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初中>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1-13 16:14:49 初中化学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

  【生活中常见的酸

  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⑵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盛放浓盐酸的试剂敞口放臵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⑶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

  ⑵浓硫酸:

  ①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臵其溶液质量会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

  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⑶稀释浓硫酸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原因是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会使水沸腾,硫酸溶液向四周飞溅伤人。

  ⑷用途: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有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不可干燥氨气)。

  3、酸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通式:金属单质+酸——盐+氢气(臵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通式: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稀盐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稀硫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

  (4)与碱反应

  通式: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5)与某些盐反应:

  通式: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即H+OH==H2O

  3、中和反应的验证实验:

  ①步骤: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可观察到无色酚酞变红,再用滴管

  滴入几滴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的顔色恰好变成无色,说明反应恰好完成;

  ②有关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③问题与反思反思:

  ⑴在氢氧化钠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的目的:判断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⑵如果在实验中,忘记了加入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滴入盐酸后再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氯化氢。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良酸性土壤壤: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水浇灌植物,改良碱性土壤;

  2、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工厂的废水中的硫酸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3、用于医疗:用含碱性的药物中和胃酸:如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和胃酸反应: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氢氧化镁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HCl+Mg(OH)2==MgCl2+2H2O;蚊虫叮咬处有蚁酸,可以涂含碱性物质氨水的药物,减轻痛痒。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PH〈7溶液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显酸性,但不是酸)

  2、测定PH值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注:

  ①不能把PH试纸浸泡在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

  ②若测酸碱度,不能把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滴待测液,以免待测液变稀,溶液的酸碱性减弱;

  ③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不能读出小数部分。

  3、酸碱度的意义:

  ⑴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在一定的PH溶液里才能进行;

  ⑵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一定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⑶正常雨水显酸性,PH大约为5.6,是因为空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的原因;酸雨的PH小于5.6。

  ⑷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值,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如血浆的PH范围7.35—7.45;胃液的PH范围0.9—1.5。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2

  一、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各阶段易错知识点

  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还有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是否是纯净物,判断的依据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5、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6、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8、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9、明明写的是“铅笔”,非说它不是用铅做的。

  铅笔是习惯用的名字,中文名字,与金属铅不搭界。

  10、明明催化剂的“催”字是加快的意思,却说减慢也算。

  催化剂,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但是后来科学进步了,发现减慢反应速率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就把前者叫做正“催化剂”,后者叫做负“催化剂”,通称还是催化剂。例如核反应的时候就需要减慢反应速率,需要负催化剂(重水)。类似地,经济上也不说减慢增速,而叫做负增长;管理上也不叫惩罚,叫做负激励。

  11、明明说是水银,可是偏偏说水银不是银。

  水银是汞元素(Hg)的中文习惯称呼,水一样的银,与银不搭界。

  12、明明铁生锈不发热,非说它产生了热。

  铁生锈,是反应速率非常慢的化学反应,它发热了你也不会感觉到。

  13、明明一种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非说它不一定是碱溶液。

  根据酸碱性的定义:能够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是碱性溶液,而不一定是碱溶液。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钠盐、钾盐、铵盐等,例如醋酸钠、碳酸氢铵等等。

  14、明明是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还说不饱和溶液可能更浓。

  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见教材上的溶解度曲线。以硝酸钾为例,2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大约3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大约23%。而在更高温度、例如50°时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可以达到9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1%。即便不饱和,50°的硝酸钾溶液也可能比20°时候的溶液更浓一些。

  15、明明是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倒在一起,非说不到100毫升。

  两种液体混合,分子之间会互相“填空”,大小搭配,因此体积可以减小。

  16、明明白金更宝贵,还说白金丝毫不含金。

  白金,是铂元素(Pt)的俗称,中文意思是“白色的金子”,像金子,当然不含金。

  17、明明大家都叫“银粉”,非说它不是银做的。

  银粉,是形象的说法,银子一样的粉,是铅粉和铝粉的混合物,与银不搭界。金粉也是如此,是研细的铜粉,同样不含金。

  18、明明纯碱就是碱不应怀疑了,偏说纯碱它是盐。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是生活中的习惯用法。说它是盐,是从化学结构上讲,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是盐,碳酸钠是盐。

