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故事教学心得

故事教学心得

时间:2024-11-19 16:19:05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故事教学心得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事教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事教学心得15篇

故事教学心得1

  “绘本”——由字表可以看出绘本其画面内容比较多,一本绘本通常包含了三个特质,分别为文字、图画、及创意。借由绘本的教学,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并增长其个人学识。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寓教于乐,儿童的接受度会比较高。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

  首先可以以说故事的方式来进行,在说故事时,要依照学生的年龄、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绘本。设计恰当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封面做简单的介绍,且故事的呈现,最好不要全部讲完,留下一些伏笔,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去阅读书籍。

  说故事时,在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故事内容的.题材宜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给予较复杂的文章,而且在说故事时,可以配合故事中的角色,使用一定的媒体或道具来协助教学,比较容易让学生产生对书本的兴趣。

  第二阶段教学活动,可采用读书会的方式来进行,在进行过程中,可以利用家长资源一同来协助,当学生听完故事之后,不妨给予学生们一些延伸性的问题来讨论,并请他们分享彼此的心得感想,做一番故事内容的知识统整,为了避免学生有惧场的情形,老师可以利用移情作用的原理,请学生手拿动物造型的道具,他们会比较乐于开口。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宜保握一个原则,不要给予学生对或错的答案,而且给予学生们在讨论时的题目,必须要适合他们自己认知发展的程度,才可以使问题的讨论活动进行顺畅,让他们从中增加想象思考力。

  第三阶段教学活动,可采用戏剧表现的方式来进行,其表演的方式可以采用肢体表达,声音表达等等,而且在选择戏剧表现活中时,其绘本的内容尽量选择题材为具造型的故事,如动物主角的内容,因为藉由动物造型的内容,学生们会比较容易融入其中。

  在一个偶然的研习中,得知可以黑光剧的方式来进行,后来自己尝试了,发现效果还不错,黑光刻的演出道具取材比较容易,教学者只要准备黑光灯,并将教事内容的造型道具用荧光笔来涂颜色,就可以来做为戏剧的表演,表演时,选择一个具有窗廉的场地,且窗廉拉起来可使场地变暗的场所,更可以增加戏剧演出的真实感。

  第四阶段可以安排动手DIY,亲自做一本故事书,在制作故事书的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说故事、编故事、涂鸭、及文字的呈现等能力,一开始可以用几格画来让学生学习,而且制作的难易度可以渐进。一开始编故事时,学生们可能都比较没有经验,不妨利用故事接龙的方式,让学生们一同脑力激荡,合作产出,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会比较容易。

  小朋友的创造力其实是无限的,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学识的增长,而且也可以从中培养他们批判思考的能力,让我们从教导儿童阅读绘本开始来开启他们的那一扇窗吧。

故事教学心得2

  《七彩故事》作为禄口小学的校本教材,有着它独有的特色与魅力,是每一个禄小人的智慧的结晶与倾心的硕果,我相信任何一个看过这本教材的人一定会被其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趣味性十足的故事所吸引,从而爱上阅读,爱上创作,相信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创立的初衷。

  有幸在禄小做了一名语文教师,与这本有着本校特色的教材亲密接触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和它不断磨合,不断成长,总结出一套自己对这本教材教学的粗陋体会。

  一、抓住故事的趣味性,并且适当放大

  这一点体会也是我在自己班教学时的“随性”之举:我教学五年级2班,按照我们教学的顺序我自然应该准备《有趣的'传说》这一课,可当我打开的这一课的故事时,发现教材除了跟我们日常的书本教材在字词的教学上有区别之外,甚至与课本没什么区别,而且内容十分的长。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即使是这么长的故事,他们只需要花上十分钟就可以阅读完,并且准确地回答出书上预留的几个问题,这样一来,这节课就可以草草结束,真的没有什么可上的。我在想,故事的趣味性如果这样上出来便是真的索然无味,甚至还会打消孩子们之前对这节课的期待,所以要在细节上发挥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深入阅读。

  如:在教学《康熙御三鲜豆腐》时,我让同学们看看阅读书后面的康熙的资料,这还不够,相机我又在多媒体上放出一张康熙的照片,同学们深入直观的看到这个在历史上有着故事的皇帝的摸样,紧接着我讲了当时的“康乾盛世”的现状,随即引出康熙在那个时候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于是就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我们这一课他与三鲜豆腐的这段奇缘。同学们很惊讶,难以想象这位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竟然有这么一段故事,于是兴趣在那一刻就被打开了。

  二、“动嘴、动脑”不如“动身体”

  在教学《康熙御三鲜豆腐》这一课时,我在讲完了故事情节,学生准确回答完书上预留的问题后,觉得还不够,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我们来演一演吧。3班的孩子这一举动让我很惊讶,我立刻赞同了。他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角色分配。谁来演康熙?谁来演太监、谁来演卖豆腐的人?不一会,就有几个小孩举手跃跃欲试,我自然是喊她们上来演,没想到竟然可以不用拿书就将人物对话熟记于心,并且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的惟妙惟肖,这样一来,又有学生想与她们比一比。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欣赏者,觉得这群孩子的头上闪烁着智慧和童真的光芒,内心中涌起阵阵感动,于是这节课就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我自己也是乐在其中。所以,必要的时候演一演,应该更能体会到故事的趣味性,增强阅读的兴趣。

  三、不局限于文本,延伸拓展很重要

  传说的范围很广,它与谣言有着明显的区别,传说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有关的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的故事。其中在民间流传广的就是民间传说。在教学这一课的传说故事时,我有意拓展了一下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节课的故事从校本教材的两个传说故事变成了六个,在我的讲述和学生的讲述穿插进行中,同学们一个个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我甚至很少在日常的课堂中看见过这样的眼神,孩子们一个个听的神情专注,不、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这节课大家都觉得过的很快,并且学到了很多,也对我国的民间传说传说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课下,还有学生悄悄跑来跟我讲他又看来了一个有趣的传说,能不能下次课让他起来讲给全班同学听,我很感动。

