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数学好的人却往往能在很多事情处理上思路清晰,逻辑连贯,主观能动上更胜人一筹。小编准备了高二年级数学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二.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
P(AB)=P(A)+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1;
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
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P(A)+P(B)=1,于是有P(A)=1
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
(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
(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
(1)事件A发生B不发生;
(2)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三.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
四.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基本概念:(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
(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高二年级数学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1-12
高中数学导数知识点总结05-09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04-07
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04-25
高中数学统计知识点总结10-21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1-18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11-22
文科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04-25
高中数学学考知识点总结04-25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