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09 22:16:0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美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1

  我们大班美术创意班共有17位幼儿,每次参加社团活动,他们都是那样积极和高兴。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画画时专注的神情我就知道,这些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感觉在与画笔、材料、颜色一起玩、一起游戏。

  这学期的社团活动又开始了,我安排的第一次教学活动是《照哈哈镜》,我让社团的孩子们集中在幼儿园的门厅里,然后在门厅里让他们依次上来照哈哈镜,观察自己在哈哈镜里的形态,其目的是引导幼儿对自己变形的滑稽的状态感兴趣。并结合提问思考:你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你发现你有什么变化吗?通过照哈哈镜和平时积累的经验,知道人在照哈哈镜时的形体变化与哈哈镜面的凹凸有关。在愉快地照好哈哈镜后,我带领孩子们来到了活动室,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照哈哈镜时滑稽的形态画下来。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幼儿画出变形后滑稽夸张的形态……

  反思:

  “哈哈镜”是幼儿平日里非常喜欢照的,但通过照哈哈镜来画画,可能还是第一次,所以孩子们觉得很新奇。在画画过程中,孩子们边画边还在偷着乐,可能想到了照哈哈镜时滑稽的.样子。从幼儿的作品中,我看到画出的人物有高又胖也有弯曲变形的。但也有个别幼儿还是有点拘束,作品看起来很安静不够夸张、大胆,可能受经验、技能表现等的限制。不过没关系,毕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和体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变形形态的快乐。相信多次尝试后,孩子们的表现会更加大胆,作品会更加生动。

  期待这学期的社团活动,孩子们会有更好地发展。

美术·教学反思2

  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过程时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几年来的一线教学,我在美术课程改革上取得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应该突出趣味性,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性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例如在传统的“色彩知识”课中,教师利用矿泉水瓶数个,盛半瓶清水,分别调入红、黄、蓝三色,不做解释,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然后再相互注入,使色彩产生变化,像变魔术一样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就“如果改变各种色彩比例,将会产生何种效果”的问题,自己组织讨论色彩和实验。通过有趣的实验,学生能够完全主动地了解色彩调配产生的效果和色彩的一般规律。观察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

  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为学生全面发展开拓视野。

  由于美术是人类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学习。例如:在《远古的呼唤》一课中,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图片,使学生自觉、主动、广泛地了解人类远古时代文化历史背景。在课堂内,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自愿选择扮演自己理解的各种角色,或演戏、或舞蹈、或对话,利用所学美术知识,巧用各种简易、废旧材料制作远古时代的服饰、用具、面具等。课堂效果生动活泼,学习气氛轻松浓烈。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纯朴、自然、遥远。完整认识人类文明的变迁历史,充分享受到自己发现、理解、创造、表现的乐趣。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堂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自发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绿洲》一课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课前了解环境保护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展现北京等地沙尘暴肆虐横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在课堂里,首先让学生主持讨论“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学生们群情激昂,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己归纳出“环境恶化是导致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教师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入《绿洲》课题,并展现各种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欣赏,使学生分析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充满激情地创作以《绿洲》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在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开发。

  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为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翅膀。

  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中,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应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能力和兴趣。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不能简单的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水平。如《透视知识》一课,有的学生画的透视关系十分准确,有的学生却不够准确。实际上,准确与否在美术课程中是相对的,关键看其是否大胆、是否观察、是否表现、是否思考。只要学生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感觉,就应当受到鼓励,受到肯定。

  现代美术课程要求在评价学生成绩时,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注意肯定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于学生个性和特点的鼓励和表扬。使每个学生通过科学的评价,不断改善学习状况,学会不断总结经验,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造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美术·教学反思3

  我们这所中学较为偏远,学生较少只有12个班,有7、8、9三个年级,我发现美术课一直存在一个小特点:

  七年级的孩子在美术课上最认真,每个同学几乎都配有水彩笔或者彩色铅笔,画的画也最认真最有想象力,布置的任务也会如期保质完成;八年级的同学似乎也很认真,但偶尔有同学会偷做其他作业,一个组里有那么几盒稀缺的颜料已是不错,所以作品虽是不错只是颜色单调;九年级的美术课,课堂上少见颜料,几乎每个同学都会明目张胆的学其他科目,于是我干脆迅速讲完新课重点,有兴趣的`画一下,有其他作业的就各忙各的吧。

