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13 11:29:39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模板合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模板合集8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

  2、能够把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重难点: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回家了解有关蝴蝶的知识,并把相关资料带到幼儿园。

  2、课件《蜕变的花蝴蝶》

  3、蝴蝶的蜕变音乐(卵、幼虫、蛹、蝴蝶音乐四段)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蝴蝶的图片,引起兴趣。

  请幼儿进行交流: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你见过蝴蝶吗?在哪见过的?

  (二)观察蝴蝶的特征。

  1、师: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形状、颜色、花纹)它的翅膀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有的蝴蝶是靠颜色保护自己的`。)你还知道蝴蝶有哪些保护自己的办法呢?(教师参考:蝴蝶具有敏锐的感觉构造,可侦测到敌人的来临,而迅速逃逸。且成蝶具有两对翅膀,可协助快速飞离现场。)

  2、师:猜猜看蝴蝶的嘴巴长什么样?(蝴蝶的嘴巴不吃食物时是收起来的,像卷曲的弹簧一样。吃食物时,将嘴伸直,吸取花蜜,像吸管一样。)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三)了解蝴蝶一生(卵、幼虫、蛹、蝴蝶)。

  1、请幼儿猜猜:蝴蝶的一生一直在变化,你知道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师:他们每个阶段都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说一说。)

  3、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语言的时候,可以用肢体语言来配合讲解。

  4、游戏:蝴蝶的一生。

  (1)请幼儿说一说:蝴蝶在卵、幼虫、蛹、成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会用动作来表现吗?

  (2)请幼儿跟着不同的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蝴蝶的蜕变时的不同样子。

  (四)结束活动。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蝴蝶的这么多的知识,我们知道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蝴蝶四个阶段。

  2、教师提问:老师还知道有一种昆虫和蝴蝶长的像极了(出示蛾的图片),他不是蝴蝶,他的名字叫做蛾,小朋友们今天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索一些有关于蛾的知识:蝴蝶和蛾究竟会有什么区别呢?请你把答案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对蚂蚁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蚂蚁的家"、红黑蓝三色粗细笔。

  2、欣赏作品三张:蚂蚁搬花生、蚂蚁宴会、蚁后生宝宝。

  3、展示板背景:蚂蚁过冬。

  活动过程:

  一、导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好办法。今天我们来做地下考察队,一起走到地下去访问小蚂蚁。

  二、欣赏讨论

  1、出示背景"蚂蚁过冬"。

  小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个蚂蚁洞有许多洞穴,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吗?

  2、打开一号家。

  这是一群工蚁的家,工蚁们在干什么呢?(工蚁们在搬一颗花生)小蚂蚁搬的花生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大)这么大一颗花生,工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个工蚁用的力气最大?(用头顶的工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蚂蚁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用图形来画的?(身体部分是用弯弯曲曲的线来画的)蚂蚁有三对足,第一对足是从头和身体连着的地方长出来的,就像人的手一样;第二对足是从腰间长出来的;第三对足是从身体下面长出来的。腿是笔直的吗?(弯弯的,前腿朝后弯,后腿朝前弯。)大家一起用力气,这群勤劳的工蚁从秋天开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还可以搬什么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虫子等)现在家里的食物堆得满满的,足够蚂蚁们吃上一个冬天了。

  3、打开二号家。

  这是一群兵蚁的家,兵蚁们正在举行宴会,它们是怎样开宴会的呢?(它们坐在桌子边,有的蚂蚁举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蚂蚁和站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坐着的蚂蚁第二段身体应该弯弯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头和第一段身体)画第二段身体老师也觉得有点难,该怎么画小蚂蚁才会坐下呢?(幼儿:该把身体横过来画)兵蚁的家里真热闹。

  4、打开三号洞穴。

  蚁后生小宝宝了,蚂蚁家族又添了许多新成员,蚂蚁刚出生,蚁后正在照顾小宝宝呢!蚁后、蚂蚁过冬。

  活动反思: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手工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活动,幼儿手工活动一般都是在看看、想想、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开展幼儿手工活动时,也应重视游戏的重要性,在游戏中进行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作用。

