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
这次有幸参加了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我收获颇丰,感悟颇深。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讲座使我认识到,要有所发展,就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自己不断地在学习中进步,在教学实践中成长。
专家们精彩的讲解,为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技术上的指引,让我们从理论上有了较大的提高。flash动画的制作,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原来那些看着遥不可及的绚丽动画,是这样一帧一帧制作出来的。因为有了老师详细的讲解,我这个门外汉也可以做一点点动画出来。
发现,有许多老师讲过的内容,在课堂上好像就听懂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找不着要用的工具,一碰键盘也不知哪儿就不听话了。究其原因,还是练得太少,不熟悉。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加强业务上的学习,多进行一些实际操作,争取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在工作中,我承担了学校很多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比如网站管理、摄影照相等相关工作等,经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打杂的,没有太多的发展,在本次培训中,看到名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的经历使我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师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能认识自身的优势,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投入到教育教学科研中,学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总结和反思,就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我,促进专业化成长。我感到自身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会把这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学习和实践巩固学到的知识,利用学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不断开拓,为信息技术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我参加了小学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知识总量呈几何数增长,俗称“知识暴炸”,专业知识更新之快,使得一些专家昨天还是专业知识的权威,今天就可能落伍。
所以说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专业发展不仅要帮助教师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学习的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教育教学技能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和技能。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数学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一名学生,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信息化教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以下是我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一些。
信息化教学丰富了我所接触到的学习资源。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通常只能通过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来获取知识。而在信息化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网络文献等方式来获取学习资料,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
信息化教学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信息化教学注重互动和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教材、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来深入了解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信息化教学培养了我们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信息化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工具和平台,使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教学,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信息筛选、信息鉴别和信息利用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我们可以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我们的信息素养。因此,我认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育方面的学习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不断更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的融合到教学中,重返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能,利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这个学期,听了李菲x老师关于电脑上红河一提及的培训学习,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在当今这个时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传统的教学手段,基本就是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的自身特点,课堂上总是有些枯燥乏味,没有哪么想想升到,这样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鸿合一体机的使用,丰富了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得教学氛围。课堂上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变得积极活跃。
鸿合一体机的`使用,是一种积极合作的教学模式,视听结合,手眼并用,和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的高效率学习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念,顺应时代的挑战,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你离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4
一、信息化教学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的特征
关键要素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
教学策略教师导向学生探索
讲授方式说教性的讲授交互性指导
学习内容单学科的独立模块带逼真任务的多学科延伸模块
作业方式个体作业协同作业
教师角色教师作为知识施与者教师作为帮促者
分组方式同质分组(按能力)异质分组
评估方式针对事实性知识和离散技能的评估基于绩效的评估
三、信息化教学的开发模式
1.教学目标分析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对教学活动展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一个整体描述,可以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以及潜在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2.学习问题与学习情景设计
学习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信息化学习就是要通过解决具体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来达到学习的目标。
