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
1.教学思路清晰。教师以课文题目做文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文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洞穴说成住宅?它的住宅是什么样儿的?它是怎样建造住宅的?本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的,重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摒弃了“分析式”的阅读教学模式,突出了阅读策略教学。
2.注重培养能力。本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蟋蟀住宅的特点,这些教学环节都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设计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交流平台”安排的是复述课文。 “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加偏旁识字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的是1.抄写12个易错字;2.读一读出示的句子,比较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书写提示”安排的是纪昌学射中的片段。
“日积月累”安排了12个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积累并运用。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交流平台”围绕教学目标,在学生复述课文时,要注意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清楚,回顾、总结所感所需。指导学生交流时,我注意了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把人物形象说生动。课文作者把人物形象写得很生动。二是要适时小结和拓展,指导学生感受本组几篇课文的魅力,以本组的几篇课文为引子,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众多的名著中。
“日积月累”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反复读一读这12个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再让学生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再开展一次竞赛活动,交流并展示学生平时摘抄的成语。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成语运用的语言环境。最后进行拓展练习,鼓励学生继续收集成语。
二、成功之处
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进行“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把这12个成语采用学生争夺小红旗竞赛的方式展开,学生们个个积极踊跃,兴致高涨,其教学目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日积月累”时,虽说整节课,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失误,此次活动的开展,不能兼顾全班同学,有个别同学基本上都是在给别的同学当听众,始终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鼓励发言较少的同学,使他们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范文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篇观察日记,也可以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习作”教学时,我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说的练习,从而为写好日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读写音节后,我便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说到写。通过学生现身说法的一读一讲,无形中让其他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互评作文的能力。
二、成功之处
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交流自己观察过的某个对象,通过足够的交流,使学生对自己要写的习作胸有成竹。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习作时,习作内容中语言不够丰富。虽然学生观察的对象很真实,但总有叙述平平的感觉。四年级学生表达能力有限,积累不多,多数只能写出直观所能及的东西,这还需要在日常的口语训练中多下功夫,不断积累,不断创新。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我先是和平常一样对写作的一般技巧做一些要求。如:按顺序写、抓特点写、运用修辞手法等。枯燥的理论总是令人乏味的.,所以此后,我也准备了许多的图片,让同学们能产生更多的研究兴趣,果然一些有趣的图片一出,他们瞬间精神抖擞了。有蚂蚁搬家的图片、有豆芽生长图、还有乌龟爬行图等等。写完后,同桌互评互改,修稿后全班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会认“兵、恨”等8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2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
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4、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1、会认“兵、恨”等8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2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
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难点
1、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义。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策略:
1、玩具导入,激发兴趣
玩具一直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离学生生活较近。教学时,从玩具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字词教学,自主+引导
关于识字、写字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借助拼音识字。写字时,注意字的结构,结合形近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写字的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3、阅读理解,层层递进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品味文中的语句,体会其中“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一是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二是体会“我”有陀螺之前与有陀螺之后的心理变化,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等描写,感受其中的变化。
结尾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俗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可以回顾整篇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抓住陀螺的样子和“我”取得胜利时的表现来理解。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组里哪些同学玩过陀螺,陀螺有哪些种类。
(2)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
(3)原始陀螺图片、现在陀螺图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兵、恨”等8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2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
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说到童年,大家总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抽陀螺等。(多媒体依次显示相应的游戏)课前,老师曾让大家调查统计过班里有多少同学玩过陀螺,陀螺又有哪些种类。大家现在来说一说。
(学生以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把话说清楚。)
2、玩过陀螺的人着实不少,那谁可以说说玩陀螺的技巧呢?
(找学生回答。)
学生们说的可能是现代的陀螺,不是文中高洪波先生所玩的陀螺,教师可以适时夸赞。
3、现在的陀螺是在以前陀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同学们知道陀螺的历史吗?
