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牧童短笛》说课稿

《牧童短笛》说课稿

时间:2024-03-19 08:55:5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牧童短笛》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牧童短笛》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牧童短笛》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二课的《牧童短笛》,我准备从教学思路设计、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处理和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教学思路设计

  《牧童短笛》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是贺绿汀在1934年创作的,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乐曲的名字源于我国的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典型带再现的三段式。A段4/4拍,速度徐缓、悠扬,犹如一幅水墨画。旋律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用钢琴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让听众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B段转为2/4拍,活泼欢快,具有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段再现第一主题,这一乐段采用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手法,曲调更加的流畅。

  二、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标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新课标也提出了应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1.欣赏歌曲,感受牧童在放牧的过程中,活泼、自得的生活状态,逐步养成热爱生活、感受美好生活的精神状态。

  2.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乐曲,通过对比欣赏、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不同乐段的音乐风格特点。

  3.了解作曲家贺绿汀的生平与作品,具备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哼唱旋律的部分乐句。

  三、教学重点处理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心理特点,我认为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应以直观的方式来进行,可增加绘画、游戏等环节来进行课程重点内容的安排。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牧童在放牧时的精神状态;利用游戏的方式,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变化。

  四、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对比分析法、学唱法,并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律动法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2.利用不同方式欣赏乐曲内容;3.运用对比方法划分乐曲段落;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能力;5.自评、互评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我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导入新课。通过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乐曲的内容,也从侧面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与感情。

  第二环节:利用不同方式欣赏乐曲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水平,我采用了绘画、线条等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通过绘画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来记录乐曲的内容,充分的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感情;用线条来记录音乐,则是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

  第三环节:对比方法划分乐曲段落

  该作品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我通过分别播放两段乐曲旋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欣赏,感受两个乐段的旋律的相似之处,充分了解带再现乐曲的主要结构及乐曲情感上的变化特征。

  第四环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通过分小组合作的形式,为第一乐段的旋律编配合适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并且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思维与团队的合作意识。

  第五环节:自评、互评的评价方法

  该课的教学评价以鼓励和赞赏为主,引导学生在教师的鼓舞下,发挥独立的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表现能力,主要是通过能否主动的参与小组合作、能否充分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能否主动表达自己对于乐曲的强烈感受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以上就是对本课内容的具体阐述,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牧童短笛》说课稿】相关文章:

《牧童短笛》说课稿07-28

《牧童短笛》教案04-13

《牧童短笛》教案02-28

牧童短笛音乐教案05-27

大班音乐教案《牧童短笛》04-06

《牧童短笛》教案11篇03-31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牧童短笛》10-16

大班音乐教案:牧童短笛教案及教学反思03-17

牧童说课稿06-16

《牧童》说课稿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