3.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的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组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境(learning context),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但人际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观念而不是具有严格操作步骤的实施法则。由于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是一种支撑作用,学习环境的设计必须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设计的学习环境能支持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支持的程度如何。
4.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
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协作的。群体协作的学习活动表现为协作个体之间的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5.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形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成果形式不仅仅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包括多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单元包(instructional unit design package),主要由教学情景问题定义、教学活动设计规划、教学课件以及可以链接与嵌入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组成。
四、学习情境的概念
学习情境主要指在学习获知过程中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手段使获知达到高效,通常这种情景伴随时代的发展会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五、学习情境的特征
1、悬疑性或活动性
学习情境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悬疑性是有效学习情境的根本特征。有些教师在讲授了知识内容之后,再呈现与之相关的情境以印证所传授的知识。严格说来,这不是学习情境,只是一个无须质疑的证据,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另外,一些教师平铺直叙地把情境呈现给学生,不加分析和提示,对情境中是否包含问题不予关注,这违背了设置学习情境的初衷与主旨。也有些教师把学习情境中的问题与传统的提问教学法等同起来,往往用习惯的提问方式代替学习情境,这也是误解。在传统的提问法中,问题针对于知识,是孤立的、简单的;而学习情境中的问题依存于具体的和整体的情境,是有条件的。它指向知识的掌握,更指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对于传统的提问法中的.问题,学生常常能够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而有一定难度、不能找到直接答案的问题,很多学生都会困惑不解,难以回答,往往由教师替代他们作答。学习情境中的问题与知识本身相异,学生不可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教师更不应当替他们作答。只有经过艰苦的、同时又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刻意义,并获得情感体验。在这个意义上,问题也是一项任务,设疑就是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地去追问和求解。因此,悬疑性内在地蕴含着活动性的要求。
2、生活性
学习情境从哪里来?普遍的看法是把知识进行适当的变化,使之具体化为某种场景。但笔者认为,学习情境的撷取、设置不能拘束于知识内容,主要应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当然,学习情境应该与知识内容相联系,但它不能是知识的另一种面目。它应该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件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精确理解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并促使他们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换言之,学习情境应来自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我们各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具体的环境。生活世界是一个主观、相对的世界,是一个日常的、非抽象的世界。我们生活、学习于生活世界之中,知识也来源于生活世界。这是优先于知识世界的一个先在世界。要克服教学活动去情境化的缺陷,面向生活世界是必由之路。
3、真实性
根据知识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也意味着学习情境具有真实性,其中所包含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如果仅仅对知识进行转化,或者仅仅对真实的生活场景给予简单虚拟,就很有可能设置一些虚假的问题,从而消解学习情境应有的功能。
六、信息化教学创设学习情境的几种常用方法
1.创设故事情境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就是要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调动学生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教师创设故事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采用适当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
如在学习“我国的行政区”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动画片:“机器猫假期旅游”的故事情境。即机器猫利用假期到祖国各地旅游,每到一处,它都会被当地代表性的美景陶醉,每当欣赏完了美景,它总会在地图上高兴得跳起来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我现在在哪个省区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又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相互解答,使整堂课处于层层推进,学生情趣交融,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型”学习。一般情况下,创设故事情境比较适合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文科性质的课程。《走遍美国》的英语教学软件就是创设故事情境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2.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对人生的兴趣。而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教师则要抓住时机,依据问题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用信息化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为进一步的讨论和协作学习提供依据,让学生创作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教学中应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它可以在其它创设情境的途径中交叉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模拟实验,图象,音像,活动等多种途径设置问题。
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利用多媒体设计制作动画片,创设问题情境:炎热的夏季,唐僧师徒四人正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叫猪八戒找西瓜来解渴。不久,猪八戒大汗淋漓的抱回了一个大西瓜。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1/4吧。”八戒一听瞪大了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回来的,无论如何,1份太少了,我要吃2/8。”悟空听了直点头,马上切了2/8给八戒。猪八戒高高兴兴地吃起西瓜。“不对!”,“有问题!猪八戒上当了!”,“1/4和2/8哪个大?”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设计了最佳的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了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在《机械运动》引入新课时利用cai再现飞行员在空中抓子弹的动画,并闪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的问题,和上述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教师多动脑,可以发现问题情境无处不在。
3.创设模拟实验情境
