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18 09:25:26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科学教案范文汇总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壮壮小朋友问我:“蚯蚓是昆虫么?蝴蝶是不是益虫?”针对幼儿期孩子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现在孩子受到太多人的关爱,却很少意识去关心和爱护别人,结合“昆虫”主题活动。因此,我设计“小蜜蜂请客”这个故事,教幼儿在知道昆虫特征的同时还教育幼儿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爱护,萌发互爱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特征,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2、体验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爱护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知道了解昆虫的特征

  难点:幼儿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各种昆虫胸针,课件,谜语,图片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a、猜谜语:黄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小朋友都认识它,喜欢它。猜猜它是谁?”“有个小姑娘,身穿黄衣裳,你要欺辱它,它就戳一枪(小蜜蜂)。”

  b、黄老师:“小蜜蜂今天要请客,你想知道为什么嘛?小朋友请看自制的'动画片《小蜜蜂请客》。”

  2、幼儿看图讲述

  a、黄老师:“大树爷爷见过的昆虫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上有两对翅膀,六条腿。”。

  b、黄老师:“小蜜蜂为什么不请青蛙,蜘蛛和蚯蚓?”孩子:“青蛙和蚯蚓虽然专为人们做好事,可是它们都不算昆虫,所以不请它们参加晚会。”

  c、黄老师:“小蜜蜂忙了一天都请了哪些客人,都有哪些共同点?”孩子:“有萤火虫,花大姐,螳螂,蜻蜓。它们都是昆虫,是益虫。”

  d、幼儿交流

  请小朋友把你知道的益虫和害虫告诉身边的伙伴。

  3、情感教育

  a、请幼儿描述自己过生日请朋友的高兴心情。

  b、讨论:过生日为什么要请朋友呢?孩子:“朋友要相互关心,爱护,分享快乐。

  c、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合作表演(最后一段故事情节)。

  (附:小蜜蜂忙了一天,请来了许多客人。晚会开始了,萤火虫点亮了一盏盏灯笼,花大姐吹着喇叭,螳螂敲大鼓,蜻蜓和蜜蜂高兴地跳舞,大家唱起了欢乐的歌:“夏天到,夏天好,花儿开,草儿摇,昆虫一家多热闹,今天益虫都请到,保护庄稼酿花蜜,我们个个本领高。)

  4、延伸活动:鼓励幼儿表演故事给同伴欣赏。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乐趣。

  2、通过操作感知沙的特性: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

  3、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沙经验

  材料:沙子、各种玩沙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人手一个塑料杯、小勺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回忆玩沙经历,谈谈玩沙的感受。

  教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一起去沙池里玩了沙子,你们还记得玩沙子的`感受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并尝试记录。

  (1)了解沙子没有气味。

  教师:“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高兴,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2)了解沙子不溶于水。

  A、教师先将奶粉倒进空玻璃杯,并画上一条黑线,然后倒进开水,用勺子搅一搅,让幼儿发现奶粉是溶于水的。

  B、引导幼儿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内,用勺子搅拌一下,把塑料杯放在旁边。过了会等沙沉淀后,引导幼儿观察,沙是否不溶于水的。

  (3)沙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师:“为什么我们用手、脚在沙上印手印、脚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4)小结:沙子是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的。

  3、认识沙的好处及用途。

  (1)体育运动需要沙。提问:为什么跳远会在沙堆里进行呢?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因为沙子很柔软,所以小朋友在体育运动时不容易受伤。

  (2)建筑工程需要沙。提问:沙子有很多用途,你们在哪儿见过沙?它们有什么用?

