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习俗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
“春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佛山的春节一般从农历二十一开始。主要活动有花街购物、过年购物等,佛山人都喜欢在花街购物。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所以,按照历代的风俗,都会有农历花市。“二十八,洗马虎”这句话是粤语。农历二十八,佛山人要打扫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摆脱今年的坏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多年前,佛山人会开锅蒸年糕。开锅煎蛋粉、煎牛角、煎堆等,意味着来年如煎锅,水润丰盈。
佛山人也爱蒸年糕,寓意高龄。除夕夜,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要忙着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品很讲究,不仅好吃,而且用心良苦。一般来说,除夕晚餐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鸡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有一些适合场合的菜肴,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上菜,代表财富;蚝油,代表善行……吃过晚饭,大家都在同一个地方逛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会越旺。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快中午才起床。午饭后,佛山人会去公园看表演或走亲访友拜年。不管你带多少礼物,在新年的问候中都不能是单一的,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
进门后,臣民要先说不同的祝福。对老人说“新年快乐”“生活比南山好”;对有工作的人,“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好听的一句话是“过年赚大钱”。发财利市”。在拜年时,长辈会把事先准备好的福利给未成年人,预示他们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和祝福。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样一句俗语:“万事不隐瞒”。这意味着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会带着风车和生菜走在同济桥上,与“赚钱”一样,祈求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此外,这一天也吃汤圆,寓意和谐美丽,团圆。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2
哦!过年喽!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炮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突然头顶上噼噼啪啪的吓我一大跳。啊!原来是鞭炮啊!虚惊一场!终于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见哥哥拿出一个大三角,用打火机一点,那大三角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星,正当我们以为它快熄灭时,突然,天空又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来。
你们知道这天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且还要放炮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山上有个怪物,叫做夕,夕无恶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后来,有个神仙告诉人们吓跑夕的方法。第二年,当夕再下山时,突然发现大量的火光,夕惊慌失措,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爆竹声,夕更是惊恐万状,立刻拔腿逃跑,从此,夕再也没有来害人了。
当然,我的家乡过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饺子,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幸运;还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变成了大富翁;还有吃团圆饭。
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包含着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感。
客家人的'春节习俗_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爸爸说,我们是客家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客家过年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老家村里的乡亲会聚在一个庙堂里,祈求新的一年里众人平安的话语。
在老家过年,是我感到最好玩的时候了。看着大家团聚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大家在烟雾环绕的庙堂里,听着长辈们祈求平安的声音,看着庙堂的昏暗光线,有种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上完香后,准备放鞭炮的时候,我赶紧捂上耳朵,跟一群小孩跑出庙堂,准备看放鞭炮。大人们把鞭炮铺好后,大伯拿起火机,往点火线上一点,不一会,漫天都是一片红红的颜色,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鞭炮放完后,一些胆大的孩子,回家拿了香,等鞭炮上的烟散了,就在其中寻觅没有点完的鞭炮,拿着香触碰了引线,也来不及看到底有没有点着就跳开背过去,听着后面一声爆响,真是惊心动魄啊。
过年时去别人家串门总是很让人高兴的,叔公叔婆一个个叫着,红包那个多呀,收的我那个心花怒放啊。
过年的放烟花也总是让人兴奋的,放一种叫冲天炮的烟花时只有我一个人把它们插在沙堆上玩,我一个人点火速度不够快跑去找哥哥姐姐他们一起点,但是他们都不敢,玩完烟花后他们还一个劲地夸我胆子大。
过年的饭菜丰盛得能让人口水流成河,桌上可谓是山珍海味样样俱全呢,五彩缤纷,色香味俱全,在这里呆上几天,吃上几天就胖了好几圈。
关于客家过年的习俗其实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提出了,如果想了解,就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3
临近端午节,朋友三四在一起聊起昆明端午节的话题,不约而同都认为现在的“节味”没有小时候浓了,也许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了餐桌、社会的变迁、钢筋水泥的.居住环境,这些种种把老昆明的味道慢慢随风而逝。那和大家写写我所认识的老昆明端午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4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5
