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八年级说明文

八年级说明文

时间:2024-10-21 17:00:25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说明文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说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说明文

八年级说明文1

  毛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从早到晚,我们使用毛巾来清洁、擦干、拭去汗水,它就像我们的私人助手,帮助我们处理各种问题。毛巾的种类和材质各异,有纯棉的、纱线的、毛巾绒的等等,它们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毛巾的.作用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首先,毛巾的作用非常广泛。当我们早上醒来时,第一件事往往是用毛巾洗脸。干净的毛巾可以有效地去除我们脸上的污垢和油脂,使我们容光焕发。除了洗脸,毛巾还可以用来清洁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手、脚和脖子等。此外,毛巾还可以用来擦干身体或头发,特别是在洗完澡后,用毛巾擦干身体和头发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基本的清洁和擦干功能,毛巾还可以用来拭去汗水。在炎热的夏天或剧烈运动后,用毛巾轻轻擦拭汗水可以让我们感到舒适和清爽。此外,毛巾还可以作为保暖用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或寒冷的早晨,用毛巾包裹身体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毛巾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的。纯棉毛巾柔软舒适,吸水性好,适合用来洗脸和擦干身体。纱线毛巾比较轻便,易于清洗和晾干,适合用来拭汗。而毛巾绒则是一种比较厚实的毛巾,吸水性好且柔软,适合用来包裹身体。不同的材质和用途使得毛巾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那么,为什么说我的生活少不了毛巾呢?首先,毛巾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使得它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我们可以使用毛巾进行清洁、擦干、拭汗等操作,而无需频繁地更换其他物品。其次,毛巾的材质和设计也使其成为一种舒适和温馨的物品。我们可以使用柔软的纯棉毛巾来洗脸,使用轻便的纱线毛巾来拭汗,或者使用厚实的毛巾绒来包裹身体。这些毛巾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清洁和舒适,还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触感和视觉体验。

  总之,毛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它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使得我们无法离开它。无论是早上醒来、出门上班、还是晚上休息前,我们都需要使用毛巾来清洁、擦干、拭汗等操作。同时,不同材质和设计的毛巾也为我们带来了舒适和温馨的使用体验。因此,可以说我的生活少不了毛巾这个重要的物品。

八年级说明文2

  海豚是人类的朋友,约有62种。主要吃小鱼、乌贼、虾、蟹等。它们生活在世界各大洋中,是海上的救生员。

  海豚是海洋中与人类特别亲近的动物。它们既不像森林中胆小的动物见人就跑,也不像深山老林中的`猛兽那样遇人就张牙舞爪,而是总表现出十分温顺可亲的样子与人接近。如果有人掉进海里,海豚就会把他推倒岸边。在遇到鲨鱼伤害人时,海豚也会见义勇为,挺身相救,简直就是人类的海上“救生员”!

  海豚不但是海上“救生员”,还是天生的语言家。它们是海洋里会运用声音的,能根据不同情况发出尖叫声、口哨声、打嗝儿声、叹息声和低吟声,以此来表达不同的感情。

  海豚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它会用脑袋顶球,还会做算术题,十以内的加减它都会算。

  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八年级说明文3

  白鹤站起来太大了,足有一米多高,太生硬了。即使是灰色的苍鹭,也有750~1052毫米长,就连粉红色的朱鹭,提成也有67~92厘米,都太大了一些,并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白的没有一根杂毛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长一厘米就长了,减少一厘米就短了,白一点就太白了,深一点儿,就太黑了。

八年级说明文4

  我喜欢的动物是白鹭,色素的相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鹭长得很美丽,头上的羽毛像一个红红的大红帽。身体上长满了白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白雪一样白,腿部又黑又长简直好看极了。