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及以下文本内容: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以前的陀螺多用木头制成,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之直立旋转。现代的陀螺经改造多为塑料或铁制,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4、这么说来陀螺的历史还是十分悠久的,我们知道现代陀螺是怎么玩的,那么以前的陀螺又是怎样玩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高洪波先生的《陀螺》,看看以前的陀螺。
(板书课题:陀螺)
设计意图:
现在学生们玩的陀螺与以前的陀螺大不相同,只有了解以前的陀螺样式,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中作者赢得陀螺比赛的欣喜。课前的调查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默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通读课文,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在有疑问或有体会的地方作上批注,可以是一个词语或者一段话。
2、多种形式认读要求认读的`生字。
(1)多媒体出示课文要求的会认字。 兵 恨 帅 彻 溃 誉 丑 豪
(2)小组之间互读生字,注意字的正确读音。
(3)找学生读,教师正音,注意翘舌音“帅、彻、丑”。
3、讲解多音字。
钉(dīnɡ)组词:钉子 旋(xuán)组词:旋转 (dìnɡ)组词:钉扣子 (xuàn)组词:旋风
4、书法课堂,教学生字。课件出示会写字:
(1)重点指导:“旋”左窄右宽,“况”左边是两点水,“仍”最后一笔是撇不是捺,“预”的左边是“予”而不是“矛”。
(2)学生书写、仿写,每个汉字认真书写两遍。
(3)多媒体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其他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增强,但字体字形需要教师一再强调,教师要细心耐心地指导,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掌握清楚字音、字义。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着用一句话概括事件。
预设:本文的线索是陀螺。主要讲了“我”用一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打败了小伙伴的大陀螺,为“我”带来了胜利的喜悦。
2、浏览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学生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先出示填空,再根据讲解出示答案)
(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
在课文的开始,作者介绍了一下陀螺是什么。那么接下来作者做什么了?(自己削不出好陀螺,叔叔答应送一只陀螺)陀螺做好之后呢?(作者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陀螺)作者最初做陀螺的目的是什么?(和别人比赛,也就是斗陀螺)最后作者赢了还是输了?(赢了)作者从中有了一定的感悟。
设计意图:
本文内容较长,而默读是较快阅读的一种方法。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默读基础,给出问题,再默读有助于学生快速找准文中的脉络,便于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四、作业设计
书写本课生字词,小组间相互报听写。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2、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相机纠错,指导书写。
3、上节课我们大体了解了《陀螺》的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读中品味,深入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做上标记,并在空白处简单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2、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3、预设一:第4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陀螺的________。(渴望、盼望……)
(2)这时候作者的心情是如何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作者得不到陀螺的懊恼、郁闷心情,从这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
课件出示:
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还可以看出什么?
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可以看出作者对陀螺的酷爱。
(教师提示学生把懊恼、郁闷和酷爱写在这句话的旁边。)
预设二: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这一自然段)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1)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作者的期盼终于得到了回应。在这段时间“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我”的精神是恍惚的,说明“我”非常期盼陀螺的出现。从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看出来的。(多媒体同时出现标红的最后一句话。)
(2)有同学已经把“恍惚”“期盼”作为批注写在这句话的旁边了,非常棒!
预设三:第7自然段。
(1)你喜欢这段话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这段话写出了“我”得到新陀螺的兴奋,把“我”的状态描述得很具体、形象。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我”很兴奋?
生:从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
课件出示这句话: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3)这句话里面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我”非常兴奋?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生:从“手舞足蹈、马上、一显身手”可以看出“我”非常兴奋。因为这个陀螺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而第2自然段有这么一段话: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我”很满意这样的设计,所以很兴奋。
(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夸奖,在分析文本时,不要孤立某个片段来看,而要联系前后文。)
预设四: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1)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我”的陀螺并没有赢得别人的夸赞,这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可以用我们上一组学过的词语。
生:这时候“我”的心情是沮丧的。
(教师提示“沮丧”要作为批注写到这句话旁边的空白处。)
(2)那么“我”的陀螺遭到同伴们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
预设五:第11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1)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如何?
