混一起的生蛋和熟蛋若干,两个碗、记录纸、笔。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明白生蛋滚不快,熟蛋滚得快。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边操作边记录。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两个生熟不同的蛋宝宝跟幼儿打招呼,并说明来意。
师扮蛋宝宝说:我是生蛋宝宝,(我是熟蛋宝宝)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我们把我们的同伴给分出来回到自己的家。
师出示混一起的生熟鸡蛋一盆
二、幼儿交流探讨区分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看怎么把他们区分开
(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区分鸡蛋的生熟,比如摇晃着放耳边听听看,看看表面蛋壳有什么不一样,再还可以转转看)
三、幼儿尝试区分生熟蛋
幼儿分组把生熟鸡蛋区分并做记录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了自己的方法区分出了生蛋和熟蛋并作了记录,现在老师来看看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是不是都找对自己的同伴了。
四、蛋宝宝比赛跑步
出示小跑道,请一幼儿拿来两个标着不同记录的鸡蛋同时轻轻推动一下鸡蛋,看看滚动情况如何,如果一样快说明两个是同样的一家人,否则就不是一家人,并请幼儿用数字作记录。再请幼儿拿两个鸡蛋进行比赛,以此类推进行分类。分出有不一样的快慢速度后做上标记放两个篮里。
师检验生熟:
敲开一个跑得慢的鸡蛋在碗里幼儿看,再敲开一个跑得快的鸡蛋幼儿看,得出结论是:生鸡蛋跑得慢,熟鸡蛋跑得快。
五、幼儿操作游戏比赛
幼儿各拿两个鸡蛋在桌上轻轻滚动的速度来区分,重新检验刚才区分的鸡蛋生熟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师总结:
本次活动幼儿都很能干,知道了区分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生蛋熟蛋宝宝也特别表扬我们小朋友,谢谢小朋友的帮忙。
课后延伸:
此次活动后留一些蛋宝宝在区域角,让幼儿在区域角再玩一玩蛋宝宝跑步比赛,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游戏结果。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幼儿的一些无意举动,让他们突然发现:镜子能够反射光。在随后与幼儿的交谈中我发现,由于镜子是生活中使用率很高的日常用品,所以,幼儿往往会产生片面的了解,镜子就是照照而已,别无用处。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兴趣及需求,我决定支持他们继续探究镜子。
因此,活动设计就从镜子的用途开始,让幼儿回忆镜子的用途,然后通过“找一找”的游戏,使幼儿逐步感受“镜子可以反光,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将其摆放在各个需要的地方,使其发挥功用,为人类服务”。
游戏“找一找”是让幼儿在不转身的情况下,从镜子中观察身后的玩具。由于受到游戏规则的限制,幼儿需要不断地调整镜子的角度与方向,从镜子中观察身后的情况。游戏开始前,教师先以游戏者的身份,亲历了整个游戏过程,完整、清晰地了解幼儿游戏时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以及游戏带给幼儿的启发。由于教师有了亲身体验,所以能发现:要摆弄手上的镜子去观察身后的玩具,其实是有难度的;而且,用镜子照自己的正后方要比照自己的左后方和右后方更难:因此,需要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来支持幼儿玩游戏“找一找”。由此,设计时我牢牢把握幼儿的学习难点,帮助幼儿层层梳理和归纳,使游戏顺利开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体验镜子为生活带来的方便。
2.在“找一找”的游戏中,尝试通过改变镜子的摆放位置,观察身后的景象。
活动准备
PPT、镜子、玩具。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镜子
1.关键问题:你家里有镜子吗?镜子摆放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用处?
2.小结:每个家庭都有镜子,镜子是我们生活中普通但又非常有用的生活用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充分感受镜子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玩游戏:找一找
【设计意图:从“用镜子观察自己”到“用镜子观察自己身后的玩具”,虽然只是移动一下镜子,但这个跨度对于幼儿来说是个挑战。而且,用镜子观察自己的正后方要比观察左后方和右后方更难。因此,游戏“找一找”需要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以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
1.游戏玩法:利用镜子找到“雪娃娃”和“溜冰娃娃”。但是,只可以使用镜子,要想办法从镜子里找到这两个玩具。
2.游戏规则:
(1)不能转身,也不能回头,只能借用手中的镜子。
(2)在规定的时间内,谁能从镜子里找到玩具“雪娃娃”和“溜冰娃娃”,谁就获胜。
3.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游戏。
【设计意图:第一次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感受镜子除了可以照自己,还可以从镜子里观察自己身后的物品。因此,游戏前教师要告诉幼儿:游戏中会出现两个玩具及玩具的名称,并将玩具摆放在便于幼儿观察到的左后方和右后方。在激发幼儿游戏欲望的同时,鼓励幼儿能够带着目的进行游戏。初次操作,幼儿还是会按照原来的习惯使用镜子,为了能从镜子里观察到身后的玩具,他们会下意识地移动自己的身体或是移动镜子。这时,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各种观察方法,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各种想法,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促进幼儿的探究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座位比较偏的幼儿,适时给予他们一些帮助,因为他们的观察可能会难度稍大些。】
4.关键提问:
(1)你们从镜子里找到这两个玩具了吗?它们分别在哪里?