  总之,《七彩故事》重在“趣”,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单靠这一本书我想是远远不够的,故事性的文章读起来很浅显,有些孩子在拿到书的那一刻就可以全部读完,如何将一本书上成几本书,几十本书,甚至可以激发他们在课外阅读更多的书,我想才是故事阅读的意义所在。

故事教学心得3

  今天是跟班老师上课,我旁观。一切按照吕老师的精心设计进行着,眼看就要大功告成,老师的紧张情绪也渐渐消失了。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老师,为什么作者看了几张中国历代伟人画像就如此激动,而我们天天看着教学楼上的伟人画像倒没有一点感觉呢?”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到底姜是老的辣,吕老师一脚把这个问题踢回去了。

  “这还不见简单吗?现在谁还稀罕那些什么伟人,要是楼上挂周杰伦、潘玮柏,你看我们激动不激动。”

  “习惯了呗,看多了谁稀罕?”

  “反对,刚挂上去时我就不希罕。”

  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吕老师沉着冷静,笑眼眯眯,不置可否,任事态朝前发展。

  “诸位,如果让你也当五十年的亡国奴,五十年不准你讲一句中国话,五十年不准正眼看一下中国人,你再来这楼上看看,管保你激动得眼泪流成河啦!”

  哗啦哗啦的掌声,个个佩服地五体投地啦!

  “老师,我投诉!”真是!一波刚平,另一波又起。

  “那天我们上英语课,老师说英语比汉语好听,我们不同意。老师就生气了,还说我们是卖国贼。我们也生气了,就说老师才是卖国贼。今天,你们说,到底谁是卖国贼?”

  悲惨!吕老师终于笑不出来了,呆呆地望着这群小家伙。

  “老师,你别发楞呀,说话呀!”

  “你们上课就上课,干吗要谈政治呢?”可爱的吕老师似乎黔驴技穷了,这下我看他怎么收场?

  “好,老师,你不愿意回答李婉的问题,就回答我的吧。”有人救驾,不知是福是祸哦。

  “您说,台*被日本人统治了50年才回归祖国,可是不到五年,他们就又一次离开了祖国的怀抱,而且这一离就快60年了,好像都不打算回家了,这是为什么呀?”吕老师又愣住了!

  “老师,听说台*打算20xx年进攻祖国大陆,这又是为什么?难道台*人都不爱国吗?”

  哎呀呀,我的吕老师,终于败下阵来。只见他抬头问我:“王老师,还有几分钟下课?”

  全班哄堂大笑!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我站起来,接替了吕老师的宝座。

  “记得一句话吗?要彻底消灭一个民族——”我转移了话题。

  “——就先消灭它的语言。”学生异口同声说到。

  “那么,我还想让你们记住一句话:热爱自己的民族,就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

  “老师,应该还有一句话:热爱自己的国家,就学好自己国家的语言。”有多嘴多舌者说出了这句话。

  “哈哈,老师,你好狡猾,其实你也说不清楚哪些问题。不过,有几句话是应该摘录在积累本上的。”有人幸灾乐祸地说着怪话,我假装没有听见,只看见不少人拿出了笔记本开始奋笔疾书,低头瞧瞧,原来写的是同一句话:

  热爱自己的民族,就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热爱自己的国家,就学好自己国家的语言。

故事教学心得4

  我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已有20年了,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老教师,教学模式也固化了。我的课堂我做主,三尺讲台就是讲。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让我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我把原因归结到我的年龄上:年纪大了招人烦了。但通过这三年的新课程培训后我又找到了方向和自信。

  新教材的编辑是按知识的发现过程编写的,我开始总是很抵触。在讲基因分离定律时,我总是按我的老思路讲授。先告诉学生结论,再用这个结论解题,反复强化,机械记忆。每年都把学生弄得很痛苦。这个循环我尝试用新理念来讲课。先和学生们一起经历孟德尔老先生的实验过程和他曾经的疑惑,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学生们竟然能很快的提出问题,而且有很多的问题。我吃惊和感到欣喜。有问题能不能解决呢?学生们开始大胆猜想,再结合教材把遗传因子的概念引出,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的顺序才想出豌豆的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有大胆的学生主动到黑板画出遗传图解加以解释,得出正确结论。我这节课说得很少,学生学得缺很轻松。没有了以前学生的那种抵触和畏难情绪。这是我真正意识到了新教材安排的合理和科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科学的方法,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作为老教师更要更新观念,改变教学理念,不断的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自己跟上时代和学生的步伐,做一个终身学习的科研型教师,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不会被学生厌烦。

故事教学心得5

  无论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提升个人言语修养,文言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都有其学习的必要性。对于儿童来说,适当地学一些力所能及的文言,对其人格形成和语文能力影响深远。但在一线的教学现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老师抱怨文言难教,而学生则从心理上抗拒文言。

  在笔者对儿童的研究与观察中,深深觉得故事是每一个儿童的天然伙伴。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四篇小古文全是故事(《杨氏之子》、《学弈》、《两小儿辩日》、《伯牙绝弦》),而一些学校的课外小古文教材,更是大量选编了来自《世说新语》、《山海经》、《明清笑话集》等的文言故事。除此之外,大量脍炙人口的古诗也无不蕴藏着故事元素。从学理上说,故事以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这高度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可以说,一切有意思的故事都是儿童认知世界、晓事明理的最佳途径。由此,笔者强烈建议古诗文教学应该多一些故事力,让古老的文言在现代儿童的心灵上生根发芽。

  一、以“添油加醋”感受文言情趣

  从学习心理学来看,学习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舒适区中学生缺少挑战,因此尽管学得愉快但收获不大,恐惧区的学习则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也无法达到目标。文言以简蓄丰,语言习惯和内容距离当下儿童的认知相去甚远,教学不当,十分容易把孩子带入学习的恐惧区。因此,用现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进行“添油加醋”,丰满生动文言文本的叙事情境,能让文言更有情趣地贴近孩子的心。

  如笔者学员丁圆伟老师执教的小古文《狐假虎威》一课,课一开始就以说书的方式向学生交代《狐假虎威》一文的来历。然后模拟老狐狸给小狐狸讲故事的的情境,以此引出全文。

  两千多年前,在一个狐狸洞穴里,狐狸爸爸给小狐狸讲起了它年轻时候的故事——(出示)

  狐狸爸爸:吾儿啊,汝过来,为父有事同汝讲。

  小狐狸:父亲,何事?