生:兴奋、自豪……
(2)虽然陀螺的样子遭到同伴们的嘲笑,但是这个“丑陀螺”的战斗力惊人,谁可以把描写这个陀螺的战斗的句子读一下?看看是不是很激烈。
(3)找同学读第10自然段。
(4)是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打败了大陀螺,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惊奇的事啊!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说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下?
生:这句话是说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去度量一样。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对待别人,仅凭外貌是看不出他真实的实力的。
4、小结: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时,不可以只凭外貌来评价。这也是作者从玩“陀螺”中领悟到的。
设计意图:
借助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这一教学环节,既有利于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又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能力。在交流中,教师应认真倾听,对学生的表述给予及时评价,以起到规范语言的作用。同时,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也得到了解决,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高洪波的儿童诗集《我喜欢你,狐狸》。
四、作业设计
玩一次陀螺,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悟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有独特个性和生活体验的个体。所以在一开始的课堂设计中,我增加了汇报调查班级玩陀螺的项目,有利于找到文本与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快速丰富起来。教师应善于联系实际,利用有利资源,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构建起学生与知识间的桥梁。
二、关注学生,注意思考。
本堂课过多地关注学生所回答的答案,忽略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对学生不同回答的反馈缺乏合理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从而给学生阅读思考指明方向。
三、引导默读,提高效率。
本课篇幅较长,阅读所费时间较多,可以借助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默读速度的训练,不仅要快,而且要准。快可以用时间来衡量,准要通过思考问题来实现。这便需要教师多加引导,才能实现。这也符合大阅读时代的要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蝙蝠和雷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讲述科学知识的老课文,本人想通过抓住蝙蝠探路和飞机夜航的秘密及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同时,结合本人的研究课题,我认为如下几方面体会深刻。
一、激发认识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的老师”。它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望。我注意把学生当作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学习科学家的三次试验,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然后创设情景介绍概括。在了解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后,学习雷达的工作原理时,也注意让学生同桌自学。并时时处处请学生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
二、开拓知识领域。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入门不等于有了兴趣,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往往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课前找资料了解蝙蝠,课后多看有关仿生学的知识,想象蝙蝠和雷达之间会有什么对话等练习形式,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以为)
三、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而求异思维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训练学生。例:学习段落第3、6节时,我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词语在理解蝙蝠的飞行特点和秘密这一中心。其次,在学习中,我还引导学生质疑、发问,从而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灵活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然,教学中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相信,只有更好,没有。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一定能找到创新思维教学更好的途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6
《蝴蝶的家》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燕志俊。这篇课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从上课的情况看,我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设置情境,激发情感。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开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蝴蝶的'美丽图片,有静态的,也有蝴蝶在胡从中翩翩起舞的动态的,欣赏着着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小生灵们都会向我们一样有着各自的家,蜜蜂的家是蜂箱,小鸟的家是鸟窝,那么蝴蝶的家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去找一找蝴蝶的家到底在哪吧。这不仅触发了学生心底深处的感情,让学生兴趣盎然得走进文本,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文始终围绕着“我”的心情来写。在文中“着急”这个词连续出现多次,都是表达作者为蝴蝶着急的心情的。那么我就围绕着这个词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词句、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在同学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之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他们都非常投入,交流时也妙语如珠。这样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自学的能力。
四、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例如: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担心的急切心情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我们看哪一位同学说的最好。如果你遇到此类问题,你在语言表达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神态?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立足文本,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合理拓展。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关爱弱小生命的教育,所以我在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当你看到一位小朋友跌倒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当你在雨天看到没有雨伞的小朋友被大雨淋成落汤鸡的时候,你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当你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位孱弱的老奶奶摔倒的时候,你会怎样做?通过这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后反思发现:本节课的朗读指导还是有点儿少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才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去,用语言把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或道理读出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7
一、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难度比较大,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的效果还算满意,现总结如下:
1、“读”占鳌头。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文言文还是非常陌生的,所以想理解文本内容必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首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先指生试着读一读,发现学生认识字但是不会停顿,所以教读题目学会停顿。接着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边听边学习文言文的读法。听完之后自由练习朗读,同桌互读,发现问题在班内及时指导,争取每个学生会读本文,也能以此为根基学会去读其他的.文言文。最后,指学生在班内展示朗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教读,去体会当小老师的喜悦感。
2、“学”字当头。
在读熟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和课文中的批注试着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创设自读自悟的氛围,让学生去自学。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学着写批注。接着,开展讲故事比赛。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小故事。先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讲故事的人选,在班内再展示。要求:自然得体、大方,语句通畅。通过学生上台展示,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讲故事的人选,发奖状以资鼓励。在讲故事中能发现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予以引导,以便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容。最后创设讨论的环节,出示课件: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引导学生学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在观察所得中去分析解决问题。
课文注解:王戎七岁的一天,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耍。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许多小孩就争先恐后地爬上树去摘李子。但是王戎没有爬上去。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他不上去摘果。王戎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也有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那人摘来放在口里面尝,发现情况果然如此。
3、潜移默化
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说说从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能谈得比较准确,感受非常到位。设想:你还读过哪些名人轶事呢?引导学生谈出司马光砸缸等,在熟悉的历史人物身上再次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成功之处
学生能很好地朗读文言文,理解非常到位。整堂课气氛活跃。
三、不足之处
课堂容量略嫌不足,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理解还有难度。
四、教改措施
如果再上这篇课文,我会设计更优的方案,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增加背诵默写的环节,夯实基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8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很重视对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时时刻刻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兴趣。
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如以图激趣,以看动画片引入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这样一改学古文枯燥无味的状况,调动起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注重阅读。
学生认读古典神话文本的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文。先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读顺句子、读通文章,再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深入感悟。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详解重难点语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精卫的形象,深刻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启发和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9
《繁星》是巴金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引发起我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1.教学效果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地将课堂还给学生,我感觉这是本节课最成功的的地方。
课前我只是跟学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作者巴金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然后以“美”作为线索让学生自由地品读文本,在朗读中找出文中觉得最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对哪儿感兴趣就读哪儿品味哪儿,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他们被文中的美景深深陶醉时,我进行了及时的拓展,引导学生去欣赏文本之外的诗歌,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星空的美妙。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所学最终都将应用于自身学习和生活。学习完课文,让他们用文字描绘出自已眼中或心目中的星空,进行课堂小练笔。当孩子们朗读自已所写的小练笔时,我很为那些生动、有趣、唯美的语言感到赞叹,当教师把时间和自由还给学生时,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心中拥有着最美的世界。
本节课也有明显不足:由于课堂时间预设不足,导致小练笔时间不够,有部分学生没有完成,留下一定遗憾。另外,课文品读也不是很到位。
2.教学收获
(1)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让教学效果更好。上课一开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简介及作品等,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2)引领学生品味语言,重视朗读。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所以,找到“美”、读出“美”、品味“美”就成了本课朗读的主线:让学生找出文中觉得优美的句子,试着读出感情。同时揣摩语言并说一说:你找到的这句话美在何处?又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美的? 这样进行比较阅读,找出文中运用这些修辞的语句,认识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到这些修辞手法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感情。以读代讲的形式,不需要理解分析。
(3)学会积累,学会运用。模仿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课文句式写一段面对夜空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当堂达到学以致用。
3.不足之处
《繁星》这篇课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多角度的写景,是一篇非常好的范文,但是遗憾的是:我个人感觉没有“用”好:
(1)这样的课文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美——让学生感受到散文语言的美,才有感染力。可惜的是,我在课堂处理上有点过于理性分析,感性不足。
(2)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感染力不够强,没有更快更深入地带领孩子走进文本。
4.改进措施
最应该改进的还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应该留足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比如,提问时,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不要急于给学生“要答案”,关注学生能力的锻炼、等待学生的成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
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关键在于创设情境,在读中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所以在授课时要让孩子多发言,从发言中去发现孩子是否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要的信息。还要让学生去大声朗读,从读中去感悟讲解、分析,使孩子们对现代诗的想象奇,意境美,情感真的特点的体验在读中得到升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到锻炼。为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品读诗歌,把握诗歌主旨。
