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

时间:2024-04-03 18:16:42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所学知识,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1、计算练习

  2/7×4/5÷1/2

  5/9×6/15÷4/9

  (1+1/15)×10

  98÷(1/15÷2/7)

  二、练习五.2

  本题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1、练习五、3

  本题难点是长方形的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求出长方形的宽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独立解决。

  2、练习五、4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鼓励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反馈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求出长方形的宽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独立解决。

  通过练习

  巩固混算的计算法则。

  通过练习,复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通过教师的引导,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3列出算式:45-45×3/5

  或:45×(1-3/5)

  3、练习五、5

  ○1说一说本题:题意

  ○2说一说你调查和收集到的一些资料

  ○3通过计算,感到环保的'重要性。

  4、练习五、6

  ○1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2找到数量关系,等量关系

  ○3独立进行解答

  ○4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8、9、10题。

  集体订正

  找出题目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掌握分析题意的方法,找出解题方法,学习解题方法,并且利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教材P77~78例3、例4及练习十七第1、4、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解答形如a(x ±b)=c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以及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含有小括号的方程并解答。

  教学难点:用方程解答类似两积之和或差的逆向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准备: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习题。

  (1)舞蹈组有男生x 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女生有( )人,男、女生共有( )人。

  (2)城郊中学图书馆有科技书m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1.8倍,那么,m+1.8m表示( ),1.8m-m表示( )。

  2.教师:像上题中m+1.8m,1.8m-m如果在方程中出现,该怎样解这样的方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这样的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思考,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

  得出: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2.把这一题改一改,出示教材第77页例3:让学生观察与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小组内交流,汇报:梨和苹果都是2kg,梨每千克2.80元总钱数是已知的,求苹果的单价。

  小结:两题的'数量关系没变,只是已知数和未各数交换了位置。

  思考:你能列方程来解答吗?学生尝试用方程解答,汇报。

  并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题步骤:

  解:设苹果每千克x 元。

  2x +2.8×2=10.4

  x =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3.问:除了这样列方程之外,还可以怎么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并让学生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8+x )×2=10.4

  (2.8+x )×2÷2=10.4÷2

  2.8+x =5.2

  2.8+x -2.8=5.2-2.8

  x =2.4

  解题时引导学生说出把小括号内的“2.8+x “看作一个整体。

  4.出示教材第78页例4。

  让学生观察信息,信息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条件: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问题: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尝试写出等量关系式: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思考:这里有两个未知数,该怎样设未知数呢?

  小组内交流,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设海洋面积为x,也有可能会设陆地面积为x 。

  根据”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是把陆地面积作为标准量,设为x比较方便,因此海洋面积就是2.4x 。

  5.让学生自主列方程解决,教师根据回答板书过程:

  解:设陆地面积为x 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 亿平方千米。

  x +2.4x =5.1

  (1+2.4)x =5.1

  3.4x =5.1

  3.4x ÷3.4=5.1÷3.4

  x =l.5

  解方程过程中,提问学生:(1+2.4)x =5.1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

  6.求出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可以怎么求?

  学生思考,回答:

  可能会用”总面积-陆地面积“来计算,即5.1-1.5=3.6(亿平方千米)也可能会用”陆地面积×3“来计算,即2. 4x -2.4×1.5=3.6,这两种方法都要予以肯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让学生先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再列等量关系式,最后列方程解答问题。

  2.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根据信息先思考谁是标准量,要把谁设为x ,另一个量如何表示,再列方程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在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中,先找到比较标准的量并设标准量为x ,再列出等量关系式,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作业: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1、4、8、9题。

  板书设计:

  解:设苹果每千克x 元。 解:设陆地面积为x 亿平方千米。那么

  2x +2.8×2=10.4 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 亿平方千米。

  2x +5.6=10.4 x +2.4x =5.1

  2x +5.6-5.6 =10.4-5.6 (1+2.4)x =5.1

  2x =4.8 3.4x =5.1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3.4x ÷3.4=5.1÷3.4

  x =1.5

  海洋面积:5.1-1.5=3.6(亿平方千米)