  工作以来几乎每一级都是如此,真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学生的不是越画越好而是想象力越来越局限越来越不爱画了呢?原因何在?是因为我的态度不认真?还是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不能舍本求末,只能放弃不考试的科目?看来真得好好思考一下,解决这种现象,让我们的美术课在这种应试教育大潮中,不失去原本的颜色和意义,能够轻松不失严谨的继续下去,而不是虎头蛇尾的不了了之。

美术·教学反思4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美术课也成为了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从国际小学生比赛就不难看出我国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落后,这于我们的日常美术课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老师从小就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只看重其考试的能力。我们美术课上的手工课常被很多家长认为无足轻重,学生也不重视,上手工课也不带材料,也不带工具。许多老师对手工课的重视不够,常常因怕麻烦,也没有好好上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美术课越来越讲究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注重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我积极尝试,我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重视手工课的上课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下是我在上好美术手工课的几点不成熟的教学经验:

  一、要重视课前的准备,也就是收集材料。

  上手工课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手工课教学效果的孬好,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对材料的准备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班里准备了一个储物箱,专门收集各种各样的手工制作材料,这些就成了学生上手工课必需的。

  二、要上好手工课,范作是最好的教学手段。

  在美术课教学中范作是很重要的,范作也可以是老师的作品,也可以是学生的作品,手工制作课对范作的要求更重要。范作是学生获得手工课制作的最直接的动力,那我们如何收集范作呢?方法有很多,以下是我收集范作的几个方法:

  (1)、要根据所要教的内容自己动手制作范作。这中方式是现在很多美术老师所常用的方法,老师的制作过程也是体会教学重难点的过程,教师精彩的范作会带动学生的'制作积极性。

  (2)、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范作。在日常生活中美术作品随处可见,如:超市、商店、回收站等都有可能有美术教学的范作,只有我们留心观察,细心收集就能收集到很好的范作。

  (3)、在教学中注意收集优秀的作品,作为日后的教学范作。学生的美术作品有的很优秀,要比日常收集的范作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三种收集作品的方式,不用多常时间老师手中就有了一个非常多的资料库,有了丰富的资料,教师在手工课的教学中就可用范品进行教学了。

  在手工课教学实践中,范作利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手工课的教学效果。如果利用的好,可使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手工课的学习。在教学生手工制作中可以分几个步骤去做,但是现在的美术课程很少有步骤教学,即便是有步骤也是很简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认真准备好范作。在准备范作的同时可以准备几件半成品,让学生通过研究半成品来完成手工课的制作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手工课教学中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导入,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导入导好了,学生学习才有兴趣,学生才乐意去做。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

  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鼓励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更注重过程评价。

  我们教的每个孩子都很天真、好奇,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知道,都想去体验一下,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他们在还未具有一定的制作能力的情况下,如果老师不因势利导,很容易伤害学生对手工制作的积极性,逐渐失去了对手工课的兴趣。在手工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孩子的制作兴趣非常关键。通过对学生作品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做不好,做不像的胆怯心理,通过好的评价让学生大胆尝试,只有在尝试中学生的情绪才能释放,个性才得以张扬,从而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总之,我认为应多让孩子上好美术手工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美术·教学反思5

  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的开展,让孩子们认识了很多常见的或者不常见的水果,孩子们都非常地感兴趣,美术活动《大苹果》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前孩子们已经学过了歌曲《苹果歌》,也学了关于苹果的儿歌,知道了苹果是什么形状,有哪些颜色,有大小,有苹果柄等,在孩子们对苹果有了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美术活动《大苹果》。

  在讲解示范涂色苹果这一步,孩子们都能认真地在观看我如何给苹果涂上漂亮的颜色,在示范给苹果涂上饱满的颜色时,我让孩子们一笔一笔来回涂色,不要让他们涂到苹果圆圆的轮廓外去,孩子们在操作时也都按照老师的教法,一笔一笔地涂着颜色,但是我发现他们在涂色时还是比较困难,因为苹果的轮廓比较大。活动后我就在反思,《大苹果》这个活动不该是让孩子们一笔一笔来回涂色,该让孩子画圈圈的方法涂色,更是由外向内涂色的方法,教学反思《美术活动《大苹果》教学反思》。另外,由于之前对苹果的认识,孩子们潜意识中只有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的苹果,作画时孩子们都只选用了这两种颜色的`苹果,看起来也比较地单调。其实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自由想象,他们希望的苹果还能是什么颜色的,这样就不会过于局限。

