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歌曲《男儿当自强》其节奏铿锵高昂,歌词豪迈激进。歌曲的开头乐器主音是大鼓,凸现了歌曲的气势。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激励我们人人都要自强不息。
这首歌曲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极具气势,配以武术的动作进行表演,更会给人们带来力度与气势的震撼。
为了更好的表现歌曲强悍有力的气势,我在动作设计上作了调整,保留了原教材中的马步、弓步,丰富了出拳、格挡等力度较强的动作,这样更易于幼儿表现歌曲的特点,并从中体验成功与自信。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大胆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在展示中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感受成功与自信。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物质准备:课件、图示
四、活动过程:
1、听音乐,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1)出示成龙图片,引出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音乐特点提问:他是谁?他哪方面最厉害?
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
听,这是什么声音?鼓声加到歌曲里,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2)介绍歌曲名称《男儿当自强》,理解"自强"的.含义。
(3)听音乐,运用动作自由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提问:用什么动作能把歌曲的有力、有气势表现出来?
小结:中国武术很厉害,动作也很有力,用武术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2、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1)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表现,梳理主要动作(马步、弓箭步、掌、拳)。
(2)出示图示,幼儿探究武术动作。
① 出示部分图示,引导幼儿讨论看图方法(重点分析结束句亮相图片)。
② 配音乐,幼儿自主探究动作,教师有效指导。(渗透听音乐节奏变换动作)(3)幼儿听音乐看图展示,要求幼儿记住动作顺序,尽量做得连贯。
(重点练习:马步、隔挡、结束句的亮相动作)3、引导幼儿用方阵舞展示,体验方阵舞的有力和气势(1)看阅兵、春晚视频,了解方阵,感受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有气势。
(2)幼儿尝试方阵舞展示。
第一遍:幼儿用方阵队形展示,用连续出拳的方式增加气势。
第二遍:鼓励幼儿表演时,加上喊号子,进一步增强力度和气势。
第三遍:老师参与领舞,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信与成功。
4、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自信、自强的孩子。
教学反思:
《男儿当自强》由两个乐段组成,乐句之间变化强烈,但却有很强的对称,对应感,在给人强烈的动感之时又给人一种稳定感,第二乐段比较简单,前半段节奏短促,后半段节奏放宽,表现了强大的气势。孩子们对里面的动作很感兴趣,接着我让孩子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模仿武打,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一翻热身运动之后,我投放音乐,通过视频欣赏,让学生熟悉《男儿当自强》这首歌。 先让学生聆听录音轻声哼唱,再让学生跟着录音歌唱,并在XX处用“哈嗨”来表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其次,我让学生复听,通过朗读歌词,理解歌曲表现的主题,理解男儿当自强的意思,鼓励男生要自强,自力,要出人头地。
在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后,我用巴乌为同学们伴奏,学生们倍感新奇,唱的特别认真且有激情,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伴奏之美,通过巴乌,人声伴奏及学生的演唱,三者合一,融为一体,效果好。
学生在熟悉理解理解《男儿当自强》歌曲后,我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动作将歌曲表现出来。在设计武术过程中,考虑到武术的复杂性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发展实际水平,只选择马步出拳的格式进行了表演,降低了动作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过程学生用肢体表现音乐内涵,利用武打动作、学生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动作图式,达到自我表现的快乐,达到了愉快教学的目的。
最后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快乐地学习武打动作,并将整首歌曲表现的很出色,提高了音乐课堂的实效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二等分。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分别在两块黑板上布置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及它们的大盘子。
2、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彩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饮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
4、人手一套工具:两个小盘子、两个小量杯、纸条、线、尺、餐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熊宝宝,另外一个是小熊
贝贝,这一天熊妈妈买了一些各种口味的饼干,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吵着要吃到每种口味的饼干,这可难住了熊妈妈,怎么办呢?
二、第一次尝试:二等分长方形
1、请幼儿尝试将长方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长方形的饼干
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好吗?
2、幼儿尝试操作,将长方形二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
的操作,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
3、尝试操作后提问
(1)师: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
怎么知道分出来的两份是一样大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原来长方形的饼干和现在分出来的一份饼干,谁大谁小?
(2)小结:像这样把一件东西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
做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4、师:现在我们把二等分后的饼干分别送给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吧!(幼儿把分好的饼干分别放进宝宝和贝贝的大盘子)
三、第二次尝试:二等分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1、熊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各种形状的饼干要分给宝宝和
贝贝,你们愿意再来帮熊妈妈分一分吗?记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宝宝和贝贝会不高兴的。
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进行二等分操作
3、幼儿将各种形状二等分后,贴到宝宝和贝贝的盘中。
四、第三次尝试:实物二等分
1、师:为了感谢小朋友,熊妈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
的东西,有、面包、豆腐干、花生、糖果、饮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呢?
