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7 10:52:5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锦集七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蓝天、白云、红花、绿叶,自然界多姿多彩,五颜六色,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颜色?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红、黄、蓝三原色以及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出另一种颜色的神奇,我设计了本节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颜色变化的奇妙,激发幼儿探索、发现颜色变化的欲望,丰富有关颜色变化的经验,体验变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认识三原色,通过探索发现不同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2.会按要求边操作边记录。

  3.对颜色感兴趣,体验颜色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杯、小勺子、颜料、抹布等。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师:手戴小兔头饰,“今天,森林幼儿园里的`山羊老师要给小动物们上美术课,可小兔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谁能帮帮小兔呀?”

  2.猜想并记录。

  (1)师:“好,那你们猜一猜把红色和黄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请两位幼儿回答。

  (2)介绍记录表。

  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在记录者这里写名字或字母,这是什么意思?(手指猜想标记)你用水彩笔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这里。记录好了,就把记录板放回原处大班科学:会变的三原色大班科学:会变的三原色。好!现在开始。”

  (3)幼儿猜想并记录。

  (4)交流猜想结果。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猜想结果。”

  3.实验并记录。

  师:“两种颜色合在一起到底会变成什么颜色呢?我们动手试一试,好吗?”

  (1)“在每张桌上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你用勺子从杯子里取出两种颜色放在空杯里,看看合起来是什么颜色,然后记录。在用勺子取颜料时要慢,不把颜料弄在桌子上,如果不小心把手弄脏了,可以用抹布擦一擦。实验完成的小朋友把杯子放在桌上,拿着记录表回座位。”

  “这是什么意思?(手指记录表实验标志)你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这里。”

  (2)幼儿实验。

  (3)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介绍你的实验结果?”

  4.第二次实验。

  (1)师:“小朋友真能干,又帮小兔找到了三种颜色,可小兔说它还想要更多的颜色,怎么办?”

  (2)“你还能变出什么颜色呢?请你再去试一试,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这里。(手指记录表)这里记你用的哪两种颜色,这里记你变出的什么颜色。我摇铃鼓时,你们就回座位。”

  (3)幼儿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

  师:“你们变出了什么颜色?是怎么变的?”

  5.总结。

  师:“原来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变出很多不同的颜色,这三种颜色就是三原色。小兔有了这么多颜色,就可以开心地画画了,真要谢谢小朋友。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过程始终以儿童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儿童积极参与其中,老师为主导,积极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让儿童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各种体验,激发儿童学习热情,在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

  2.孩子对上这节课的兴趣很高,可以自己亲自去动手调色,并观察不同颜色加在一起的变化乐趣。

  3.有的孩子还不能准确的调出相应的颜色,老师应该就加以指导。

  4.这节课上有的孩子回答问题还是很积极的,有的孩子不认识自己调出的是什么颜色。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想像、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电脑大海图:问:这是哪儿呀?谁去过?海边好玩吗?你能把在海边玩时的高兴的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拿着照片给大家讲。)

  3.出示电脑小女孩在沙滩玩时的图:你们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们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儿,那个姑娘想听听你们读书,行吗?

  4.自己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5.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他们的读音是否正确?

  6.小姑娘这有几个词语看谁读得准确。电脑出示词语:

  浪花玩耍笑了跑来唱歌眼泪

  送给贝壳淘气娃娃小脚丫

  放电脑录音:你们读得真准!我答应和你们一起玩。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刚才大家读得挺好的,老师也不想落后呀?给我个机会读读书行吗?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们听听哪儿读得好?通过老师的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浪花迈着轻轻的步了走来的轻轻的读得好,体会浪花迈的步子很轻。)板书:轻

  2.浪花怎么轻轻地走来?请同学表演。

  3.浪花迈着轻轻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浪花涌上沙滩的响声很小。)

  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自己着读一读。

  4.指名读。

  5.还有哪儿读得好?(悄悄地弄痒了我的小脚丫)板书:悄

  6.真的有人弄痒了它的脚丫吗?那指的是什么?小女孩的表情什么样?

  (当浪花轻轻的溅到脚上。给人一种庠庠的感觉。)

  7.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呀?