  狐狸爸爸:吾年轻时,曾与虎有过一场精彩的较量,惊心动魄,永生难忘,为父当时命悬一线。

  小狐狸:父亲所言当真?

  狐狸爸爸:放肆!为父难道还会在吾儿面前妄语不成?

  小狐狸:哦,父亲息怒,父亲息怒!儿愿闻其详。

  狐狸爸爸:这是个古老的故事了,且让我慢慢道来,那日——

  有意思的是,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仍与学生以老狐狸和小狐狸的身份演绎故事场景,并随机诵读理解文言。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课结束时,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是用现代文以“老虎爸爸”的口吻来改写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

  文言教学,特别需要这样添油加醋的言语能力。整堂课文言带着故事,故事带着表演,表演融合着文言理解,不知不觉间,学生和文言有了亲切而自然的接触。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文言文教学中的儿童立场,就是把儿童是否喜欢文言当作评判教学的核心尺度。

  二、以故事新编达成文意初通

  “笔者对文言文教学做了一些随机的调查访谈。发现百分七十以上的老师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读读背背,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能写出关键文言字词的意思。而在课堂观察中,读诵全文、串讲意思、概括主题基本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拙文《基于儿童立场的文言教学改进》《小学语文教与学》20xx年12月)特别是串讲文言意思,在一线教学中最令师生非常头疼。以白话语言串讲文言,必然失去文言原有的韵味节奏,如果教师以和初中接轨为由,拔高要求,要求做到字字落实,必然使小学生的串讲如挤牙膏般痛苦不堪,而所述文意也是零打碎敲,寡然无味。

  于永正老师的《杨氏之子》以故事新编的方式给我们做出了教学示范。

  师:这个“杨氏之子”究竟是谁呢?三国时候,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杨修,有人猜测,杨氏之子写的可能就是杨修的故事。那么,我们暂且把杨氏之子就假定为是杨修吧,这样称呼起来比较方便。这篇短文只有53个字,但是含义却很丰富。

  下面我们用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文章来补充得丰满一些。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非常简练,根据这句话,请你想象一下杨氏小儿长什么模样?注意,相貌描写一定要体现出他的聪明。第一排同学写就扩写这句话。

  师:“孔君平谒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注意是谁?去干什么?主人不在,是哪个人把小儿叫出来的?这里面蕴含着很多动作和对话。请第二排同学来写。

  师:“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们难道就说了两句话吗?肯定不是的!往下肯定还有好多话呢!展开想象,一定要通过对话描写把杨修的聪慧表现出来。请第三排同学写这一段!

  ……

  生1:梁国有一户人家,他家有个孩子叫杨修。虽然才九岁,但是非常聪明。胖乎乎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嘴唇很薄,能说会道。凡是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个聪明有教养的孩子。

  生2:一日,杨氏的好友(师:我最欣赏“一日”,他不用“有一天”,用“一日”,有文言味道。)……孔君平前来拜访,家人为其开了门,并告知杨氏不在(师:应该是杨老爷不在)……并告知杨老爷不在。他的儿子杨修在书房读书。孔君平想与杨修见面。看看多日不见,小杨修又学了些什么。管家告诉杨修孔君平来了,杨修赶忙出来迎接,并亲自为其摆上了水果,其中就有孔君平最爱吃的杨梅。

  生3:孔君平看着果子,一眼看到了杨梅。他左思右想。该怎样考考杨修呢?哟!杨梅,杨修,你是杨他也是杨,这杨梅是你家的水果吧!(掌声)(师:杨梅,杨修,联系起来了!多有意思呀!)杨修眼睛一转。灵机一动:“孔叔叔,我可从没听说过,这有‘孔’字的孔雀是您家的鸟啊!”孔君平摸着杨修的头说:“杨修你这个小机灵鬼儿啊!”杨修说:“嘿嘿!孔叔叔过奖了!’,孔君平笑着说:“哈哈哈!真是个聪明孩子,聪明孩子!”(掌声)

  师:你真是个聪明孩子,聪明孩子啊!……

  (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发言有部分删除)

  师:大家看看,三段话联起来是不是一篇好作文?这就叫故事新编。

  儿童天生喜欢故事,于老师深谙其理。孩子们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进仅有53字的《杨氏之子》,通过扩展新编,既循原文,又有生发,可谓精彩。以故事讲述来达成文意初步理解,我认为应该是故事类文言教学的核心策略。

  三、以揣摩故事情境抵达形象理解

  任何的文字表达,都只是生活的一个截面固化。生活的本身是充满故事感的,它的鲜活和变化远非文字可以描述穷尽。特别对于中国的古诗词,言简意丰已臻极致,儿童要抵达完整丰满的形象理解,感受其中的情趣和魅力,绝非易事。以诗词中隐含的故事元素入手,揣摩潜在的故事情境,不失为建构形象,达成理解的.好方法。

  故事的一大特点就是波折。细读李白的《赠汪伦》,其中就有诸多看似不合情理的故事元素。如既然汪伦盛情相邀李白来家做客,怎么可能不去家门口送别李白,让李白孤身一人离开呢?李白告别汪伦,汪伦理应在家就送别李白,为什么要等到李白离开汪伦家,走出村庄,来到桃花潭边送别呢?既然李白和汪伦关系如此之好,李白怎么会不辞而别呢?

  如何运用这样的故事元素来让学生抵达更高层次的形象理解,孙双金老师在执教中是这样展开的:

  师:汪伦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等到李白坐上小船才赶来踏歌相送呢?