  或2.4x -2.4×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整理,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如何分析等量关系。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找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关键句所叙述的等量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引入:前面我们复习了方程的意义和根据等式关系解方程,现在我们继续来复习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1.自主分析,解决范例。

  出示教材第101页的第10题:

  “银虎”牌西装每套价格是800元,裤子的价格相当于上衣的3/5。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1)出示自主探究提纲:

  ①你怎样理解这个“各”字?

  ②题目中的关键句有两句,你认为这两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③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

  ④方程怎样列?

  (2)互动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交流,说说探究题纲的研究内容。

  预设:其中的第②个研究内容,小结一下:第二个关键句是用来解设未知数

  的,第一个关键句是用来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的。

  (3)展示小组解决问题方案,并要求学生说出列方程的数量关系。

  (4)学生自主尝试解方程,并口头检验方程的解。

  2.共同整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并板书:

  ①审题,设未知数X;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答句。

  (2)追问:其中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第2步,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根据你的做题经验,你有什么好办法找到等量关系?

  学生汇报后小结:找关键句子进而分析等量关系。

  3.依据关键句子分析等量关系。

  导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水果店也有我们学过的数学问题。请看这些水果多新鲜呀!小玲的妈妈买了三种水果,它们的价钱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妈妈给出的信息,同桌说一说它们的等量关系。

  (1)出示关键句子,说等量关系。

  ①买来4千克苹果和2千克的橙子共用34元。

  ②2千克的橙子比4千克苹果便宜6元。

  ③买苹果和桃子各1千克共用1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④1千克的桃子比苹果贵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⑤买橙子的价钱比苹果的3倍多5元。

  ⑥3千克的'桃子比6千克的香蕉贵9元

  (2)小结: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这些关系,很快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很快写出数量关系,并列方程不解答。

  1.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19.2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妈妈和小东年龄相差26岁,妈妈的年龄是小东的3倍,小东和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3.王师傅要生产195个零件,已经生产了3天,还剩15个没生产。王师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4.海龟能活180年,比大象存活的年数的2倍还多20年,大象能活多少年?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做第101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启发思考:用方程解决问题,比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有什么优点?

  小结:用方程解决问题,能使较复杂的思考过程变得简单。

  2.做第5题。

  先让学生说说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要在关注方程法的同时,用算术法加以对比,使学生看出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时,思考过程是顺向的。

  3.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学生是如何确定这道题的单位“1”的。

  4.做第11题。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要根据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小红和小阳同时从学校背向而行,30分钟后,两人相距3960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小阳每分钟走多少米?

  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63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4个,7小时后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先让学生设想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在哪个方面表现最棒?

  小结:我们在做题时要根据题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关键句子所表示的意思,找准等量关系,从而准确的列出方程解答。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设未知数X;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答句。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4

  教学内容:教材P7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5、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 7×0.08 1.87×O 4×0.25

  0.24×2 1.4×0.3 0.12×6 1.6×5 60×0.5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出示例题5的主题图。

  (1)请用不同符号画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说说“1.3倍”的含义(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3)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问题4:怎么判断计算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呢?

  (1)可以()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2)还可以用()这个工具来验算。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

  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对与否。

  ③观察法: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

  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小结: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为什么?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0.47×0.32 47×1.2

  2、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2.6×1.8=2.708()

  3、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最后集体订正。

  4、练习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小结。

  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

  例5 56×1.3=72.8(千米/时)

  5 6

  × 1. 3

  1 6 8

  5 6

  7 2. 8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5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练习二8~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来说一说,等式有怎样的性质?指名口答。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

  二、练习二第8题

  1、指名读题

  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3、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小组内交流)

  4、我们在解答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也就是将算出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三、练习二第9题

  1、指名读题

  2、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

  3、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4、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5、集体核对。