实验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之一。恰当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以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从而建构起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但实验的条件在课堂上并不能都得到满足,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可代其功能。学生一方面按照教师的要求及学习目标模仿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另一方面凭借想象,再现表象,展开联想,亲身体会实验的乐趣,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对问题的求解能力。创设模拟实验情境首先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然后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实现,教师指导评价。
典型案例如小学数学《可能性的大小》一课的设计。该课所涉及到的概率知识极为抽象,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并真正提高应用能力,首先改变学生的角色,以商场“老总”的身份来选择促销方案。然后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大量重复的模拟试验,快速、准确地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体验“概率”的含义,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这节课中,巧妙地创设了模拟实验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免去了大量的重复实验和烦琐的计算,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一种新体验:由于计算机模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保证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重复实验,由此对概率知识的学习更真实。
4.创设协作情境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创设协作情境,就是利用网上多种交流工具如bbs、可视化语音聊天室、电子邮件、net meeting、oicq以及internet phone等工具,通过竞争、协作、伙伴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对学习任务和目标的确定;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教师总结与评价。如在学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一课时可以采取如下的设计。
学生先观看录像片《蔬菜市场》,教师提出问题:①列出一年中每月份的蔬菜价格走向图。②蔬菜价格与蔬菜量的关系。③帮助菜农设计出大棚蔬菜的种植计划。学生分组上网查询蔬菜价格,并通过excel列出每月份的价格示意图及每月份的蔬菜供求数量,根据教师提供的蔬菜种植期限,设计出一年中大棚蔬菜种植的最佳方案。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同样的菜在一天内的价格会有差别,这是不是与等价交换的原则相违背?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小组讨论结果,演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示意图,得出结论。
协作情境与外部世界具有很高类似性,容易实现知识想现实世界的迁移,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信息化环境中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同时,交互变得更加容易控制,学习者的角色也可以进行隐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逻辑序列和目标的合理安排,更多的是学生的协作情况、学习过程的规划设计。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5
我校一行五人于4月27日至30日赴四川成都参加了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解析及信息化教学设计高级研修班。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的相关知识,并参加了两大专题课的学习。通过专家们的讲授,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当今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我校信息技术建设与之间的差距。这次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推动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教学研究与资源建设委员会顾问魏民给我们分析了《参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选手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与素养》,根据往届职业信息化教学大赛进行了综述、回顾和思考。魏教授对20xx大赛三个赛项进行了解读和思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用真实的比赛案例进行了各项目比赛的分析。强调了参加大赛的选手要具备十个能力,充分理解新时代、新形态、职业教育变化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要有职业教育创新理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参加大赛要读懂、领会大赛规则的重要性,并教给我们快速阅读的方法:
1、浏览式阅读;
2、逻辑式阅读;
3、特征性结论;
4、拆解式阅读。
并要求我们要思考利用信息技术如何对接新时代的教材,科学选择参赛项目,根据学情、引入“三情”,实施可视化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策略,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建议参加大赛要利用团队,团队不少于三人,比如团队中的同一个专业老师的集体备课,参赛的老师不仅要“备课”,还要“背课”。
学校要构建高效信息化教学环境,首先需要提供稳定的wifi网络,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方便地使用手机进行教学互动。同时,还需要配置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安装课程管理平台如“云端”,方便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和学生在线学习。另外,学校还应该具备录播设备,用于录制平时上课的真实教学过程,积累微课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前学习微课,通过视频了解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则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学习,实时观看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此外,要注重“同步媒体”的应用,即将话语、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有机结合,实现信息的同步传递。
信息化教学不是“工具”,不单单是设施设备的投入,在课堂中如何“融入”教学还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去探索和践行。魏老师说“只要你试验的走过一次,你就成长了!”。
二、遇见更好的课堂,如何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汪xx博士介绍了如何在信息化大赛中设计更好的课堂,他以一名参赛选手应如何应对评委的评价以取得高分为例,通过往年指导参赛教师的经验来逐步解释。首先,他强调了参赛项目的文本如何才能留下评委深刻印象,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文稿的过程展示了如何最终获得大赛第一名的经历。汪博士指出,参赛老师需要遵循四个准则:
第一准则:教学设计的文本形式、结构、内容要丰富,排版要以PPT的模式框架制作更加美观,形式要比内容更具有吸引力。
第二准则:教学界的标准就好比国王,而信息技术则是王室中的智囊团。教学比赛的评判标准应当以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设计,核心在于如何运用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难题。通过在现有教学环境中创新运用常规技术,例如确定教学目标、分析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并利用技术优势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准则:抱歉,我无法提供与高于现实的内容。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力提供支持。