  生1:我们一般送亲人是在家里送,汪伦故意不在家里送,特别安排走的时候送,这样给李白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让他记住汪伦这个朋友。

  生2:可能是因为李白喜欢喝酒,而汪伦又是酿酒的,他在家里特地为李白酿了酒,李白快要走了,他才酿好,急急忙忙地给李白送了过去。

  师:已经在酒店送过行了,但他觉得就这样把李白送走还不够。他想我是写一封信把人家骗来的,现在人家走了我就这样送别情意不够?于是再次赶到桃花潭边踏歌相送。

  生3: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李白的名气很大,所以汪伦想组织一个很大活动来告别李白。

  师:你的想象当中,不是汪伦一个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个村子的人都组织来踏歌相送。那个场面是了不得,李白坐在船上,本来都要走了,突然听到一阵阵歌声传来,李白坐在船上还坐得住吗?

  生(齐声答):坐不住。

  师:李白站起来,跳上岸去,握住汪伦的手说:“汪兄啊,你真是对我太好啦!这样的情意我怎么表达呢?我一介书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拿笔来。”于是,李白即兴挥毫写下了《赠汪伦》。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

  从这个课例我们可以看出,古诗文的阅读理解,最需要的就是教师能够提供一个撬动文本、达成形象理解的支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的阅读,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另一种复活。而阅读,就是召唤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去重构文本的意义和形象。伴随着故事的古诗文学习,相信孩子会多一份亲切。故事蕴含的生动形象和丰富情感,也往往会成为儿童打开文言之门的金钥匙。

  四、以事件嫁接趣读成诵

  任何的学科知识都是伟大的。文言教学一样需要散发出独特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验学习文言文的乐趣,那他只能感受到无趣,接下去的反应就是“回避”。读诵作为文言教学的基本手段,很容易让孩子心生厌烦。如何让孩子通过故事元素的运用,,以事件为线索,把孤立的文本进行叠加链接,使得文本在读诵中鲜活起来,不失为吸引孩子积累文言、运用文言的一种好策略。

  如一位老师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是这样进行读诵设计的。

  老师简单先介绍张志和,然后交代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出示古诗:全班读)

  师:先自由的读一读,哥哥在劝弟弟干什么?这样吧,我来当哥哥,你们来当弟弟张志和。我来催催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句?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由慢到快)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生:不须归。

  师:好一个“不须归”,弟弟啊,为何不归?

  ……

  师:这首词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很多诗人都向往这样的悠闲风光,诗人徐俯来寻找张志和了!(生齐读)

  鹧鸪天

  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苏轼也来了。(生齐读)

  浣溪沙

  苏轼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样以一个文本为轴心,以读诵进行事件嫁接,不仅扩展了文本的意义域,而且会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文本本身的现实价值与艺术美感。让儿童在学习中提升愉悦感和自由感,这本身就是对儿童烂漫生命的主动顺应。我想这是儿童教育的真谛。

  五、以创生故事亲近原典文言

  并非所有的文言都有显性的故事元素可以运用,尤其是一些课外拓展的原典类文言。这类著述多以哲理思辩为主。当下在一些地区“读经”盛行,提倡“趁孩子记忆力好先背下来再说”。在“教育首先是科学”已成共识的今天,这类暴力式的简单化的教育口号是值得警惕的。笔者一贯不提倡小学阶段花较多的精力去接触这样一些原典。但偶有接触,未尝不可。这样的文言原典学习,首先需要一些游戏精神,而不是什么黄钟大吕,着汉服行汉礼。如何让一些庄重肃穆的经典放下身段,在孩子面前柔软起来,编一些故事,甚至是“无中生有”地编一些故事,实在是一种现代汉语教育的大智慧。朱文君老师给儿童讲《道德经》的教例,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朱老师为了诱发孩子的兴趣,先讲了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我有个朋友,超级喜欢老子,他生了孩子,起名字都是从老子那里找的,老大叫大成,意为大成若缺。老二叫大盈,意为“大盈若冲”。到了老三,就叫“大直”,老四叫“大巧”,到老五,麻烦了,要叫什么了呢?大家看看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一看老五要叫“大辩”了,孩子们开始坏笑,看来起名字还要注意谐音啊!朱老师说那你们给他换名字吧,从老子的文章中找去。学生找了“若缺”“若拙”之类。朱老师又说这么好的名字,还不如留给自己用,孩子们直点头,不过,你们已经有名字了啊,不如留给你的孩子吧。女孩们犯愁了:老师,我还不知道孩子他爸姓什么呢?其中一个女孩是这样写的:

  贶善道

  呜呜,我还怎么小,就要面对给孩子起名字这么严肃的事情……

  我想给我的孩子取名为:贶(kuàng)善道。

  贶:这是一个一般人很难一次性读对的姓氏。虽然我不姓贶,我也不希望孩子跟我姓。我是个有爱心的人,“贶”是中国第一小姓,我要为这个姓氏的家族添砖加瓦,让他们繁荣昌盛起来。他还必须是个男的。

  善:是善良的善,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品质就是应该深沉、安详、随和和仁慈。善良是人的本性,但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以后也能善良,不要忘记与生俱来的美德。

  道: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孩子要知道人世间的大道理,也要懂得生活的小道理。而我的孩子还知道“道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会注意到观察世界,认真思考和探究,去发现事物间联系和变化的奥秘,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一个“道”字,在时刻提醒者他呢。

  他的小名叫“矿山道”,这是由他名字的谐音而来,寓意我的孩子犹如矿山中的一条小道,铺满了矿石宝藏,也为人们采集矿石带来了方便,他是个厚积薄发的人。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上姓名网测试一下,63分,OK!只要过得去就可以啦。

  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实务,在这个课例中我看到完美的沟通和融合。学习文言经典,并非就是傻读傻背、神神叨叨。这样的无中生有,无非就是为了让学生觉得文言有其好玩、实用之处,而并非就是拮据聱牙,艰涩高深,拒人于千里之外。