  四、练习二第10、11题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题目的数量。

  2、生独立解决,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做法,并通过板演在全班讨论。

  3、集体核对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2题

  教学后记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13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

  3、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反思

  1、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组内逐一交流这3个问题,有组长组织。

  4、全班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选3题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帮有错的学生订正。

  2、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这4题的.方程和解题过程,没有意见的就通过。

  全班交流:(1)交流有困惑的地方。(2)交流有不同意见的题目。

  4X=101.6X=5.6

  X+7=17X+110=250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教学后记: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7

  教学内容:

  教材P73例1及练习十六第1、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掌握bx -a等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借助直观图自主探究,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观察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设未知数,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并会解方程。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解下列方程:x +5.7=10 x -3.4=7.61 4x =0.56 x ÷4=2.7

  2.分析数量关系:

  (1)我们班男生比女生多8人。

  (2)实际用煤比计划节约5吨。

  (3)实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 m。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实际问题与方程)

  二、探究新知

  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73页例1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吗?生:经常锻炼。

  师:你们平时都喜欢做哪些运动呢?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的运动还真不少!同学们平时都应该多运动,增强体质。在学校办运动会时,希望同学们也能积极参加。好吗?生:好!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73页例1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回答。

  生:小明正在参加学校的跳远比赛,并且破学校的纪录了。

  师:那小明的成绩是多少呢?

  生:小明的成绩为4.2lm,超过了学校的原纪录0.06m。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告诉我学校的原跳远纪录是多少吗?

  生6:用小明的跳远成绩减去小明的`成绩比学校原跳远纪录多的成绩,得到的结果就是学校原跳远纪录。

  师:怎么列式呢?生6:4.21-0.06=4.15(m),所以学校原跳远纪录是4.15m。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也可以用方程来求解。由于原纪录是未知数,可以把它设为x m,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师:你能写出具体解题过程吗?

  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得x +0.06=4.21

  x +0.06-0.06=4.21-0.06

  x =4.15

  所以学校原跳远纪录是4.15m。

  答:学校的原跳远纪录是4.15m。

  师:很好!但是这位同学忘了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同学能说说该如何检验吗?

  生:把x =4.15代人方程,得

  方程的左边=x +0.06

  =4.15+0.06

  =4.21

  =方程的右边,所以求解结果正确。

  师:这位同学检验的过程是正确的。同学们以后在解方程时,一定不要忘了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

  师:你从题中能知道哪些信息?有哪些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答。

  用方程解决问题,两人一小组交流方法。评讲后要特别提醒学生别忘了检验。

  解答过程:今年的身高=去年的身高+长高的部分解:略

  2.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

  请学生观察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所给条件的单位不统一,要化成统一的单位。

  小组讨论怎样找到相等的关系。指名汇报并板书:

  每分钟滴的水×30=半小时滴的水

  请学生思考应该把哪个条件设为x ,怎样列方程。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并板书:解:略

  请学生讨论为什么方程30x ÷30=1800÷30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30仍然相等呢。你怎样判断x =60就是方程的解呢?

  引导学生进行检验,指导检验的格式。

  3.教材第75页第1、3、4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用方程解决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式假设未知数为x ,然后再列方程解应用题。)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8

  教学内容:

  教材P74例2及练习十六第5、6、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如ax ±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忆旧引新

  1、看图列方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不用求解。

  (1)公鸡x 只,母鸡30只,比公鸡只数少6只。

  (2)公鸡x 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二、互动新授

  1、出示足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其实,足球里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请观察老师手中的足球,你发现白皮和黑皮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吗?

  师:除了形状,白皮、黑皮的块数也不相同哦,有几位男生正在探究这个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2。出示教材第74页例2情境图。

  观察图,并说说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知道的信息: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的,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解决的问题: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追问:你能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吗?

  交流汇报,并根据回答选择板书: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等量关系式,说一说这个等量关系式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

  已知条件:白色皮共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未知条件:黑色皮有多少块?