  (3)小结:沙子可以用来铺路,还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头搅拌在一起变得硬邦邦的就可以造房子、造桥了。

  4、教育幼儿珍惜沙子,不能浪费。

  教师小结:我们平时玩游戏和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沙子。盖高楼大厦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小朋友以后应该爱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延伸活动: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印模,用湿沙进行印模游戏。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搜集关于树的多种用途的资料;录象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2、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树各部分的作用。

  教师小结:树根可以吸收、储藏水分和养分,抓住泥土,使树干牢固;树根可以雕刻成工艺品,有的可以入药、治病。树干能为树叶输送养分;树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纸,有的树干还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胶树的树干汁可以做胶鞋、轮胎。树叶可以给草食动物做食物,还可以遮阳、做书签、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药、有的可以做种子。

  3、引导幼儿讨论森林与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关系。

  (1)与动物的关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场所。

  (2)与人类的关系:调节温度,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

  (3)改善环境: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低风速、保持水土、净化污水、减少噪声等。

  4、组织幼儿观看录象,进一步了解树木的作用。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教案 篇4

  一、 设计理念:

  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思考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热情。以此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水对于生命来说是很宝贵的,任何有生命的人和物都离不开水,”“水能藏在许多地方(水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等科学常识;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习尊重别人的观点与经验;活动中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此活动是在我班已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水、水果、蔬菜等活动的前提下进行的。幼儿对水、水果、蔬菜的常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这些活动有着很高的'探究积极性。活动由故事设疑、激发探索兴趣,引出课题――幼、师共同进行探究活动――师、幼共同总结三个环节组成。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故事引起幼儿思考,讨论“有时吃水果为什么也能解渴?”导入课题――怎样找到藏在植物体内的水?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想到的方法进行联想或设想,让幼儿动脑、动手,师、幼共同尝试从植物中取出水,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并共同讨论、交流、总结。在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更多探究问题的方法和信息,来培养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

  2、 乐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用自己设想的方法去寻找藏在植物体内的水。

  3、 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经验,并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想法,学习尊重他人。

  4、 乐意与同伴交流、交换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培养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利用多种方法或工具寻找植物体内的水(引导幼儿交流、交换取水的方法和工具)。

  2、难点:有序地取放物体;清楚、连贯地描述探索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1、工具:榨汁机(1台)。

  小木板(2个),小木棍(2根),盘子与杯子、勺子各6个(以上物品均消毒),盐和糖各半杯,小塑料袋两个,以上物品全部装在一个小篮中,用纱布盖好,每桌一份。

  2、材料:萝卜、莴笋、西红柿、梨、橘子、菜叶若干,洗净,装于小篮中,用纱布盖好,每桌一份。篮底垫塑料布,预防汁水滴漏。萝卜、莴笋、西红柿、梨切小块,便于幼儿操作。

  六、教学过程:

  1、故事设疑,激发探索兴趣,引出探究的课题。

  (1)师:小猴和小兔到树林里玩,玩得可高兴了。不一会儿,小兔说:“不玩了,我的口渴了。”小熊说:“那我们去喝水吧!”小兔说:“行。”可是找遍了整个树林,都没有找到一滴水,小兔非常着急。小猴看了看四周,发现了一棵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猴眼睛一亮说:“我有一个好办法了,你猜猜是什么办法?”小兔明白了,指着树林旁边的菜地,笑着说:“我也有办法了。大二班的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我们想的什么办法呢?”

  幼:“吃果子。”“吃菜。”

  师:为什么吃了果子(蔬菜)口不渴呢?

  幼:“因为果子里有水 。”“蔬菜里也有水。”

  师:你怎么知道果子(蔬菜)里有水?

  幼:“梨子里有水,我吃过。”“番茄里有水,把番茄切碎,放了糖,水就出来了。”

  (2)师:小猴说:“小朋友说得真好,果子、蔬菜、小草等植物里都藏有水,吃了都可以解渴。你们都知道,水呀对于你们人类、我们动物、还有植物的生长都太重要了,我们大家都离不开水。对了,小朋友们都知道植物体内藏有水,你们想把植物体内的水找出来吗?”

  幼:“想。”

  2、引导幼儿讨论并尝试从植物体内取水的方法。

  (1)师:谁来说一说你想到的办法呢?

