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2-01-27 09:10:4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美术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蔬果总动员》本课是根据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科书第8册第11课《蔬果造型》一课拓展而来,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容。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把欣赏、表现的对象定位在蔬果的组合造型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美”——感受蔬果形状和颜色之美;“表现美”——运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蔬果的美,提高学生造型表现能力;“运用美”——了解蔬果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美术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整堂课的设计就是“感受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过程。在这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鉴于此,我进行了整堂课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通过观察,了解蔬果变化多样的形状和鲜艳多彩的色泽。

  2、技能性目标: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学习夸张装饰的方法,运用削、剪、拼、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

  3、情感性目标: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并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2、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蔬果造型的美感。并能用多种制作方法来创作造型新颖,富有趣味性的蔬果立体造型。

  3、难点:用蔬果创造出有创意的立体作品。

  4、教学准备:

  教师:布置场景、水果拼盘、百宝箱、课件、实物展示台、蔬果、水果刀、菜板、牙签、盘子。

  学生:蔬果、手工材料。

  5、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二、说教法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了摸百宝箱的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

  三、说学法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形象是切入点,是关键,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起研究解决。从而让学生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老师这有一个百宝箱,谁来摸一摸,猜猜里面藏着什么宝贝?

  2.你摸到的是什么?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

  3、师:出示ppt水中各类水果的图片,提问:a、你最喜欢哪样蔬菜和水果,为什么?

  b、多吃蔬菜水果的好处有哪些?

  教师总结:蔬菜为人体提供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有利促进消化,使我们更加的健康。

  4、师:那么你们知道蔬果除了可以食用以外,还可以做什么用呢?

  师:其实我们平时吃的蔬果还可以做成很多可爱的造型。(看课件)板书《蔬果总动员》

  二、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1、师:1)这个造型是哪几种蔬果做成的?

  2)这个蔬果造型运用了哪些方法,巧妙之处在哪里?

美术说课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电脑美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说课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电脑美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材的要求是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运用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工具,创作出轴对称的图形,并添加背景;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本课是一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乐趣性于一体的美术课。根据教材要求,本课用一个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精神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2、过程、方法目标:运用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工具,创作出轴对称的图形,并添加背景3、情感目标: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在前面学期里已经学习了多节电脑绘画课,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用Windows画图板制作形式多样的对称图案。

  难点是:多样工具表现多种样式的图案。

  五、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依据新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的理念,我将运用直观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欣赏法、对比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六、教具学具准备:

  为了使本课的电脑绘画课得以实施,我准备了以下教具: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资料、实物、影像及其相关电脑美术作品学具:电脑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从以下六个环节来实施教学。

  (一)、观察比较、导入新课

  首先多媒体展示民间剪纸作品和轴对称电脑绘画作品,让学生对两者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同学们不难得出,两者都是对称图案,都运用了复制手法。剪纸是手工工艺,比较慢,而电脑绘画则比较快捷。

  让学生回顾五年级美术教材上册中学过的电脑绘画课,已经对形状工具、橡皮工具、直线工具、填色工具、反色处理工具有了比较熟练的运用,本课将要学习复制、粘贴的工具。从而引出本课课题《电脑美术》(板书课题)(本环节通过欣赏比较,让学生对复制手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生原有电脑工具使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工具的使用。引出课题。用时4分钟)

  (二)、教师示范、明确用法

  我会先给学生们示范教材中蝴蝶的画法(板书步骤)1、 用铅笔工具勾草图

  2、 用多边形工具画半个蝴蝶

  3、 复制、粘贴

  4、 水平翻转

  5、 移动对齐

  6、 复制多个蝴蝶,运用选定工具变小,注意各个蝴蝶的大小及摆放位置7、 设计一个简单的背景

  接着拿出一条生活中的裙子,让他们观察裙子上的重复的图案,然后多媒体展示我用电脑绘制的裙子上的图案,引导学生创作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各种画面。

  (本环节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确电脑绘画中对称图案的绘制方法。并且让学生明白电脑绘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用时约6分钟)