  19、明明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又说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构成,这是正确的。但是世界上有114种元素、几百种原子,最大的原子是钫原子(Fr,半径1.53A),最小的分子是氢分子(H2,半径1。15A)。二者的比较示意图如下。

  20、明明KClO3中含氧元素,却说它不是氧化物。

  这是源自于“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当然不属于氧化物了。

  21、明明书上写着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又说硝酸铵也是盐。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正确。但是,铵根离子和钠离子有很多相似之处。结构上,铵根离子和钠离子都是一价的阳离子,都含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化学性质上,钠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很多盐都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因此,常常把铵根离子看成是金属离子。铵盐例如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等都算作是盐。

  22、明明饱和食盐水已经饱和了,却说它还能溶解硝酸钾。

  溶液是否饱和,指的是在特定温度下、针对特定的`溶质,不可再溶解了为饱和溶液。因此,食盐水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硝酸钾,即使食盐和硝酸钾都饱和了,还可以溶解碳酸钠……等等。

  23、明明瓶内只含一种元素,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还是纯净物的概念,只含同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虽然都只含同一种元素,但是含有两种物质,因此不符合纯净物的定义。

  24、明明说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物,可是CO、SiC、碳酸盐等等还算是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一般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反应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含碳的简单分子(CO、CO2、SiC、碳酸盐等等),或者受热不分解,或者不容易燃烧,参加化学反应都很快,副反应很少,所以不像有机物,就算无机物了。

  25、明明5克溶质在95克水中全溶解了,还说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质量分数的定义:是溶质占溶液的百分比。

  如果5克溶质A在95克水中溶解了,而水中原来还有其他溶质,A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小于5%。

  只有在只有A溶质和水存在、溶解后没有气体生成并放出的时候,A的质量分数就是5%。

  二、易错点练习

  (下面的说法都有错,一定要注意,红色部分就是错误的)

  1、氧气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

  2、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3、氮气占空气78%,故100g空气中氮气的质量为78g。

  4、我们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是有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6、红磷或白磷燃烧时生成大量白雾。

  7、催化剂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8、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9、在双氧水分解反应中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10、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因为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11、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原子构成分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13、物质的膨胀现象说明,分子的体积可以变大。

  14、任何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15、n个氧原子可表示为On。

  16、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也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17、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8、所谓硬水就是硬度大的水。

  19、矿泉水是纯净物,长期饮用对人体有益。

  20、某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只显一种化合价。

  21、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2、agA物质跟bgB物质充分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为(a+b)g。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g酒精和8g水互溶之后总质量为16g。

  24、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显的白色烟雾。

  2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6、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可推知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7、可用硫酸溶液清洗附有碳酸钙的玻璃仪器。

  28、Na2CO3、NaHCO3、NH4HCO3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29、任何化学式的书写,正价部分(元素或原子团)一定写前面,负价则放在后头。

  30、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故在H2O2中氧元素也显-2价。

  31、涂改液中含有有毒成分二氯甲烷(CH2Cl2),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

  32、合金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熔合而成的。

  33、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34、任何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35、A溶液的体积为V1L,B溶液的体积为V2L,互溶后体积为(V1+V2)L。

  36、降温之后,任何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37、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38、ag某物质溶于(100-a)g水中,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39、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40、中性溶液的pH=0。

  41、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如氢氧化铜)一定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一定变红色。

  42、复合肥就是多种肥料混和而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43、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

  44、最外层的电子数为8个电子的微粒一定处于稳定结构,且该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45、铁跟盐反应生成铁盐和另外一种金属;它跟酸(盐酸、稀硫酸)起置换反应时也是生成铁盐,同时生成氢气。

  如:2Fe+6HCl=2FeCl3+3H2↑。

  46、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银强,故Zn+2AgCl=ZnCl2+2Ag。

  47、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48、盐一定含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49、酸(碱)液就是酸(碱)性溶液。

  50、复分解反应,就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CuSO4+H2O=CuO↓+H2SO4

  51、干燥氧气可以选择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52、纯碱即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CO3。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3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Fe、Cu、Mg、Al

  单质稀有气体:He、Ne、Ar

  非金属:

  固态非金属:C、S、P

  气态非金属:H2、O2、Cl2、N2

  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2、SO2、SO3

  氧化物

  可溶:K2O、Na2O、BaO、CaO

  碱性氧化物难溶:CuO、Fe2O3、MgO

  其它氧化物:H2O、CO、化合物酸

  无氧酸:HCl、H2S

  含氧酸:H2SO4、HNO3、H2CO3

  可溶碱:NaOH、KOH、Ba(OH)2、Ca(OH)2

  碱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可溶盐:K、Na、NH4、NO3

  SO4(除BaSO4)、Cl(除AgCl)

  盐

  难溶盐:AgCl、BaSO4、CaCO3、BaCO3、

  Ag2CO3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见下图。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

  金属非金属

  碱性酸性

  氧化物氧化物

  碱酸

  盐盐金属+氧气→氧化物1.单质:

  0+2金属1)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Fe→Fe

  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2)非金属+氧气→氧化物

  2.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水→酸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可溶性碱)

  (2)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碱性氧化物+

  (3)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CuSO4→CuSO45H2O

  3.酸: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酸+金属→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

  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酸+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O;酸2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4.碱: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5.盐: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盐+酸→盐+酸

  (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

  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盐

  +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H2O)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单质+单质→化合物

  Mg+O2P+O2

  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C+CO2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CaO+H2OCuSO4+H2O

  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氧化物分解

  H2OH2O2⑵酸分解H2CO3⑶盐分解KClO3

  CaCO3CuSO45H2OCa(HCO3)2

  (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

  ⑴金属+酸→盐+氢气

  (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Fe+HClZn+H2SO4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Fe+CuSO4Cu+AgNO3

  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CuO+H2C+Fe2O3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HClCuO+H2SO4⑵酸+碱→盐+水

  NaOH+H2SO4Fe(OH)3+HCl⑶酸+盐→盐+酸

  (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H2SO4+BaCl2HCl+CaCO3

  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OH)2+Na2CO3NaOH+FeCl3

  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2+K2COBa(NO3)2+Na2SO4

  ※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

  Fe2O3+COCuO+CO

  ⑵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NaOH+CO2Ca(OH)2+CO2

  ⑶有机物+O2→H2O+CO2C2H5OH+O2CH4+O2

  ☆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如:在2Mg+CO2点燃2MgO+C中,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_______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常见的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1-1-2-2-1NH4ClNaOHH2SO4H2CO3HNO3

  铵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

  铵根中N为-3价;硫酸根中S为+6价;

  碳酸根中C为+4价;硝酸根中N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为+5价。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⑴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酸不可用硝酸。⑵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⑴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或↑(CO2或NH3)

  ⑵难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沉淀:

  (白色)

  AgCl难溶于酸BaSO4(白色)难溶性盐CaCO3(白色)BaCO3

  Ag2CO3(白色)

  (白色)Mg(OH)2可溶于酸难溶性碱Cu(OH)(蓝色)2

  Fe(OH)3(红褐色)

  五、物质的鉴别、鉴定(检验)、提纯(除杂)、分离:☆检验物质的试剂:

  被检物质可选用的试剂Ca(OH)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CO2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NH3H+(酸)石蕊试液;Na2CO3-OH石蕊试液;酚酞试液;Cu2+;Fe3+-ClAgNO3+HNOSO42-CO32-Ba2+{BaCl2、Ba(NO3)2、Ba(OH)2}+HNO3Ca2+{Ca(OH)2、CaCl2、Ca(NO3)2};HCl

  ⑴鉴别:

  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

  ③鉴别H2和CH4:、④鉴别Na2CO3和NaCl:

  ⑵鉴定(检验):

  写出检验下列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盐酸:、②Fe2(SO4)3:、

  ⑶除杂:

  除杂过程对所加试剂的要求:①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

  ②使杂质转化为易与主要物质分离(即状态不同)的物质;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写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除去MnO2中的`KCl:②除去NaOH中的Na2CO3:

  ⑷提纯:

  写出提纯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提纯KCl:、、

  ②从MgCl2与CaCl2的混合物中提纯MgCl2:、、、

  ⑸分离:

  写出分离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①分离KCl与MnO2的混合物;②分离BaCl2与NaCl的混合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4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4OH + 3O2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3)还原性:C+2CuO ═ 2Cu+CO2↑(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 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 ═ CaCl2+H2O+CO2↑

  ②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③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④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 ═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 ═ 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 ═ 2CO(吸热反应)

  (3)用途:灭火

  原理:Na2CO3+2HCl ═ 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

  初中化学知识重点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高温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高温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5

  初中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一: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初中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二: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5、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6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1、金属材料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成分备注铁的合金生铁钢含碳量含碳量2%~4.3%0.03%~2%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铜合金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焊锡铅锡合金熔点低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钛镍合金紫铜为纯铜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高温3CO+Fe2O32Fe+3CO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铜:

  CuSO45H2O△====CuSO4+5H2O↑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高温

  CuO+CO====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Cu+H2O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Cu+2AgNO3==Cu(NO3)2+2Ag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CuCl2+2NaOH==Cu(OH)2↓+2NaCl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Fe(Zn)+CuSO4==FeSO4+Cu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铁:

  Fe+2HCl==FeCl2+H2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FeCl2+2NaOH==Fe(OH)2↓+NaCl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Fe(OH)2+2HCl==FeCl2+2H2O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Fe+CuSO4==FeSO4+Cu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Fe+AgNO3==Fe(NO3)2+Ag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Zn+FeCl2==ZnCl2+Fe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银:

  AgNO3+HCl==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AgNO3+NaCl==AgCl↓+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2AgNO3+Na2SO4==Ag2SO4↓+2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7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1、金属材料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

  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合金成分备注铁的合金生铁钢含碳量含碳量2%~4.3%0.03%~2%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铜合金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焊锡铅锡合金熔点低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钛镍合金紫铜为纯铜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高温

  3CO+Fe2O32Fe+3CO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充分燃烧:C+O2=CO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3Fe+2O2=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4P+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CO+O2=2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H2+Cl2=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19.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Zn+H2SO4=ZnSO4+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C+CO2=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2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①2K+2H2O=KOH+H2↑②3Fe+4H2O=Fe3O4+4H2↑

  2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C+H2O=CO+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①SO3+H2O=H2SO4②Na2O+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NH4HCO3=NH3↑+H2O+CO2↑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1.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SO2+2NaOH=Na2SO3+H2O

  32.点燃酒精

  C2H5OH+2O2=2CO2+3H2O

  33.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复分解反应)NaCl+AgNO3=NaNO3+AgCl↓

  34.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H2SO4+Ba(NO3)2=BaSO4↓+2HNO3

  35.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6.碳酸纳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Na2CO3+HCl=NaCl+CO2+H2O现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相关知识点:碳酸钠俗名为纯碱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9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

  (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

  (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

  (8)两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Al2O3 、ZnO)。

  6、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7、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8、酸根离子分为三类:

  (1)含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AlO2- 、MnO4-)。

  (2)含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NO3-)。

  (3)含非金属元素的无氧酸根离子(Cl-)等。

  9、阳离子分类:

  (1)金属阳离子(Na+)和非金属阳离子(H+ 、NH4+)。

  +(2)阳离子分单一价态阳离子(Na)和变价态阳离子(Fe2+ 、Fe3+),单一价态的阳离子和最

  高价态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顺序:Ag+ > Fe3+ > Cu2+ > H+ ;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呈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呈氧化性。

  10、温度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 ; 2Na+O2=Na2O2

  11、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CO2 + NaOH = NaHCO3 CO2+2NaOH =Na2CO3 + H2O

  Na2CO3 +HCl =NaHCO3+NaCl Na2CO3 +2HCl=2NaCl + H2O+CO2↑ NaHCO3+Ca(OH)2=CaCO3+NaOH+H2O 2NaHCO3+Ca(OH)2=CaCO3↓+Na2CO3+ 2H2O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

  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 KAl(SO4)2+2Ba(OH)2=2H2O+2BaSO4↓+KAlO2

  12、物质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2Al+6HCl=2AlCl3+3H2 ↑

  Al2O3 +2NaOH=2NaAlO2+H2O Al2O3 +6HCl=2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NaHCO3+ NaOH= Na2CO3 + H2O NaHCO3+ HCl = NaCl + H2O+CO2↑