  幼:“用手使劲捏。”“用木板压。”“用榨汁机挤水。”

  (2) 师:小朋友想出来的办法真多。小猴知道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特地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礼物,让大家来做一个实验,――从植物身上找到水。请组长把纱布轻轻揭开,大家仔细看看,说说篮子里有些什么?

  幼:“有梨、番茄、橘子、萝卜、菜叶。”

  师:另一个篮子里有些什么呢?

  幼:“小木板、小木棍、盘子、杯子和勺子。”

  (3) 师:这些都是你们可以选择的工具。小朋友先拿一种你想找水的水果或蔬菜,取一个盘子放好,然后再拿你想用的工具,在盘子里开始取水。取出的水可以装在杯子里。最后,将取水用过了的盘子、渣子和工具都收拾在装有塑料纸的篮子里。注意:取放东西要轻,不要争抢。

  (4) 幼儿操作,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以引导,如:“用点力试试看。”“换个工具试试吧。”给能力强的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你还能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吗?”“你能帮一下朋友吗?”同时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给同伴或客人老师讲述自己取水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与同组幼儿不同的方法取水,或与同伴交换操作工具与材料,尝试更多的操作方法。

  (5) 师:小猴也送了一件礼物给老师(出示电动榨汁机)。这是一台榨汁机,小猴请老师用它从水果里榨水给大二班聪明的小朋友们喝(幼儿观察老师操作,老师边操作边告诉用电器要注意安全。)。

  3、总结、结束探究活动。

  老师同幼儿一起总结。师:刚才老师同小朋友们一起用了许多方法从植物体内挤出了水。我们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既能补充我们身体生长和活动所需的水分,也能得到我们需要的营养。所以,小朋友每天应多吃水果和蔬菜。在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还有的小朋友还帮助别的小朋友,和他一起挤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另外,小猴知道我们大二班小朋友这么聪明、能干,要送一件奖品送给全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幼:“想。”

  师:“想知道是什么,就跟我来。”

  活动延伸:

  师:这儿是小猴送的礼物――两支鲜花。我们将这两支花插在两个瓶子里,其中一个瓶子有水,一个没有水,让我们看一下几天后,会有什么变化呢?(让幼儿体会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自评:

  1、 此活动能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事物、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 我在活动中,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 运用语言、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 在活动中,、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晚饭时间突然停电了,冬天的北方外边已经是昏暗的夜晚,教室内刹那间漆黑一片·······大家开始准备照明的办法。蜡烛引发了幼儿的好奇与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让幼儿认识、了解蜡烛的种类与用途,激发幼儿对蜡烛的探索欲望和观察总结的能力。

  3、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积累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活动准备

  香熏蜡、生日蜡烛、大小颜色不同的蜡烛若干、盘子、打火机、水。

  活动过程

  1、区角活动

  设置观察角,摆放不同种类、颜色、形状的蜡烛。引发小朋友们自主的观察,教师适时介入,一起了解蜡烛的特点和用途。

  2、动手操作点燃蜡烛,发现现象。

  (1) 带领组织小朋友来到操作台旁边,观察操作台上的物品,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如干净透明的玻璃杯,小蜡烛和盘子……请小朋友们自由讨论。

  (2) 老师想请蜡烛宝宝站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呢?小朋友们自由发挥想象。老师示范,有燃烧的蜡烛油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上,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起动手操作,让自己的蜡烛宝宝站起来。

  (3)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状态。

  (4) 请小朋友用杯子把燃烧着的蜡烛扣住,仔细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启发幼儿发现蜡烛熄灭了,不再燃烧了,杯子变黑了,杯底还有点热,杯壁上还有一层“雾”……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讨论。

  (5) 再次点燃蜡烛重复操作,请小朋友用大小不同的杯子同时扣在燃烧的蜡烛上,看看又会发生什么新的现象呢?