  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严肃地尊重儿童言语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波段”和“频道”。那种只是把儿童当做容器的“复古式学习”早就应该丢进历史的垃圾桶。一切儿童学习的发生,包括古诗文学习,要抵达并改进儿童的认知,必须和儿童言语、精神“共振”,故事,就是其中的重要媒介。正如成尚荣先生说“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识、概念、道理,而往往是故事。”我想对于文言学习也一样如此

故事教学心得6

  年一度的幼儿讲故事比赛结束了,为了给每个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在班级进行一次残酷的初赛,要在37名幼儿中选出一人参加全园的比赛,该如何慎重地决定和选择这仅有的一个名额,这给了我们两位老师一个大大得难题?在经过家长们的大力配合下,班级的幼儿讲故事比赛顺利地进行着,孩子们也在一次次的锻炼中,不断地成熟、进步起来。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激烈的幼儿讲故事比赛一个一个地进行着,作为老师,我们也对这次的活动非常的慎重,在每一位孩子讲完故事后,都会详细地记录着每位孩子所讲的故事内容,讲述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口齿的清楚和表情等等方面。最后,我们有六、七名幼儿的表现都不相上下,特别的“棒”,看到班级孩子们整体语言方面能力的飞速发展,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满足。但是,一个大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该给谁去参加幼儿园的比赛呢?啊!一个名额,我们该怎样做呢?如何帮助幼儿树立竞争的自信心?首先,教师要积极评价,保护个性。教师要给予每位幼儿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并要让幼儿逐渐地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同伴间相互的评价中,使孩子们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参与的快乐,点燃幼儿不断学习的愿望,“我真棒!”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应该是我们的口头禅,让每个孩子们明白自己是很“棒”,但是每个人的优点都是不一样的,在让幼儿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从而激励幼儿继续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其次,教师要挖掘优点,建立成就感。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步的能力”。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幼儿讲故事的比赛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每位幼儿的不同差异,个别对待,从而激励每位幼儿的成就感,于此同时,教师在不伤害全体幼儿的前提下,慎重地和幼儿一起商量,“你认为谁故事讲得好?”与幼儿一起来选择参与比赛的对象,告诉幼儿老师的想法和为什么要选择“ⅩⅩⅩ”小朋友去参加讲故事比赛,最后形成一致共识,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参加比赛,不仅是自己的.光荣和成功,也是班级集体的荣誉。

  再次,教师要调动群体,共同进步。在幼儿讲故事的比赛中,其实也是一种竞争,群体中没有拔尖,就像一潭死水。在一个班级里,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的特点,给予积极引导,从而调动全体幼儿共同进步。因此,对于竞争来说可以激励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将其变为内在动力,让幼儿个个都能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才能,增强他们的竞争观念,而且激发了幼儿的创新精神,使幼儿在竞赛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

  幼儿园讲故事心得体会3我的孩子今年已经5岁了,正在上中班,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一手带大的,虽然苦了点,但是苦中有乐,母子之间有一种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我天生乐观、开朗,我的孩子活泼好动,我与儿子之间有时不分大小,经常与他一起光着脚在草地上摔跤、翻跟头。与他玩游戏我还会耍赖,他的娃哈哈、果冻我会与他抢着吃。有时音乐声起,我会情不自禁地舞起来,儿子也与我一起同舞,我们俩经常闹得满头大汗。有时我们俩也闹矛盾。比如我把儿子弄哭了,说话语气重了,或不讲理打了他,我都会抱住他吻干他的小眼泪,认真地对他说一句儿子对不起。而每次儿子做错了事,他也会对我说妈妈对不起,然后亲我一口,就什么都化解了。

  我觉得做个快乐的母亲很重要,尽管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尽人意之处,生活有那么多酸甜苦辣,可是这个美好的生命会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什么苦、什么困难都是不可阻挡的。哪个母亲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快乐得小眼睛放亮、食欲大增,带着快乐的微笑入梦?儿子小的时候,我经常牵着他的手步行送他上幼儿园,一路上我总是给他讲故事,谈天说地,他的心情很愉快,不知不觉就进了幼儿园。为了让他学会与叔叔阿姨打招呼,有时我故意先爬上楼,然后再从楼上一本正经地走下来与他打招呼:“嗨!小朋友你好。”他也会很神气地说:“你好!妈妈阿姨。”这种礼节就这样很生动地训练出来了。

  做母亲的我经常给孩子讲他儿时的事,讲他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为了他每天要吃很多不愿意吃的东西,讲妈妈在夜里抱着大哭不止的他不能入睡。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辛苦,他会很心疼自己的母亲。现在每当我身体不舒服或累了的时候,儿子都会说:“妈妈你休息吧,我来干。”他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好,有时抢着要自己洗衣服。一个孩子要让他学会爱别人,为别人付出,就要让孩子首先学会爱自己的母亲。

故事教学心得7

  前段 时间,我班的主题活动是《车子叭叭叭》。为了很好地开展此活动,我们便发动幼儿将家里的自行车、滑板车、扭扭车等车子带到幼儿园,让孩子在玩车的过程中获得愉悦与知识,初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在家长的支持下,好多孩子都带来了不同的车子。可是,在开展这个活动的初期,我发现了我班的孩子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车的孩子只顾玩自己的车子,或者是有车的孩子之间相互换着玩,而没车的孩子只能在旁边眼巴巴地看。而在放学的时候,有的孩子嚷着要把车子带回去。更有趣的是有一次中班的孩子来借了车子,当两个车子主人看见后,竟然哇哇大哭。孩子的种种表现引起了我的深思,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这些小不点儿呢?