  其实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不该太限制孩子,儿童的绘画发展是始于涂鸦期,不该让孩子只是去临摹,去模仿教师的范画,而应多尊重孩子的想法,多给孩子想象和创造的机会,能让孩子可以施展个性,促使孩子个性化成长。

美术·教学反思6

  我从事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已有十年,一直使用的是人教版美术教材,经历了课改前后的教学变化,现就个人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共享。

  一 课程的变化

  课改前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块面比较清晰,老师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只要在一节课内将知识点告诉学生,然后教给学生依此方法操作就行。它忽视了学生内在美术素养的提升,淡化了学生思维的开发。

  实施新课改以来,自我感觉整个美术教材的体系从小学到中学成为一体,在层面上注重了学生,给老师的教留下了很大空间,使得教材活了起来。它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落脚点,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便于学生自主选择,但是它又不失美术文化传统,能够与时俱进。

  二 教学的变化

  课改后的'教材只是一个蓝本,在驾驭和处理上灵活机动,便于教师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调整,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美术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拓展,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都可以尽可能地拓展资料或是补充相关资料。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看,课改后的教师教学更需要课前做大量的工作,当然,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了。近两年,结合人教版的教材,我根据农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七年级,加进了两节简笔画,便重了美术字和板报设计,以及速写的练习,另外还特意重视了作品欣赏,其目的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入手,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

  三 困惑点

  1 每周每班一节美术课四十五分钟,且要求当堂完成作业任务,教学时间少了一些。

  2 学校对美术教学普遍比较轻视。

  3 农村学校的美术资源比较少。

  4 教材中的图片在选择面上是否在广一些。

美术·教学反思7

  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

  二、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三、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我先复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随后提出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自主设计,因此把这一设计活动安排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在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便学生设计出各种与众不同的方案。在交流时,首先请各小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说一说设计时的.想法,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学生在交流汇报后,我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都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方案中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有些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来说,十分抽象,也难于理解。

美术·教学反思8

  教育的成功,莫过于对健康人格的培养。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通过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对生活的责任感,激起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能力,对他们充满信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发起儿童的创造热情,引导儿童坚决而自信地“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我提供给他们各种绘画材料,不进行示范画,不限定创作规则,实施表现材料的自由选择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表现可能性。

  通过画画提高学生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能力和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想象是儿童的天赋,拥有更多的想象力,才能拥有更高的创造力。但没有目的的空想,会让画面空洞,缺乏生命力。所以,我给学生定下了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去观察、爱护身边的事物。

  每堂课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各种绘画工具的提供不但没有让他们手足无措,反而使其如鱼得水,想出了各种点子来进行创作,有剪贴,有拓印,更多的是用彩笔直接画。最有趣的是学生们在图画旁边写的'那些文字,使画里的物体顿时充满了生命力。没有了教室里四面墙的束缚,学生们显得很自由,交流更多。学生之间的评,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的事,更为公正,也更易使被评的学生接受。但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协作性差,完成作品的耐性不够等。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不错,现小结如下:

  1、帮助学生多观察,培养学生有耐心。

  学生经常遇到画不深入的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对事物观察的方法,观察得不够仔细,导致描绘不细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多练习,培养高度的耐心,提高观察的能力。

  2、启发学生多想象,引导他们多练习。

  学生的想象力虽说是天生的,但要求想得有意义、有意思,还得有教师正确的启发与指导,使他们从生活中得到切实的体验,并将活动中的感悟表现出来,多想、多练,这样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美术·教学反思9

  这一年我担任的是培智和聋部低年级的美术课,我一直觉得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去发现美。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得知识。美术课堂就好像新奇的世界,让学生在其中探索发现并记录这个世界的美好。

  在这将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身边经常有人跟我说:“你教什么科目的呀,哦美术啊,你们美术课老师上课简单,没压力,课也最好上,学生又喜欢上美术课,上课肯定也很积极,一定很轻松。”我只好一笑,可心里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就好了,那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况且我在的也不是一般的学校是特殊小学,可能在普通小学里美术它是一门兴趣一门副科,只要用心引导孩子去发现美就好,并且上课时和普通孩子的沟通比较简单他们也比较能够理解,至少不用担心他们无法理解你说的话。在特殊学校在教聋孩子们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他们能否理解你,即便打对了手语有时孩子们还是无法理解;而培智的孩子虽然能听能说但是他们的智力异于常人,所以对于记忆理解也有一定困难,对于他们就要让上课的内容更加活泼生动,让他们容易记住。一年的美术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课想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除非你是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每次上课我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老师想要表达的书上想要教授的内容以便更好的记住和理解颜色、制作、绘画方法等。只有先了解基础内容才能在创造他们自己的绘画世界。