春节给大家的印象是什么?放鞭炮、拜年、祭祖、吃团圆饭……最开心的,还是收压岁钱吧?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春节的这些大大小小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呵呵,我给大家说一说吧。
压岁钱的来历,是一个传说。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晚上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也就是今天的“守岁”。
有一对老夫妇。年老得子,疼爱有加。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就不让孩子睡觉,给了孩子八枚用红纸包着的铜币给孩子玩。孩子把铜币翻来覆去地玩。玩累了,就一躺下,睡了。老夫妇还是很担心,就守在孩子床边。半夜,一阵妖风吹开门窗,也吹灭了灯火——“祟”来了。“祟”用手去摸孩子的头。正快要摸到时,枕边的八枚铜币突然冒出金光。“祟”吓了一跳,连忙缩回手,逃走了。天亮后,老夫妇把晚上的经历告诉了村民,村民们也纷纷效仿,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给孩子用红纸包着的八枚铜币,叫“压祟钱”。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今天的“压岁钱”。
放鞭炮,大家都很喜欢吧?但为什么要放鞭炮呢?传说在古时候,森林里有一个怪兽,叫“年”。每当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楼上去躲着。“年”这儿走走,那儿走走,就是不见一个人。“年”气得大吼。这时,一个人家的竹楼着火了,竹子“噼里啪啦”地响。“年”给吓着了,赶紧逃回森林。
躲在竹楼上的人发现了。“年”走后,他赶紧告诉大家这个秘密。于是,就有了放鞭炮的习俗。
每到过年的时候,家门边总会有春联。那么,为什么要贴春联呢?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鬼域”的世界。“鬼域”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当金鸡长鸣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就坐落在桃树的东北方向,门边站着两个神仙。名叫“神荼”和“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绑起来,送去喂老虎。因此,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称为"春联"。
春节的习俗大家都知道了吧?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幸福快乐!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6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春节是寒假的开始,是在美味佳肴里流连,是拿压岁钱的日子。而对于大人们来说春节又是一个忙碌的开始……
中国人的春节不同于外国人,在外国1月1日元旦后便是新一年的开始,而在我们中国,到了农历正月初一才算真正的过年。当然,在中国每一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是不同的。
就拿我们余姚这个鱼米之乡来说吧。农历中的最后一天被称之为“除夕”,在这一天里,全家人要坐在大圆桌前吃一顿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餐桌上都要留下一条鱼,寓意“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1983年央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是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华丽的舞台上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绚丽的红绸在半空飞舞。雅俗共赏的相声让人开怀一笑,惊心动魄的杂技让人叹为惊止,宛转悠扬的歌声让人萦绕耳畔,优美动人的舞蹈让人浮想联翩……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新年的钟声在此刻敲响,十三亿中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窗外的礼花似乎在为新一年的`到来而欢呼喝彩。天空,在那一刻不再是一片黑暗的,礼花把它照耀得是如此绚丽多彩。在那一刻我们也又长大了一岁,以更加矫健的步伐迈向我们的黎明……
辞旧迎新,当太阳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要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散发出他无穷无尽的光芒时,勤劳的人们已经在自家的门前贴上了春联、贴上了“福”字。当然这贴春联和贴“福”字也有很多的讲究:由于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而“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就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在这一天,走亲访友当然也是少不了的。父母都会带着孩子们到亲戚朋友家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而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传说中,中国古时候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在吴曼云《压岁钱》这首诗中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放爆竹也是中国的民间习俗之一,爆竹亦称“鞭炮”、“炮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最早的爆竹是人们焚烧竹子而发出的巨响,用来吓走“年”。而现在,放爆竹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尤其是孩子们)欢度春节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可是却大大影响了自然环境,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火灾,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少燃放烟花爆竹,以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保护我们的自身安全。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很多描写春节的古诗比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文征明的《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还有林伯渠的《春节看花市》:“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7
