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4-08-27 08:06:1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优秀)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森林水车》,我的说课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

  《森林水车》是一首二二拍的歌曲,是一首带标题的描绘性作品,是德国音乐家艾伦贝格的代表作品,是曲作者到森林里去游玩,看到森林里的水车及优美的景色而即兴写成。作品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全曲的结构是引子及程式部组成,音乐清新流畅,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给人以跃跃起舞之感觉,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音乐作品。

  二、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正处在一个过渡的时期,学生的智力和感知能力不断的提高,记忆方法和学习技巧也明显增强。但由于个体的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生自觉性差,但表现欲望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个体、多正面引导,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一个被关注的机会。从而更充分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多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反复聆听、歌唱中学会唱这首歌曲以及关于本课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的音乐风格,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充分感受到深森林的美景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音乐、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是:

  1、使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感受音乐形象,并通过体态律动、诗歌童话故事创作、愉快的情绪反映等途径表现出对《森林水车》这首音乐的理解。

  2、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融合到音乐中并为之伴奏。

  教学难点是:

  发挥音乐特殊的音响方式,并通过创编、表演活动,感受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等。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贯彻以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懂得xxx不是目的,要把培养情感和审美渗透到音乐之中。本节课我将采用绘画、诗歌等途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陶冶情操。

  五、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教室,指出一些东西的方位,如窗户在哪里等,并观察东西的颜色、数量。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还记不记得东西的方位,讲一讲。倾听周围环境发出的声音,播放水流声、小鸟的叫声及新课《森林水车》音乐。

  3、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讲一讲听到的各种声音,并想象早晨的森林里非常热闹的情景。这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欣赏的音乐中,进入音乐情境,产生兴趣。

  4、谈话引入森林的早晨,请同学们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模仿森林里鸟儿的声音、水声、风声等自由创编。

  5、教师小结,欣赏音乐。请同学们听一听音乐,看一看画面,感受美的画面和音乐。

  6、介绍《森林水车》音乐的特点。

  7、播放音乐,学生欣赏,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音乐的形象。目的是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2、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产生视觉美、听觉美,感知音乐形象,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8 、学习歌曲,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会准备两条练声曲,为更好的学习歌唱做准备。A 、先听歌曲《森林水车》让学生熟悉旋律,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激发学生。

  B 、介绍作者:了解歌曲的作者、以及创造背景、主要作品。

  C 、老师示范唱旋律,学生跟琴哼唱,师生互动,老师打拍子学生视唱。

  D 、学曲这个环节我采用听歌、教唱、讨论等方法,联系2/2拍节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E 、男女生互动。

  F 、老师点评,对学生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不足指处。

  G 、在一次聆听歌曲。《让学生用笔简单的画出旋律线》

  9 、艺术处理:提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音乐:

  (1)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怎样?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词、曲的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10 、在教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演曲《森林水车》。

  、小结:大自然是一首歌,大自然是一幅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大自然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大家。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才。

  我的说课完毕,请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前进小学的音乐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说教材:

  《久不唱歌忘记歌》是一首贵州布依族民歌,主要流行于贵州修文县一带,该歌又以歌中衬词命名为《咕噜山歌》。歌曲节奏紧密,速度较快,情绪轻松活泼,歌词风趣。

  此次的教学内容有两项:

  ⑴学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⑵即兴创编歌词。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为本节课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布依族的人文风情和民族特色。

  (2)能基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通过学唱民族歌曲,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3)主动参与创编实践,并能作出简单的填词并唱一唱。

  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

  1、歌词中的四种衬词既是歌曲的特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因节奏紧密,要求吐字发音很快,学生不易唱清。因此,在教唱环节学生多念,多唱歌词,把歌词吐字清楚而流畅的演唱出来。

  2、全体同学能集体动脑创编歌词。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不错,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4张学习卡

  教学方法:

  视唱法聆听法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了EEPO新型课型方式中的平台互动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根据本课的关键要素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我共设计了以下三个平台,来完成本课关键要素的目标:

  平台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平台2:体验音乐,学唱歌曲。

  平台3:扩展活动,创编歌词。

  我在教学中适当将要素组合方式融合在平台互动方式中,通过看、听、讲、想、做、动、静七大要素,利用小组、团队等组织形式,利用多媒体、学习卡等工具,进行梯度形态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以实现准确、有趣、多维地多次强化关键教学要素。下面,说说这三个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法。

  平台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为了营造浓郁的民族音乐气氛,首先播放一段歌舞表演《布衣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使学生产生新奇,新鲜感,使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民族民间音乐的‘美’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从而引出新课,通过观看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布依族。

  2、通过多媒体展示布依族的民族特色和人文风情,欣赏布依族人的服饰,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4人一组观察自己的服饰与布依族的服饰有何区别,讨论交流后,向学生们介绍布依族的穿着:男子头戴青布或花格布头帕,身穿对襟或大襟短上衣,大裤腿长裤。妇女们通常梳长辨,有的把长辨盘在头上再包上青布或花格布的.头巾,上装多为大领子或大襟衣,镶有花边服饰,下穿蜡染百褶长裙。姑娘们还喜欢佩戴银首饰。第二,欣赏布依族人居住地风景名胜区贵州黄果树瀑布,请同学们说说风景如何?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开阔视野,介绍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贵州省布依族地区的黄果树瀑布宽20米,高60米,是亚洲最大的瀑布;布依族是一个勤劳纯朴能歌善舞的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56朵花中的一朵民族之花。