  就如何将游戏与幼儿手工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尝试与探索。

  在第一次教学预设中,我采用了较为传统的形式开展,活动效果较差,经过课题组老师的交流讨论,在第二次的教学预设中,我将游戏渗入其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将游戏与中班手工活动《蚂蚁过冬》相结合:

  1、导入环节游戏化,引发幼儿兴趣

  幼儿儿手工活动要遵循兴趣性原则,以内容激起幼儿兴趣,以游戏活动满足其情感需要,激发起幼儿想象、创造,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在《蚂蚁过冬》活动中,我以“蚂蚁过冬”的情境游戏导入活动,将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为后续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过程游戏化,促进幼儿发展

  《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蚂蚁过冬》的活动过程中,我加入了模仿游戏,请幼儿根据模仿小蚂蚁搬东西,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动态。还加入了“蚂蚁找食物”的游戏,请幼儿当小蚂蚁,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搬东西等,进一步巩固了幼儿的经验。

  通过游戏的形式,幼儿在掌握巩固经验过程的中不会觉得枯燥,反而非常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对蚂蚁搬东西的动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小百科:蚁科(Formicidae),体长2~20毫米,触角膝状,9~10节,腹部基端有1~2个结节,最易识别。营“社会生活”,有明显的多型现象,每一巢群中有雄蚁、雌蚁及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雌性工蚁(有些种类工蚁中,有上腭发达的兵蚁)。大部分种类雌蚁及雄蚁具翅,而工蚁、兵蚁无翅。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站立起来,感知力与平衡的关系。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于大胆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探索扑克的多种玩法中锻炼求异思维,乐于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1、牌人手二十张;大记录表一张;小记录本、记号笔人手一份。

  2、不同形状的卡纸若干;红、黄、蓝、绿的牌子各四个;金、银、铜的奖章与幼儿人数对应。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扑克牌,探索扑克牌的'各种玩法。

  1、提出活动内容,强调探索规则:

  师:瞧,老师手上是什么?(扑克牌)今天我们就要用扑克牌玩游戏。玩扑克牌游戏时要遵守下面几条规则:

  (1)可以自己玩也可以邀请同伴一起玩。

  (2)保管好自己的扑克牌不要跟别人混在一起。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的玩法。

  3、幼儿交流分享玩法。

  4、教师记录并总结幼儿玩扑克的方法。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玩扑克的。

  (教师用大记录表以分类、排序、比大小等形式总结、记录下幼儿的不同玩法。)

  二、自由探索“让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提出探索的问题,强调探索规则:

  师:刚才我们总结出很多玩扑克的方法,现在我们要挑战“让两张扑克牌站立”,挑战的要求是

  (1)把扑克成功站立在桌上的方法记录在本子上。

  (2)一种方法记录一格。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拿着记录本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站立在桌上的方法”并记录。

  3、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幼儿出示自己的小记录本,边讲述边示范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

  (2)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3)为什么这种方法能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

  (4)哪一种方法站得最稳?

  4、教师小结。

  师:原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有怎么多,从小朋友记录的方法中我们发现——两张互相依靠,竖立成三角形摆放在桌上,当两张扑克牌依靠的力一样大时站立最稳。

  三、合作探索“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1、提出探索任务。

  师:我们现在又有一个新的挑战任务,就是“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

  2、出示图文结合的比赛规则图,引导幼儿认读,明确游戏规则:

  (1)四人一队,分成:红队、黄队、蓝队、绿队。

  (2)提供不同形状的卡纸作为辅助工具,可以使用,也可以不用。

  (3)时间:五分钟。

  (4)最高最稳的获得金牌。

  2、幼儿自由组合探索出“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3、幼儿交流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4、教师小结:底层的扑克牌应该两张一组竖立在桌上,要摆放的多而稳,根据自己选择的卡片图形搭建,越往上扑克牌要越少,这样才能搭得又高又稳。

  4、教师给搭得最高的一组颁发金奖,其他小组分别颁发银奖、铜奖。

  活动延伸

  1、将扑克牌投放到区域中,不借助辅助材料,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出更多“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2、鼓励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用扑克牌探索出各种有趣的玩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活动中探索管子运水简单的运程,使其知道管子运水既快又方便。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产生尝试愿望及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管子、海绵、针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运水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水好不好。”“不过要求,让你们把盆子里的水运到小碗里,看谁先运满一碗。”

  2、幼儿操作

  提问:“你刚才是用什么运水的?”(用碗舀、海绵吸再拧出水等)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用不同的`东西想办法运水,

  (二)引导幼儿用管子运水

  1、出示图片 “刚才大家玩得真开心,可是有个小弟弟正在发愁,愁什么呢?原来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弟弟能运出水来?”