  周一下午有一节课题谈话课,我决定利用这一节课对孩子进行教育。我知道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于是,我便把孩子的表现编成一个故事,再让孩子在听完故事后围绕这样的问题讨论:如果别人有了好玩的玩具,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把车子带来了,应该什么时候带回去?别的班级的小朋友来借,你愿意吗?为什么?(刚好那天大班的`一个小朋友带来了小兔子,我利用课间和孩子们一起借来观看了。)虽然孩子还很小,但他们也有一定的是非观念。通过听故事和讨论,他们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有了好玩的玩具要共同分享。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园听老师的话……

  此次谈话以后,我发现很多孩子变了,他们在玩车时不仅愿意借来借去,还能共同合作;放学时再没有孩子闹着要把自己的车子带回家;后来又有大班的孩子来借车进行活动,孩子们也能坦然处之。孩子们变了,我也尝到了故事教育的甜头。从此,孩子的小错误、孩子的点滴进步我都会将这些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来教育和鼓励孩子,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故事教学心得8

  一、把学生当做朋友,用爱心感染学生

  担任科任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操心事”,无论学生大小,只要保证课堂秩序、课堂质量和学生安全就可以了。自20xx年我当上班主任以后,才真正的感觉到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才真正理解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感和光荣感。8年来,我一直教的都是一到三年级的低年级小学生,这些天真烂漫的孩童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怎么让他们老老实实坐住板凳、怎么让他们喜欢上读书认字、怎么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等等诸多问题,都是摆在我面前的“大难题”,我曾整夜失眠过,也曾整日郁闷过,我慢慢的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待发掘的宝贝。我一直坚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于是,我详细地制订了自己的表扬鼓励计划,对于回答问题多、遵守纪律好、作业完成棒的同学都会得到一份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小奖励,对于调皮捣蛋、违规违纪、不爱学习的“小淘气”们,我就会尝试着和他们交朋友,分析他们的'心里想法和思想变化,便于“对症下药”。这样试验一段时间,我发现果然事半功倍,效果显著。这几年来,虽然我的爱心付出的很多,但是我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我的班级“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对于我的付出,我感觉到值当。

  二、把课堂当做平台,用真心传授知识

  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耕未来。这就是对我们教学过程的真实写照。我认为,人只要有平台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18年前,我走上了六马路小学教室的三尺讲台上,这一站,就是18年,曾经有人问我: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工作,有意义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一向不置可否,因为这三尺讲台就是我人生的平台,把知识成功地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就是我在这个社会上最大的价值。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这样写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简短的十几个字,道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和意义,在这句话的鞭策下,我一直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准备每一份教案,认真揣摩课堂上的每句讲稿。十几年来,我未出现过任何教学失误,我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肯定。毛主席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十几年的认真努力教学,我印证了这一真理。

  三、把家长当做伙伴,用热情建立联系

  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虽然这句话只是一句谚语,但是能在民间广为流传,也说明了它内在的道理。任教以来,我先后三次接手一年级新生,每次新生报到的家长会上,我都会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讲解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互留联系方式,重点向学生家长交代配合学校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汇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读课外书、撰写读书笔记等情况,确保学生在教学之外的时间不失管失控、放任自流,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故事教学心得9

  夏至未至,伴随着初夏草香花语,4月17日上午,我们县全体小学英语教师守候网络云端,聆听了来自北京双线教育咨询中心何娅超院长《“绘”做能思能辩的有机阅读课堂》的主题报告。何院长结合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通过剖析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内涵,将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设计直观、清晰的呈现在一线英语教师面前,何院长运用可视化阅读方式进行了课例分析和讲解,将整个在线学习气氛推向高潮。最后,针对教师们在线提出的问题,何院长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回复和解答,解决了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遇到的众多困扰和误区。

  何院长“绘做能思能辩的阅读课堂教学”理念,使我明确了英语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读的怎么样?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探究、研讨阅读过程中,高质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能全面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学习英语很多年,使用率却很低。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现状,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本次在线培训给我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却是前所未有的。这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受益匪浅,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利用互联网这个教学平台来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使英语学习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爱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今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参加东莞市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培训活动心得

  5月11日,我参加了实验小学举行的“东莞市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培训活动”,这次培训活动为期一天,上午是黄美园老师和叶自娱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生动的绘本教学课堂,接着又观看了一节无师课堂录像课。下午北师大王蔷教授对课例进行了点评,接着王蔷教授给我们做绘本阅读的培训,最后由张凝老师进行了小结。我一直对绘本教学非常的感兴趣,但也有困惑,不知采用什么方法来展开教学,这次培训正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这两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两个老师都把孩子们引入了一个充满乐趣的故事世界,让学生在“猜—听—说—读—演”故事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阅读技能,提升了思维和阅读能力,并且让学生懂得了道理。黄美园老师的课是从“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演”故事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做到拼读生词、会断句、会把握语音语调,会表演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预测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同学们都能通过思维导图,复述完整的故事。同学们的阅读技能得到了提升,并渗透了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叶自娱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课堂生动活泼,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猜—说—讲”故事,并以Mind—map的形式呈现故事,并通过Mind—map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复述和表演故事。并鼓励学生建构新的故事结局,注重培养学生语块阅读策略的能力。

  一直以来,都觉得绘本教学就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纯粹的是老师讲,学生听得过程。通过这两节课,我看到了绘本教学的优势: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它的介入,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知识,能够提供给孩子学习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和丰富的词汇,能协助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能力。

  听了北师大王蔷教授的精彩点评和讲座,让我对绘本阅读教学课的教学方法和步骤有了清晰的认识,阅读课不仅仅是让学生从故事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如何提升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阅读能力。绘本阅读对于小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实现英语语言输出的重要作用,适时进行绘本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今后我一定会对绘本阅读教学进行潜心钻研,并适当地应用到我的课堂上,让我们的学生接触到生动鲜活的英语教学,在一个个童话般的故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

故事教学心得10

  从教以来,自己虽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也没有值得称道的大作为,但“爱所有的学生”,始终是我的宗旨。正是因为有了爱,才给平凡的工作增添了色彩,让我有了很多的感动和快乐。也正是这种感动激励了我,培养了我,塑造了我。