  (三)、赏析作品,完成创作

  欣赏教材上的螃蟹图案作品,让同学们讨论这件作品是如何完成的,经过分析,得出本幅作品不仅运用了复制粘贴工具,还运用了翻转和旋转,及拉伸和扭曲工具。

  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电脑绘制。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赏析作品,对绘画工具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并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用时约25分钟)(四)、欣赏评述,教师小结

  在评价环节中,我让同学们相互参观同学作品,选出最喜欢的几幅作品,说说出为什么喜欢。并从中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搭配奖、最佳工艺奖。然后,让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经验,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参与者,也能让学生对这堂美术课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欢美术课。最后教师做小结性讲评,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肯定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生活中也要多动手,勤动脑,享受生活的乐趣。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用时8分钟)五、课后拓展:

  运用拉伸扭曲工具,进行变形,使画面更加丰富。

美术说课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可以音乐片《昆虫世界》导入。大自然如此美丽的昆虫,为自然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无限生机,而这些来自花草丛的昆虫对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具诱惑力,可以使他们立刻从一个观察者、研究者、探寻这,变成一个创造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心理特别强烈。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喜爱昆虫的特点组织学生课外活动,使课堂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这种直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加贴近自然,并通过引导建立学生感性认识,在活动中仔细观察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这是本课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活动方式要灵活多样,引发学生表现的欲望。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能运用涂、拼、画、剪、贴、揉搓、纸制等表现昆虫。情感价值观:增强亲近生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将欣赏体验和绘画学习,手工制作融为一体。

  2、感官满足引发创作表现欲望,促进其自发进入学习。

  教学重点:对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的认识。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表现昆虫

  三、教学过程:

  1、 欣赏体会

  教师活动:①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昆虫

  ② 回到教室,用图片、录像或幻灯片的形式充分展示昆虫的形态的多和花纹的美。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昆虫,其特点,上升至理性认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词汇:外形,花纹,色彩,艳丽,柔和,奇特…(音像导入: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将需要的声音、形象录在磁带、录象带上,上课时放给学生看,听,然后提问学生,学生一一做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2、 绘画表现

  蝴蝶公主做生日,想请所有的昆虫参加生日舞会。

  嘉宾要求: 各种昆虫 着美丽的衣裳并准备好精彩的节目

  (设置情境,要现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启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就必须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绘画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材料和色彩进行大胆的创作,不拘一格,敢于展示属于自己的个性。)

  3.制作表现

  运用揉 搓 剪 贴等方法,用纸做一做自己喜欢的昆虫

  ①观察与探索:教师发给学生一些手工制作的昆虫,让学生看一看

  ②鼓励学生将昆虫拆一拆,发现制作方法和材料

  (在制作表现的学习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不同纸材的特质区分,以及与操作相关应予注意的事项,在体验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材料的质地美和象征意义,借以表现昆虫。)

  4、作业展示评价

  生日舞会开始,昆虫聚会。

  (评价可以展览的形式,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也可以以自评的方式,交流此次活动的感受)

  本课作业要求为,将观察分析与想象相联系,再运用揉、搓、 剪、贴等方法,用纸制作昆虫。课时可分为一、二、三或一二、三两课。

美术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石头鱼》是一节自编课,同时也是去年设计的沙河文化系列的延续。我准备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学情分析;二、教材分析;三、目标预设;四、材料准备;五、教学流程;六、教法学法;七,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我校位于沙河边,沙河现在很美丽,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在沙河边玩耍,对沙河有很深的感情,孩子们是沙河的一员,那么孩子们能不能在让我们的沙河更美丽更热闹呢?为我们沙河的娃娃创造自己的理想中美丽的和谐的沙河呢?在这一特殊的前提下,也为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积极的自我设计石头鱼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发扬团结和睦友好的精神,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沙河的关注和热爱,以体现新课程标准,我顺应去年自编的沙河文化系列编了了这节课作为沙河文化系列之二。

  二、教材分析:在本节内容中通过用随处可见的卵石制作石头鱼,激发孩子们作为沙河的一员,随时为沙河的美丽动脑筋,并能用丰富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对孩子进行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团结合作的培训,让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合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充分利用卵石制作石头鱼中加强环保意识。同时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通过学习使孩子们了解沙河关注沙河。基于我设计这节课的目的,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三、目标预设:1.通过探索用卵石自由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石头鱼,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生活情感,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实际创造潜能。