第四准则:在准备答辩PPT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要点:首先是对答辩内容的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点;其次是对比传统信息和作用,突出创新之处;接着是横向拍摄流程图,清晰展示整个过程;同时也要包括效果图,直观展示方案的实际效果;最后要突出创新点,彰显独特之处。在答辩过程中,最好有两个老师配合,一个回答问题,另一个根据需要翻到相应的PPT页面,以便及时展示和说明,提升答辩效果,获得更高评分。
汪博士曾经调侃地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上课玩手机的通常是好学生,上课做笔记的不是好学生。” 这句话让我深思,我们学校规定学生上课时间不能使用手机,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变得至关重要。另外,智慧教室资源有限,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设备和电子白板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又如何利用简单的手机传递信息,实现实时的信息交互呢?教学设计是理想化的构想,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实践,才能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6
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计,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何为信息化教学。常规教学中使用ppt,微课等媒体资源的教学,亦或是是借用了网络教学平台,VR等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它们都不是信息化教学。真正的信息化教学是需要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信息化,更是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要素的全面信息化。
纵观全书,在各教师作品中,我看到老师们在对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中,都着重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整体和个体差异性,注重借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能力,适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的布置教学任务。譬如我在《现代简约式家居风格》教学设计中,原先设计的教学重点是辨别现代简约式,后在网络平台布置的任务反馈中发现,相较于建筑施工班的同学,建筑表现班的同学在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后已经能准确分辨出现代简约式风格,但是在区别现代简约式家居风格与其他家居风格的特征时显得手足无措,因此我及时调整了教学重点和教学过程,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隐形浪费,实现了精准教学。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阶段,应借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学内容显得生动,形象,具体,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交互性,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譬如书中《小户型家居的概念设计》教学设计中,教师借用720°全景技术代替现场测量,通过逐帧动画帮助学生建立立体感知,又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学生对设计项目的人本体验,帮助同学们感受了岗位工作的流程,也呼应了课程设计中的教学要求。设置的4类客户人群,引导学生从客户需求出发开展概念设计,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突出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了“以人为本,有效创新”设计的教学目标。
信息化的教学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将学生从评价的被动者转换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帮助其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譬如书中《空间直线与其方程》教学设计中,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补充的评价方式,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等指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知识目标,教学效果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呈现或展示的`内容以定量评价为主,对教学过程,学生互动等客观过程则以定性评价为主。
二、强调教学环境的设计
所谓信息化教学环境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的教学场所,它既可以是物理的教学场所,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络空间,而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是离不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在书中,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都有用到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这就是一种教学环境,特别是《幼儿园室内区角游戏环境创设》教学设计中,教师借助一个云课堂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自主开发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虚拟仿真软件的帮助下,创设幼儿园室内区角游戏环境,设置不同的活动性质,幼儿年龄,班级人数,教室空间等基本状况,引导学生在比较、探究中掌握幼儿园室内区角游戏环境布置的要点,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还能针对不同学生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教学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象牙塔走向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
三、强调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
开发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但是需要注意目的性和科学性,要能围绕教学目标支持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可以从生活生产过程中展开,选择可靠,权威的资源,同时需要注意对资源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使之符合课堂教学。在《计算旋转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无法明确 “微元法”的解题思路,教师设计先将“切黄瓜”生活微视频帮助学生直观体验化整为零的过程,再通过“可乐数学”软件演示微元法求解四部曲,帮助同学们建立动态画面感,帮助学生轻松直观的理解“微元法”的核心思想。全程从生活出发,打造体验式教学课堂,通过问题的不断呈现,逐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师不应该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应该去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合理高效地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7
在市教育局组织领导下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习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中职教育形式、中职教学重点、中职教改动向,让我对中职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反思;通过专家讲座、学科课程理论分析加实验演练活动形式,将我领入plc技术课程这一新的教学领域。
几天的培训学习到:1、对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刻理解。2、运用现代最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科教学服务,对运用培训所学教学设计的理解和运用。3、深处感受到了国家对我国中职教育做出巨大资金投入所带来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从我本人来说,我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教育教学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从内心深处暗暗地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今后的工作一定有更大的进步!