  白鹭的.叫声很清脆。爱在水边和稻田旁走来走去,有时要静静地站在水边遥望落日。

  要说谁是钓鱼能手那必定是白鹭。小鱼悄悄地把头探出水面,尽管多么机灵还是逃不过白鹭敏锐的双眼。

  我很喜欢白鹭。因为她既活泼又漂亮还是一个捕捉鱼类的小能手。

八年级说明文5

  企鹅,有着“海洋之舟”的美称,它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脚在身体最下面,脚趾间有蹼;前肢像鱼鳍状;羽毛短,是为了减少摩擦;它的背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羽毛间流存着一层空气,用来保暖。

  在陆地上,企鹅活像一位身穿燕尾服大腹便便的.绅士,走起路来一摇一摇,遇到危险,连跌带爬,狼狈不堪,很尴尬又滑稽。在水里,企鹅的翅膀(鳍)成了一双有力的“划桨”,把水使劲地往后划,速度可达25—30千米,一天可以游160千米。

  企鹅中体型最大的企鹅那就要数帝企鹅啦!帝企鹅平均身高1.1米,身高与一个五六岁的小孩那么高,体重有一个9岁小孩那么重,足有35千克以上。小名叫小蓝企鹅,与婴儿差不多,它有大约40公分的身体,1千克的重量。

  南极虽然酷寒难当,但企鹅的身体不仅海水难以浸透,就连零下60℃的温度,也别想攻破它们保暖的防线,因为它们的磷片是光滑的,只要企鹅抖一抖,身体上的水就通通没有了。

  企鹅最爱吃磷虾,它们每天平均吃0.75公斤,在南极捕食磷虾约3317吨,占南极鸟类总消耗量90%,相当于鲸捕食磷虾的一半。王企鹅和帝企鹅一次产一个卵,其余2~3枚。企鹅妈妈把蛋给雄企鹅,自己下水捕食,等企鹅宝宝出生了以后,企鹅妈妈则会把自己嚼烂的磷虾“呕”出来喂给企鹅宝宝。

  随着全球变暖和天敌豹斑海豹的攻击与捕食,企鹅的数量也慢慢变少,所以,请保护企鹅家族!

八年级说明文6

  我的家乡在宁波,在每条江上都有大桥,然而在两百多年前我们宁波才只有两座浮桥。直到1936年我们宁波才有了第一座永久性的桥———————灵桥。1971年建成了新江桥,1981年解放桥也建成通车,3年后兴宁桥也完工了,1990年江夏区建成通车……

  灵桥坐落在奉化江上,是连接海曙和江东的重要通道,长132米,宽97。5米,它用钢铁连接像一个变形金钢,在奉化江上雄伟无比。

  晚上灵巧上灯火通明,桥下也是彩色的,像一个七彩灯,散发出无限的光芒。

  琴桥也建成在奉化江上和灵桥是一对兄弟,琴桥像一把淑琴,将面向一位分度翩翩的'绅士,衣襟随风飘扬,他正在潇洒地谈着竖琴。淑琴不断地跳出一个个的音符,再加上风的呼呼声和汽车的滴滴声形成了一首美妙的音乐。

  杭州湾跨海大桥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它还是世界第二长的跨海大桥,它北起嘉兴,南至慈溪全长36。463公里每5公里一种颜色,共7种颜色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被人们叫做“彩虹桥”,也叫“七彩桥”在十三公里时,有一个观光平台,它有好几层楼高。从远处看,它像一位钢铁巨人一样矗立在那里。从最高的一层楼上往右看,可以看见慈溪的海岸线,也可以看见汹涌的大海。在晚上,杭州湾跨海大桥上的灯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把整座桥都照得如白天一样亮在这座大桥上形势十分洒脱,向两边看,一片明亮,观光台上更是金碧辉煌,多美的桥呀!