  小杯子的空气少,蜡烛燃烧的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后熄灭。

  3、有趣的蜡烛花游戏

  请小朋友们手拿点燃的大蜡烛和老师一起围绕在水盆边,蜡烛油滴落在水中变成漂亮的蜡烛活,有大有小,有红色的有白色的……在水中很缓慢的变大,变淡……

  教学反思

  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塑料制品与纤维布通过摩擦后能产生有趣的静电现象。

  2.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知道如何有效预防静电。

  3.大胆猜测,善于发现,喜欢科学探索活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巫师服

  2.操作材料(塑料管,铅笔,玻璃管,塑料球等)

  3.音乐(舒缓安静音乐和蓝精灵音乐,哭泣音乐及格格巫出场音乐)

  4.记录单(幼儿记录单,教师整体记录单)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导入: 音乐蓝精灵——精灵跳舞

  师:天气真好,美丽的森林里,一群蓝精灵正在欢快的跳着舞!(师开始配乐操作“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师:小朋友们请你来猜一猜,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可爱的蓝精灵在桌子上跳起舞了呢?

  2.实验过程:

  幼:是手里的那个吸管。

  师:可是老师手里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吸管而已,为什么它就能够让精灵们跳舞呢?

  幼:有胶水,吸铁石......

  师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试一试。

  师:那你来,摸摸看(拿着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再仔细的看一看老师是怎么让精灵们跳舞的。

  师配乐第二次操作(突出摩擦的动作)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刚才老师在衣服上摩擦了!

  师:哦那你来试一试,看看在你的衣服上充分摩擦后,这个吸管能不能够变成神奇魔法棒!(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师:那除了在衣服上摩擦可以产生魔法,在我们身上的其它部位摩擦能不能让小吸管同样也产生魔法呢?

  大家猜想?

  师:你觉得在哪个部位摩擦可能会产生魔法?

  师:低头,椅子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吸管,大家快来试一试吧!试完以后请大家把吸管暂时放到这个盒子里,然后坐回到小椅子上,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开始尝试吧!

  师:好,请把吸管送回家,坐回小椅子上,来告诉老师,刚才你们拿着吸管在哪里摩擦产生了魔法?(请小朋友上台来拿着老师的吸管进行操作演示)

  教师总结:原来啊,吸管和我们的衣服,裤子,头发充分摩擦后,就会产生神奇的能量,它叫做静电,有了静电的吸管就可以变身为神奇魔法棒,来带着蓝精灵跳舞。

  师:孩子们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现在让我们和蓝精灵们一起跳舞吧。

  打开音乐(格格巫出现的音乐)

  格格巫:阿拉卡砸,哼哼,你们休想,我是不会让你们开心的,哈哈哈哈。(拿走了魔法棒)

  师:哦,天哪!孩子们没了魔法棒精灵们就再也不能跳舞了,看蓝精灵坐在地上伤心的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啊?

  幼:我们来帮助他。

  师:怎么帮助呢?咱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替代魔法棒吧?

  幼:再找点吸管,梳子......

  师:孩子们,你们真热心,想法也很好,看!这里有一些纤维布和各类材料,小眼睛仔细观察,如果纤维布和哪种材料摩擦后产生了静电魔法,就请你拿着记录单,在相应图片的下方格子里打上对号,如果很遗憾,没有静电魔法产生,我们就在图片下面的方框里打上差号。

  师:好的,现在请大家拿好纤维布,到后面去找到可以替代魔法棒的材料吧,大家要充分摩擦,认真操作,一一记录。

  师:操作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带着你的记录单回到座位上安静的等候一会,最后操作完成的孩子请记得把材料送回到盘子家哦!

  师:哇,从记录单上我就能够看出来,大家发现了很多可以替带魔法棒的材料,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一看。

  师:首先牙刷,什么材质的呢?好,我们打的都是对号,说明它和纤维布摩擦后能产生静电能量,是不是这样呢,来试一试好吧。

  师:嗯,经过试验,我们发现塑料牙刷它真的可以替代魔法棒。

  师依次验证记录单的结果,突出强调材料的材质并把最终实验结果记录在大记录单上,

  师总结:好,一起来看,经过纤维布摩擦后能够产生静电的这些材料有什么?