通过这段专业化的培训,使我深受启发,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在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同时,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快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师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学生是教师的劳动产品,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高低反映产品质量的好坏。
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要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做到“会”、“熟”、“精”、“专”是我们这一批年轻教师的培训目标,以后会在教学中不断的去充实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教师。
来博雅的半年时间里,我一直从事中职语文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似乎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诸如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和其他同事交流后,大家共认这种现象在中职校绝非个别,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喜好,已成为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新问题。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抛开了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束缚,并不一味的为学习课文而教授语文课,因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忽视学生的口才训练,中职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交际和求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口才训练很有必要。本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中职生的口才训练做了一些探究,中职生的口才训练要注重一些环节,要有明确的措施和方法,注意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口才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为学生的求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所谓,学读书,更要学做人,我们现在面向的中职学生,主要为初中阶段的“三差生”即学习“差生”、品德“差生”、行为“差生”,要使他们成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在专业学习中学好专业知识之外,我认为语文课就是他们提高自我素养的一个最好的阵地,因此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当然这也是我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奉行的一点,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带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即:中职语文教学定位在为专业学习服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课堂内,我非常注意一下三点:⑴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2)关注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3)关爱学生情感世界,建立健康自信的情感体验。在充分考虑本校中职学生认知因素和心理特点的同时,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的具体策略是:(1)生活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2)教学中,以情激情,以情育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及专业情感;(3)评价时激发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
因为从教经验有限,仅有以上拙见,希望自己能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更好的教学心得!
中职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8
通过学习微课,知道微课可以讲解一个知识点,还可以是一个实验,也可以是一个系列的问题等等。突破重、难点。讲解要清晰明了。自己尝试做了几个小微课,一个是电阻的串联,围绕电阻串联一个知识点,将知识点明确展示。
一、学生学习效果较好。
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
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
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老师们说,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抛除偏见
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现在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小学而言,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本来就弱,这种“家校翻”根本就不适合,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9
二十一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使学生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因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已成为和体现传统文化的“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不可或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使未来的社会成员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的素质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课程设计时应该加强“做中学”、“学中做”等实践环节。信息技术在学校的作用,不应仅局限于教学的媒体和工具,它应是新的学习方式的支撑,更是一种新的文化,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延伸。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别是信息技术中有关技能的学习更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其他课程比较而言,信息技术课程有更大的主动发挥的余地,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课程就会死板、枯燥;信息技术课程要体现不同学段的目标,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更多地教给学生方法、思维、技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这样,促使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0
为了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信息化理论学问水平和实际操作应用实力,进一步提中学心医疗、预防保健等应用的实力和效率,根据新区卫生局《关于开展全区医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实力培训的通知》(浦卫科教〔20xx〕6号)的整体部署,我中心在全体职工中分岗位、分层次地近行有针对性的主动开展了信息化培训工作,并将突发应急状况为重点纳入培训工作。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打算阶段:
1.高度重视,主动打算
在xxx日参与了会议后,为了顺当推动此次信息培训工作,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探讨探讨此次培训安排,最终确定了由院长担当组长,各相关部门干部和信息科人员组成的信息化培训领导小组,由组长制定审核培训安排方案,信息科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协调工作,确保各项培训安排有条不紊的顺当开展。
⑴在培训安排的制定方面:
由院长亲自监督制定,为突出培训重点,完成培训目标,此次培训安排的制定结合了我中心目前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具体的培训方案;
⑵在培训时间方面:
依据制定的培训安排,此次培训将自7月中旬起先至11月下旬届结束,为了不影响到日常工作以及考虑到出勤率,将每周五中午休息时间为主要培训时间段,每节课1小时;
⑶在地点的选择上:
中心特意将二楼多功能厅作为此次培训的主要培训教室,以三楼会议室以及结合各相关科室的诊间为次要培训教室;
⑷在硬件支持方面:
中心领导特意调拨了一批电脑、打印机以及投影仪等设备,为此次培训供应了保障;
⑸在师资方面:
由信息科负责组织协调,将现有信息科人员作为主要培训人员,并邀请外院信息科人员、软件供应方的工程师共同担当培训讲师;