  四、材料准备:1、教具学具准备:卵石.水粉

  五、教学流程图:主要通过5个环节进行:(一)、激趣导课。通过提问激发孩子们对沙河产生关注(二)、质疑探究。观察分析卵石,小结出要关注身边事物学会巧妙利用材料创作或再创造,培养小组共同探究能力。(三)、学生分组在实践中体验自己做主并通过设计石头鱼,一起努力把沙河变得更加热闹的乐趣,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小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创作潜力和学习激情。(四)、欣赏评析别人和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美的感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五)、扩展思维激发继续探索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

  六、学法、教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围绕小组合作展开学习,通过了对原材料的分析,工艺设计的`构思,改变传统的师生的教学方式,了解本校 学生情况,联系实际生活,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把“感知”“欣赏”“创造或再创造”为前提,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把合作和探索想结合,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精神。无论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七.教 学 反 思: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运用激趣导课---质疑探究---尝试创造---体验成功----小结拓展,积极创设一种宽松的自由的情景,使学生对卵石工艺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制作欲望,紧接着展示制作技法与过程,然后引发其展开联想的翅膀,激情澎拜地动手制作石头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多维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发展了其个性,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供创造性教学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美的韵律,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并自觉的探究制作技能技巧,对卵石工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 感性认识,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眼,脑,手,使其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培养,而且背景色彩营造的意境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视觉效果,既培养了学生审美和创新意识,又增强了学生对工艺设计学习的兴趣。总体来说,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习过程中始终表现很积极很投入,对于在石头上创作掌握的比较好,只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的原因,学生的经验不足,底稿画的不错,在填色时有学生没有把握好水分,导致鱼的形象模糊了些,但再多做几次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体验,得到了收获,得到了快乐。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学生经验

  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对冬天有了较深的了解,有些学生还画过溜冰的人,所以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人物动态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来讲主要是溜冰动作特点的理解与表现,特别是用修正带的表现形式不熟悉。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应允许学生表现的内容在符合命题的前提下有自己的特色。

  二、 相关知识背景

  三、教材分析

  依据教材要求,可以选用绘画、修正带制作、写生溜冰鞋与用各种材料表现“溜冰”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为此,教师应该对几种表现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指导其表现方法,同时将这几种视觉效果下的作品供学生欣赏。这几种方法中,以修正带制作为重点,是需要重点讲解的。这里主要是人物的动态的把握。本课的绘画与上节课的绘画要求差别不大。各种材料的`制作,其实还是要抓住人物动态,与前面的要求相通,只是制作方法有些差异。

  四、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对冬天有了较深的了解,有些学生还画过溜冰的人,所以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人物动态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对于学生来讲主要是溜冰动作特点的理解与表现,特别是用修正带的表现形式不熟悉。因此以启发想象思维,激发创作热情,表现不同的人物造型为重点,以构图的完整性与作业的个性特色为难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感受和大伙一起在下雪天进行溜冰的乐趣,热爱体育运动的感情。

  知识与技能:了解溜冰时的动作,用修正带绘出人物不同形态,能对命题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理解溜冰的动作特点,学会用修正带表现;通过对命题的理解,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创作。

  五、教法探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应尊重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在课的开头让学生交流自己溜冰的形态与感受,让学生表演溜冰引出课题。在用修正带画溜冰人的环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上台做模特,教师演示的方法,结合交流、讨论,练习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在交流、观察中掌握绘画方法,并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命题表现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式、表现的方法,在自由组合中完成命题。真正放手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在自由组合中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学法指导