(2)你们用了什么方法找到这两个玩具的?
5.小结:虽然我们不能回头看,但我们可以左右移动手中的镜子,通过镜子来观察我们身后的玩具。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提问与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游戏中所获得的一些关键经验,使幼儿发现,原来我们可以利用镜子观察身后的景象。】
(二)第二次游戏
1.游戏玩法:幼儿身后摆放六个玩具,运用第一次游戏的玩法,想办法从镜子里找到这六个玩具,并分别记住它们的方位。
(这里教师需要鼓励幼儿运用先前的好方法来进行第二次游戏,使幼儿能不断地巩固、积累新经验。)
2.游戏规则:
(1)不能转身,也不能回头,只能借用手中的镜子。
(2)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从镜子里找到全部六个玩具,就算获胜。
3.关键提问:
(1)在你们身后有哪六个玩具?它们分别在哪里?
(2)要从镜子里找到这六个玩具,你们用了哪些方法?使用的方法一样吗?
4.小结:身后玩具摆放的位置不同,手中的镜子也要随之改变方向,不仅可以左右移动,还可以上下移动,这样才能看到摆放在我们身后不同方位的玩具。
【设计意图:第二次游戏是第一次游戏的递进,帮助幼儿再次巩固建立新经验,使幼儿了解,想要从镜子里观察自己身后的玩具需要运用一些方法。因此,这次玩具的摆放数量可以从原先的两个增加到六个;摆放的位置,也可有所调整,不仅有左后方、右后方,还可增加较难观察到的正后方。第二次游戏的'关键提问与小结重点在于帮助幼儿梳理与总结寻找的方法,特别需要交流的是,如何观察自己正后方的玩具,让幼儿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感悟。】
三、有用的镜子
1.关键提问:
生活中你们会运用刚才的方法来使用镜子吗?
2.播放录像“汽车上的后视镜”。
【设计意图:录像的内容是专门针对前面的游戏而摄制的,凸显车上的三面后视镜及其功用,使幼儿感悟到可以运用先前建立的相关经验来理解与解释安装后视镜的重要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3.关键提问:
(1)哪一个是“后视镜”,它有什么用处?
(2)汽车上为什么要安装三面“后视镜”?
【设计意图:三面“后视镜”安装的位置不一样,所能看到的对象也不相同。观看录像时,教师要鼓励幼儿与先前的游戏建立相应的联系,加深幼儿对先前概念的理解。】
4.小结:改变镜子的摆放位置,能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东西。人们就是利用镜子的这个本领,将它们安装在我们需要的地方,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延伸
我们使用的镜子始终摆放在我们的面前,如果这面镜子摆放在我们的上面或是下面,镜子中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
科学教案 篇5
训练主题:本单元以“科学家”为主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阿基米德爱动脑筋、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和对科学的热爱。
3.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事件,表现人物特点的。 4认识5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基米德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
第一课时
【预习案】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默读课文,边读边把课文中的生词画出来读。
3.通读全文后,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阿基米德的几件事。
5.自由地朗读课文,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语句可通过反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弄懂意义。把喜欢的词语抄在积累本中。
【探究案】
1、从阿基米德的言行中看出他遇事怎样?
