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14 15:38:45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结合我班幼儿吃饭掉饭粒、有剩饭的现象,特意设计“春耕”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启发幼儿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同时了解春天播种的季节。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缺少了苦难教育,因此有时候“珍惜”只是作成了口头工夫,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为了锻炼幼儿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了让孩子对春天农田里的情境有一定的了解,我结合季节特色和孩子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这节带有综合课性质的大班的大班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大胆表述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让幼儿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3、教育幼儿要尊重劳动人民,爱惜粮食。

  活动过程:

  (一)通过各方面的变化,了解春天到来的信息。

  1、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2、柳树绿了 (引出杨树、槐树、梧桐树现在都开始变绿,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3、花朵开放了(引出桃花、梨花、迎春花都开始开放了,穿上它们美丽的衣服比美呢!)

  4、河水解冻了(河水解冻了,“哗哗”的唱着欢快的歌,小河里有小鸭、鹅,它们在河里玩耍嬉水呢!)

  5、由河里的小动物引出冬眠的陆地上的动物,如:青蛙、蛇等。

  (二)引导幼儿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1、师:小朋友们,春天来到的时候,动、植物都开始发生变化。最忙的要数农民了,大家来看一幅图。

  2、出示挂图,幼儿观察画面。(农民正用牛来犁地、播种)

  3、提问:春天会种哪些种子呢?

  4、农作物(南瓜、茄子、豆角、西红柿、菠菜、棉花、水稻、葵花等)

  5、春季适合播种的花有(天竺葵、茉莉花、牵牛花、鸡冠花、一串红、月季花等)

  (三)了解农民播种的辛苦,教育幼儿要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

  1、让幼儿了解,种子种上之后要浇水、施肥、锄草、除虫,收获的时候还要用机器等。

  2、提问:农民辛苦吗?(教育幼儿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

  3、提问:那个小朋友知道我们的馒头是怎样做好的?(通过让幼儿了解工序,从而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春天,大地妈妈换上了漂亮的衣服,那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衣服变了吗?引导小朋友自己说一说服装的变化。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块是水变的,冰又能变成水。

  2、运用工具探索冰的融化,知道冰与水的区别。

  3、激发幼儿对冰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小块冰,每人一块有小鸟的冰。

  2.几盆热水、抹布、小积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人手一块小冰,感知冰的特性

  师:有一群可爱的小鸟想找小朋友做游戏,可是天气太冷了它们被冻在了这个小房子里?

  1.请你来看一看,猜猜这个特别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样的.?

  2.你还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说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没有颜色、透明的等等。)

  二、幼儿自选工具,分组探究,感知冰的变化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拯救小鸟吧!音乐结束不管你有没有成功,请你都回到前面来。

  组一:两盆热水和小杯子

  组二:5根毛巾

  组三:小锤子,积木若干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关注冰与水的关系。

  三、交流冰中取物的经验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拯救小鸟的?(敲碎、让它化掉、热水里、阳光下、毛巾捂一捂)

  师幼小结:冰是可以融化在水里的,融化之后就是水,它和水一样无色透明,但冰是固体,水是可以流动的液体。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说我的发现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

  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

  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

  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

  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

  2、用语言完整地描述水的变化。

  3、萌发探究水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可加热的容器、酒精炉、玻璃杯。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看前一天放冰箱的、 装在小容器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启发幼儿取出自己制作的冰花,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水为什么会冻成冰。

  3、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制作的冰花,观察冰花在常温下的.变化。

  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冰块变成水?

  5、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实验,如太阳晒、用火烤、开水烧、凉水泡等。

  6、启发幼儿比一比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帮助幼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7、做做想想。

  (1) 当冰化成水后,向幼儿提出新的问题:冰还能变成什么?怎样才能让水发生变化?

  (2) 鼓励幼儿继续实验,用各种办法将水加热,观察水变成蒸汽的过程。

  (3) 教师继续向幼儿提出新问题:水蒸气还会变成什么?