  到此时,第一个平台就算搭建成功了。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点了解和认识布依族的人文风情和民族特色。同时对目标二当中的情感目标,也有所感悟。

  平台二:体验音乐,学唱歌曲

  1、通过旋律模唱法,在教学生唱这首歌时,首先示范唱,让学生对此歌曲有初步了解之后,我分句弹奏歌曲,学生跟唱,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又能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教唱时采用听——对比唱——多种演唱形式达到能基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

  2、在学生对这首歌曲熟悉时,提出“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以4人小组讨论歌词的特点,并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衬词”,唱清唱对“啊是”“嘎拉拉子”“尖噜噜”“咕噜噜子”,运用师生接唱的方式对衬词进行练习,总结这首歌的歌词大意,为创编歌词的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在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学习已是轻松自如时,采用多种形式如:师生对唱(师唱叙述故事的部分生唱衬词)、分组唱、分男女生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来解决唱清衬词的教学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最终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唱出来。

  平台2的构建,主要是用看、听、唱、想、动、静这几个要素轮换使用,让学生在学唱歌曲时不感到疲惫,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理解歌词中衬词的特色。

  平台三:扩展活动,创编歌词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1、在这一环节中,激励学生争当词作家,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把学生分成4大组讨论,基于对衬词的理解,提问利用衬词怎样编创第四段歌词,交流后多媒体展示创编歌词的方法及要求。

  2、基于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动脑思维,探讨研究,以组为单位讨论编写歌词,并填在学习卡上,总结讨论结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最后把创作出来的歌词通过学习卡展示并由同学们自己唱出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创作歌词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平台3主要运用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学习卡等工具共同构建最后达到教学目标。

  本节课设计的三个平台,紧扣教学目标,层层深入,逐步递进,在了解和认识布依族的人文风情和民族特色,同时会唱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最后通过民歌特色和对衬词的理解创编歌词将本节课推向高潮。本节课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了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陶冶了高尚的情操。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理解,还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谢谢!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音乐教科书。书中第二单元零点乐队中的《一只鸟仔》。

  2、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台湾民谣。情绪欢快活泼,生动风趣,富有童趣。这首欢快的曲子为2/4拍,五声徵调式。曲子的旋律活泼,明快,充满活力,表现了台湾农村小动物们一天的快乐情景,抒发了台湾农村孩子热爱家乡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3、本课的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一只鸟仔》的主旋律。

  (2)让学生合着旋律的节拍,使用打击乐器伴奏这首乐曲。

  (3)通过训练,合奏《一只鸟仔》。

  4、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一只鸟仔》,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2)通过伴奏《一只鸟仔》,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通过学生自编伴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教学重点:能根据旋律的节拍,用打击乐器编排节奏并伴奏。

  6、教学难点:能用打击乐器合奏《一只鸟仔》。

  7、教师准备教具:钢琴、教学磁带、录音机、沙锤、双响筒、三角铁、碰铃等乐器。4块小黑板。

  8、学生准备教具:自制打击乐器(沙锤)等。

  二、说教法:

  1、情景导入法

  让学生听零点乐队演奏的歌曲《共同的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和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

  教师分句弹奏曲子,边弹边唱,学生跟唱,这样有利于让学生了解《一只鸟仔》的主旋律,为伴奏这首乐曲作铺垫。

  3、讨论法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一只鸟仔》音乐的特点,为乐曲创作伴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4、本节课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运用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多声部训练和合奏训练,加强对主题音乐的理解。

  5、初一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已有的音乐水准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小鸟们叽叽喳喳欢乐的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三、说学法

  我创设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与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四、说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音乐常规,师生用音乐语言问好。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欣赏歌曲《共同的家》,提问:这首乐曲里面有哪些乐器?

  生:鼓、电吉它、贝司等。

  师:《共同的家》是一首由乐队用多种乐器演奏的乐曲。

  [《共同的家》节奏感强,用这首乐曲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乐队”这个问题做铺垫]。

  师:今天,我们也要组成一个小乐队,来给一首歌曲编排伴奏,我们就把这个乐队叫零点乐队吧。

  2、初听乐曲,获得感知,新课学习。

  (1)欣赏《一只鸟仔》,听后说说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欢快、活泼。

  [启发学生的思维,与学生一起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悟,给予学生表达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对音乐个性化的理解]。

  (2)学唱歌谱。

  师:下面,我们这个“零点乐队”就要开始工作了。首先,我们要先学会唱《一只鸟仔》的旋律,请跟我唱。

  教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跟唱。(唱二遍)

  [熟悉歌曲旋律,为以后伴奏作铺垫]

  3、加花添彩,想象创作。

  (1)师:有了旋律,我们这个“零点乐队”是不是一个乐队了呢?

  生:不是。

  师:还差什么?

  生:乐器。

  师:那什么是乐队?

  生:学生讨论后,答:几种不同的.发声体(乐器,人声)组合起来,就是乐队。

  [采用讨论法,学生总结出乐队的概念,表现了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自主能力]

  (2)师:老师这有几种打击乐器,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乐器。

  [学生分成六组,每一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演奏]

  学生互动,研究打击乐器的音乐特点,并进行编创节奏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节奏感]

  (3)讨论后,请每一小组的一位同学上来示范打一遍。(跟音乐)全体同学用跺脚或拍手跟着打一遍。(把节奏写在小黑板上,大家照着打)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编创,并出示板书上的节奏,供学生参考]

  教师弹主旋律,学生们加入打击乐器。

  (4)六组同学展示完各自的编创伴奏后,全体同学合奏这首乐曲。有部分乐段难合起来,应多合练几次。

  [合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活泼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们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5)教师选出打得好的同学,再次合奏一遍。

  [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班个个同学都充当了小乐手,那下节课同学们还想不想当小乐手?