⑹在培训内容上:主动集合工作实际,与日常工作亲密联系、迫切须要的、今后工作急需驾驭运用的相关 信息化基本学问、操作技能作为培训重点,扩大基础学问及运用技能培训,并将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解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儿童安排免疫系统与维护为重点;为确保培训质量,对每次培训工作均实行签到,严格要求培训课堂纪律,培训后实地抽查培训驾驭状况;
⑺在培训人员方面:
为确保培训达到既定的目标,此次培训的覆盖面将目前中心xx科室xxx人员全部纳入本次培训人员名单;
⑻在培训考核方面:
为确保此次培训质量,院领导开会通过了此次培训结束后,将对培训内容对相应科室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成为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培训开展状况
依据制定的培训安排要求,自7月中旬至11月上旬完成的培训工作,共xx科室xxx人次,覆盖面x%,附图 目前培训开展顺当,各相关科室反响主动,全力协作此次培训安排。
三、本次培训主要着重于三个方面:
⒈普及计算机的基本学问与操作对计算机的基础学问和一些windows的基本操作进行培训,以及信息系统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以期达到更娴熟的运用中心的信息系统目的;
⒉应急预案的解读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的同时,相对应的也对信息化的依靠性越来越强。目前,我中心几乎全部就医流程中的环节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同时病人费用的结算也干脆与医保单位联网结算,因此医院信息系统的平安性将干脆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行,影响到病人的利益和健康,必需高度重视,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平安,除了高度重视和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外,还必需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关于这方面的培训主要是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在一个或者多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因故障不能正常运用,甚至全院整个系统崩溃的状况下,各个部门怎么依据制定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有条不紊进行正常工作。
⒊各临床科室的信息化操作软件的培训,巩固我中心全部就医环节上几乎都离不来计算机,为了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全体医护人员都能娴熟的驾驭相应的系统,以支持高质量的社区医疗服务,我中心制定了各个部门的培训安排,有针对性的对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具体的解读和详细实践;
四、取得成效
1.削减了患者就医时间,提高了各相关科室的工作效率,培训后各个相关科室对中心的信息系统操作更加的`娴熟,对各种突发的状况也有了合理的推断、处理;
2.彻底杜绝了手工处方,使中心的处方全部电子化,规范化,信息的统计也由此更加精确。
3.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实力和效率,完成了对公卫条线的上线前及上线后的培训,确保了浦东新区与医疗卫生信息贡献联动工程的顺当上线和平稳运行,进一步推动新区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共享。
五、不足之处
在本次培训中,也存在着师资力气不足;培训时间比较短,培训内容范围有限;医生年龄结构跨度较大,接受实力参差不齐,年龄大的医生接受信息化操作实力较差等问题,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将吸取既往阅历,努力克服困难,更好的组织完成培训任务。
通过此次培训,使全体医护人员提高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提高了计算机操作、运用实力,为今后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1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与进步。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化教学确实成为了现代教学的趋势。为了适应这个趋势,我参加了一次信息化教师培训班。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培训班背景介绍。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先介绍一下这个培训班是为什么设立的,以及它的`主要内容和针对的人群。例如:该培训班是针对学校教师的信息化学习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设计、教育软件应用等方面。
第二段:培训班的收获。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谈一谈自己在培训班期间收获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例如:通过培训班,我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如何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课程设计,熟练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教育软件等。
第三段:遇到的困难与破解方法。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呈现一些在培训班中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例如: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我遇到了一些图片素材的寻找困难,我通过使用一些专业的搜索引擎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四段:实践经验。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的实践经验。例如:我尝试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反应十分积极,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五段:结语。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对未来的教学做出一些展望。例如: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到了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未来我将会更加积极尝试使用教育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我自己的教学水平。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2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信息化教学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些信息化教学的小妙招,现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地理课时,我会搜集一些精美的地理图片,并搭配描述性语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供一种视觉上的愉悦,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通过网络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成为了获取信息最方便的.渠道之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知识。比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作品鉴赏等,从而打开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深度。
此外,利用教育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提高教学效果。技术日新月异,各类教育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层出不穷。我会根据课程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和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例如,通过在线讨论区,学生可以自主发表观点,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信息化教学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便捷性。通过使用电子课件和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地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高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和评估。我曾经尝试过使用电子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将学习目标、重点内容、教学方法等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然而,信息化教学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首先是教师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掌握相应的技术和应用方法,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其次是教育资源的获取和更新。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而这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源支持。最后是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和维护。信息化教学需要依赖计算机、网络等设备,而这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人力投入。