  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我的家乡建造更多、更好、更美、更结实的大桥。

八年级说明文7

  我的家乡在河北正定,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然,我的家乡也有特色美食-----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的代表“宋记八大碗”制作技艺已被河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际上主要是由猪肉制作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当时儒家与道家文化盛行,人们崇拜“八”这个数字。当时酒家讲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荤四素组成。四荤: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选肘子肉,后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带、粉条和农家时令菜蔬(如萝卜、白菜、茄子等)。其荤菜均是运用独特工艺先煮后蒸,按照严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艺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由此制作的菜肴八大碗,制作精良,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肥而不腻,老少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显著北方菜系特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吃法讲究,现已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技艺标准,不断被不同食用人群所接受和喜爱。同时,也被不断的发展完善。

八年级说明文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炒锅便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一种厨房用具,炒锅在日常烹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不仅使我们的食物更加美味,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在我看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首先,炒锅的使用有助于我们提高烹饪效率。在炒菜的过程中,炒锅能够快速均匀地加热食物,使食物的口感更加鲜美。相比其他烹饪方式,如蒸、煮等,使用炒锅炒菜可以更快地完成烹饪,节省了时间,这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优点。

  其次,炒锅能够丰富食物的口感。在炒菜的过程中,炒锅能够将食物与各种调料充分混合,使食物的味道更加丰富。例如,在炒肉丝时,使用炒锅可以迅速将肉丝炒至金黄色,同时将各种调料渗透到肉丝中,使肉丝的味道更加鲜美。此外,炒锅的形状和尺寸也各不相同,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需求选择合适的炒锅,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食物口感的.需求。

  再者,炒锅的使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烹饪的乐趣。在烹饪过程中,使用炒锅可以让我们自由地掌控火候,根据食物的不同性质和烹饪需求,调整火候的大小和烹饪时间。这种自由度让我们的烹饪变得更加灵活和有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烹饪的乐趣。

  除了以上提到的优点外,炒锅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点。例如,一些品牌的炒锅具有不粘涂层,这使得我们在烹饪时不会粘锅,清理起来也更加方便。此外,一些炒锅还具有手柄设计,这使得我们在烹饪时不会烫伤手,同时也增加了炒锅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炒锅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物品,具有许多优点。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烹饪效率,丰富了食物的口感,还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烹饪的乐趣。在我看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无论是在忙碌的工作日还是在悠闲的周末,炒锅都是我厨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用具。我相信,对于许多热爱烹饪的人来说,炒锅也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八年级说明文9

  1、说明文分类:

  按对象: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事理性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引资料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 的B或 的B,叫A。

  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摹状貌: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战法推介: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

  1.说明对象(注意区分:全篇还是局部)

  2.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是事物说明文,可在文中直接找出或概括各段的要点。

  3.说明的主要内容

  A、事物说明文:主要内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

  B、事理说明文:可从现象的起因(根源)、性质(工作原理、危害性)、解决措施(用途、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常见于事物说明文);逻辑顺序(常见于事理说明文)

  5.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⑴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摹状貌(即说明文中的描写)。

  ⑵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往往是该段所要说明的。

  6.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和生动

  ⑴准确:常以 加点字能否删去的形式出现。答题规范:不能删去,**(加点字)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生动:主要的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解题演示:

  遥感卫星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a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地质断层,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内的情况,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的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b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1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出568个点,以此绘制出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对本文结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a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 B、作诠释)

  ②b句除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何具体作用?

  3、第四段画浪线句子所说明的对象的特征之一是

  4、理解第二段中加点词 :

  ①“一直”不能删掉,这是因为

  ②“才”的用法是 。

  A、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B、表示对比之下数量少

  C、表示事情发生得晚 D、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然后怎样

  关键提示

  以上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整体感知说明文内容的能力。整体感知说明文内容,指的就是能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理清结构和理解文意,等等。“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是《教纲》提出的要求,据此,中考对说明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格外看重,我们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解题思路