  8.学生练习读。

  9.还有哪读得好?(浪花笑着跑回家。)板书:笑跑

  10.“浪花笑着跑回家”的“笑着”指的是什么?(浪花卷上来发出的声音。)

  11.(指板书说)浪花“轻轻地、悄悄地\笑着”这是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可以看出什么?(小姑娘对浪花的喜爱。)你们喜欢吗?能不能带着对浪花的喜爱之情读一读。学生自己读、同桌读,指名读。

  (二)学习第二段: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

  2.同桌同学互读互评。

  3.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浪花什么样?

  4.学生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你们还想让大海给你们带来些什么?点击电脑在图上出示:可爱的小螃蟹、绿绿的海藻、翠绿的海白菜、美丽的`珊瑚

  6.电脑出示:“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教师指导读.如果你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这时你是什么心情?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吗?自己练读同桌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第二段。

  2.练习用“像”说话。

  (如: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拱桥。)

  (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配乐朗诵。

  三、指导背诵:

  1.自己试着背一背。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齐背。

  四、让学生谈谈到海边玩时的感受?可以编出小儿歌。

  学生编出小儿歌:

  (l)浪花浪花多美丽,

  像一朵朵白色的云,

  在海中唱着哗哗哗,

  一会儿仰头又低头,

  浪花浪花你多美,

  真像美丽的蓝海豚,

  浪花浪花我真羡慕你!

  (2)蓝蓝的大海,软软的沙滩,

  绿绿的海藻,白白的珊瑚,

  大海真美呀!

  五、板书:

  14浪花

  轻悄笑跑捧

  像

  喜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本课12个生字,并且正确、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2.3.4题。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完成课后练习2.3.4题。

  教学难点

  1.正确、规范地书写“笑、都、跑”3个字。教师重点指导。

  2.课后练习3照样子说词语。

  教学过程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想象在海边时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体会、感受通过读书表达上来。

  二、识字教学

  (一)巩固生字词的音。

  1.自己小声读读本课的生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

  3.抽读生字学法。

  (二)分析字形结构和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记忆字形的好办法。

  3.请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讲解:

  4.电脑出示词语;学生读。

  三、写字教学: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观察后把8个字的红字描一遍,边描边记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学生在书中第一个田格中把8个生字试着写一遍,写完后与范字进行比较修改!

  3.学生想出认为难写的字,如:笑、都、跑、唱

  4.教师范写:

  “笑”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竹字头,两边的笔画要写对称。第七笔撇要写在靠近中心点的位置,第八笔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九笔撇的起点要在竖中线旁边的横中线上。“撇”不要写得太长,“捺”书写的稍长一点。

  “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要写完左成左宽右窄。

  左上边的“土”字,要注意第二个横稍长些,第四笔“撇”的起点在第一笔横的旁边写,撇尖与第三笔的横的起笔上下对齐。“日”字,横折的“横”要写在横中虚线上。“耳刀”的起笔在“土”字而横的中间起笔写“横撇”撇尖离横中线不远。“弯钩”不要写得太长。

  “跑”是左窄右宽的字。在写“足字旁”时,注意第五笔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六笔“竖”的起笔从横中线上起笔写。右边“包”字的第一笔高一点,撇尖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二笔横折钩的“横”比“口”字稍低一点写,“钩”过横中线,“竖弯钩”从竖中线上起笔写,注意钩朝天。

  电脑出示3个部体:“口”“日”“日”让学组“唱”字。

  A.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

  B.让学生拖动鼠标把部体放到田格中,如果拖得不对,部体返回原位置。

  正确的拖动应该是:

  5.学生在书中的第二个田格中书写“都、跑、笑、唱”这几个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6.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讲评!

  7.同桌同学互评互改这几个字。

  8.学生书写其他四个字,教师个别辅导。

  四、巩固练习:

  1.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每字3遍。

  2.学生抄写词语,每词3遍。

  五、完成课后练习:

  1.照样子说词语:学生填写词语时只要搭配合理就可以。

  2.读句子。让学生多读,体会句子的特点,也可以仿照句子说几个句子。

  六、朗读全文:

  七、教师小结: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浪花》这篇课文,通过与浪花嬉戏,使我们感受到浪花的可爱、大海的可爱。这节课我们又一起学习了生字,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写得也非常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现在的儿童类药物多带有香甜的水果味,易误导孩子超量服用,孩子们在学会看量尺后,对刻度也很感兴趣,有时还会在吃药时说:“我吃15毫升。”因此我从幼儿的生活中生成了《神秘杯》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物品的探索兴趣,了解服药杯的作用并学习使用带刻度的杯子,让孩子们在帮助小动物送药的同时也知道自己要按量服药。教材难易程度适中,幼儿对此内容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也始终围绕我班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介入》,活动中主要从教师设置问题的直接介入及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的隐形介入这两方面着手。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并体会刻度的作用。