  2、幼儿第一次尝试

  提问:

  (1)“你用什么运水的?水出来了吗?”

  师:“用管子怎么运水呢?你来试一试吧。

  (2)“你为什么不用杯子或其它?”

  师:“大家想不想用他的办法试验一下?”

  3、幼儿第二次尝试

  提问:

  (1)“你的管子出水了吗?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管子里不出水呢?”(幼儿讨论)

  师:“因为管子里有空气,刚才吸的时后没把空气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来试一次吗?”

  4、幼儿第三次尝试

  提问:“这次有没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

  (三)了解几种水的运输

  提问:

  (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聪明的人就利用这样的原理发明了好多东西,比如水泵抽水……“

  (2)“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利用这个原理的吗?”(幼儿个别回答)

  (3)“让我们长大后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给大家带来好处和方便。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小动物的可爱形象总能够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大千世界的动物皮毛都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而黑白两色皮毛的动物也有各种不同的花纹。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说说画画,归纳幼儿原有的经验,感受黑白毛动物不同花纹的特性。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斑马、斑点狗、奶牛、企鹅身上黑色花纹的不同。

  2、体验朋友间相互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棉签、黑色水彩、斑马、斑点狗、企鹅的.添画小图偏、生日快乐歌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观察讨论——尝试表现——交流延伸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引发经验)

  1、提问:奶牛妈妈今天过生日,她想请朋友来做客,奶牛妈妈有很多黑白毛的朋友,你们猜猜它们可能会是谁呢?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图片。

  二、观察讨论(进一步区分几种动物黑色花纹的不同)

  1、师:奶牛妈妈请到了这么多黑白毛的客人,它太高兴了,想给大家拍张照……哎呀,照相机坏了,它们衣服上黑色的花纹没照出来,我们帮帮它们,把它们画下来好不好?

  2、提问:它们的黑白毛和奶牛妈妈的哪里不一样?(幼儿自由的说)

  3、小结:斑马的黑毛是一条一条的,斑点狗的黑毛是一点一点的,企鹅的黑毛是一大块的。

  4、教师示范讲解。

  斑马的黑色是怎么样的呢?(教师示范,儿歌提示)

  那斑点狗的黑色呢?(是一点一点的,师幼示范结合)。

  企鹅的黑毛在哪一块?(背上,一大块,教师示范)

  5、小结:蘸一蘸,拉一拉,拉出一条黑直线。

  蘸一蘸,扭一扭,扭出一个黑点点。

  蘸一蘸,躺下来,变出一件黑衣服。

  三、尝试表现(体验画黑白毛动物的乐趣)

  1、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动物图片进行操作,老师放《祝你生日快乐》的背景音乐。

  2、指导。

  画出斑马身上的一条一条,斑点狗身上的一点一点,企鹅身上的一大块。

  引导幼儿先画完一种动物,再选择画另外两种。

  3、小结:小朋友们把斑马、斑点狗、企鹅的黑毛都画出来了,奶牛妈妈非常感谢你们,它请你们把画好的图片拼成一张大照片。(幼儿把添画的动物小图片贴到黑板上)

  四、交流延伸(经验交流分享)

  1、说说我的画。

  2、延伸:以后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动物是黑白毛的!

  自由活动

  观察要点:观察孩子在活动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解决。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放大镜、硬币、手电筒、三棱镜、泡泡液等。

  2、多媒体课件(一):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多媒体课件(二):医用的胃透镜、x光、激光、汽车的反光镜、潜艇的潜望镜、南极考察用的冰透镜、照相机、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

  1、设置场景。(拉上多媒体教室的窗帘使室内变暗)

  老师提问:小朋友们,屋里为什么变暗了?(幼儿自由回答)

  (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那么,谁能说说自己都见过哪些光吗?