  解答第1题,先要整体把握文意,明确第一段末句的几点意思对下文的作用,据此就能一举两得,揭开“顺序”和“结构”之谜。

  第2题,解答①要弄清下定义和作诠释的根本区别,用换位法(主语与连同定语在内的宾语互换位置)加以鉴别,换后意思不变的是下定义,换后意思发生逻辑错误了,就是作诠释。解答②,目光要在“航空照片”、“飞机航拍”和“人工”上聚焦,并揣摩作者的用意,就不难看出意在用它们跟遥感卫星的工作效率用比较,以突出遥感卫星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解答第3题,只要扣住“仅”和“还”这两个副词,答案就会撩开面纱。

  第4题,解答①要看到“一直”是与“长期以来”相照应的,便可揣摩出它对查找“内在原因”的难度之大起了强调作用。解答②,要联系上文理解,会很快排除A和B,却可能会在C和D中犹豫不决,但只要联系“长期以来”和“一直找不出”去揣摩,你就会觉得选C才是准确的。

  实战演习:

  Ⅰ、阅读训练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

  4、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

  5、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6.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7.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三)课外阅读

  (一)①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物种将濒临灭绝。很多物种现在就遭到危险。橙色皮毛的猩猩(因其脸像人脸,被称为“森林老人”)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由于其栖息地遭到极大破坏,这种在树上生活的惟一的一种大猩猩越来越少,只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找到。

  ……

  ②为何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有一定的原因。伐木公司砍伐大量树木,将硬木木材运往各国销售。顺便说一下,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木材进口国,每年用木材生产的大量一次性木筷子,可以建造1.1万间住宅。

  ③在雨林区,砍掉树木、兴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然而这种做法的效率极低。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用不了几年时间牧场主就得放弃原来的牧场,去寻找新的牧场。

  ④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是一种连锁反应。

  ……

  ⑤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和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11.选文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

  1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4.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警示人们增强环保意识。

  生字词

  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推崇 巧妙绝伦 刹(chà)那 驻(zhù)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轩(xuān)榭(xiè) 胸中有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镂空(lòu) 蔷薇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zhàng) 御(yù)道 磬(qìng) 鎏(liú)金 雍(yōng)正 攒(zǎn) 琉璃 蟠(pán)龙 中轴线 伧(cāng)俗 帷幕 雅俗之分 竺(zhú)可桢(zhēn) 孕育 翩(piān)然 销声匿(nì)迹 风雪载(zài)途 农谚 榆叶 连翘 衰草连天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蟾蜍 囊(náng) 繁衍 胚胎 鳞片 脊(jǐ)椎 (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潮汐 褶(zhě)皱(zhòu) 遗骸(hái) 劫难(nàn) 致密 追溯(sù) 天衣无缝 归咎(jiù) 藩(fān)篱 啸 (xiào)聚山林 栖(qī)息 监控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潜(qián)意识 过滤 顷(qǐng)刻 面颊(jiá) 喷嚏(tì) 激荡 嘈(cáo)杂 唠唠(láo)叨叨(dāo)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八年级说明文10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笔

  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要写字,画画,记录重要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用到笔。

  生活中的许多人,都会随身带支笔。一支笔上的几个部件各有不同的用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缺一不可。

  先说说笔杆吧。笔杆在一支笔中,实在算不上美。身体高而瘦,构造简单,只不过是一个空笔壳。人家都有两部分组成,他只有一部分,但他却是笔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没了他,笔,就不好看了;没了他,墨芯拿什么做保护呢?没了他,笔就光秃秃了;没了他,笔就像五官中少了一员似的。笔中,他干的活不多,也不累,因此人们很少想去赞扬他。好事轮不到他和笔帽,比如钢笔打水的时候,人们把它摘下就不管了。笔写出字时,感谢的是其他三部分。

  常与笔杆接头的人是笔帽。她的.工作看似不多,其实,她的工作比笔尖还多,体态又不像笔尖那样窈窕。她的工作事关笔的质量,保护笔尖的一切,整个笔尖在它的笼罩下自然苗条极了。