  生:想。

  师:好,那同学们下去再去练习你们乐器的节奏,下节课希望同学们把这首乐曲演奏得更整齐,欢快。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把这首《一只鸟仔》演奏得更加活泼点。下节课我们再为这首曲子《一只鸟仔》加花添彩。

  板书设计

  一只鸟仔

  节奏设计

  1、XO︱XO︱XO︱

  2、XXX︱XXX︱XXX︱

  3、XX︱XX︱XX︱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4

  《采茶舞曲》说课教案《采茶舞曲》是人音版14册音乐课本中的一首江南歌曲,作者周大风曾经在浙江茶区劳动和生活过,他以流行于我国浙江、上海等南方地区的越剧音调为创作素材,使歌曲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全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

  一、组织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江南风景课件并与学生交流,引发学生对江南兴趣,激起他们对江南知识了解的欲望。

  二、导入新课过程:

  通过课前江南美景的欣赏引出越剧《十八相送》,通过此曲简单了解越剧,说明我国有许多的歌曲都采用了戏曲的音调,播放《唱脸谱》《采茶舞曲》两首歌曲进行对比,了解《采茶舞曲》揉进了越剧的音调,引出课题《采茶舞曲》。

  三、新课教学过程:

  通过听、唱使学生对乐曲的旋律熟悉并分析歌曲的情绪上的变化,分析方言对歌曲风格的影响以及简单了解江南地区歌曲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再通过方言演唱歌曲使学生对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四、表现协作过程:

  通过教师跳采茶舞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类的舞蹈形式,并学跳这个小舞蹈体会采茶姑娘们的辛苦和采茶的乐趣,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首乐曲。

  五、拓展引导阶段:

  对比欣赏现代风格的《采茶歌》,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采茶舞曲》中的越剧音调的使用,更具有柔美、流畅、婉转动听的特点,也使学生多了解了一首现代风味浓郁的《采茶歌》

  六、小结阶段:总结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江南音乐了解的热情,使学生明白劳动是一首最美的歌!

  《采茶舞曲》评课记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设计得较巧妙,上课步骤安排的较紧凑,一些对比性的演唱或欣赏的内容的设计巧妙的把《采茶舞曲》这首歌的风格特点衬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采茶舞的安排更是真正的使学生参与到其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教师的教态和蔼可亲,自然大方,语言亲切生动,同学们表现很好。这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但其中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学生对江南音乐的陌生导致学生对这首歌的演唱有困难,对乐曲风格的把握也有待提高。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进一步。

  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我的感触颇深,我觉得对于南方音乐的教学对于我们北方的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从要讲这节课开始我就在想“如何让同学们喜欢上这对他们来说‘咿咿呀呀’的音乐呢?”把这节课纯粹上成一节唱歌课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所以我结合多种方式激发同学们对江南音乐的兴趣。总体来说效果还可以,但还是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同学们对音乐知识的匮乏,一部分同学对音乐的漠然态度……当然还有我设计的不妥,都使这节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一是我们教师要设计出更加精彩的课,还有更重要的是学生才是我们课堂的主体,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掌握音乐知识,更加的喜欢我们的音乐,这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都应该努力的,这样我们的音乐课才会更精彩!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课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为“走进音乐厅”。第二部分的内容为“音乐厅里的小故事”。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选编了世界最著名且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七大音乐厅。对每个音乐厅的介绍,除了呈现壮观美丽的图片和简要的文字说明外,还选取了与音乐厅密切相关的著名歌剧选曲、歌唱家、指挥家、剧团、设计师等供学生欣赏和了解。“音乐厅里的小故事”一部分,教材创编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从反面了解听音乐会时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听众。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教材的最后一课,它是对中小学生九年音乐学习的一个总结。通过九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应该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音乐修养明显提高,其中包括对亲临音乐厅聆听高雅音乐的兴趣和愿望,了解在音乐厅欣赏音乐时应注意的事项等。这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评价音乐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悉尼歌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这三大歌剧院的所在国家及城市、外形特点和曾在这些剧院执棒指挥、登台演出的一些中外著名指挥家及歌唱家的情况。

  2、能力目标:学习在音乐厅听赏音乐会时需注意的基本礼仪,做一个文明的听众。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提高欣赏高雅音乐的兴趣和愿望,并以我国的艺术家登上世界著名歌剧院的舞台进行演出而感到自豪。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著名音乐厅的相关内容。

  难点:抓住和突出每个音乐厅的`特点向学生介绍。

  三、说教法、学法。

  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欣赏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在导入时,我声情并茂的讲述音乐厅的无限魅力和带给人们的无穷震撼,让学生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我还为学生探求学习、创新学习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和环境氛围,让学生感性地接触音乐,再进行理性的想象,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音乐欣赏的目的和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去触摸和熟悉作品的旋律、节奏,体会作品的内涵,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把课堂上的主角让给学生。另外,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我运用音乐的各种要素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去感受、想像、理解、再现音乐形象。让学生在听赏、表现、律动、创造等教学活动过程中与音乐释放的情感发生心灵的共振。比如说在欣赏《茉莉花》的时候,我让学生视唱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真实的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再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我充分的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利用课件展示,视频音频相结合,带给学生真实的震撼的感受,让学生不再是静静的听教师描述,而是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与体验,大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式导入