  13、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实例: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2FeCl2+Cl2=2FeCl3

  氧化还原反应实例:除去氯化亚铁中的氯化铁:2FeCl3+Fe=3FeCl2

  酸碱性实例: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Na2CO3+CO2+H2O=2NaHCO3

  酸碱性实例: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NaHCO3 +NaOH = Na2CO3 + H2O 2NaHCO3= Na2CO3+CO2 ↑+H2O

  14、酸碱性强弱区别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强碱溶液不再有沉淀:

  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

  离子方程式:Al3+ +4OH- = AlO2- +2H2O

  硫酸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弱碱氨水溶液始终有沉淀:Al2(SO4)3+6NH3·H2O=2Al(OH)3 ↓+3(NH4)2SO4

  离子方程式:Al3+ +3 NH3·H2O =Al(OH)3 ↓+3NH4+

  15、互滴法鉴别无色试剂的实验组: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硫酸铝溶液和强碱,偏酸盐溶液和强酸

  16、Fe2+的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过一会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说明溶液中有Fe2+ 。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S2-、I-;21、与Al3+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OH-;22、与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CO32-、HC;②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AlO2-、[S;③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任何现象的离子:OH-、F-;23、与O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NH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S2- 、I- 。

  21、与Al3+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OH- 。②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F- 。③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CO32- 、HCO3- 、S2- 、AlO2- 。

  22、与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CO32- 、HCO3- 、(S2- 、HS- 、S2O32-)。

  ②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AlO2- 、[SiO32- 、C6H5O-(石炭酸根)]。

  ③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任何现象的离子:OH- 、F- 、ClO- 、(PO43- 、HPO42- 、H2PO4- 、CH3COO- 、HC2O4- 、C2O42-)。

  23、与O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NH4+ 。

  ②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镁以后的离子:Mg2+ 、 Al3+ 、Fe3+ 、Fe2+ 、Cu2+ 、Ag+ 。

  ③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任何现象的离子:H+ 、HCO3- 、(HS- 、HSO3- 、HPO42- 、H2PO4- 、HC2O4-)。

  24、易失电子的物质除了金属外,还含有强还原性的物质:H2S 、K2S 、HI 、KI。

  25、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

  (1)H 。(2)Na、 K 、Rb 、Cs 。(3)Cu 、Ag 、Au 。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2+ 。

  17、Fe3+的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3+ 。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 。

  18、指示剂颜色变化:

  ①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过氧化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紫色石蕊先变蓝后褪色)。

  ②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碳酸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③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碳酸氢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19、氯化铁溶液可以止血,氯化铁溶液可以用来腐蚀电路板,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铝化铁溶液蒸干得到氢氧化铁,灼烧得到氧化铁。

  20、与Fe3+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OH- 。②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SCN- 。③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CO32- 、HCO3- 。

  提高化学成绩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上课要记笔记

  1、化学虽然是理科偏向的学科,但是也是需要初中生动手记笔记的。想要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什么,那么就需要初中生在上化学课之前进行预习,预习时除了要把新的知识都看一遍之外,还要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初中化学虽然在学习上难点不是特别多,但是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知识还是有些杂的,所以小编希望初中生们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可以准备个笔记本,着重的记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同时记笔记也可以防止上课的时候溜号走神。

  二、学生要经常复习化学知识

  1、对于初中生来说,想要学好化学,那么在课后就要认真的进行复习,并且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化学作业,这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成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在复习化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课下复习或者是类似于单元小结的方法,这样才能够牢固的掌握知识。

  2、初中化学的课本中有很多个概念和原理等基础知识,并且要求掌握的内容也很多,如果初中生们不能把这些化学知识点都记忆深刻,那么在做题的时候就会感受到痛苦了。实在记不下来,那么就多看,“见面”的次数多了,初中生在脑海中就有对这种知识的印象了。

  三、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1、化学是需要学生们去主动发现的一门学科,并且初中化学中的很多实验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想要学好初中化学,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去学习。

  2、在学习初中化学的时候,希望初中生们能够多重视化学的实验部分,因为化学的很多定理公式都是通过实验的操作总结出来的,学生们对于实验操作要用到的仪器和步骤等都要熟悉,谨记。