  2、教育幼儿正确服药,提高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良好情感。

  三、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

  难点定位:理解目测结果与杯子大小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神秘杯》

  2、大小量杯若干、记录表、笔、药水等。

  3、贴有小动物的一次杯子若干

  五、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认识刻度杯

  1、教师出示刻度杯:小朋友你们瞧,老师带来了什么啊?(量杯),请你仔细地看一看、瞧一瞧能发现上面有什么小秘密呢?

  幼儿人手一个量杯有大有小,进行观察

  2、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认识量杯上的数字、线条及单位ml

  3、认识大小量杯的测量范围:看着上面的'刻度,它最多可以量多少毫升,最少呢?

  4、教师小结:对了,这些数字和线条就是量杯的刻度。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摒弃了繁琐、复杂的言语,采用直接开门见山的方式:出示量杯,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在幼儿的观察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围绕孩子的兴趣进行提问介入,逐一突破量杯上刻度的认识、单位的认识等。)

  第二环节: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量杯

  1、如果要喝20毫升的药,你会选什么量杯,谁来试一试?

  请两名幼儿分别用大小量杯进行喂药。(使用视频转换仪,请大家一起检查并由老师来纠正。)

  2、幼儿操作完后教师小结给动物喂药的方法:

  (1)量杯要放在桌上,不能拿在手里

  (2)在倒药时身体慢慢蹲下,小眼睛与刻度线齐平

  (3)什么时候才倒好呢?就是药的水平面与刻度线齐平。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真真正正的学会使用刻度杯,我摒弃了以前的教师手把手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先引导幼儿先上前尝试操作,在操作中将自己遇到的难点及问题表述出来,再由老师和同伴一同商讨解决,真正让科学走到了孩子的身边。)

  第三环节:引导幼儿体验杯子大小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小朋友们这两个杯子都是多少毫升啊?(20),为什么都是20毫升的液体在两个杯子里会看起来不一样多呢?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知道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杯子越小液面越高

  教师小结:原来啊当液体一样多时,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杯子越小也,液面越高。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这难点,我通过语言的巧妙介入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同样是20ml的药在两个杯子里会不一样呢?”)

  第五环节: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多种给小动物喂的方法

  1、收到一封由动物园医生阿姨寄来的信,信上说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都感冒了,请小朋友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给小动物喂药。

  2、出示药量表:看看要量表上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分别需要为多少毫升的药?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并记录多种给小猴喂药的方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给小猴喂药,我想小猴肯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5、幼儿分组操作

  6、交流展示记录表

  (设计意图: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激发幼儿更多的思维灵感,在操作前,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共同的操作示范,引导幼儿运用更多的方法给小猴喂药,在引导中我将操作要求逐一的渗透到其中,使幼儿在无形中感知了操作的要点,为幼儿的操作降低了难度。)

  六、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循序渐进,并围绕我班的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介入》。活动中主要从教师设置问题的直接介入及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的隐形介入这两方面着手。如:在问题的设置中我始终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灵活地修改和设计问题,如孩子发现了量杯上的刻度时,我及时的进一步引导幼儿加深认识“你们注意到了吗?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等语言,刺激了更多的孩子去细心观察,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也发现了量杯上更多的秘密,对量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材料的隐形介入中,我不断的进行调整,从一开始的采用大、中、小三种量杯,到二磨只采用中、小两种量杯到后来的在操作活动中同时采用大、小量杯,这让孩子在操作中真正做到了认识量杯并学会使用量杯,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现、寻找身边一些植物的种子,简单了解种子发芽成长的必要条件。

  2、有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环境创设:

  蚕豆、玉米、花生、苹果、辣椒等,每人一个小花盆、标签、水壶、小叉子,背景图和苹果生长图。

  观察与指导:

  一、激发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看这瓶子里装着什么呀?(幼儿观察)

  2、从瓶内到出来(到入单色盆内),让幼儿仔细观察,走向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看一看、摸一摸。

  3、真奇怪,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4、出示苹果生长图,进一步引起幼儿探索种子的兴趣。

  5、现在明白了,原来这小小的、硬硬的东西是苹果的种子。

  二、寻找种子

  1、我这里正好有一个苹果,你们告诉我,哪里有它的`种子?(在里面)

  (1) 在里面吗?你们肯定吗?