大家都知道春节期间放鞭炮,张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告诉你。传说有一种怪物——年,经常在大年初一骚扰人,所以村里的人会深入大山躲避那个怪物——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为了逃避新年跑进深山。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挡住了深山里奔跑的.人,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如何阻止这一年。“人们不相信,跳得更深。
傍晚时分,它来了。老人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披上一块红布盖在身上,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红布在风中飘扬,念年顿时不敢往前走,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坡,称赞老人聪明。
哦!原来,这一年怕声红。因此,人们要在过年期间放鞭炮和粘贴对联。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8
春节的习俗有非常多,其中一个就是拜年了,在新的一年里道一声祝福,送上自己就真挚的祝福。
大家都为自己的亲戚拜年,我也到爸爸的家乡去给太太拜年。太太口齿不清地说我也要给他的邻居——汪爷爷拜个年。汪爷爷没有了老伴儿,也没有了孩子。他的`老伴儿因为生了重病不在了人世,在一次车祸中,它的女儿逝世了,只有一条忠诚的狗一直陪伴着他。从此以后,他不是一个人呆在家里,就是和狗狗说说话,即使他总是微笑地对人,但他的孤独和悲伤是我们体会不到的。
我和太太走到汪爷爷的家门前,轻轻地敲了一下门,汪爷爷开了门,看到了我太太,又看了看我,然后他笑了。我不好意思地对他说:“汪爷爷新年好!”汪爷爷笑了,太太也笑了。他和蔼地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他看着我,就像看到了他的女儿一样快乐。我悄悄递给了汪爷爷一张新年贺卡,转身走了。“那再见了汪爷爷!”我向他说。
拜年是春节的习俗,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9
令人期盼的春节马上到了,大家是不是很激动呢?因为春节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味美、馅儿足、饱满的“耳朵”了,那个味道可比肯德基、麦当劳好吃健康多了,还是中国的传统食品。这个“耳朵”就是驰名中外的饺子,你猜出来了吗?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响声让咱们感觉很开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
过年玩的时候把“腰包”花扁了,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有压岁钱呢!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可是,有些家长要帮孩子保管,我觉得这样是不妥当的,压岁钱本来就是给孩子的,否则,孩子会被“岁”这个妖怪抓走。
春节还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此外还要贴门神等等。但你们知道贴“福”的'时候为什么要倒着贴吗?因为这个意思是福“到”了。
现在春节又多了一项活动,就是大名鼎鼎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了看这项节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价。不过很值,因为春节联欢晚会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了以前过春节的时候许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让咱们共同期待今年的春节吧!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0
“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到了三十挂门神!”这就是我的家乡武汉的春节。
春节前夕,外婆忙进忙出打年货,一大早就出门,中午才回来,只见外婆的手拉车里堆得满满的,有牛肉、羊肉,各种蔬菜,还有我最喜爱的猪蹄髈。看着外婆为了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忙了几天了,我想我能做点儿什么呢?我看了看家里:我可以扫房子呀!我立刻拿出妈妈的吸铁石擦玻璃神器沾上水,把玻璃门窗里里外外擦得亮晶晶的,又拿出吸尘器把家里地板、书桌下吸得干干净净。晚上,外公外婆开始做炸货、开卤锅了。大人们绞肉切菜,做丸子,我们小孩子帮着大人们把海带、千张用牙签串起来,看着大人们把牛肉、海带、鸡腿、干子和千张等放进锅里开卤,等呀等呀,那花椒,八角的香味就弥漫在整个屋里,浓浓的久久不散,我想这应该就是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了,外公外婆一大早开始准备年夜饭,妈妈和大姨忙着装饰屋子,贴年画、窗花,挂灯笼,我和表妹也不闲着,我们把零食、水果装进精致的果盘里,摆满了一茶几。到了中午该贴对联了,我站在板凳上小心翼翼地拿出对联贴在大门上“福多财多喜事多,人顺家顺百事顺”!“团圆啦!”爷爷叫上我们上了桌围成一圈,看着一桌好菜,立刻动了筷子,只见表妹正要对那条大鱼插下去,外婆赶紧说,“小馋猫,等一下,这条鱼是不能吃的,是看的,预示着年年有余”我们哈哈大笑。我们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说着吉祥祝福的话相互敬着饮料,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联欢晚会守岁,这天一晚上,我们一点困意都没有,只有期待和兴奋。电视里传来“咚,咚,咚”,12点了,外公把家里的电子鞭炮打开了,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辞旧迎新啦!
大年初三,我们一家一起去梅园玩,一进公园便听到了锣鼓声。凑近一瞧,是正在舞狮子呢!一开始,一只亮橙色的狮子跳上台,随后一只粉色的狮子又从下窜了上来,两只狮子披着带有流苏的彩服,随着锣鼓跳舞。他们并在一起,把腿交叉狠狠地踏在钢架台上,发出轰轰的声音,使表演更有节奏。粉狮子忽然跳了起来,又扑了下去,橙狮子又接着跃起,他们身上的.流苏彩片都飞舞起来,似波浪一样涌动,有些凌乱,却井然有序,让人赏心悦目。跳着跳着,两只狮子似乎疲倦了,走起了台步,他们走在舞台,一边俯着身子慢慢兜圈,一边向人们扑闪着她的大眼睛卖萌,小孩子们新奇地纷纷去摸狮子头,开心极了。只听锣鼓重振,两个狮子又并在一起,一只俯身另一只从背上跃过,好似一只彩色的大轮子,不停滚动,这时两只狮子站立起来,叼着一副对联“万事如意,新年大吉”,大家纷纷叫好,掌声雷动。我们继续向前走赏梅......
我的家乡武汉的春节就是这样祥和热闹,我喜欢在家乡过年!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1
今天是大年三十儿,家家户户都来庆贺新年,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同一种祝福方式。发送手机短信。我妈妈十几分钟就收到96条短信呐,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妈妈的手机都要爆炸了!其中有一条短信我很喜欢,开头是这样的:“昨天拜年早了点儿;明天拜年挤了点儿;后天拜年迟了点儿;现在拜年正是点儿!”