  3、引导学生利用例1的经验,自主列方程解答: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解:设共有x 块黑色皮。

  2x —4=20

  2x —4+4=20+4

  2x =24

  2x ÷2=24÷2

  x =12

  4、追问:在解方程时,先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把2x 看成一个整体。)

  5、检验。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稍复杂的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主要有哪些步骤吗?其中哪一个步骤是最关键的?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①弄清题意,设未知量为x 。 设

  ②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 找▲(关键)

  ③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列

  ④解方程。 解

  ⑤检验答案是不是方程的解。 验

  三、巩固拓展

  1、根据方程列出等量关系式。

  粮店运来72吨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多12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根据( ),列方程:3x +12=72

  根据( ),列方程:72—3x =12

  2、先说说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千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千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什么类型的题目适合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解答?

  3、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作业:教材第75~76页第5、6、9题。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如果我想在第一排选座位相邻的四人小组,可以怎样选?有多少种选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

  如果在第2排选呢?又可以怎样选?有多少种选法?

  2、这中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二、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谈话:(出示下表)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红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2345678910

  提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上的数表想一想,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框试着框一框。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一共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

  相机引导:这样列表排一排,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2)用方框框9次,得到9个不同的和。

  引导: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

  结合学生的演示,强调:从哪里开始框起?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一共平移多少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第一种要算出每个具体的和,第2种方法只要考虑把长方形平移多少次就行了。)学生在平时常常遇到类似的四人小组搭配问题,借助这一问题,初步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孕伏铺垫。

  三、再次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规律

  如果每次框出三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找到答案吗?拿出能框3个数的长方形框自己试一试。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框的?(强调按顺序平移)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

  提问: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组织学生交流结果。

  操作要求:刚才我们用方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你能联系每次平移的过程和得到的结果,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每次框几个数平移的次数得到几个不同的和观察表格,自己想一想,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可能得到: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相加正好是10;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每次框出的数越多,平移的次数与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越少;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增加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就减少1......

  追问:利用大家发现的规律想一想,如果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是几?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四、尝试用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1.完成”试一试“。

  提问:(出示题目)如果把表中的数增加到15,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说说每次框出2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吗?每次框出3个数或4个数呢?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部分学生感到有困难,也可以让他们边操作边思考)

  2.完成”练一练“。

  提问:(出示花边)这是小红设计的一条花边。每次给相邻的两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交流。

  提问:如果给紧连的3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每次盖5个方格呢?鼓励学生简捷地推算出答案。

  五、课堂小结,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提问:这节课我们探索了什么规律?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规律的?

  2.做练习十的第1题。今天我们探索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应用。(出示练习十的第1题)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吗?

  提示学生将每3张连号的票画一画,找到答案。

  3.做练习十的第2题。(出示练习十的第2题)提示:可以根据题意先画图,再思考。学生解答后,再组织交流思考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揭题:明确复习内容和要求。

  这一节课,复习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通过、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同学们的运用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

  1、出示选择题。

  4又2/15减去1又3/10的差,加上2又1/3的和是多少?

  算式:①4又2/15-1又3/10+2又1/3

  ②4又2/15-(1又3/10+2又2/3)

  (1)让学生自己轻声读题思考后选择答案(用手势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如果选择算式②,那么文字叙述题该怎么改?有困难,可以同捉商量,然后交流说理。(注意指导如何读文字题)

  2、练习:第162页第23题(2)(3)(4)。

  三、复习分数加减应用题

  1、提供材料:

  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2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15。

  (1)让学生思考,根据上述信息你可以了解到什么?

  反馈、整理成:

  A、两天共修了不得全长的几分之几?

  B、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C、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D、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修?