  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什么做成的呢?

  师:没错,所有的塑料制品和纤维布摩擦后都可以产生静电!

  师:你们还知道有什么东西是塑料制作而成的.吗?

  幼:塑料玩具,塑料杯子,塑料盆......

  师:说得真好!大家真的好厉害,帮着蓝精灵找到了能替代魔法棒的材料,快把好消息告诉蓝精灵吧。

  幼:蓝精灵你别哭,我们帮你找到了新的魔法棒。

  蓝精灵:哦,太好了,谢谢大家,你们愿意一起跳舞吗?

  幼:愿意!

  师:好,那这次我们一定要拿好材料,千万别被格格巫抢跑了。

  音乐响起,拿着操作材料开始跳舞。

  师:和精灵们跳了一会舞,也累了,把魔法棒送回家,我们坐回椅子上休息会吧,我们手中普通的材料经过摩擦之所以能够变身为魔法棒是因为摩擦后会出现一种叫什么的能量啊?

  幼:静电的能量。

  师:对,那生活中你遇到过静电现象吗?

  幼儿讨论。

  师:播放PPT

  师:遇到静电,感觉怎么样?

  幼:疼,烦恼。

  师: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静电呢?

  师:在屋里的时候我们要尽量保持空气湿润,天气干燥的时候要注意擦涂补水霜,接触可能带静电的物品时我们还可以双手先摸一下墙壁,这些都可以有效的帮我们预防静电。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塑料和纤维布摩擦会产生静电,还有一些其他材质的物品相互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哦。

  3.结束

  师:和蓝精灵说再见吧,咱们再去外面找找看还有什么材料,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神奇的魔法,好吗?

  (音乐蓝精灵)老师带着幼儿离场。

  活动反思:

  1.设计活动时不光要自己反复说,更要注意去试课,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情况。

  2.当幼儿记录能力不强时,可以选择小组记录的方式。

  3.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宜过多,具有代表性,易操作最重要。

  本次科学活动孩子发现了神奇的静电现象,对科学有了很浓厚的探索兴趣,但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误,导致有些幼儿记录单记录失误,下次一定要注意试课,才能真正知道你提供的材料,你的设计是否真的适合孩子。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的清洁用品的名称与用途。

  2、增强对清洁用品的辨别力和观察力。

  3、体验探索各种清洁用品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丝瓜布》。

  2、丝瓜、丝瓜布,牙刷、牙膏、毛巾、浴巾、肥皂、海绵、洗发精等。

  活动重点:知道各种清洁用品的名称与用途;

  活动难点:通过观察能说出不见了的清洁用品。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清洁用品。

  1、让幼儿隔着遮布摸一摸、猜一猜:它们是什么?能干什么用?

  2、出示画面《丝瓜布》:这个是什么?丝瓜布是怎么来的呢?

  3、教师边出示画面边总结:成熟的丝瓜不要摘下来,过一段时间就会边干变黄,出去外壳,就变成了干干的丝瓜布了。

  4、教师出示实物丝瓜和丝瓜布,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丝瓜和丝瓜布。

  二、引导幼儿认识出示的'各种清洁用品。

  1、——你知道除了丝瓜布,还有哪些也是清洁高手吗?(肥皂、洗洁精)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清洁用品实物边介绍各种清洁用品的名称和用途。

  3、幼儿观察出示的各种清洁用品并进行比较它们的异同。

  4、教师选取5件有代表性的让幼儿说出名称和用途:

  ——这是什么东西?你有没有用到过它?

  ——什么时候会用到它?是怎么用的呢?

  三、游戏:什么不见了。

  1、介绍玩法:把5样清洁用品用布盖住,请幼儿闭上眼镜,取走一样用品,掀开布,请幼儿猜猜少了什么?