今天还是去探亲拜年的好日子,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我姥姥家。当然,去那里的人不光只有我们三个人,还有我的舅舅、舅妈、大姨和大姨父,以及我想念以久的两个姐姐。吃完那顿丰盛的年夜饭,大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开始放烟花了。我们穿好外衣,拿着两大包的烟花爆竹向中心广场走去……
“当,当……”12点的钟声刚刚敲响,无数的礼花腾空而起,又带着满身的光焰洒向大地,把大地映的光彩夺目。啊!烟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了美丽的大花园!人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纵情地欢笑、歌唱。变幻无穷的`焰火映照着人们兴奋的笑脸。这边的“闪光雷”刚刚炸开;“蹿天猴”又鸣叫着飞上高空;那边紧追着“金龙狂舞”;这时一朵烟花又炸开了,里面喷射出火花,越喷越高,越闪越大,慢慢呈现出一棵树型,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从“树”上摇落下来。“噢。发财了!”人们望着“摇钱树”欢呼雀跃起来。
啊!新年是多么美好!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2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祭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贴春联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3
在不同的民族里,都有着不同的节日,都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对我们汉族中所有的人来说,最开心的节日就是春节。
对我们来说,春节是最快乐的日子,在春节里,我们会长一岁,还会收到压岁钱,还能穿新衣。我们过春节时,都会把家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还有去街上买灯笼、对联、福字、窗花、还有买屋里需要贴的神灵。买回家后,把灯笼挂在屋里的四个角上。把对联贴在门的两旁,横联贴在门的上面。还要拿一个大点的福字倒着贴在门上,表示福到了。窗花有各式各样的,我做喜欢的事,就是把剩下的窗花上漂亮的图案剪下来,收藏好。令我最好奇的',就是贴神灵,这神灵有很多种,少一个都不行。有时候晚上,还需要给神灵烧香。
每次拜年的前一天晚上,有些孩子都会迫不及待的把新年衣服全部穿上好好的看一看,然后在脱下来放到一处。等着第二天醒来,孩子们就穿着新买的衣服去拜年。到了那里,晚辈们都会跪下,给长辈磕头,然后长辈们就给每个孩子压岁钱,去亲戚朋友家拜年,也会收到压岁钱,不管是小孩还是18岁以上的大孩子,到最后,孩子们都会把压岁钱交给家长,让家长保管。
在春节的这几天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过得非常开心,非常快乐。过完年后,大人就又开始忙了,孩子们就又开始了学习旅程。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4
上海除夕之夜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
台湾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香港除夕家家戶户在一起吃团年饭后,人们通常会到年宵市场去逛花市。大年初一,人们开始正式庆祝新年,贴春联(挥春)、年画,舞龙,舞狮等,还会走亲友拜年。
澳门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要吃“开年”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福建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湖南长沙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湘潭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新化必定准备极丰盛的早餐,俗信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愈丰收。
东北首先全家一起祭祖,随后包饺子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
广州美称花城,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江苏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除夕又叫大年夜,是人们最忙的一天,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
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正月十五,山西各地都要举行灯节,灯节里最有情趣的就是转九曲黄河阵。白天唱戏,晚上转九曲。九曲,即用木杆或玉米杆扎成弯弯曲曲的道路,当地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
江西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每年的元宵节,河北邯郸地区大地上生活的人们,还有荡秋千的习惯。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一阵子,人们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在秋千上荡上几下。
在陕北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
中国少数民族中以春节作为本民族重大节日的占一半以上,如鄂伦春、达斡尔、朝鲜、苗、瑶、畲、京族等,他们的节日活动还保有本民族的特点。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北方的蒙古族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春节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除夕晚上,全家老纱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园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5
春节是农历新年,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将至,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它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是因为庆祝这个节日可以加强家庭联系和感情。比如过年吃团圆饭,给亲戚朋友送礼,这些习俗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在中国人聚居的世界各地,这个节日都受到隆重热烈的庆祝。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农历十五,春节的庆祝活动持续15天。
古代皇帝为了显示“皇帝”的权威,往往会在继位时设置自己的历法。所以历代的元旦不一致。汉武帝继位,决定重修历法,统一历法。我们今天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几个朝代修订的。
历代皇室欢度春节的场景,往往反映了那个朝代的.繁荣、稳定和繁荣。国家越富裕,庆祝仪式就越隆重。
为了接待亲朋好友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前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有些家庭还在门上贴春联,写吉祥的对联,祈求每年好运和丰收。
春联在中国的中国社会已经逐渐简化。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春”、“福”等吉祥文字挂在门上或墙上作为装饰,有的人把这些文字倒过来,因为“倒”与“道”谐音,意为“春来”、“福来”。如:鞭炮声,三只羊开泰羊
鞭炮炸成千马。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11-05
[经典]春节习俗的作文01-15
春节习俗作文06-13
春节习俗的作文06-15
春节的习俗作文08-11
春节的习俗作文[经典]02-18
春节习俗作文[经典]02-19
春节习俗的作文(经典)02-23
【经典】春节的习俗作文03-14
《春节习俗》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