  (2) 好,那我来把它切开来,先切一小快。(怎么没有种子)

  (3) 再切一块。(还是没有吗?)(中间切开)

  (4) 哦,要中间切开,切开后,请一个幼儿上来找。

  (5) 原来苹果的种子躲在它的壳里。

  (6)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植物,他们也都有种子。

  2、看、韦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出示蚕豆、玉米(一根)、花生、辣椒。你们认识它们吗?

  (1)这是什么?(蚕豆)蚕豆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2)这是什么?(玉米)玉米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3)这是什么?(花生)花生的种子在哪里?哦、我们一会找找看。

  (4)这又是什么?(辣椒)辣椒的种子在哪里?

  3、现在请你们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

  (1)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放入小盒内。

  (2)把垃圾放入筐内。

  (3)小椅子不动,找到种子后再座回小椅子。

  4、把你们找到的种子拿过来,

  (1)蚕豆的种子是什么颜色?

  (2)玉米的种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3)花生的种子摸上去怎样?

  (4)辣椒的种子又是怎样的?

  小结:原来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都是不一样,它们躲藏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种子它是在外面的,就像玉米的种子:有的种子是躲藏在里面的,就像蚕豆、花生、辣椒的种子;有的种子硬硬的,就像苹果、花生的种子;有的种子软软的,就像玉米、辣椒的种子。

  三、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1、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它会变成什么?(种子会发芽——长大——结果)

  2、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泥土、阳光、水)

  小结:小种子埋地下,

  喝足水发了芽,

  发了芽钻泥巴,

  钻出两片小芽芽,

  再长变成嫩枝丫,

  小朋友们爱护它。

  四、种植

  1、我们也来试试种植这些种子,好吗?

  2、看,这是韦老师帮你们准备的一些材料。(泥土、花盆、小勺子、洒水壶、各类种子的牌子)

  3、你们回种植吗?

  4、种子种植好以后别忘记插上小牌子。

  5、最后,别忘了天天去看看、关心它们。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找出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逐级分类。

  2、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多媒体学件人手一套,人手操作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师:在图形王国里,国王为图形娃娃们造了二幢小洋房。图形娃娃知道了都想搬进去住。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图形娃娃。

  教师电脑演示,幼儿讲述。

  出示汉字:圆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三角形

  2、 师:只有二幢房,这么多图形娃娃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图形娃娃满意呢?国王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 幼儿讨论方法,教师在电脑上演示。

  4、 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图形娃娃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来分。

  出示汉字:大小 颜色 形状

  5、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按大小特征分)

  二、分散活动:(二次分类)

  1、师:图形娃娃们住在一起后很开心,可是过了一些时候,觉得不舒服。它们请国王再为它们造房子。这一次国王为每一幢小洋房造两间小房子,请小洋房里的图形娃娃搬到两间小房子里去。

  幼儿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按颜色分特征分)

  出示汉字:红 黄 蓝 绿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个新的本领,就是“二次分类”。

  出示汉字:二次分类

  三、自主活动:

  幼儿人手操作材料一份进行二次分类练习。

  幼儿操作后自由交流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乐于探索牙齿的秘密。

  2、了解牙齿、舌头、嘴唇的关系,丰富相关成语。

  3、大胆解说成语,提高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牙齿、嘴唇、舌头的卡通图片,活动前让幼儿和家长准备一个跟牙齿和舌头或者牙齿和嘴唇有关的成语,写在一张白纸上,并让幼儿做好解说准备。

  活动过程

  一、问题探究。

  ——师:“请你们想一想,我们的牙齿有什么作用呢?”(咀嚼食物,使说话清晰,增添美丽)

  ——师:“在我们身上有几个牙齿亲密的朋友,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嘴唇、舌头)

  ——师:“请你们想一想在我们吃饭的时候,牙齿以及它的好朋友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它们又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牙齿可以咀嚼食物,嘴唇可以防止食物掉出来,舌头可以翻搅食物,舌头上的味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辨食物的味道,这样我们就可以吃出来食物的酸甜苦辣了。说话的时候,牙齿、嘴唇和舌头一起配合,才能使我们把话说清楚。

  二、丰富成语。

  ——师:我们知道牙齿和嘴唇、舌头是好朋友。你们能介绍一些关于它们的`成语吗?