二、加强诗歌朗读训练,在读中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多读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教师要利用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轮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诗,进而感悟理解诗歌。四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诗歌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读促思,以读带悟,以读传情,为学生今后学习诗歌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通过品读含义深刻的诗句,从中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1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同时介绍了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1.教学效果(思效)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开始,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然后对学生提出质疑:蝙蝠和雷达,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科技产品,课题用“和”字把它们连接起来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来,一下子学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作好了铺垫。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同桌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设计表格,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然后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同桌合作理一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学生得到了主动、全面的发展。
2.教学收获(思得)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以简单的教学环节贯穿起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这节课我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1)引导学生用多种读书方式。课堂上,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的需要,让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信息,提炼观点,然后表达自己思考的所得。
(2)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用词的准确、精炼。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也是一篇传统的“老”教材。这篇文章虽然没有优美的词句,但课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用词准确。我引导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精炼,如:抓住“无论……即使……也……”体会蝙蝠夜间飞行的灵巧;紧扣“一个也没响,一根也没碰着”感受蝙蝠飞行时的敏锐;抓住“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一句中的`“反复、终于”体会科学家们做研究,有所发明、创造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引导学生从咬文嚼字、品词品句中体会出科学家的奉献精神。
3.不足之处(思失)
语文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既令我欣慰,又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值得改进。如在学习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经过,填写表格这一学习环节没有处理好。学生在复述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很好地运用课文中的代表性语言,没有达到复述课文的真正目的。
4.改进措施(思改)
复述完后,如能带领学生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回味课文语言,感悟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的缜密,我相信效果会更好。另外,读的训练还显得较为薄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2
《蝙蝠和雷达》属于科普知识短文,富有趣味,主要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章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激发学生爱科学从小就探索科学的兴趣
难点: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空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课题质疑,引发探究。
在课堂开始,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很快便说出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学生答后我再质疑: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科技产品,课题用“和”字连接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设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一下子学生的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也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作铺垫。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课前,我加强了预习指导,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并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我又指几名学生上台分别介绍三个试验过程,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通过活动,学生在玩中学,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3.渗透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是影响学习方法掌握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较强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能凭借学习内容,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与如何学习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寓学法于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学生领悟各种学习方法。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如果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有效方法,运用到其他课内阅读或课外阅读,就是很好的方法指导。我让学生仔细阅读完课文后,找出课文中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合起来正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当学生找到后,就让他们连起来说一说,并且告诉他们有时候利用文章中的'主要句子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以后的自己阅读中也可以试试。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课前,我加强了预习指导,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并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通过活动,学生在玩中学,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不足之处