  1、课前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2、播放课件(维也纳金色大厅图片)并声情并茂的讲述音乐厅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

  1、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并找学生朗读。

  2、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及要达成的目标。

  (三)、走进音乐厅。

  1、认识与了解维也纳国立歌剧院。

  (1)、课件展示歌剧院的外貌及内部构造。

  (2)、介绍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重要地位及相关知识。

  2、重点介绍维也纳金色大厅。

  (1)、课件展示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辉煌建筑。

  (2)、介绍维也纳金色大厅名字的由来及大厅的作用。

  (3)、听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4)、简介约翰斯特劳斯

  (5)、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6)、维也纳爱乐乐团

  (7)、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著名指挥家

  (8)、介绍中国指挥家彭家鹏

  (9)、听赏《春节序曲》

  3、悉尼歌剧院

  (1)、课件展示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色及介绍相关知识

  (2)、听赏《茉莉花》

  (3)、介绍宋祖英走出国门开演唱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生视唱《茉莉花》主旋律,感受音乐内涵。

  4、中国国家大剧院。

  (1)介绍国家大剧院的图特建筑及设计师、设计理念并强调国家大剧院在世界音乐厅中的特殊地位。

  (2)、介绍四个功能厅

  (四)、音乐厅里的小故事

  1、出示小故事

  2、学生讨论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

  3、学生总结出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听众。

  (五)、总结

  1、学生盘点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及提出倡议。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C大调,单二部曲式。除了第二乐段第一小节出现“×0××”的节奏型外,其他的节奏和音调都与第一乐段相似,加上采用3/4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决定了它的格调优雅恬静。因此投入感情演唱好这首歌曲将对学生的情操陶冶起到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歌曲的第一部分好似在低声诉说着纯洁的雪绒花在盛开的美景;第二部分由“景”转为“情”,由对雪绒花的赞美,转向对德寇侵占下的祖国的深深祝福。

  学情分析

  (1)由于本歌曲是一首外国歌曲。学生对外国歌曲的相关文化的了解不是很多。以至于不能很好的表现歌曲的的情感。

  (2)八分休止符的`节奏稍微复杂,准确的演唱八分休止符将会成为本首歌曲的演唱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3、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八分休止符的演唱为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众所周知,良好的情境,可以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唤起人审美情感。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对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

  我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物“花”入手引出雪绒花,并进一步了解雪绒花的有关知识,为新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寓教于乐

  准确地演唱歌曲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整体感受歌曲;然后再一次带着问题去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节奏特点;再一次在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基础上聆听歌曲,达到在一次熟悉旋律的目的;接着聆听老师范唱激起学生演唱欲望。

  2、接下来学唱歌曲。在多次聆听的基础上直接跟老师琴声演唱歌曲,并找出重难点解决。

  3、然后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了歌曲,如何能把握好歌曲的情绪,使学生能深情的演唱歌曲呢?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分析歌曲鼓励学生用自己声音表现歌曲,提高了学生的声音表现么能力。

  4、、用英文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新实践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学生表现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拓展延伸

  通过比较影片中两次不场景的演唱体验音乐在影片艺术中的作用

  五、课堂总结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4册第四单元《乐海泛舟》,《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节拍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摇摆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得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孩子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来发展到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气氛……这一体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不仅限于催眠和描写孩童入睡,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需要,我本着既能让孩子掌握知识,又能达到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的,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演唱《摇篮曲》,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色与优美柔和的情绪表现歌曲(中文版),并从中体会母亲对孩子的似水柔情与疼爱。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充分了解摇篮曲的主要特征。

  3、德育目标:通过课外搜集各种形式歌颂母亲的作品,并通过在课堂上的.介绍、欣赏,充分感悟母爱的伟大,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懂得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三、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本人订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歌曲八度大跳及双倚音演唱,使学生真正感受摇篮曲的美与母爱的伟大。

  四、说教法、学法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启发式、听唱法、才能展示法、欣赏互助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摇篮曲的音乐特征,及课外欣赏歌颂母爱的歌曲,很好地渗透到德育教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唱歌曲,在歌曲中深深的受到母爱的渲陶,从而不仅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五、说教具准备

  传统的教学是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会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能集音、形、色、动为一体,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因此,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六、说教学程序

  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本节课我将以张熊飞教授“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诱导孩子们去探索、去尝试,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达到本节课的预期目标。结合本节教材,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酝酿情感

  苏联科学家巴浦洛夫曾说过:“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敏锐的观赏力是创造者的基本功”。在导入部分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情景音乐,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情景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想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也是一种情感艺术。接着再让学生从三种音乐体裁里找出一种适合妈妈哄孩子睡觉的音乐,从中导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

  2、学习歌曲,表现情感

  (1)让学生欣赏感受,体会歌曲的意境及情感。初步认识歌曲的作者及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

  (2)在学唱歌之前,根据歌曲的难点高八度演唱,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唱好歌曲,我设计了一段发声练习:1234︱5432︱1--‖(LU——),做好唱歌的铺垫。