  化学知识记忆方法技巧

  1、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

  对一些化学概念,如元素符号、化学式、某些定义等反复记忆,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记忆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所谓理解,就是对某一问题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质的结构后,还应理解这种结构的意义。这就容易记清该物质的性质,进而记忆该物质的制法与用途。所以,对任何问题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以旧带新记忆

  不要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知识,而应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要联系前面所学化合价的知识来记忆,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4、谐音记忆法

  对有些知识,我们可以用谐音法来加以记忆。例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以编成这样的谐音:一个姓杨的姑娘,买了一个合金的锅盖,拿回家,又美又轻。

  5、歌诀记忆法

  对必须熟记的知识,如能浓缩成歌诀,朗朗上口,则十分好记。如对元素化合价可编成:“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铝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价上有氮磷,铁二三来碳二四,铜汞一二价上寻”。又如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要点可编成:先通氢,后点灯,停止加热再停氢。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二、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0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

  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常见考法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误区提醒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5)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典型例题】

  例析:1、有一不纯的硫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它的含氮量为20%,求该样品中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3、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3:1,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下列各式中能够表示该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A. AB4 B. AB3 C. AB D. A2B

  解析:

  求化学式即求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由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可推知:

  4、49g氯酸钾与多少克高锰酸钾中的含氧量相等?

  解析:

  本题中氧元素质量相等是联系两种物质的中间量,而氧元素质量相等的内涵是氧原子个数相等,由此可找到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法计算,也可根据氧元素在各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列方程求解。

  解法一: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4KClO3——12O——3KMnO4

  4×122.5 3×158

  49g x

  490:474=49g:x x=47.4g

  解法二: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5、3g木炭和5gO2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物全是CO B.产物全是CO2

  C.产物是CO、CO2的混合物 D.木炭过量,产物为CO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1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

  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

  ②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③有水时,水一定是溶剂,其它的为溶质;

  ④不知道量的多少时可以根据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前面的为溶质,后面的为溶剂。】

  3、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4、乳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

  5、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6、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添加溶剂、升高温度、减少溶质

  饱和溶液

  添加溶质、降低温度、减少溶剂

  不饱和溶液

  注:

  ①改变温度时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添加溶质或添加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7、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①溶解的过程:a、扩散吸热;b、水合放热;两个过程共同决定溶解时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③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溶解度的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为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A①t3℃时A的溶解度为Sg;

  S②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N③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B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④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P⑤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C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0t1t2t3T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2

  同学们对于原子团的知识还熟悉吗?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

  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 CO32- NO3- OH- MnO4- MnO42- ClO3- PO43- HCO3- NH4+

  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

  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通过上面我们回顾的知识点,同学们看看自己有哪些还没有掌握好,在经过我们的总结之后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很好的掌握。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上面对化学中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3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Fe、Cu、Mg、Al

  单质稀有气体:He、Ne、Ar固态非金属:C、S、P

  非金属气态非金属:H、O、Cl、N

  2222

  纯净物酸性氧化物:CO2、SO2、SO3

  可溶:K2O、Na2O、BaO、CaO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难溶:CuO、Fe2O3、MgO

  其它氧化物:H2O、CO、Fe3O4无氧酸:HCl、H2S化合物酸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物质

  可溶碱:NaOH、KOH、Ba(OH)2、Ca(OH)2

  碱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2-盐可溶盐:K、Na、NH4、NO3、SO4(除BaSO4)、Cl(除AgCl)难溶盐:AgCl、BaSO4、CaCO3、BaCO3、Ag2CO3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见下图。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

  1.单质:

  (1)金属:氧气→氧化物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0+2

  Fe→Fe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2)非金属+氧气→氧化物2.氧化物:金属非金属1)酸性氧化物:

  水→酸酸性氧化物+

  碱→盐+水(可溶性碱)碱性酸性

  氧化物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3)水:碱酸酸性氧化物→酸

  水+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CuSO5HO

  442盐盐3.酸: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酸+碱性氧化物→盐+水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4.碱: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5.盐: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盐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1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单质+单质→化合物Mg+O2P+O2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C+CO2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CaO+H2OCuSO4+H2O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氧化物分解H2OHgO⑵酸分解H2CO3