2、怎样才能读出他的沉着、冷静、果断?怎样读才能体会到人们战胜罗马军队的'喜悦? 3.通读全文,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检测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yě mán chuài kāifān péng wéi gǎn ( ) ( )( ) ()
jiū zhùdāo jiàn wēn dù xiào mī mī() ( ) ( )()
二.选词填空
平静安静镇静冷静宁静 1、我们应当( )地对待别人的批评
2、阿基米德推开罗马士兵,指着地上的图形,十分()地说?? 3、夜,()得想一池春水,灯光朦胧,树影婆娑。 4、他很( ),入党时的誓言还响在耳边。 5、热闹了一天的会场,渐渐( )下来。
第二课时
【预习案】
1、再读文,从每件事中可以体会出阿基米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探究案】
1、画出阿基米德爱动脑筋的特点并谈谈你的感受 2、画出阿基米德热爱科学的特点并谈谈你的感受 3、等一下杀我,这几条几何定理我还没有证明完呢!” 这句话让你感动吗?为什么让你感动? 4、再读全文,说说从阿基米德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对动物的活动和生长有初步的兴趣。
2、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3、观察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
二、活动准备:
1、课件《蝴蝶》。
2、幼儿用书:《蝴蝶》、《好饿的毛毛虫》。
3、教学挂图:《蝴蝶》。
三、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蝴蝶的话题。
教师:猜猜这个谜语说的是谁?“有样东西真美丽,四片翅膀象花衣,春天飞到花园里,停在花上吸花蜜。”
教师:谜语里为什么说的是蝴蝶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引导幼儿观察课件《蝴蝶》。
教师:你见过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凭借已有的经验,自由讲述对蝴蝶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主要特征:对称的翅膀、细小的身体、触须等。
教师:蝴蝶什么地方最美丽?(引导幼儿观察翅膀对称的花纹)。
教师:你们还见过哪种蝴蝶?
3、在交流中引导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教师:蝴蝶最喜欢在哪里飞来飞去?为什么?
引导幼儿围绕蝴蝶自由提问和交流自己的认识。
4、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蝴蝶。
教师:蝴蝶是怎么飞的?
教师:蝴蝶停在花朵上时,翅膀是什么姿态?
教师和孩子一起跟音乐模仿蝴蝶飞。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重点
1.时间的单位,停表的正确使用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
停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动手实验、教师点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提前收集有关记时间测量工具的资料。
教学器材:常用的计时器、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
时间的单位
用停表测时间
国际单位简介
复习巩固
思考并回答
学生汇报自己资料,相互合作学习。
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
同桌相互并补充完善
提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个别答疑
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精讲
安排课外查找古今中外的记时工具,下节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提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人人都拥有的东西是什么?(启发并允许学生有多种回答,最后点明是时间)
讲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那么到底什么是时间呢?时间又应该用什么来测量呢?请同学们自学回答如下问题:1。时间测量的工具和方法。2。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二、新课教学
学生以学习小组(4人一组)的形式交流自己提前有关古今中外的记时工具和方法,相互合作学习
时间测量的工具和方法
古代:日晷,燃香,沙漏
教师可以结合古代在记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和主义教育。
常用:手表、闹钟、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原子钟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秒、分、时、天、月、年……
1小时=60分1分=60秒
设问:你知道现在最先进的计时方法什么吗?
教师简介:世界时、铯原子钟(也可以让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教师根据情况补充)
设问: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呢?
3.时间的测量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生同桌相互并补充完善
实验室常用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使用方法:回零、开始、停止,读数。
读数方法:机械表中的短针读出的是分,长针读出的是秒,注意每大格,每小格各代表多少。
学生练习: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相互测量每分钟的脉博
强调:机械停表用完之后要放弦,电子停表长时间不用时应取下电池。
教师简介:国际单位制。
三、复习巩固
:让同学们自己进行。
课堂练习:P21T1——4。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查找当今中外最先进的记时工具,并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第八节时间的测量
1、方法和工具
方法: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工具:钟、表(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2、时间的单位:秒、分、时
1时=60分1分=60秒
3、停表的使用:回零、开始、停止、读数
注意:机械停表用完之后要放弦,电子停表长时间不用时应取下电池。
教案点评:
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燃香、沙漏(滴漏)、日晷、节拍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四季的变化等,并使学生知道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时间的单位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可以简单介绍;实验室的计时工具的正确使用与读数,由于学生接触较少是个难点,教学中通过动手实验多次练习,让学生从中找到规律;时间秒的规定和国际单位制都可以向学生作以简介,培养学生的兴趣。
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古今中外记时的方法与工具课堂上交流,即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条件;停表可以随堂发给学生练习使用,可以进行1分钟内同桌谁数的数多或数到100谁用的时间短的比赛,还可以同桌相互测一分钟的脉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科学教案 篇8
电路出故障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
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过程与方法:
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教学准备】
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说明: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板书:回路)
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建议:教师可准备多个好的和坏了的小灯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材料。)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说明:这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12-08
科学教案12-09
科学教案12-02
科学教案12-02
科学教案12-02
科学教案12-02
科学教案12-03
科学教案12-03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