  活动延伸:

  1、建议家长与幼儿在家里一起制作冰花,加深水变成冰的认识。

  2、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湿衣服、湿被子、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晒热以后,都变成了了什么?到哪里去了?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竹筒传声的秘密。

  2、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愿意探索。

  二、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竹筒

  1、引导幼儿观察竹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竹筒是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竹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个竹筒当玩具,让黄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竹子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黄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竹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竹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圆圆的空心竹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博士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很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个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动脑筋小博士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这几个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黄老师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博士卡片)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小博士卡片。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博士卡片的传声筒和没有小博士卡片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博士卡片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教师小结:原来有小博士卡片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传声竹筒,进行连接传声,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竹子传声筒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空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但是空气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东西。《纲要》中指出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空气的秘密》,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3、对空气的秘密感兴趣,乐意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重点:

  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活动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教具:气球一个,记录表一张,吹泡泡玩具一个、PPT《空气的秘密》。

  学具:

  1、透明塑料袋、吸管每人一个。

  2、装水的箱子4个、装有毛巾的水杯2个、记录表3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气球,吸引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空气特点。

  1、幼儿自由尝试在活动室的任意地方抓空气。

  2、交流小结: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有。

  3、围绕空气展开讨论:空气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

  (二)探索空气的重要作用

  1、人需要空气

  (1)小实验:用吸管在水里吹一吹,发现什么?

  (2)捂住口鼻,体验没有空气的感觉。

  2、哪些东西也需要空气?

  3、空气的本领

  分组实验:《毛巾湿了吗》

  三、结束部分

  到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在科学区,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空气被污染的情况。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认识牙齿是大班普通的科学内容,由于活动内容较为枯燥,于是我在教学形式上下了点工夫。一是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利用可利用的生活资源让幼儿亲身感受;二是利用实验材料、模型、影碟等多种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感知和了解牙齿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了解牙齿的基本功能。

  2、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3、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1、牙齿的模型教具;

  2、饼干、甘蔗、花生每组一盘;

  3、牙刷、小镜子人手一个;

  4、介绍牙齿功能、龋齿形成、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5、活动前两天找几个蛋壳,洗净后把每个蛋壳的一半浸醋里;

  活动流程:

  活动引入————品尝食物————认识牙齿的功能————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牙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出示饼干,提问:怎样才能把饼干送进肚子里?

  二、基本部分:

  (一)使用牙齿,认识牙齿的功能:

  1、分组品尝食物,初步感知各部位牙齿的功能;

  2、欣赏影碟片,了解牙齿的排列;

  3、小游戏:模仿牙齿的动作,加深对各部位牙齿功能的认识;

  (二)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吃过饼干和花生,请小朋友互相看看牙缝里

  多了什么?”(残渣、碎屑)“如果不弄掉会使牙齿变得怎样?”

  2、欣赏影碟片,了解龋齿形成过程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3、出示小实验,请幼儿观察,捞出浸在醋里的蛋壳,请幼儿看看、捏

  捏、说说蛋壳有什么变化?并比较浸在醋里的蛋壳与没浸过醋的蛋

  壳有什么不同?(浸过醋的蛋壳变黑、变软了)并讨论:蛋壳为什

  么会变黑、变软了?

  4、教师小结:醋是酸的,酸性会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就会变黑、

  变软了。牙缝里如果有食物残渣,嘴里唾液中有一种酶会使食物残渣变酸,这些酸会像腐蚀蛋壳一样,使我们牙齿被腐蚀掉,牙齿就会变黑,变成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

  5、找龋齿:请幼儿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长龋齿?有几颗?

  6、教师小结:怎样保护牙齿。

  (三)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欣赏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2、配合牙齿模型,教师再次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3、人手一跟牙刷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结束部份:

  歌表演:刷牙歌

  活动延伸:

  1、与家长配合,请他们提醒幼儿坚持每天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2、引导幼儿开展“比比谁的牙齿好”活动;

  活动反思:

  从教学程序上说,教学导入简洁直奔主题,既节约了时间又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将有机会了解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这个观点,以利于幼儿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牙齿的分类与功能及保护牙齿的内容是幼儿将要深入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安排的两段录相为幼儿对牙齿提供了不同的认识方式,有助于在幼儿脑中构建起更鲜明的口腔内消化工具的概念,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对牙齿的认识进行补充完善。

  从教学手段上说,让幼儿进行了体验探究、观看录相、交流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与形式显得丰富多彩。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4-19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蚂蚁》教案01-23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4-14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5-04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科学活动教案9篇03-30

科学活动教案5篇03-30

科学活动教案6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