  (3)品味旋律,全体同学用“LU”字哼唱旋律,师生共同总结歌曲特点。

  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拍号,为做好表演唱的准备。

  (4)学唱歌词

  先让学生小声跟音乐哼唱,找出自己觉得难唱的乐句与歌曲中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然后再用电子琴带动与学生的讨论、尝试,结合老师动情的范唱,解决歌曲的难点,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最后引导学生模枋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情景演唱歌曲,让学生在音乐气氛下体会到母亲与孩子的爱深深地融化在一起。

  3、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欣赏不同民族或国籍的《摇篮曲》,揭示《摇篮曲》的音乐特征。

  通过欣赏不同国籍的摇篮曲,让学生明白《摇篮曲》表达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都是伟大的。再进一步了解歌曲的音乐特征。

  (2)搜集不同形式歌颂母爱的作品,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本环节我设计观看不同形式歌颂母爱的作品,从中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很好的得到德育渗透,本节课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后让学生带着母亲的爱再一次演唱歌曲结束本课。

  七、说板书设计

  《摇篮曲》——(德国)勃拉姆斯

  1=F

  速度:稍慢、舒缓

  力度:轻柔

  情绪:温馨、亲切、安宁、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的爱)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第十三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这是一堂音乐综合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通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而且能够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观照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互关系。共安排了三个课时,在三课时中形成三种不同风格,特色的对比。第一课时的特色突出优美的抒情性;第二课时应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欢庆丰收的强烈的喜悦之情,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我把本课进行重新整合作为这次说课的内容。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秋天的感知水平及对各种打击乐器的兴趣,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因此本节课应从这两方面入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三、说教学目标

  为使本节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打击乐器的了解。

  2、情感目标:能用自然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技能目标: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由于学生以前的音乐学习只是停留在歌词的基础上,而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主要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①掌握歌曲《西风的话》的演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②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2、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固将本课的难点定为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说教法及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通过观看图片、听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我运用了以下教法:

  1、欣赏法:通过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讨论乐曲中主奏乐器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示范法:引导学生更直接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并更好的掌握歌曲。

  4、情景教学法:借鉴钢琴演奏与情景视频,引导学生更全面融入感受体验秋天,体会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联系。

  学法:通过视听结合,学唱练习,感受情景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磁带等

  七、说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

  (一)寻秋

  1、提问导入:同学们,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天、秋季)那这首歌里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稻谷、田野……)是的,秋天是收获的,也是美丽的。

  2、认知和感受秋天(播放课件)

  秋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让人遐想的季节。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秋天的各种“姿态”,各种不同的场面。接下来同学们来认识和感知秋天的多姿多彩,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在欣赏秋天各种图片的同时播放歌曲《西风的话》,引导学生边感受秋天边熟悉歌曲的旋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歌曲《西风的话》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秋声

  秋天不光是美丽的,更是多情的,你听西风想和我们说话了,你听到了吗?

  1、欣赏《西风的话》

  2、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

  《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歌曲的曲式为四个乐句组成的方正性单乐段。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唱起来倍感亲切。

  展示黄自先生的图片并进行对音乐家黄自的介绍,指导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音乐家,认识黄自先生,更好的学习他。同时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熟悉艺术歌曲的特点。激励学生更好的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为下一步学唱《西风的话》在情感的抒发上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3、学唱歌曲《西风的话》(播放)

  由于前面对歌曲的介绍以及本次的播放,学生们对这首歌曲可以说已经是比较的熟悉,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通过老师范唱的方法,学生通过感受,更进一步的体会歌曲的情感风格。然后分组演唱歌曲。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这首歌。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完全的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的情感风格。

  4、学完了歌曲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你?

  小知识:1、力度记号:mp ————中弱P —————弱2、一字多音

  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小知识,你会唱这首歌了吗?

  5、讨论:西风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西风告诉我们:时光过得真快,提醒大家要珍惜时间。

  (三)乐秋

  《丰收锣鼓》乐曲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G大调。主题中音程的大跳,使乐曲形成活跃、明快的风格。

  第二部分:C大调转b小调。旋律质朴优美,富有民族风格,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全曲高潮。

  打击乐器的演奏气势磅礴,节奏不断加快,高亢明亮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力度与弦管声部形成强烈对比,乐曲情绪激昂,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乐曲在快速强烈的全奏中结束。

  (四)秋语

  配乐诗朗诵:

  为了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同学们一边聆听钢琴曲《秋的喁语》,一边阅读沈尹默的散文《秋》。同时伴随着音乐在心里默默的朗诵。然后请个别的同学有感情的大声朗诵散文《秋》。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出总结。这样学生并能够更加亲近的感受秋天,充分融入到秋天的氛围当中,从中感受秋天的多姿多彩。学生同时也能够深刻的体会音乐与相关艺术的作用、联系及表现特点。对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本节课的情感认知的抒发起到了很好的锻炼。

  (五)回味秋天

  播放钢琴曲《秋的喁语》,学生自由听赏,浮想联翩。已经又到深秋,它悄然而来,把硕果和欢乐留给了我们,自己却被严寒吞噬。

  八、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秋天和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及特点,同时感知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联系以及表现特点。学生从中能够全面、准确、深刻的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

  九、课外探究及拓展

  聆听优美的艺术歌曲《西风的话》,引发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并能够喜欢艺术歌曲,喜爱民族音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国家的民族音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季节为我们人类所带来的益处。在地球环境一天天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更应该去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为全人类美好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9

  一、关于教材及学生基本情况:

  本课是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以反映时代风貌的人文主题而构建的,从内容安排上以带有喜庆色彩的民族音乐为主在体裁上包含了声乐与器乐作品,旨在使学生在临近新年之际,感受节日的喜庆热烈气氛,并以音乐的热烈情绪感染学生。

  《龙腾虎跃》是一首著名的鼓乐合奏曲,其情绪热烈、气势磅礴,民族风格浓郁。作为经典的民族器乐作品,无论从其创作手法到配器、表演,都呈现给人以丰富的视听效果和艺术享受,充分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艺术欣赏价值。教师深入的引导及学生主动的体验,将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而积累到直接感性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依据本单元内容安排的主体构思,故将欣赏课民族吹打乐定为第一课时内容。

  作为每天被流行音乐包围的学生来讲,民族吹打乐无疑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陌生的,甚至是不屑的。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已有的音乐学习经验,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我精心设计了本课教学目标及各个环节。

  二、教法与学法:

  教师课前对音乐把握程度及对音乐的'呈现方式决定了学生欣赏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诱导法合作实践法直观演示法,学法指导运用了自主实践法、总结交流法及直观演示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观有效的帮助,便于在合作实践的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三、模式理念在模式结构中的应用

  本课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教学理念。在长期进行“主动体验”模式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主动体验”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模式的四个环节构成课堂教学学习的过程即:创设情境—聆听感悟—表现创造—拓展延伸四个教学环节。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历激发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产生了解学习的主观愿望,为整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作好铺垫。

  聆听感悟—本环节是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围绕新课程理念提高审美,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此,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又细化为三个步骤具体实施:

  1、初步感知

  2、深入体验

  3、复听感悟。

  这三个步骤的实施目的在于,使得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悟呈现出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使学生获得初浅的整体印象,再由教师精心选择设计特色音乐片段共同聆听体验,并引导启发学生感悟音乐,使学生逐步积累一些欣赏音乐的知识,有意识地将听觉、音乐理论及自身感悟巧妙融合,形成学习和鉴赏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对于音乐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其中复听感悟环节往往会受到乐曲篇幅及时间所限制,如本课《龙腾虎跃》一曲,如果完整欣赏一次需八分多钟的时间,因此,考虑到学生学习民乐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故作调整:将总体感悟乐曲放到第二课时进行。

  表现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活动中设计学生吹打乐合奏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能力及集体协作意识,在音乐实践中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拓展延伸—播放三维动画打击乐,本环节意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拓宽视野,为音乐课的学习和体验创新思路,使学生不仅有所感悟而且有所启发,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发心智潜能。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热情。

  四、遇到的问题

  本课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篇幅与模式流畅完整的实施运作形成矛盾,在授课中我采取的方法是先截取典型片段欣赏,在第二课时补充完善的设计,但又恐造成教学内容的不连贯,影响实际效果。所以,实施此课题模式,或许可以与课前聆听相结合,会更利于学生产生问题,从而带着问题聆听、提问、互动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避免了课堂间断欣赏所造成的不利因素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的内容。这首民歌是由有“西北民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乐句构成,都是基本相同的节奏,同样的旋律重复而让人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稍许变化,就能给人以新鲜感。最末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许变化的旋律中,用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别的那哟哟”进行渲染,最后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

  2、目标:

  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3、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体验和实践。

  4、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5、教具准备:电子琴、铃鼓、自制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对于我们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四、说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教师示范几个民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因此,运用提问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情景导入引情激趣

  1、多媒体播放新疆维吾尔族歌舞《掀起你的盖头来》。

  2、要求学生视听后说出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运用视听法、提问法,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乐的歌舞场面,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

  (三)、整体感知引导掌握

  1、欣赏《青春舞曲》。

  2、教师和几位舞蹈能力较强的学生为歌曲伴舞。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为歌曲伴舞,主要是创设欢乐的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突破难点:

  (1)、教师用手鼓示范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

  (2)、学生找出歌曲的主要节奏型并拍出来。

  (3)、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

  (4)、按节奏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

  (1)、随电子琴跟唱歌曲旋律。

  (2)、学生跟录音学唱歌词。

  (3)、教师弹旋律,学生唱词。

  (4)、教师根据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

  (5)、分小组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

  (6)、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初二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由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四)、音乐活动——探究表演展现自我

  1、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2、全班同学分成演唱组、节奏组和舞蹈组进行唱、跳、奏表演。

  3、轮换角色进行表演,并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节奏与演唱、舞蹈的结合;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能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通过对比后,更能确切的掌握歌曲的欢乐情绪。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拓展部分

  1、思考:《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2、讨论(师生、生生互动):

  设计意图:音乐也是一门学科,它渗透着情感教育、道德教育;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不仅能够掌握歌曲中蕴涵的人生道理,即告诫人们青春易逝,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六)、小结:

  今天我们从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中,对我们美丽的新疆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同时还要谨记歌曲给予我们的人生道理:珍惜时光,展现自我。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线,贯穿整堂课。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11

  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

  其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非洲掠影》选自教材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本单元“非洲掠影”,以非洲民间音乐为核心来组织内容,旨在向学生介绍非洲各国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使他们对非洲各地音乐所蕴含的人文背景也有相应的了解。使学生能通过音乐对异国的风俗人情有所领略。