  下面是我近一年来我的教学过程里的一些反思。

  首先培智的孩子,由于班级里的每个孩子智力残疾程度不同,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智力水平安排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上色彩课的时候,我准备了上课要用的工具和上课时需要认识颜色的实物图,有代表红色的国旗;代表蓝色的天空;代表黄色的柠檬等。首先我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展示图片,学生按照我的方式跟着来学习颜色。认识颜色后,我让学生们在自己来找一下颜色认一下颜色,再他们找找想想生活中有那些东西是这几种颜色,看谁能找到最多,一比赛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自己发现寻找能够更深刻的去记住颜色,而不是跟着老师随意的读读背背。

  虽然准备得很充分,不过课堂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的不足,像颜色只有个别学生能认得全连着读了几遍问下去还是只有几个认识,最难记的橙色就连比较好的'学生也会记错,像在课前我准备的让学生一起来说说看生活中的颜色,结果让我大事所望,当我问下去的时候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能找出来,其实很简单但是他们穿的衣服上就有我们这节课所学的颜色。平时在普通学校家庭长大的我并不知道区区几个颜色的名字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那么的困难,而且每个孩子的智力损伤程度不一样所学习的进度也不一样,并且有些孩子在努力记住的时候会的孩子

  已经不在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了。如何在会与不会之间掌握课堂变得尤为重要。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样在教学上就加大了难度,既要照顾到大

  多孩子的水平,又要顾及到个别孩子的智力特点。在这样的课堂中就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尽量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所以在第二节课我将学生分为两组,A组学习上节课的六个颜色,并复习上

  节课在校园里找到的几个颜色的想读物体有哪些,B组学生记住比较好记的红、黄、蓝、绿四个颜色,并记住相应的实物。并请学生来给实物涂色,A组学生涂准六个颜色,B组学生涂准三到四个颜色,效果相对好了很多。

  聋部的孩子应该说比培智的聪明很多,其实更可以说他们与正常孩子智力没

  有差异。但是就是因为听力的残疾所以在他们理解事物的时候并没有常人的那么简单,刚开始上课我很开心因为我感觉他们很好教,基本上都能按这我的节奏来,虽然我的手语不是很好,但是我尽量通过肢体或者实物的方法来弥补。我一直认为我教的还不错学生也能接受,直至一次听课后,我才知道我的问题,聋生孩子有个特点就是模仿能力特别强,你说完一遍他能很好模仿即使他并不懂其中的真正的意义,并且老师教完后再问是否明白,不管他明不明白都会说明白。这就是他们除了不能听的另一个特点。所以我上课其实我自以为他们接受了我所传授的技能知识,但其实他们只是模仿了。原来不只是培智孩子需要我们去放慢脚步教,聋部的孩子也一样。一步一步来让他们真正理解了才能画好画,才能创造他们自己想要的画的世界。让他们能自由想画便是老师该做的,前提是学会基础这更是美术老师的职责。

  所以之后我在教授过程中我更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我在上课时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并运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如何去画一样物品。之后再有学生想像创作,会有比较不错的结果。像是绘画素描中的轻重一直是学生无法把握好的,甚至于什么是轻什么是重都很难了解,于是上课我便以板书解释,手把手教画感受,观看视频等多种方法去让他们理解,虽然花费时间长但是是有效果的。

  曾经我把他们看的太特殊,其实他们也是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教导,只是需要不同的路径去找到自己。只要放慢步子,慢慢来,认真教总有一天他们会跟上我们的步伐,在语文数学这些课上我肯定我们的孩子是难教的难学的,而且这些课不可以放慢步子慢慢学,所以在这些方面他们很难超越常人。但是美术不一定,它很神奇,只要你懂了它,你绘画出来的画就会很美,并不亚于常人。

  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一定会更加努力让孩子们学会基础,并在基础上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并形成自己绘画风格,从而去创造自己的美。

美术·教学反思10

  本课是以蚂蚁搬家的故事为题材引导同学进行绘画创作,是一节通过设情景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同学集体协作精神的典型课程。通过对昆虫外型特征的描绘,激发同学对昆虫的喜爱和探究兴趣。天真的小朋友会凭着自身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