  (2)应用练习,第162页第25、2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和分数加减应用题。分别说说你的体会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文字叙述题必须懂题意。应用题要善于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备 注

  五、讨论思考题

  1、求10/100+10/101+10/102+......10/110的整数部分。

  在解决求整数部分的问题时,不需要求准确数,可采用估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把它方法和缩小,求出这个数的范围,再确定它的'整数部分。

  先假设是11个10/100相加,是10/100+10/100+......+10/100=1又1/10。(放大)

  再假设是11个10/100相加,是10/110+10/110+......+10/110=1。(缩小)

  现在你能确定这个算式的和在哪个范围了吗?它的整数部分是几?

  2、口袋里有红、绿两个同样大的立方体,黄、蓝两个同样大的球,摸出一个立方体和一个球,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先想一想,再试一试。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多少种?

  3、如果在上面的口袋里再放入一个与前面同样大的白色球,摸出一个立方体和一个球,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先摸摸看,再听听同学有没有与你不同的结果。写出所以可能的结果,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

  六、作业

  1、总复习第27、28题。

  2、《作业本》

  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强,有好多学生对比多比少这类题目还分析不清,对思考题的理解更差,在复习中对这方面的内容要加强练习和讲解。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11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呈现:速度×时间=路程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5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

  2、创设“送材料”的情境。

  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因为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相遇的地点离遗址公园近一些,估计相遇地点在离村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第三个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与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相遇时两辆车行的全部路程是多少,分别是什么车行驶的”,从而分析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的数量关系。、

  三、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第3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第5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中的数学信息,可以设牛的体重为x千克,大象的体重就是10x千克,再根据“大象比牛重4500千克”的数量关系了出方程并求出解。

  板书设计:

  相遇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经过0.5时两车相遇。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例8、P10练一练,P11-12练习二第6~8题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 使学生学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

  3. 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4.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

  教学难点:

  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找出下列关键句中的数量关系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

  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多35个

  鸽子的只数相当于麻雀的5倍多9只

  语文书的4倍少10本正好是数学书的本数

  2. 应用等式的性质说说解方程的过程

  4x = 56 x+15 = 30 x÷9 = 23

  x - 98 = 100 5 x – 6 = 9

  你觉得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办法解方程?

  二、新授教学

  1. 学习例8

  师出示题目,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生自由说再指名校对)你有什么解题方法?

  列方程解答的步骤是怎样的?(先找出数量关系,再设未知量为x,列出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你们想自己先试试看吗?(生尝试练习,两生板演后反馈)

  解:设小雁塔的高度为x米。

  2x-22=64(数量关系: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大雁塔的高度)

  2x-22+22=64+22(等式的性质)

  2x =86

  x=86÷2

  x=43

  这样就做完了吗?(还要检验)

  如何检验?(先自己检验一下,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检验)

  注意:要将x的值代入题目中检验才比较准确。

  答:小雁塔高43米。

  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有没有其它想法?(为什么不利用等式的性质先将左右两边都÷2,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同学们理解这里将2x看作一个整体的未知数来解。先求出2x的值是多少,再求出x的.值是多少,要两步解。

  揭题:两步解的方程

  3.从读题后找出数量关系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你觉得哪里很关键,哪里还有些困难?

  三、专项练习

  1.根据关键句说说数量关系

  杭州湾大桥比香港青马大桥的16倍还多0.8千米

  梨树比桃树的3倍多15棵

  放养的鳊鱼比鲫鱼的4倍少80尾

  猎豹比猫最快时速的2倍还多20千米

  故宫比天安门广场的2倍少8公顷

  一个驼鸟蛋长比一只蜂鸟体长的3倍还多1厘米

  2.练习二第6题

  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3.练习二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练习二第8题

  生独立完成,两生板演后校对。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在脑子里回忆一下解两步方程的过程,再同桌互相交流解题的注意点。

  五、作业

  补充习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实际问题》】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04-03

实际问题的练习教案06-15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反思03-27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03-04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11-19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03-06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03-06

《不等式与实际问题》教学反思04-22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03-31

五年级数学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