  引入部分让学生欣赏一段溜冰的表演录象,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本课的情景中。学生通过回忆自己溜冰的情景,把注意力集中到到“溜冰”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请学生现场表演,课堂气氛马上会非常活跃,既调动他们的情绪,又能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溜冰动作、人物姿态特征。为下面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新授环节,首先要解决人物动作表现的问题。刚才的的溜冰表演和录象已经起了很好的视觉直观形象的作用。学生讲起溜冰时人的动作就有东西讲了,他们会把刚才观察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边讲边用肢体表现,为下面的画画作铺垫。在学生的表演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人物动作与肢体变化的关系。教师要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夸张)请他们上台表演,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师现场示范用点线画出学生的动作,下面的学生既了解了画法,又能与具体的人作比较,体会到点线画法与人物写生的区别。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做动作,一个运用“点线画法”画出动作。这是对新学知识的练习巩固。同时,这种形式学生全部动起来,形式新颖,学生有兴趣了,学起来会比较主动。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方法,再引出修正带的表现方式,学生在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同时,运作又较容易,不会因为操作的困难而失去长时间的注意力,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业,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整块活动让学生表演溜冰、模仿溜冰中观察人在溜冰时的动作变化。“点线画法”一方面为学生用修正带画画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

  在学习用各种方法表现“溜冰”主题的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经历了思考、回忆、创作等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解决问题后的乐趣。在自由组合的过程中感受到寻找伙伴的和合作的重要以及交际能力的锻炼。这块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了解溜冰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由选择,从兴趣出发,培养命题创作的能力。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培养学生自信,敢于表现自我创设一个舞台。让学生发挥主动与主体,进行自我评价,选出各类不同的奖项,提高学生的兴趣。

  七、教学活动实施脉胳

  观察、表演→了解技法→表现应用→命题创作→展示评价→拓展

美术说课稿 篇6

  一、说目标: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平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对马路上的车辆以及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借着幼儿的兴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题《热闹的马路》进行活动。在之前,幼儿以会画马路边的房屋、树、和人物,为了扩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全部以立体的形式来展现马路上的车辆和周围的事物,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老师设计好的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来制作立体的汽车;画出马路周围的各种事物,并注意合理布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马路上来往的汽车,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设计,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重点:搭建马路上的立交桥。

  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

  难点:让幼儿合理布局十字路口的汽车,避免相撞。

  三、说准备:

  我以“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兴趣,我精心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纸盒(牙膏盒、饼干盒、小药盒)、做轮胎的卡纸。

  2、做红绿灯、树、房子、人物的彩色纸、玻璃纸筒。

  3、做灯的材料:果冻壳、吸管、橡皮泥。

  4、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记号笔若干。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A、情境谈话法:引导孩子回忆、说说参观过的马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B、讨论法:以出示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上海立交桥的建构和形状,让幼儿对立交桥有更深的认识。

  C、讲解提示法:出示老师做好的示范:汽车、绿化中的树、路灯、人物、房屋,让幼儿观察这些是怎样完成的。着重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地说出怎样在马路上搭建立交桥。

  2、学法:

  A、参与法:在此次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导地位,鼓励幼儿操作、创作的形式,自由发挥作出不同形状的汽车和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群。

  B、分组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将幼儿分成四小组进行操作,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的马路

  (1)师:“小朋友,前几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参观热闹的马路,你看到马路上有些什么呢?(汽车、各种各样的车、行人、红绿灯、路灯)

  (2)马路旁边呢?(楼房、树、绿化带、好多的店铺)

  2、看图片---有立交桥的马路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看看上海的马路,你发现马路上有什么?它跟我们官林的马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讲解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可以向多个方向行驶互不干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3、老师出示设计好的马路

  (1)师:“现在我们往宜兴的这条马路也在修建,我们来看看这条马路上有什么?”(车道)“中间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树木、花草、绿化带)

  (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车、树、人物、路灯、房屋,让幼儿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怎样做出来的'呢?

  (4)示范搭建立交桥

  师:“立交桥搭建的时候,下面需要什么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马路上空)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盒子来搭建呢?

  (5)你们看看现在的马路热闹吗?

  那今天请小朋友来做设计师,把这条马路修建好,也建设成跟上海一样的现代化的大马路,好吗?

  (6)请孩子们商量好,你准备做马路上(边)的什么?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哦!

  4幼儿大胆创作,老师提出要求。

  (1)提醒幼儿在设计汽车时要美观、特别。

  (2)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桥。

  (3)幼儿运动剪刀时,注意安全。

  5、合理布局马路上的汽车、人物、路灯、大树和马路边的房屋。

  6、讲评;欣赏热闹的马路,邀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设计。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