  ——鼓励幼儿手拿写有相关成语的纸,站在集体面前进行介绍。如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唇红齿白、七嘴八舌、鹦鹉学舌、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等。

  二、开心游戏。

  ——每次请9名幼儿,教师指定其中3个扮演舌头,3个扮演嘴唇,3个扮演牙齿。

  ——教师发布“开始”指令,扮演舌头的幼儿在原地用双手做翻滚动作,表示翻滚食物;扮演嘴唇的幼儿在原地做捂住嘴巴动作,表示防止食物漏出;扮演牙齿的幼儿在原地双手摩擦,表示咀嚼食物。

  ——教师发布“吃饭了”指令,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儿(舌头、嘴唇、牙齿),最快结为一组的获胜。

  三、请幼儿简单描述牙齿的作用。

  ——例: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吃东西,缺少了牙齿,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法吃,而且说话就会漏气,发音不准确,别人也听不清楚,还有,整齐洁白的牙齿,可以使我们显得更加健康和美丽。

  1、开心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可以和幼儿商量决定,如可以改为小组表演成语内容,幼儿说出他们所表演的成语,然后评出合作奖、创意奖、逼真奖等。

  2、介绍成语时,为节省时间,可以请准备了相同成语的幼儿一起站出来,再请一个代表进行介绍。

  活动延伸

  了解更多成语的故事。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与牙齿、嘴、唇、舌有关的成语,可以将成语卡片从中间剪开,让幼儿重新拼出正确的成语。

  科学区:投放镜子,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嘴唇和舌头。

  环境创设

  将牙齿的作用图片贴到主题墙;将牙齿、舌头、嘴唇有关的成语做成吊饰悬挂起来。

  家园同步

  1、家长可以跟幼儿进行游戏“火眼金睛”(只动嘴不发声,请幼儿观察并猜猜说了什么)。

  2、鼓励孩子了解更多成语故事。

  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慢慢咀嚼食物,不漏饭,不浪费食物。

  相关链接

  阅读成语故事,丰富词汇,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提高表达能力。

  附录:唇亡齿寒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公之奇上书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敌外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反手、体验让幼儿理解转动,并区别滚动。(重点)

  2、引导幼儿探索使物体转起来的方法。(重点)

  3、引导幼儿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了解影响物体转动的一些因素。(活动难点)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陀螺,有操作经验。

  2、第一次操作材料:笔、筷子、绳子、碗、杯子、塑料瓶、纸圈、扣子、呼拉圈、球等。第二次操作材料:圆心穿孔的红色圆片、偏离圆心穿孔的绿色圆片及火柴。

  三、活动过程:

  (一)转一转,滚一滚,让幼儿的转动经验重现。 师:小朋友们,玩过陀螺、转盘的请举手。能学陀螺、转盘转一转的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学陀螺转吧!(师生一起转)老师累了,我的小陀螺累了吗?累了会怎样啊?(幼儿学陀螺倒下)

  (二)试一试,说一说,帮助物体转起来。

  1、师设计对话(一个拟人化的碗:我也要转,我也要转。师:哦,小碗也要转,小朋友,谁能帮助它转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但不能过早介入,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使物体转起来。

  3、说一说。请幼儿交流,说说自己帮助过什么物体转起来,是怎样做的。老师多启发,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当幼儿对滚动和转动混淆时,教师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使用纸圈演示转动及滚动并留下运动过的痕迹。再请幼儿自己来转一转,滚一滚。

  (三)做一做,比一比,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1、师:小朋友刚才帮助那么多的物体转起来了,我差点忘了我的另外两个小客人,(出示圆片及火柴)它们也要转起来,看谁有办法?

  2、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做。

  3、老师布置任务:用火柴串在圆片上做成两个转盘,小朋友试一试,选一个厉害的与其他小朋友比赛。

  4、老师发给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一个红色圆片,一个绿色圆片及两根火柴),幼儿开始做转盘试转盘。

  5、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选哪个转盘参加比赛。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帮助幼儿总结出影响绿色圆片转动的'是火柴串的位置。

  (四)找一找,在生活中找转动。

  师:小朋友们,大家都准备好了自己的超级转盘吗?在比赛之前老师还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回家去找一找,哪些东西在使用时会转动,好吗?好,找到旁边的小伙伴,现在比赛开始。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科学教案04-09

大班科学教案:泥鳅02-12

大班科学教案《复制》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