  一、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入。

  1、让小朋友们听故事。(教师播放录音故事——蚂蚁的王国)

  2、小朋友们分角色扮演小蚂蚁,教师扮演蚂蚁妈妈。

  3、说一说你通过这个故事对蚂蚁有了哪些了解。

  4、同学回答。(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的想法)

  5、反思:通过蚂蚁的王国故事到入和分角色的扮演,充沛的调动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环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老师同学的参与也融合了新课标同学主导教师为辅的精神。

  二、直观教学,探究学习相结合。

  1、展示活动的纸蚂蚁模型,让同学上台来摆一摆,启发同学了解蚂蚁的结构和形态。

  2、课件播放蚂蚁的分解图,同学试画蚂蚁的结构。

  3、分组讨论:蚂蚁搬家时会出现哪些动态?蚂蚁搬家时会有哪些情况出现?

  4、课件播放动态的蚂蚁以和生活中蚂蚁搬家的片段。

  5、你认为还有哪些细节,大胆的说出来。

  6、反思: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同学对蚂蚁的外型特征,结构以和蚂蚁的动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并且通过展开讨论的`学习,让同学在自身的平台上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提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集体创作,大胆表示。

  1、课件播放:欣赏同学作品。

  2、谈谈你对这些作品的评价。

  3、分组讨论:分工合作(从构思到绘画完成将怎样分工?怎样合作?)

  4、播放音乐,集体创作。

  5、反思:通过集体创作的表达方式,引导同学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表示蚂蚁搬家的场景,在一起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和胜利的喜悦。教师也能从小朋友们的合作中感受团结的力量,这正是今天学习蚂蚁搬家中德育渗透的主题精神。

  四、作业评价,课后延伸。

  1、让同学小组自评。

  2、小组与小组之间互评。

  3、通过现场拍摄,当场展示优秀作品。

  4、集体讨论:通过此课你学到了什么?今后的集体生活中你会怎样来做?

  5、反思:通过各种评价方式的尝试发现,不只让同学感受到了集体创作的魅力,而且使同学的欣赏水平得到提高,同学的表达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这种评价方式也验证了新课标评价方式的优越性。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延伸课后,提高同学的认识,内化情感。让同学深深体会到蚂蚁都有这样团结协作的精神,我们同学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团结,一切困难都会战胜。

  本课虽然顺利的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遗憾也有,我只有在不时的反思中寻找答案,努力改进。

美术·教学反思11

  学生学习CAD课件已经有两周的时间了,对CAD的命令基本掌握了,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让他们提高制图的速度,学习AotoCAD重点不是学会,而是速度要快。因此,对图层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对设置图层后期的修改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制图速度,但是往往学生开始学制图的时候觉得设置图层比较麻烦,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因此造成后期修改起来很麻烦。要及时让学生养成设置图层的良好习惯。学生比较喜欢学习制图CAD这个课程,但因为条件有限,显示屏上的数据比较小,因此,我做了课件,方便学生看,但是对于只要了解的知识可以大概的给学生讲解就可以了。学生上了这课程以后,基本掌握了图层《特性管理器》运用。也开始慢慢养成习惯,对于绘制室内图纸,基本上知道用什么线条更能突出画面效果。每个学生也根据自己喜好的颜色给线条设置颜色。后期的修改也方便了很多,速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不足的地方:部分同学有时候会偷懒,怕麻烦,先绘制完图后才设置图层,这是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注意。

美术·教学反思12

  第一,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艺术的过程中,除了常规式教学方法,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

  如:教师和学生改变角色,让学生体验“小老师”,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头脑,独立的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时间和空间,教学反思反思课堂教学的艺术。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独立探索和实践,在艺术体验中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也可以用各种方法与学生一起工作,体验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第二,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并不能在教学行为中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将纯理论学习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没有问题的研究就没有有效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学研究从形式到效果的前提。

  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表达活动的困惑与成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和反思,讨论了相关问题的教育实践,改善教师的能力将新理念融入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智慧。