  其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本课根据新课改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和结构,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欣赏《雪神颂》《非洲的节日》等作品,感受非洲音乐风格特点,拓宽音乐视野,了解非洲国家的地域风貌和人文背景,激发热爱世界民族音乐的情感。

  2、通过欣赏、律动、讨论、拓展等活动,体验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及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3、知道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鼓、马林巴等乐器。

  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音乐活动中充分领略非洲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教学难点:从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及节奏型入手,与同学一起领略非洲音乐节奏的精髓。

  二、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个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的陌生,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平时接触较少的,那么如何很好的去挖掘教材,去引领学生了解感受非洲音乐,这是值得我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同时学生对于非洲音乐的特点的表现及把握可能缺少实践的热情,对于非洲歌舞的体验与互动有一定的被动性。

  鉴于以上学情,整合措施是:通过多种手段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与表现,体验艺术魅力。在音乐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特别是吸引对音乐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最大的限度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满足他们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音乐的魅力,才能使教学形成良性循环。而对于不愿回答问题的措施是调整上课情绪,提问轻松生动;细心指导启发,善于搭桥过渡;耐心等待回答,微笑包容学生;实施任务驱动,全面激活课堂。

  三、优化组合,营造和谐——说教法学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在导入过程中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鉴赏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有利于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既提高能力又增长见识。

  另外还有问答法、讲授法等

  【学法】

  组织讨论法:根据教师的要求讨论、交流解决任务的方法。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四、以读为本,生动课堂——说过程

  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1)语言导入;(2)走进非洲;(3)聆听非洲(4)感悟非洲

  首先第一环节通过让各小组搜集资料来进行PPT展示,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进行本堂课的一个导入,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进入本课的第二环节,通过视听结合,使学生初步感受非洲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其中音频欣赏部分,我将器乐音色和人声音色分段分层让学生欣赏和感受;在欣赏乐器部分环节中,我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乐曲中出现什么乐器?这一问题使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中鼓的重要性,接下来通过观看各种形态的鼓的图片让学生从外观上认识了解;然后欣赏人声部分环节,再通过提问思考出现几种人声音色?这一问题使学生了解非洲音乐的演唱形式。最后再通过视频欣赏,引导学生概括总结非洲歌舞的特点。

  接着第三个环节,在学生感受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节奏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自制乐器,进行拍击节奏,这样的设计用意是让学生更贴近非洲人民的生活,也是丰富此曲的内涵;并介绍非洲一种旋律性打击乐器马林巴,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亲身实践,真切感悟非洲。

  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观看图片:其中包括非洲音乐对各个音乐种类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提升本课主题!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及专家指正,谢谢大家!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12

  一、说教材

  竖笛是中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中国民族乐器。根据初中音乐教材内容可知,在义务教育阶段,竖笛教学还仅仅是一个基础阶段。本节课的竖笛教学选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属竖笛入门前的教学。根据学生实际基础,我选学的是六孔竖笛教学(与教材中的八孔竖笛教学稍有区别)。根据竖笛教学的特点,围绕课程标准对竖笛教学感受与鉴赏、表现、演奏、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聆听、模仿、练习、创造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掌握了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而且也体验到小小竖笛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对于本单元的竖笛教学共安排了2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六孔竖笛的音阶指法和练习,第二课时为基本乐曲练习及竖笛的基本技法练习,我选择第二课时作为本次说课内容。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竖笛音阶、基本练习曲的练习,气息流畅,音量饱满。

  2、多声部竖笛训练,音准、和谐。

  3、欣赏并吹奏乐曲《小夜曲》和《八月桂花遍地开》

  过程与方法:仔细聆听竖笛演奏曲目(教师示范曲),认真模仿,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六孔竖笛的指法,体会吹奏的呼吸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聆听、演奏,体会竖笛这一小小乐器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受。

  2、体会合作的力量,启发学生要有团结向上,珍惜友情,热爱生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对六孔竖笛音阶和基本乐曲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六孔竖笛的演奏指法及演奏技巧。

  难点:

  演奏竖笛时,气息的控制及体验。

  四、说教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知识的尺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连贯知识。可运用讲授法介绍竖笛的音色特点、指法、演奏技巧等等,使学生能了解这些理论知识,为后面的'演奏起到了指导和铺垫作用,许多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2、示范演奏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正确的演奏姿势、指法及演奏技巧。

  3、练习法

  练习法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巩固新学知识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不断地、反复地练习当中,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

  4、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不同的演奏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听觉享受加以比较,它能使学生准确辨听出哪种演奏方法和技巧更能将音乐表现得更完美。

  五、说学法

  1、情境法

  “情境法”教学,这是音乐教师经常运用到的方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的被音乐感染,身心愉悦。

  2、体验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在听了一支美妙的乐曲之后,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温柔,生活多么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有一种伟大的使命”。体验法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并巧妙地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中去的教学方法。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会到竖笛演奏带来的音乐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六、教学准备

  1、音乐2、若干六孔竖笛。

  3、教学课件

  4、打击乐器

  七、教学过程

  1、以播放竖笛曲目或是教师演奏导入

  2、复习六孔竖笛的指法(出示指法画面)

  A、音阶练习

  B、基本练习曲

  3、教师演奏《大海故乡》

  A、让学生体会与练习曲的区别,指出演奏的技巧在乐曲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演奏时的气息控制最为重要。

  B、让学生上前感受(和老师近距离接触)并说出来。

  4、基本练习曲(练气息)