2、师带领幼儿集体观察、交流:你分的是什么?使用什
么方法来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对吗?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
五、师:现在让我们拿着自己二等分后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在我园“园本教研”中,我有幸参加了“一课多研”活动,我把大班的“二等分”这一活动经过了“设计-教学-再设计-再教学”,其中自己也经历了不断的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教师设计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
1、紧扣活动目标,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操作材料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在第一次设计的二等分图形材料,请幼儿帮忙分窗纸,通过这样的操作,幼儿能将材料分成两份,但目的性很不强,对于相等的两份概念不清,整体与部分也难搞懂,贴的窗花较为凌乱,所以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要从目标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到每一种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如在第三次设计的方案中,把图形材料设计成饼干及设置的给熊哥俩分饼干的情境,幼儿把二等分的概念深入理解后,把饼干整整齐齐的分别置于两个盘中。
2、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操作材料的难易度应适中,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又不能使幼儿觉得太难,失去操作兴趣。
在活动中,提供的材料难度应层层递进,由简到难,在“二等分”这一活动中由让幼儿尝试多种方法二等分一个图形——用多种方法二等分其他图形——二等分不同实物。由于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应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最近发展区”出发,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操作材料,逐步达到目标。
3、要多样化
操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独立思考,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的实物,准备了颗粒状态的、液体状态的、固体形态的,这些材料难易程度不同,供不同幼儿选择,幼儿也可选择不同的材料。
另外,数学知识存在一定联系,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我提供幼儿的测量工具,以激发幼儿回忆先前的学习经验,调动幼儿的操作经验,促进了学习能力的迁移。
小百科:等分就是等量划分。另“等分”就是将一个物体或数量等分几份的一种解题方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三拍子的优美,能听出乐曲的段落。
2、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孔雀头饰15个,葫芦丝一个,图谱, 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美丽的傣族是小孔雀的家,它们最爱美,常常到小河边梳妆打扮。一天,一群美丽的小孔雀趁着月光,漫步在小河边的凤尾竹下,它们互相整理着羽毛,微风吹过,凤尾竹随风轻轻摇摆,小孔雀看见了,会干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到音乐中来找答案吧。
二、欣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1、欣赏音乐第一遍,提问:你觉得音乐中小孔雀在干什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呢?
2、欣赏音乐第二遍,幼儿感受三拍子。
3、欣赏音乐第三遍,教师演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段落。
4、欣赏音乐第四遍,要求幼儿能在每句末做一孔雀造型。
5、欣赏音乐第五遍,要求幼儿能准确地听出在那里做造型。
6、欣赏音乐第六遍,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
三、结束活动
1、告诉幼儿的乐曲名字。
2、出示葫芦丝,告诉幼儿葫芦丝是傣族的特色乐器。
3、带幼儿到室外去吹葫芦丝。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学习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并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顺利地展示了这节课。从准备到上课,这是个提高自我的过程,例如写详案,把小朋友可能说的话也写出来,把所有联接语都写了出来,这样就能更流畅地进行教学。其次,通过几次试上,让自己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不足,每一次上完,都有很大的提高。总之,通过这次上课,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更让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小肌肉灵活能力,增进亲子间情感。
2、利用纸卡通过黏贴、组装制作摩天轮。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包:造型纸卡、毛根。
2、自备材料:胶棒、双面胶、剪刀、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有愿望吗?传说摩天轮每一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和快乐,只要把你的心愿说出来,摩天轮就会把你的心愿带给天使,天使就会帮助我们实现愿望。小朋友们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个摩天轮来实现愿望吗?
2、出示已做好的摩天轮,讨论摩天轮的结构
教师:摩天轮有哪些部位?
3、出示纸卡,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成为摩天轮的什么部位?
教师:摩天轮的底座可以怎么做?