总结起来,信息化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和学习空间,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教育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信息化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教育资源需要得到更好的支持,设备的配备和维护也需要加强。只有积极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进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3
20xx年12月,我有幸到大连参加教育信息化培训,非常感谢领导给我的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几天的学习中,我们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精彩的专题报告,观摩了大连信息化示范学校的电子课堂,参观了大连青少年科技馆,积极参与教师互动交流。在这几天里,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专家,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现将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感悟到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电子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在参观的小学中,观摩了几节IPAD课堂展示,包括特色的远程教学。在展示课中,学生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教师可以更直观快速的查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能通过光电展示,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这种电子化教学,能更好的解决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对学生课堂知识理解的掌握不足的问题,是在现今高新科技普及情况下对课堂延伸的非常好的尝试。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远程教学的应用,在一节课程中由2-3名老师进行远程互动教学,两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脱离的地域的限制,把互联网充分的利用了起来,平衡了地区间的教育水平,由高带低,保证了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使学生在竞争中有了提高的动力,是非常好的一种尝试。
二、我理解的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对于学生而言,创客教育不是某方面知识的应用,而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建设,让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它既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所倡导的创客教育,是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制作的`综合能力,初步融合了科学研究、技术制作、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等。
其次,作为创客教育的平台,创客空间是要为创客们创新应用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简单完成一个专业人才的培训。同时,创客们的团队合作,在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得到大家的智慧结晶最终变成创新的理论成果,然后在创客空间里,将创意变成现实。
最后,创客教育的目标: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创新与分享的快乐,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成就一个幸福的人生。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电子化教学、创客教育,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课程为载体,在信息化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空间,鼓励学生利用电子化工具进行高效、欢乐的学习,使学生充满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创客教育中,要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教师必须先于学生成为创客。每一个学科课程都应该是创客课程。教师要提升课程整合的能力,学科内学习需要整合,学科之间需要整合,要让学生学科学习过程要成为知识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蜕变为一个创客型教师。其实,基于推进创客教育的要求,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创客型教师。
大连一行虽然短暂,但如果我们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挥优势,讲“落实与坚持”用于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在日常教学中扎实地推进,执着地践行,相信也能打造富有个性特色的电子化创新教育。
第4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心得体会银光小学马兰霞
随着教改以及有效教学的深入,国家对信息设备的资金的大量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或者说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出现了难以化解的矛盾,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
1、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实践活动。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刺激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可爱的动物卡通、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他们的好奇心。最后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大胆创新,将其设置成动画。通过师生互动,帮学生找出他的错误。整堂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课堂“活”起来。
二、固守传统之忧与现代信息技术滥用之患
1、传统思维定势的形成,限制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学生只记结果而不研究结果如何得来;只听不思、唯书至上、为师独尊等。这些传统的习惯极大地影响者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批判、探究精神发展的瓶颈。
传统课程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有效提高学生的素养、创新能力,具体表征为:
(1)、课程内容陈旧,过于强调学科体系,脱离社会实际。
(2)、课程实施基本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程管理统得过死,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多样化要求。
2.现代信息技术过度滥用,束缚教师课堂设计能力。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同时,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指导,缺乏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会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课件,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耽误自身的教学任务,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赶上”教学改革步伐,有的教师上课,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一堂课从头到尾,不写一个粉笔字,全用电化设备打出来,似乎这才有新意,才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精神。而教师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只有不断点击鼠标,挖空心思的让学生围绕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运行流程转。更有甚者,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几乎演变成了各种电教实力、电教手段的大比拼,而教育教学的灵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养却荡然无存。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