在学习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经过,填写表格这一学习环节没有处理好。学生在复述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很好地运用到课文中的语言,只是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没有达到复述课文的真正目的。复述完后,如能带领学生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回味课文语言,感悟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的缜密,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读的训练还显得较为薄弱。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参与兴趣,“现在咱们开个小小的招聘会,这里有两积职业供大家选择,一种是记者,一种是科研工作者”。接着自学课文,“记者朋友们把你要提的问题罗列在纸上;科研工作者要把你研究的过程按要点罗列到纸上”。然后合作探究:“蝙蝠是怎么探路的?”再谈一谈“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最后,拓展练习,培养创新精神:“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你现在最想发明什么?”这一拓展练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同时,激起了学生创造的欲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3
《走月亮》是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本文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语言浅近,但情深沉。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进入本文所营造的宁谧、淡中蕴浓的氛围。
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育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备课深挖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并对文章可以给予学生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了有效的把握。《走月亮》文本内容不但语句优美适合指导朗读,而且结构明快有特点,修辞手法使用一目了然,故而适合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朗读训练和写文章搭架子意识树立。因此,课堂中孩子兴趣盎然,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2.教师敢于放手学生,组织小组内合作学习,小组间进行比赛,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小组长能组织成员采用读文、找句段勾画,互相讨论争辩达成共识,展示汇报不慌不忙,质疑补充有条不紊,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生本理念得到了体现。但同时提醒自己注意的是不能忙于课前后进生的家庭作业检查与评价而忽视了学科组长的课前培训,以至于合作学习中小组长作用发挥有些滞后,教师逐组学习方式的培训和指导,影响了自己对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引导和对学困生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对小组长坚持不懈的培训,需要在小组文化建设、评价激励机制的持续跟进。
3.教学本课,我将学生的能力训练点放在了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认识排比句体会这种修辞手法的妙处上,放在了层层质疑中,明了文章布局谋篇上,放在了合作小组利用“读、画、议、展“的方法进行文本阅读和理解上。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讨论。这篇课文反映的就是亲情,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形式表现出来,文章不仅描写的意境美,情也真。因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教师的.情、作者的情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
三、不足之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意识到了应抓重点词抓重点句去体会,但却没能做得扎实。如有的同学提到了母女之间的感情深。如果借此就往下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意境美,哪些地方体现了母女情深,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会使学生们很快投入进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这些词、句,可我却草草结束了,未能达到语气的效果。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一是初读课文,对前置性字词学习予以复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理清文章脉络,明白我和阿妈走月亮去了溪边,果园,还有许多的地方。第三个环节:以探究点“我和阿妈每到一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统领组织同学自读勾画,小组交流,明确内容,展开小组间的竞赛,对学习成果予以汇报,随机穿插优美句段的朗读指导,让孩子在美读中感受夜晚月光照耀下田间地头的美景,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愉快幸福心情。第四个环节:巧设疑问“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一点都没用,下次编入课本干脆取了它吧?”让孩子在争辩中明了交代事件的文章一开头必须写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物,这样文章才能完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4
“交流平台”安排的是根据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习惯。
“词句段运用”安排的是:1.为动物找到家。2.读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积累气象谚语,进一步丰富语言积累。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交流平台”教学时,学生通过交流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词句段运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两组出示的句子,比较第二句与第一句的不同之处,说一说加点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日积月累”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反复读一读这些谚语,把字音读准,想一想每个谚语的意思,不懂的成语借助词典加以理解。让学生想办法快速记住这些谚语,并积累其他气象谚语。
二、成功之处
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栏目时,把动物的家用图片展示的方法呈现,学生很快就能根据图片找到对应的动物。
三、不足之处
教学“日积月累”时,需要结合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因为年龄尚小,不能对谚语有深刻的了解。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角度让学生去学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5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等人写的《世说新语》,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冷静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全文仅用四句话,就表现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让学生在读中得到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针对本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之前对文言文的体裁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 能正确流利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4.能够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课文。 本课设计了一个课时,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在一个课时的时间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哪些是学生明显知道的信息,哪些是需要老师课堂上引导提升的方面,以何种方式来引导,突破重难点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最多的方面。
一般文言文的学习,我认为大概过程是:
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2、再读注释,理解词义
3、联系上下文,逐句翻译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5、背诵全文,体悟内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2-17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2-18
部编版语文教学反思04-08
部编版语文教学反思03-17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教学反思06-26
部编版教学反思04-18
部编版《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04-04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5篇02-17
部编版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