教师:将大纸卡沿线折好。底座两端的边缘线分别用剪刀剪开,一直剪到沿虚线标明的位置就可以。将较短的边缘线那端用胶水固定好,底座就完成了。
教师:把两张卡纸十字交叉,纸卡上的圆孔重合。用毛根穿入长条纸卡上的.圆孔和底座上的圆孔,并固定使其能够转动。
教师:最后可以将另一根毛根平均分成四段,将摩天轮的四个座位分别固定在旋转支架上。
4、亲子手工快乐的摩天轮,教师巡回指导。
5、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愿意依靠家长和老师,不管做什么都会喊:“我不会,**给我弄呗!”孩子自己就会撒手不管了,其实,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挺强的,要看孩子对某件事情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孩子就会很有兴致的去做,这也跟教师的引导有关,一节课上,老师要把孩子们对某件事物的兴趣引发出来,孩子越有兴趣,就更愿意去学去做,在上一节课最开始的引入非常重要。
大班教案 篇5
(一)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线索,初步感知和理解乐曲的结构和、内容和形象。
2、探索用简单的符号制作图谱,
3、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4、体验欣赏与表现乐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乐曲录音带,录音机。
2、欣赏图谱。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
(1)欣赏乐曲,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感受。
(2)教师边组织幼儿欣赏乐曲,边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形象和结构。
2、分段欣赏。
(1)引导幼儿欣赏乐曲中的主要音乐形象:吹号、狮王走路、狮王吼叫等。
(2)教师边听音乐边制作图谱。(运用幼儿选用的符号)
(3)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各段的音乐形象
(4)组织幼儿中有表现力的动作集体学习。
3、整体欣赏表演。
完整边看图谱边表演。
(二)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欣赏时能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听,游戏表演时能和同伴共享活动空间。
2、在分角色表演时,进一步体验与同伴表现乐曲地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录音机和录音带
活动过程:
1、看图谱整体表演乐曲。
启发幼儿观看同伴表演,互相学习,注意倾听音乐。
2、分角色表演。
(1)先由教师扮演狮王,再让幼儿扮狮王,引导幼儿扮狮王,引导幼儿分角色听音乐表演。
(2)幼儿自由选择同伴,协商角色,分组表演。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观察,集体,进一步感受、理解乐曲的结构、内容和形象。
3、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1)在欣赏乐曲的基础上,可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演奏方法参照教学挂图“狮王进行曲”打击乐器演奏图谱。
(2)教师指挥幼儿边看图谱,边随音乐演奏。
4、复习歌曲:十二生肖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正确比较5个以上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较、操作中,体验高和矮的相对性。
3、能大胆的尝试、比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重难点
能大胆的`尝试、比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二)中脚踩高跷的贴绒娃娃5个。
2、师幼共同制作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
3、幼儿用书第3页的"雪糕娃娃棒图卡"、第25页《比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贴绒娃娃,猜测娃娃的高矮。
1、猜猜谁最高、谁最矮。
2、比一比,找出正确的比较方法。
3、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排序。
二、操作练习,巩固对高矮、长短的感知。
1、雪糕娃娃排队。
请幼儿比较雪糕娃娃的高矮,并按从矮到高的顺序为雪糕娃娃排队,最后说一说雪糕娃娃是怎样排队的。
2、插红旗(幼儿用书第25页)。
师:把最高的旗杆涂成红色,最矮的旗杆涂成绿色。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杆呢?
3、救救小动物(幼儿用书第25页)。
师:小动物被困在屋顶上了,请你想个办法救救小动物吧!有什么好办法呢?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鞋的造型特点展开联想,设计出形态各异的鞋型画。
2、激发幼儿的创造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关于鞋的认知基础,各种各样的鞋。
2、音带《大鞋和小鞋》,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鞋",老师这里有两只鞋,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谁的鞋。(出示大鞋和小鞋的图片)
爸爸的鞋和娃娃的.鞋有什么不一样?(爸爸的鞋大,娃娃的鞋小。)
爸爸的鞋那么大,娃娃的鞋那么小,如果让我们小朋友穿在脚上走一走,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唱《大鞋和小鞋》)
(二)、比较想象:
歌曲里说了爸爸的鞋象什么?(两只船,开在大大的海洋里。)娃娃的鞋象什么?(两顶帽,套在小小的脚趾上。)
呀,真有趣!那鞋子除了会象船、帽子,还会象什么呢?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鞋子有哪些形状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鞋子的特点。)
请小朋友选一只你最喜欢的鞋回到座位,再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的鞋子象什么?
幼儿交流,(请三到五名幼儿,再同伴间交流。)
(三)、示范创作:
刚才,老师也选中了一只鞋,(出示)你们觉得它象什么呢?(花瓶、数字七、长颈鹿的身体……)
那老师就来把它变成一只长颈鹿。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长长的鞋帮,扁身子,鞋子鞋子,变变变,加头、加尾,加上脚,再穿一件新衣服,伸伸脖子,把叶咬。)
看,一只长颈鹿变出来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
那好,我们也来做一位魔术师,看谁能把鞋子变得最有趣,最漂亮。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欣赏评价:
魔术师们,变好了吗?谁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把鞋子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介绍。)
活动延伸: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鞋子,我们还可以到美术区里去变一变。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2-20
大班教案02-20
大班教案02-20
大班教案02-20
大班教案02-20
大班教案02-20
大班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