1.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习兴趣。然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把电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有的教师则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一比较,便凸现出某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分小组统计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来水和电的使用情况。上课时,生与生、组与组之间交流统计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垃圾袋滥用带来的“白色污染”,浪费木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现信息、分析原因、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并根据不同成员提供的信息,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组内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网络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加强学习,用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武装教师的头脑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念,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因此,学校应该逐渐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养,学校可利用备课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教室加强对老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从最基本的计算机认识开始,到会使用幻灯片制作简单的课件,通过网络搜索素材,保持更新,加强学习与沟通及动手实践,应用到教学中去,从而加强对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4
近些年,每个暑假都是职业学校教师进行暑期挂职锻炼和参加各种培训的时间,今年也不例外。随着8月17日的到来,我登上了开往南京的汽车,来到海军指挥学院,如期参加了省20xx年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下面简要谈谈我的几点感想,概要如下。
一、信息化应用能力与信息化大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应用,学校也不例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化被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得到校长们的高度重视。硬件建设只要有足够的投资,数日可完成,但是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利用信息化手段,方法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却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是项艰巨的任务,而信息化大赛的举行,成为了重要的抓手。在全国各学校,各基层教研室都形成了人人参与信息化,个个重视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二、个人单干与团队合作
仅仅三天的交流学习,我清晰地认清了个人单干与团队合作的关系。不少同行,包括我自己,都比较喜欢个人单干,一个人设计开发出一个作品。通过此次培训,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一个完整的开发团队。从立项创意、到技术实现、到外围包装,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撑。确实是三个臭皮匠可以抵上诸葛亮。
三、自主开发与校企合作
通过培训,交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我们的教学需要,一些相对简单的项目可以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开发,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实现一些难以操作,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体现出信息技术在突破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上的优势。但是一些大型的虚拟仿真项目是不可能靠学校自身的能力去完成的,这就需要与企业进行相关的合作,一方面,通过专业公司的技术手段为教学实训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进项目的开发,使他们通过项目,得到锻炼,通过项目来磨练专业技能,受到校企双赢,良好互动的局面。
四、互动仿真与视频教程
通过沈阳和江苏的作品进行比较,互动仿真与视频再现的手段各具特色,有各自的应用场合。互动仿真软件比起常规的实训,有这非常明显的优势,它不仅可以解决实习实训场地、设备、资金等问题,还可以避免一些应安全、天气、环境等因素不方便实训的情境,其互动效果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其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而视频再现的手段,也能解决不少的问题,它比较适合操作工艺,活动流程的讲解等多种场合,其投入成本比起虚拟仿真软件要低得多,也有着自身的重要应用场合。
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现在结合本人几年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认识浅谈心得体会如下: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4、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6、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7、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我感到自身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加强业务上的学习,多进行一些实际操作,争取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我会把这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学习和实践巩固学到的知识,利用学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不断开拓,为信息技术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5
最近参加了一次信息化教学培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通过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信息化教学培训则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
其次,信息化教学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制作技巧、网络应用技巧等方面。其中,我觉得最有用的是多媒体制作技巧的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多媒体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如PPT、Flash等。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多媒体制作的基本技巧,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
最后,信息化教学培训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信息化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总之,信息化教学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将所学所得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1-16
教学信息化心得体会11-19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1-13
信息化教学的心得体会01-01
信息化教学的心得体会05-27
(精选)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01-14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优]11-06
运用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03-27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通用】10-20
(热门)信息化教学的心得体会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