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线段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线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8页例题和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铅笔两根(一曲一直)、毛线一根、课件。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出示两根铅笔(一直、一弯),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2.出示两组学生活动图,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引导学生比较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 引导学生想办法把一根弯曲的毛线变直。
(2) 学生汇报演示自己是怎样做的。
(3)教 师讲述: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4)生指,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线段?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
教师讲述:两手捏住的地方,是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
(5)同桌合作,互指毛线的哪一段是线段?两个端点在哪里?
教师演示变式。先弯,师问:为什么不可以看成线段?再向不同的斜方向:为什么可以看成线段?师捏住毛线的一部分,生指出:哪里可以看成线段?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比如,(长方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师带学生指出。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 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1)在数学上,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这两条短竖线表示线段的端点。
(2)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线段的样子。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同桌讨论、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图形组合成小房子,数数这个图形上有几条线段?变化组合图形,直至变成一个圆形。
(6)引导学生在圆纸片上创造出一条线段。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教师讲述:折痕也可以看成线段。
引导学生折出比刚才的折痕长的线段。
比较发现,得出结论:线段有长有短。
4.画线段
(1)教师先示范画一条线段,再让学生试画。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果没有尺,还能用哪些工具画出线段?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P49第3题。
(CAI出现两个点)学生尝试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
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2.P49第4题。
(CAI出现三个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学生独立练习,实物展台展示作业情况,集体讲评。
3.P49第5题。
(CAI出示四个点)学生独立尝试画线段。
实物展台展出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
4.判断线段的长短。
(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四、全课小结,引入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认识线段】相关文章:
认识线段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04-04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教案06-02
《认识线段》教案03-25
认识线段说课稿07-05
小学数学比的认识教案12-10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04-16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04-16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03-13
《线段的认识》教学反思02-08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