  1995年,幼师毕业后,带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我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面对着一双双充满了惊讶、怀疑的眼睛,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渴望上好第一节课,在学生面前有一个像样的亮相。我首先从精心设计教案入手,把教学参考书摆满了整整一桌子,怎样进行自我介绍,怎样引入课题,怎样讲解内容,怎样过渡衔接自然,怎样讲解例题,怎样处理习题,怎样回答学生的提问,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布置作业,怎样进行板书等都再三思量,教案详细到我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修改了一遍又一遍。我又向老教师求教,请他们帮我把把关,然后我就对着满屋的课桌试讲。当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时,因为兴奋(紧张)我的心跳加速,手脚发抖,就连讲课的声音也是颤抖的。终于上完了我初为人师的第一节课,看着学生们脸上满意的笑容,我舒了一口气。这种激情和热爱,一直保持到现在。课上我对学生严爱有加,课下对学生关怀备至。学生病了,我给他们端上一杯开水让他们吃药;有的学生来不及吃早饭,我就拿出自己的一份。就这样,我用自己的努力和爱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20xx年,我调到了现在任教的学校。从一所城边小学到实验小学任教,是我教师生涯的又一个新的起点。我接的是五年级的`语文,很快我就发现这里的学生和原来学校学生的诸多差异:城边学校孩子的朴实,实验孩子的机灵;城边孩子的吃苦耐劳,实验孩子的娇气蛮横……我必须设计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这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刊,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以此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终于,孩子们在小学毕业考试中取得了可喜得成绩。这几年来,有失败的痛苦,更有成功的喜悦。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的交替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艺术。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教育理念的灌输,更是人的意识的唤醒和激励,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与碰撞,教育尤其需要爱、理解、热情、合作与交流。

  走过这几年,我算是体会到了一支粉笔生涯的艰辛,品尝了辛勤劳作的真美,感受到了满园硕果的快乐。我知道,我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我做到了尽心尽力、问心无愧。我努力,因为我深爱自己的事业。我爱孩子,因为他们是阳光,让我的心灵闪耀最纯洁的光芒;他们是晨风,让我呼吸最清新的空气;他们是天使,让我的灵魂不断地净化升华。感谢我的学生们,让我懂得了爱就是教育。

故事教学心得11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目的在于使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规范》的正式颁布,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青少年的日常行为;有利于改善当前中学生养成教育比较薄弱的状况;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在改革开放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全面正确地理解《规范》内容

  1.《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中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学会如何生活。《规范》共五个方面四十条,体现了对中学生在道德品质与日常行为方面的基本的具体的要求。按照由自我到他人,由学校到家庭、社会生活的顺序排列。

  2.《规范》的许多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学生日常行为方面的基本体现。因此,贯彻实施《规范》应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规范》大部分条文是从正面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有限制性要求。目的是教育学生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懂得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通过日常行为的训练逐步提高分辨是非、区别善恶的能力和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能力。

  4.《规范》中包含着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要重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注意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独生子女的某些弱点,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意志品格。

  中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把广大学生培养成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从小处着手,提出了重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可操作要求。这些都有助于帮助我们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提高辨别是非,区分善恶的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能力。

故事教学心得12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证明了人类总是社会实践中习得语言,离开了交际,语言就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学生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它要求教育教学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在实践中习得,并运用于生活实践。英语不是我国的母语,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相对于母语(汉语)来说就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要达成《新课标》中的目标,这就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们积极思考、认真研究,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生活实践。

  故事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小学阶段的孩子对故事可以说是百听不厌。利用故事教授外语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枯燥单调的`。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故事教学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众多英语教材中编排了许许多多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故事,如北师大版的《小学英语》、《新标准英语》、《牛津英语》、《PEP小学英语》、《快乐英语》等等。我在课堂上尝试着进行故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故事教学心得13

  一、 听课时间:6月14日

  二、 授课老师:***

  三、 授课学校:******

  四、 授课年级:二年级

  五、 授课题目:《邮票齿孔的故事》

  六、 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拿着四张连在一起的邮票,面带笑容的问各位同学:“同学们,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转入新课。

  2、 板书:邮票

  师:你们知道邮票之间的小洞洞是什么吗?

  生:(异口同声)小孔。

  师:(把邮票撕开)当邮票撕开里边像什么啊?

  生:牙齿。

  板书:齿孔

  师:别看小小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呢!

  板书:的故事

  3、 朗读。

  让学生轻声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引导学生找出不认识的字,请下面的拼音朋友,或学习伙伴来解决(解决不认识的.字和读音问题)。

  4、 思考问题和默读课文:

  读完课文后,老师提问“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呢?”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也让老师和学生互动起来,有的同学说是阿切尔,有的则说是“用别针刺小孔的那位先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安排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的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5、 辩论。

  在争论不休的情况下,老师安排同学们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回答问题的信心。辩论的结果不但是由事实决定,而且还由学生有感情朗读来决定,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加仔细地组积问题的答案。

  6、 解决问题。

  分小组讨论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各选取一名代表来发表自己本小组的看法,然后又由这个小组的成员一有感情的朗读自己认为是辩论凭据的课文片断。在辩论的过程中,老师指出不足,点评学生的发言。最后,总结:通过阿切尔的“善于观察 用心思考动手实践”最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肯定并赞扬胜出的小组,

  7、 再提出问题。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样发明的呢?”老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同学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文,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的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有课文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8、 联系生活实际。

  启发同学在现实生活中,类似邮票齿孔的设计,有的同学回答:有齿孔的卫生纸和没有齿孔的纸巾比较,不经济、实用性不强、不方便等。赞扬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9、 师生同读课文。

  通过多次反复的读课文,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和增强学生的语感,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最后,在一片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这一节课。

  七、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八、教学评价:

  这是一堂非常生动活泼、成功的课。首先、导入切合实际,运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邮票齿孔的来历,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其次、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多种读书方式。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再次、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呢?在此基础上,老师让学生:朗读 默读 辩论师生共读。读的方式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于课文较长又适宜默读。最后: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使孩子们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引导学生感悟一些重点词句,读要有所侧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通过辩论再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故事教学心得14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什么是绘本呢?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图画的重要性还比文字要来得高。绘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读者——尤其是儿童——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或是美感的经验。而绘本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就英语文童书绘本来说,押韵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现在其中的。这两种行文方式也最能让儿童察觉和掌握英语教师可以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学生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变得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故事教学心得15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教学做合一”是“教学合一”发展而形成的。新一轮“课改”在中小学课堂中实行“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简称“学讲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近几年,按照新课改要求,依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实施“学讲课堂”的教学形式,深刻理解“学讲课堂”的内涵,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和集体合作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好自主先学,打牢“学讲课堂”基础

  “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的“学讲”课堂,主要包括自主先学、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等教学环节。其中,自主先学是所有环节的基础。为此,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形式和预习的过程、方法,充分预测不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还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和信息线索。

  1、运用微课,做好课前引领。课前精心备课,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编制出具体的预习提纲,再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时长约5~8分钟的微课,通过这些片段,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力求问题聚焦,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作为学生自主先学的参考。

  2、结合实际,设计自主导学单。根据微课内容和基本学情,设计出简单有效的自主学习单,重点是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和过程、方法等,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学。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了以下自主学习单:问题一,根据实物回答下列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①想一想: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②摸一摸:长方体的面面相交的部分,这样的边一共有几个?③指一指:长方体的边与边相交的部分,这样的点一共有几个?问题二,拿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实物来观察,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比一比:长方体或正方体,它们的哪些面的大小相等?量一量,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自主先学,掌握知识框架与疑难点。在微课和自主学习单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先学,不但可以基本掌握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本课节内容的基本框架,自行解决导学单上所给出的简单问题,而且可以发现一些共性问题,经过整合带入小组合作环节集中解决。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从提供的导学单上,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根据给出的模型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尚不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如学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学生2: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学生3: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时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形成本节课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突出小组合作,扭住“学讲课堂”关键

  “学讲课堂”的精髓是实践与自主,而让学生“动”起来,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学讲课堂”的核心。为此,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积极营造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的“三动”课堂,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1、动脑思考,多元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组合方式存在差异,有着各自的优势领域,不同智能的学生在活动学习中可各得其所。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纲时,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每个小组在认知、经验、兴趣、能力等倾向上的差异,从而设计、开发出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鼓励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活动,既可以共同研讨,也可以由组内小老师将任务分配给不同同学,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然后在组内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所有学生的多元发展。

  2、动手操作,释放魅力。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引导各小组学生大胆地进行操作、尝试,在独立操作与体验中深化认识,促进情感体验与思维认知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更需要安排充足的时间,指导他们去主动探究,这样才能有更深刻的体验。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探索用火柴棍拼成三角形排成一排,如果图形中含有1,2,3或4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如果图形中有N个三角形,又需要多少根火柴棍???12枚棋子排成一排,每次取一枚棋子有几种取法?每次取2个、3个呢?利用魔方探索1面、2面、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活动??面对这些取材于生活、随处可见的教学例题,学生喜欢像小时候玩游戏一样,自己摆一摆,看一看,算一算,找出答案,摸索出规律,不但能够非常轻松地完成教学活动,而且能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动手操作的成就感,这会让他们在以后的探究学习中越走越远。

  3、动口交流,张扬个性。交流是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的提炼提升,是知识的升华、成果的展示。笔者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首先检查每组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小组交流的形式与内容。既可以是每个小组指派一名代表“登台”讲解,也可以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时举手发言,进行切磋,甚至反驳。并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等办法,鼓励较弱学生小组内同学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在这样的氛围下,所有小组、所有学生都会敢说、敢问、敢演、敢答,个个都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充分释放其内在潜能。

  三、师生共同成长,分享“学讲课堂”成果

  学生也可以当老师!“老师”这一形象对孩子来说,高大、神圣!学生一旦当上“老师”,哪怕只是一节课、甚至一分钟,都会无比自豪,从而以极其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获得知识并传授给其他同学,以榜样的心态体验成功和自信。“学讲课堂”,要求同学轮流担任“老师”,从而让更多的学生与老师一起,分享“学讲课堂”成果。

  1、树立榜样,培养学生自信。在小组合作和班组交流时,采取了指定“老师”或轮流担任“老师”的方式。一方面,担任“老师”的学生在成功的激励下信心更足;另一方面,暂时尚未担任“老师”的学生,通过与已经担任“老师”的同学比较,感到成功离自己并不遥远,从而激发起自信心。特别是一些平时不爱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学生,利用“学讲课堂”鼓励他们也上台露一手,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感觉到“我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能成功”。

  2、取材生活,激发学习热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被动,效果也就不会如人意。为此,必须从孩子日常生活中取材,从孩子的思维角度,激起其学习兴趣。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我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8个小魔方,每小组1个,学生一看就兴奋了!借着孩子们的开心、好奇,开始了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在小组内摸摸、看看、想想,根据组成魔方的27个小立方块,让孩子们凭经验和直觉,由各小组合作讨论提出: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问题一经提出,各小组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究,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

  3、精确提炼,分享学习成果。新课改下的“学讲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他们可以大声讨论问题,也可以随时举手向教师发问,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心理自由放松充分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幸福,课堂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享受学习,享受友谊,享受成长,享受快乐。因此,在课堂最后的反思小结阶段,教师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和各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做到“三不讲”: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讲出来的不讲,在班、组展示和交流时已经发言的不讲。老师小结时,只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既鼓励和维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保证了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促进“学讲课堂”发展。

  在“学讲课堂”上,学生的“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取代了教师的“我的课堂,我的教学对象,我的执行教案,我的教学成绩”,充满活力和成就感的学生及小组,取代了教师的一个个“传统的课堂”,教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教师,有形讲台被无形拆除,真正实现了“学进去,讲出来”,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和集体合作等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故事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故事教学心得07-14

故事教学心得01-22

教学故事教育心得01-27

故事教学心得(15篇)01-22

教学故事及心得体会07-20

故事教学心得体会10-25

故事教学心得(集锦15篇)01-22

我的教学故事的心得体会05-27

教育教学故事心得体会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