  笔帽里面包裹着的,是笔尖。笔尖具有常人没有的力量,她能在白纸上写出黑字;吸取墨汁源源不断的送到墨芯身体里。大家总是赞扬笔尖不屈不挠,说她写字再疼也不停的品质。当然,有赞扬的人,自然也有不服气的人。这个人,就是笔芯。笔芯的结构特别复杂,这也造成了后果——地位最优、相貌堂堂。他居于中央,左右上下都有屏障,身体不高,笔尖、墨芯都贴身左右。他虽也受外界冲击,还是曲线优美,处处显示他的养尊处优。每逢写字,他除了忍受别人捏他以外,就什么事也没有了。他因为构造复杂,位于笔尖的下方,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

  笔芯的下方是墨芯。墨芯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却只限于送墨水,接墨水而已。

  笔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只要合在一起,成为一支笔,团结协作,那就处处有力量,处处有用,处处没有强弱美丑之分了。

  我们的生活少不了笔。

八年级说明文11

  我们刚学了雨果的这篇文章,学习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叙述了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意见,并且说明了圆明园毁灭的意义。还运用了大量的反语公开指责了强盗政府颠倒黑白,厚颜无耻和自以为高人一等的狭隘的民主主义抢到心理。每一个字眼都表现了雨果先生对圆明园的'喜爱和对法兰西和英吉利的痛恨之情。让人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雨果先生的愤怒之情。

  圆明园,一个人们梦中的境界,一个可以与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地,巴黎的圣母院齐名的东方建筑,一个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但这一切因为两个强盗的闯入而消失了。这个美丽的园林,因为他们,一个是法西斯。一个是英吉利,他们把圆明园能拿走的全部拿走,不能拿走的都烧掉,留给我们的只是废墟,那是我们永远的耻辱。

  看完,学完这一篇课文,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一个美丽的让世界惊叹的园林,本来可以为后人留下一个美丽的景点,但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的落后,让这个园林毁在了两个强盗的手中,他们抢走了许多稀世珍宝,我前一段时间看到的新闻,英国拍卖了在圆明园请走的十二生肖头像中的一个,一位有爱心的中国人把它花高价买了回来。我在想:“为什么中国人的东西还要中国人拿钱‘赎’回来?”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不想被人欺负就要强大,有能力保护自己,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年级说明文12

  窗外的雨哗哗不断,乌云从早上一直哀泣到了中午。小女孩躺在客厅里看电视,那个年轻的女人在厨房切着菜。一切都如往常一样平凡而幸福。

  “咚咚咚!”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响起,女人赶去开了门,脸上半是恐惧半是担忧。“妈!”

  两位警察和一位老妇人站在外面,年纪大一点的警察微笑着,年轻一点的微皱眉头望着别处。那位老妇人穿着湿透了的单薄的素衣,脸上半是自责半是兴奋。

  “请问,您是______女士吗?您的母亲迷路了……”老警察轻声说着。“您在干嘛呀!自己的母亲都给丢了。”年轻警察不耐烦的说。“对不起!对不起!”女人急忙道歉后,把老妇人搀进了屋。又去向警察了解情况。小女孩怕警服躲得远远的,这时才探出头来看着这个陌生老妇人。或许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一位老人看望女儿迷路了而已。但要知道老人住在离县城极远的小村。不停歇,坐火车也要三天才能到。也是由于距离太远,女儿也不曾给过母亲详细的地址,也只随口说过,可老人记得很清楚,毕竟那是牵挂的方向。

  老人穿着湿透了的衣裳,提着素菜。站在进门处久久欲进又不曾挪脚。女儿谢走了警察才扶着老人进了客厅,又立刻去找干净衣服。老人却扶着墙进了厨房。“哆哆”响起切菜声,“叮”突然盘碎声响起。“您没事吧!”女人边捡着碎片边说道。“我就想给你们做餐饭。”老人看着碎片满是自责。“那我来给您打下手。”女人安慰到。老人颤抖着手拿起厨具,做着菜。女人只是担心的看着母亲,帮她拿盘,摆正碰到的`调料,捡起掉在了地上种种。却不曾有过责怪的意思。强要老人换上干净衣服后,和女孩一起吃着看相并不美味的饭菜。女孩吃了几口就跑进了房间。女人立刻安慰着说“她挑食,不管她。”老人望着小女孩的身影,欲言又止,只自责地低着头。