美术·教学反思13

  时光如流水,不经意间,自己在小学美术教学岗位已经十余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美术课的教学反思。”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教他们学了一首儿歌“学画画,要学狮子王,胆子大、力气大,想什么、画什么。学画画不学小老鼠,胆子小、力气小,想不出、画不出。”并结合太阳、一棵大树、交通工具等等。通过形象的教学让孩子理解线条的内涵,知道用线可以画出许多自己看到的事物,能用线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小学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教学反思《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教画《鱼》一课中,我是这样做的:我出示图形,让学生想像,你想到了什么?加上几根线,你能变出其他的东西吗?教师、学生迅速地画出一条大鱼,我接着问这条鱼漂亮吗?(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可以加鱼鳞。)我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鱼鳞,问这些鱼鳞其实就是用什么完成的?你能用线画出其他的花纹吗?(有的小朋友问,一定要是见到的鱼花纹吗?能不能画自己想像的花纹?我马上说请大家用你想像的线条画出想像的花纹。)在作业的展示中,第一次尝到线描教学的.成功。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3.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美术·教学反思14

  中学生课业任务重,课余时间有限,为此,我尽量让美术课的内容在课堂内完成。充分利用好一节课,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要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在初中一年级的《认识校园》一课中,我尝试带学生走出课室,面对校园实景写生,这样使学生绘画兴趣明显增加。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或技能训练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由于中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加之,美术与其他的学科在教学与学习上存在差异,因此,美术不仅需要进行系统的技巧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审美能力上探索出一套方式方法,对此我做出以下尝试:

  一、美术课中的结合相关课外知识,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例如在《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一课中,这课的重点是欣赏。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北京奥运场馆,在同学们沉浸在奥运气氛的同时介绍美术的种类如建筑、绘画等就特别适合表现奥运开幕式这种视觉的盛宴。接着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知道奥运的由来吗?”带着奥林匹克神话传说的由来,引出有关美术在奥运开幕式的运用,特别介绍了的《击缶》。然后借着开幕式谈及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在进入美术的学习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在《校园风景》一课中,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构图与透视,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宿舍和操场,徒手画自己的校园。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校建筑中找出一些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建筑出来当范例并给学生做示范,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如陈翠华同学的描绘校园景物的作品就获得中山市首届动漫节的优秀奖)。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靠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但我觉得我在这方面是做得不够,如初二精品课程《版画初步之橡皮图章》课程中不仅需要掌握橡皮图章的制作技巧,还要注意在审美上引导学生。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我在课堂上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制作技巧,在审美上的引导的时间不足。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美术作业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下讲台对学生个别指导、指点。对学生的作业,给学生一些赞扬,对绘画中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肯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教学随笔,谈及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再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讨研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美术课。

美术·教学反思15

  本次活动作为中秋节主题系列活动之一,以月亮作为切入点,让幼儿通过欣赏不同的图片,拓宽思路,并自主选择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并与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动以关于中秋习俗的谈话活动作为导入,引出“月亮的故事”这一话题。在欣赏示例图片时,让幼儿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注意月亮在颜色、形态等方面的变化,体会画面的完整性,感受画面传递出的温馨、团圆的氛围。有创意的图片虽然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但整体来看,示例图片略多,因此这一环节占用的时间也较长。

  幼儿交流想法之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制作材料,因此创作热情比较高涨。但是由于选择材料之前,教师对创作的要求和材料的介绍不够明确,导致了部分幼儿的创作目标不明确,尤其是选择拼贴这一形式的幼儿。拼贴提供的材料较多,占桌面的地方也比较大,幼儿可利用的空间变小。此外,供幼儿剪贴的小兔、云彩等素材略小,影响了拼贴的效果。如果教师提供较大的月亮或角色形象,让幼儿先拼摆,在拼摆基础上再去添画,幼儿的完成情况会更好。作为载体的白色纸盘,在粘贴、添画之后,幼儿很少对空白处加以装饰,艺术性不强。在平时的活动中,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装饰能力。绘画和粘土两个小组用到的材料比较简单,效果也比较理想,幼儿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画不像、做不好等顾虑,能够大胆地去操作,是本次活动比较成功的地方。且选择粘土的幼儿分为两组,合作制作了作品,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讲评环节,教师将话语权交给幼儿,幼儿自己组织语言,为同伴介绍作品,讲述属于自己的“月亮的故事”。有的幼儿讲述的姿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甚至能根据作品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但也有个别幼儿略显羞涩,声音较小,或是展示的欲望不强。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尊重他人,在别人发言的过程中放下手中的材料,安静倾听。

  与上次活动相比,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也更加尊重幼儿的意愿,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也更深入地体会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美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学反思12-04

美术教学反思05-25

美术的教学反思【经典】11-06

美术的教学反思06-21

美术教学反思02-14

【推荐】美术教学反思07-07

美术教学反思【荐】10-25

中学美术教学反思09-28

【精】美术教学反思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