  《小星星》的多种节奏性的练习

  A、学生试奏

  B、教师指导演奏方法

  5、学生活动(多声部练习)。

  6、学生感悟。

  7、师生共同演奏《小夜曲》和《八月桂花遍地开》

  (先欣赏后演奏)

  8、课堂延伸

  自编练习曲进行练习,并说明练习方法。

  9、课堂总结。

  八、课堂评价

  竖笛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竖笛教学应多注重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奏方法及技巧进行不同层次的曲目练习,循序渐进,最后达到能让学生单独演奏,能让学生展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 篇13

  一、 课题:五光十色的音乐画笔

  二、 教材:《初中音乐》(上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二课

  三、 教时:第一教时

  四、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感受、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音乐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2、 通过欣赏《月光》、《风与海的对话》以及学唱歌曲《春之歌》、创作活动等,引起学生对五光十色的音乐、美术作品的感受与体验;

  3、

  通过综合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五、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和实践活动中,通过视听通感及语言、动作,综合的感受、体验、表现对印象派音乐作品的理解。

  六、 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录音机、电子琴、画笔、纸以及相关道具等。

  七、教学过程:

  1. 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以播放五幅大自然的图片导入课题。

  这节课所要欣赏、演唱的作品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所以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直接进入课题——《五光十色的音乐画笔》。

  2. 音乐欣赏、感受作品

  a. 欣赏印象派的管弦乐作品《月光》的片断,谈感受;

  b.

  再欣赏,用色块表现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一系列图片中选出适合作品的图片。

  管弦乐作品《月光》是德彪西的一首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印象派作品。安排学生首先静心聆听片断,再谈谈感受,并为它定标题,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他们的各种想法都是基于对音乐的直接感受。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色彩变化的理解,为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做好铺垫。然后给出作品的标题《月光》。再欣赏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用色块来表示对作品的理解,其中有同学用浅绿、红、黄、黑等色块来表现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中的色彩变化。在作品欣赏的后半部分安排了一系列的图片,请学生选择出与音乐色彩相近的图片,其中有一张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与另外几幅色彩非常明朗、画面也非常清晰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能够分析音乐的色彩变化与《日出印象》的风格有一定的联系,并且准确选择色彩感觉朦胧的这幅图片。最后,教师适时地介绍有关印象派音乐创始人德彪西以及印象派音乐和印象派绘画。

  3. 初步学唱、表现情绪

  a. 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引起与管弦乐作品《月光》的比较;

  b. 教师范唱,加强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学唱作品;

  c. 学生跟琴哼唱歌曲旋律,强调作品的抒情流畅,不要有棱角;

  d.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e.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加歌词演唱作品的第一部分。

  从旋律感不强的.管弦乐作品《月光》的欣赏,到学唱旋律优美的《春之歌》,目的是让学生对比感受,加深对印象派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4. 欣赏与创作、感受、表现作品

  a. 欣赏管弦乐作品《风与海的对话》,辨别音乐的风格;

  b. 小组讨论如何参与作品表现;

  c. 分组交流,通过配乐朗诵、用相框道具等各种形式来展现对作品的理解。

  欣赏过印象派和浪漫派的作品之后,再欣赏管弦乐作品《风与海的对话》,让学生自己来理解作品、分析作品。教师只是做适当的提示。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创作活动,主动地将音乐与文学、肢体语言相联系,表现了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并在相互协作中获得的成果感到愉快。我着手从促进学生想象与音乐的创新能力方面设计本环节,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着意去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的学习舞台,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我认为学生艺术创作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过程,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赏。

  5. 小结

  归纳总结音乐色彩的表现来源于旋律、节奏、配器等。最后在德彪西的话中结束整节课。

  八、教学流程图:

  从感知理解、演唱体验、创作表现三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色彩、体验色彩、创作表现色彩。

  九、教学设计思路:

  《初中音乐》(上师大版)新教材,依据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为目标,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创作活动为基础。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每一册书有六个模块,每个模块把音乐知识作为隐线来构架教材。第一课均以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主,目的是弘扬民族文化;第二课是以介绍外国经典音乐作品和作曲家为主,其中第一册介绍了古典音乐——“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册是介绍了浪漫派音乐——欧洲音乐大师的童趣之笔,第三册是介绍了民族乐派——音乐述说的民间故事,第四册是介绍了印象派音乐——五光十色的音乐画笔;第三课以介绍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作品为主;第四课是以介绍外国民族民间音乐为主,增加了多元音乐文化的信息交流;第五课是以介绍中国经典的音乐作品和作曲家为主;第六课是以与科技发展相关的音乐作品为主。

  我选择的这一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二课——“五光十色的音乐画笔”,其学科隐线是介绍印象派音乐作品及作曲家。印象派的音乐注重的是和声的色彩变化,强调朦胧感。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时,想通过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综合的音乐活动初步了解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通过欣赏《月光》、《风与海的对话》以及学唱歌曲《春之歌》、创作活动等,引起学生对五光十色的音乐、美术作品的感受与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感受、音乐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音乐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位点拨者,引导者,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在赞赏中使学生主动参与、表现。虽然学生的表现可能还很幼稚,但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创作的精神是我所期望的,更是我想在课堂上看到的。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12-27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08-27

七年级音乐说课稿13篇12-27

音乐的说课稿12-17

音乐说课稿11-22

音乐说课稿05-16

小学音乐说课稿【经典】05-23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

大班音乐说课稿11-15

(推荐)音乐说课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