  老人第二天就急着要走,女儿也挽留不住。只是在上车时注视着女儿和小女孩,浑浊的双眼就这么盯着,好久好久后才移开。这段注视长的让女人觉得不对劲,但工作和孩子让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一个月后,女人请了假,拿着高级补品去看望老人。到时已是晚上,疑惑的是家并未开灯。这让女人不禁幻想流泪,加快了脚步。寒清月光透过布灰的窗户照在破旧的瓷碗上,里面不知是糊了的菜,还是根本就不是食物。打开灯,老人扶着墙艰难地站起来。“谁啊?”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女儿就在面前却不知是谁!女人立刻懂了,眼泪淌得更凶,一下子跪在了老人膝下。老人摸着女人的脸,白内障的双眼一下子也哭了。突然地进城,笨拙地做饭,莫明地注视。女人什么都懂了。

  这世界上好多奇迹都是由母亲创造的。但并非大事才是母爱,一双满含爱意的眼睛,抵过世间的千言万语。母亲的一次关爱,是世间最美东西。

八年级说明文13

  浓浓的咖啡,是我抹不掉的记忆,因为看到咖啡,使我想起了一件事。

  记得那是一个北风呼呼的冬天,我和朋友惠玲去街上买东西。东西买完后,我们准备回家了。这时,我说;“惠玲,我们去王老师家吧。”她答应了,于是,我们就去王老师家。

  到了王老师家,我们便互相让着说;“你去敲门,我再进去。”我们这样来来回回让来让去,后,我投降了,我拗不过她,还是我去敲门了。

  “王老师在家吗?”我边敲门边问着。当我去叫惠玲时,王老师开门了。王老师说:“李楠,惠玲来啦,快请坐。”于是,王老师便请我们到里屋坐。

  还没坐下,王老师便说:“要喝咖啡吗?我去泡给你们喝。”“对了,要吃什么糖果自己那哦。”话音未落,老师便去泡咖啡了。不一会儿,咖啡便端来了。“谢谢。”我说。我和惠玲就喝了起来。

  我觉得,这杯咖啡是那样的美味,那样的'好喝,因为这不止是一杯咖啡,这是关于一个老师与一个学生之间的师生情!

八年级说明文14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1分)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①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发现它们可以预报阴雨和温度。

  ②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身。

  ④“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⑤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深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⑥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⑦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温度若降低到15℃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温度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⑧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⑨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20xx年第5期《百科知识》,略有删改)

  17.选文标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18.下面农谚适合用于本文的一项是()(2分)

  A.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B.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C.老鹰盘旋,天气转晴。

  D.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

  19.选文第⑥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看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链接材料: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庄稼;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大自然的语言》)

  阅读《动物的忧伤》,完成10—15题。(15分)

  动物的忧伤

  谢尔盖耶夫

  (1)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2)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3)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4)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5)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6)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谈很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7)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8)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9)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

  10.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2分)

  11.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

  12.第(2)段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13.(5)—(8)段都依次说了那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4分)

  14.第(6)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由文中的信息得知蚂蚁和猴子哪种动物更难以承受孤寂?为什么?(2分)

  (二)阅读《动物的忧伤》。(15分)

  10.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2分)

  11.原文用问句开头,提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起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2分)

  12.动物也有感情。(2分)

  13.猴子、小鸟、鱼、昆虫。(2分)是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2分)

  14.举例子。(1分)举戴菊鸟和长尾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就会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很快就死去。(1分)以此说明对低级动物来说寂寞就更难以忍受了。(1分)

  15.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1分)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1分)

  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8分)

  天赐良“源”