  2、了解光的'种类。

  幼儿各自说说自己见过的光。

  老师讲解: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发出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像灯光、激光、X光、荧光棒发出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探索光的特性。

  老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帘拉上,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还可以在有太阳时,在窗玻璃上贴上一块中间剪有洞的黑纸,让幼儿观察太阳光是怎样射进来的。

  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太阳光是直着射进来的。

  老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

  实验(二):(拉开窗帘)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

  老师:小朋友边玩边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师引导幼儿发现:小镜子会反光;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老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筷子折了;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老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是光的第三个特性。

  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

  4、讨论光的用途。

  老师: 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给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一):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二)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学考察、照相等。老师结合课件一一介绍光的这些用途。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 帮助找东西等。)

  5、游戏。

  用泡泡液吹泡泡和用三棱镜反射太阳光,让幼儿观看光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还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本活动源自团结版教材(中班下)科学活动《土壤的秘密》。进行该活动时,我班科学课题“神奇的土地”系列活动的开展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即“土壤与动植物的关系”。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阶段一:土壤的种类”的活动,孩子们通过采集、观察、分类等活动,已对土壤的种类有了一定的了解。

  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而本活动的探索对象:土壤,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他们眼里,随处可见的土壤对是那么地神奇又是那么地神秘。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为什么植物和动物都可以在其中生存?因此我们结合“小工具、大妙用”的主题,针对我班幼儿年龄特点与知识经验积累,设计并开展该活动,旨在通过观察、比较及操作活动,带领幼儿探寻土壤的秘密,走入神奇的土壤世界。同时,通过对土壤的探索,引导幼儿建构延续的、系统的、自主的知识学习体系,为其今后的经验获得和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土壤的.乐趣,养成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2、尝试利用各种工具探究土壤里的成分,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比较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利用各种工具分离土壤中的不同颗粒,寻找土壤中的水与空气等成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通过游戏、操作、实验等掌握了分离不同物质的方法及感受空气存在的经验。

  2、教师准备:干燥的土壤、小勺、一次性纸杯制成的筛子(洞眼大小不同)、搅拌棍、纸碟(标明大、中、小)、量杯、卫生纸、透明水杯。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我见过的土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曾经在各种不同的地方采集过各种土壤,你们都在土壤里发现过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干燥的土壤,发现土壤中颗粒大小不同

  (1)教师提问: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土壤里的颗粒大小一样吗?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分离开?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颗粒。

  (1)看一看:桌上有些什么工具?

  (2)想一想:可以怎么用?

  (3)做一做:幼儿在舒缓的音乐中,分成三组,分别用小勺、筛子和水来分离土壤的大小颗粒。

  (4)说一说: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5)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操作完成速度及质量方面进行比较。

  4、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探索土壤中里看不见的东西。

  (1)引导幼儿讨论:土壤里还有什么看不见的秘密?

  (2)想一想:怎样让土壤里的这些秘密都显示在我们的面前?

  (3)试一试:提供水和纸巾,鼓励幼儿探索土壤中的秘密。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5、师幼讨论:土壤里还有什么秘密?怎样发现这些秘密?

  活动提示:

  1、此活动的重点是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分离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颗粒,探索土壤中看不见的东西,如水和空气。此活动前,幼儿要有采集土壤、观察土壤的经验,并对土壤的特性及种类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幼儿还应掌握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的基本方法,如筛选、搅拌等。活动中,教师一是要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实验方法,二是要引导幼儿思考不同工具和方法的优劣。

  2、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一些常见的或废旧物品制作的工具,如透明的一次性水杯、一次性碗等作为幼儿的操作材料,既可以废旧利用,又可以保护环境。活动结束后,还可以将操作工具投放到活动区中,便于幼儿反复操作。

  3、组织幼儿开展延伸活动:自制小书《土壤的秘密》,将自己在土壤中的发现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绘制成册。

  4、提请家长配合:

  (1)带孩子观察小区周围的土壤和土壤里生活的动植物。

  (2)带孩子查找资料,了解土壤里还有哪些成分。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科学教案04-09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科学教案:泥鳅02-12

溶解大班科学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