  ⑶盐分解KMnO4KClO3CaCO3CuSO45H2OCu2(OH)2CO3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

  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Fe+HClAl+H2SO4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Fe+CuSO4Cu+AgNO3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

  CuO+H2C+Fe2O3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HClCuO+H2SO4⑵酸+碱→盐+水

  NaOH+H2SO4Fe(OH)3+HCl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H2SO4+BaCl2HCl+CaCO3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Ca(OH)2+Na2CO3NaOH+FeCl3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2+K2CO3Ba(NO3)2+Na2SO4※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Fe2O3+CO⑵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NaOH+CO2

  ⑶有机物+O2→H2O+CO2C2H5OH+O2

  ☆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如:在2Mg+CO2点燃2MgO+C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被氧化,

  被还原。

  ☆常见的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1-1-2-2-1

  NHClNaOHHSOHCOHNO242334

  铵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

  铵根中N为-3价;硫酸根中S为+6价;碳酸根中C为+4价;硝酸根中N为+5价。

  2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⑴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酸不可用硝酸。

  ⑵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⑴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或↑(CO2或NH3)⑵难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沉淀:

  (白色)AgCl

  难溶于酸BaSO4(白色)

  难溶性盐CaCO3(白色)BaCO3

  (白色)

  Ag2CO3

  可溶于酸(白色)

  Mg(OH)2

  难溶性碱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五、物质的鉴别、鉴定(检验)、提纯(除杂)、分离:☆检验物质的试剂:被检物质或离子可选用的试剂CO2Ca(OH)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H+石蕊试液;Na2CO3-OH石蕊试液;酚酞试液;Cu2+;Fe3+-AgNO3+HNO3Cl-SO42Ba2+{BaCl2、Ba(NO3)2、Ba(OH)2}+HNO3-CO32Ca2+{Ca(OH)2、CaCl2、Ca(NO3)2};HCl⑴鉴别:鉴别是将不同的物质按其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而加以辨别的'过程。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鉴别Na2CO3和CaCO3:②鉴别Na2SO4和NaCl:③鉴别H2和CH4:、④鉴别Na2CO3和NaCl:⑵鉴定(检验):检验是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某种物质确定出来的过程。写出检验下列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盐酸:、②Fe2(SO4)3:、⑶除杂:除杂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的过程。

  ①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

  除杂过程对所加试剂的要求:②使杂质转化为易与主要物质分离(即状态不同)的物质;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写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除去MnO2中的KCl:②除去NaOH中的Na2CO3:⑷提纯:提纯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并得到某纯净物的过程。写出提纯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提纯KCl:、、

  ②从MgCl2与CaCl2的混合物中提纯MgCl2:、、、⑸分离: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开从而得到各纯净物的过程。写出分离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3

  ①分离KCl与MnO2的混合物;②分离BaCl2与NaCl的混合物。六、气体的干燥:

  ①酸性干燥剂:浓硫酸、P2O5

  ⑴干燥剂②碱性干燥剂:固体CaO、固体NaOH

  ③中性干燥剂:无水CuSO4

  ①酸性气体:CO2、SO2、H2S、HCl

  ⑵气体②碱性气体:NH3③中性气体:H2、O2、CH4、CO

  注意:酸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酸性气体。

  七、其他:

  1.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水银、汞、Hg

  ⑵金刚石、石墨、C;硫磺、S;红磷、白磷、P⑶干冰、固体CO2

  ⑷生石灰、氧化钙、CaO;氨气、NH3(碱性气体)⑸盐酸、氢氯酸、HCl;氢硫酸、H2S;亚硫酸、H2SO3

  ⑹熟石灰、消石灰、Ca(OH)2;苛性钠、烧碱、火碱、NaOH;氨水、NH3H2O(碱)⑺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铜绿、Cu2(OH)2CO3⑻甲烷、CH4;甲醇、CH3OH;酒精、乙醇、C2H5OH;醋酸、乙酸、(冰醋酸)CH3COOH

  2.常见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煤:C;石油:C、H、O元素天然气:CH4

  水煤气:H2、CO石灰石、大理石:CaCO3石灰水、石灰乳、石灰浆:Ca(OH)2

  3.常见物质的颜色:

  △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银白色:镁、铝、锌、铁、汞(液态)

  △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蓝色晶体:CuSO45H2O△KMnO4为紫黑色△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CuCl2溶液为蓝绿色);

  2+

  △含Fe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溶于水放热的物质:CaO、NaOH固体、浓H2SO4

  6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SO2、HCl(均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物质:CO、CH3OH、NaNO2、Cu2+(如CuSO4)、Ba2+(如BaCl2)

  8氮肥的含氮量:

  NH4HCO317.7%;(NH4)2SO421.2%;NH4Cl26.2%;NH4NO335%;尿素CO(NH2)246.7%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4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5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2、托盘天平: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横梁、底座。精确到0.1g

  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

  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

  ⑤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

  ⑥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砝码,不能混用。

  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

  (1)观察它的量程。若待测物的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2)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

  补:常见试管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可见度高等优点,因此试管常用作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出

  (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否则都能引起试管炸裂

  (3)加热液体时管口要对着斜上方无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溅出伤人,为增大受热面积,应使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

  (4)加热固体时,要使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5、烧杯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是:

  (1)做常温下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积的2/3。

  (2)做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器的1/2

  6、蒸发皿是瓷质的受热容器,常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也可用于干燥固体。可以直接用火焰加热,但不能骤冷,以防炸裂。灼热的蒸发皿必须用坩埚钳夹持,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必须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7、试管架是放置试管和控干试管的专用支架仪器,有木质和铝制之分。洗净待用的试管应口朝下插入试管架的孔眼内(或套在立木上),既便于控干试管,也防止试管内落入灰尘。热的试管不能直接放在试管架上,以免灼焦木质或造成试管炸裂。

  8、试管夹由木材或竹板、钢丝弹簧以及内衬绒布制成,主要用于夹持短时间加热的试管。使用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以免沾污试管口或使杂质落入试管内;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防止试管脱落;手持夹有试管的试管夹时,要用手拿住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使用时应注意防止烧损或锈蚀。

  常用的试剂瓶:细口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带磨口的玻璃塞)、广口瓶(均为无色,带有配套的磨口玻璃塞)、滴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有配套的胶头滴管)、固体药品瓶(均为棕色,内有软塑塞,外有螺口硬塑盖)等。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均保存在棕色瓶内;其他药品均需密封保存,但强碱固体应选择塑料盖或橡胶塞的`试剂瓶,强碱溶液多现用现配,一般不长期保存。

  9、漏斗种类很多,可分为三角漏斗(短颈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安全漏斗、吸滤漏斗等。通常人们所说的漏斗就是指三角漏斗,三角漏斗由于漏斗颈比较短。三角漏斗的主要用途有两方面:一是向细口容器内加注液体(如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用二氧化碳熄灭烧杯内不同高度的蜡烛火焰,可通过漏斗向烧杯内侧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二是与滤纸配合用于过滤。

  10、表面皿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其外形与手表的玻璃相似,故也称表玻璃其主要用途是:①盛装少量固体或液体样品以供观察; ②用它覆盖烧杯、广口瓶之类的容器,可防止液体损失。

  11、石棉网是一个四寸见方的铁丝网(起骨架支撑作用),当中涂以直径为二寸半的圆形石棉心。石棉具有耐高温、热的不良导体的特点,所以石棉网可以直接受热,常用于烧杯等受热时垫隔在火焰与玻璃容器之间,以使玻璃容器均匀受热;也常用于承接炽热的固体生成物,或将灼热的蒸发皿等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12、镊子和坩埚钳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夹持器具,坩埚钳主要用于夹持高温物体(如移走灼热的坩埚和蒸发皿等),或夹持某些固体在气体中进行燃烧实验(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镊子一般用于取用不太大的块状固体药品。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用洁净的滤纸将它们擦拭干净,防止污染试剂,也防止被锈蚀。放置时,要使夹持物体或药品的尖部朝上,以免下次使用时污染试剂。

  13、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等操作,不管用于何处,都要注意随时清洗,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破容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3-20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2-13

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总结12-13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06-12

初中化学知识点03-19

初中化学知识点11-03

初中化学知识点11-15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01-08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