  浩瀚的海洋不仅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吸收太阳热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海洋表面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和长期未受到光线照射的深海产生了温差,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由于存在温差,就可以利用海洋表面和海洋深处的温度差来发电。按资源普查的经验公式计算, 在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海洋温差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148亿兆瓦。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A

  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电力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海洋温差发电的概念最早于1881年提出,但是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处于纬度较高的温、寒带地区或者是内陆国,缺乏发展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条件。1926年法国科学家克劳德利用分别装在两个烧瓶里的28℃温水和冰块实现了温差能至电能之间的转换。这个试验虽然产生的电力不大,只能使几个灯泡发光,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理论上的可行并不代表在工程上就可以立即应用。海洋温差发电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全球爆发能源危机时期,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洋温差发电装置后才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使它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B

  海洋温差发电机系统是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间由很大的管道连接。蒸发器中是一种在13~15℃间即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向其中导入15~28℃的表层温海水时,工作流体因受温海水加热,而致沸腾,蒸汽经由连接管路送到涡轮机,使其 转动。 逸出的蒸汽则汇入冷凝器,当向其中导入1~7℃的深层冷海水时,这些蒸汽受冷凝结成液态的工作流体,随由其他装置重新送回蒸发器。这样的操作周而复始地进行,只要表层温海水管与深层冷海水管间存有温差,即能经由上述循环从海水中不断获得电力。

  广阔的利用前景

  对于海洋温差能的利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工作过程中所需换热面积大,导致建设费用较高,并且海水会腐蚀设备,海洋生物也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等等。但是海洋温差能发电对能源的浪费远远低于普通火力发电。当海洋电站离陆地较近时,可考虑直接向陆地上的变电站输送电能;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水在工作过程中分解出的氢作为燃料,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送往陆地供核电站使用。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因此对海洋温差能这种清洁能源的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21.文章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2.请在文章的A、B两处分别撰写两个适当的小标题。(4分)

  A:B:

  23.简要说明“海洋温差能”为什么“利用前景可谓 十分广阔”。(4分)

  2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3分)

  A.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

  B.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C.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D.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2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从中的发现或思考。(3分)

  材料:上海电力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齐头并进。根据测算,世博会召开时,上海并网清洁能源发电将达到146.4兆瓦,其中风电139.4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7兆瓦,可为世博园区提供三分之一的用电量。这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

  (二)(18分)

  21.(4分)列数字、作比较。(2分)突出说明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2分)(或:突出说明海洋接受太阳能数量之大)

  22.(4分)A.漫长(长久)的研究历史(2分)。B.海洋温差发电机的工作流程。(2分)

  23.(4分)(1)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数量最大;(2)对 能源的浪费低;(3)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少。(答出 任意两点即可)

  24.(3分)C

  25.(3分)清洁能源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12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云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xx年第12期,有删改)

  9.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0.“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

  答:

  11.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2.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3分)

  答:

  四、(12分)

  9、(3分)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10、(2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11、(4分)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2分)。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1分);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12、(3分)①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1分)(语意相近即可)

八年级说明文15

  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最大的现存宫殿式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以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与智慧。整个故宫坐北朝南,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建筑色彩丰富多样,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故宫的建筑群落呈中轴线对称,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均衡与和谐。

  故宫的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中国几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从这就是美不胜收的故宫,它是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凝聚而成。明成祖永乐年间修建的“三大殿”到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后三宫”,每一座建筑都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故宫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宝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因为故宫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更是因为它所承载的那段辉煌的历史。

  故宫还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他们通过参观故宫,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深化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瑰宝。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见证。

【八年级说明文】相关文章:

八年级优秀说明文05-23

八年级介绍企鹅说明文01-25

八年级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说明文12-29

白鹭说明文字 白鹭说明文 白鹭的说明文字10-06

说明文01-09

雪梨说明文11-27

海豚说明文12-29

美食说明文12-29

说明文范文12-29

苦难的说明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