  2、幼儿分组玩游戏。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中寻找“南”方,了解指南针的用处。

  2、知道中国人很聪明,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简易指南针,汉字“南”

  活动难点

  认识东南西北的方位

  难点剖析

  大班幼儿对左右的认识和掌握还不是熟练,而且仅限于以自我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因此认识东南西北的方位对幼儿来说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左右基础上再加上上下的方位。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一、游戏“东南西北在哪里”

  1、幼儿根据教师指令要求快速指点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

  2、提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在哪里?

  二、认识指南针

  出示简易指南针,告诉幼儿上面这根神奇的小针,能够帮助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南”方

  三、操作指南针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操作和观察一个指南针,在教室里寻找哪儿是“南”,并站在相应的地方,鼓励幼儿不断改变自己所站的位置,发现指南针的变化。

  四、了解指南针的用处

  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这么快找到“南”方

  2、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用到指南针呢?

  五、聪明的中国人

  1、教师讲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你知道中国现在还有哪些发明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六、使用幼儿用书“我想发明”

  小朋友,你想做发明家吗?你想发明什么,把它画出来吧!

  以游戏的方法引出课题,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上下左右,认识东南西北。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的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2. 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 布置一间暗室。

  2. 投影屏,立体玩具吗,手电筒,记录板,纸笔。

  活动过程 :

  1.设疑导入

  提问:影子先生怎么了?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2.激活思维,猜想,想象,建构。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影子变魔术呢?

  3.自主探索。

  分组实验并把发现记录下来。

  重点:引导幼儿的探索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远近,照射角度的关系

  难点: 启发幼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发现。

  4.分享交流。

  5.抛出问题,拓展延伸。

  问题: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他只能是黑色的吗?他还会变什么魔术?

  教学反思

  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中是新观念的体现,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探索影子,让学生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活动开始,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的朋友影子,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影子,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并发出火花。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因为有光,物体挡住光,所以产生影子”的道理.接着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导入,观看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影子”,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形状、大小、变化的兴趣,从中引发第二次探索的兴趣。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在这次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所以我请几名成功的孩子到前台来示范操作,我进行引导小结,然后让所有的孩子进行第三次操作,并要求孩子把操作结果记录下来,效果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培养了自信心。最后,向学生介绍了影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观看了月食形成的原因的短片。

  本次科学探索活动,我抓住了孩子对科学现象好奇、好动手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充分自主的实践探索中发现科学道理,活动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孩子个别操作无目的,所以没有能很好地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堂科学活动课是借鉴市科技馆的活动手册影子的秘密一课开展的,这次的教学是一次成长的教学,因为今天科技馆的老师和北京的专家老师也莅临了我的课堂,并对我的这节课做了点评,尚老师先是对我课堂好的一面做了表扬,其次对课堂的不足之处做了探讨,并结合科技馆鲁老师的意见和我一起共同进行了修改,让我确实感受了科学教学的魅力,今天的课堂教学是紧张的也是快乐的。

  小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分为本影,半影。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小动物的主要特征,感受它们的有趣之处。

  2.在看看、说说、玩玩中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背景图一幅(天空、草地、小河,花园);2.小动物图片:小鸟、小鱼、小兔、小鸡、小燕子、小蜜蜂、小鸭子、青蛙若干。

  活动过程1.激趣--知道小动物(小鸟、小鱼、小兔)的主要特征(老师带孩子来到活动室。)师:美丽的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啦!今天,有几个小动物要和我们小朋友来做游戏。我们小朋友去找一个小动物做朋友吧(随讲解摆放四个放小动物的塑料筐)!和你的小动物朋友问个好!你找到的小动物朋友是谁呀?它的名字叫什么?小鸟(小鱼、小免)哪里长得比较有趣?还有谁也找到小鸟(小鱼、小兔)做朋友的?数一数。

  (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包括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幼儿自由认知探索某种动物的信息,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发现,把握幼儿的语言表述状况,引导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小动物朋友的特征、有趣的样子。)2.探秘--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出示背景图。)师:小动物想出去玩儿了。这里有什么(天空、草地、小河、花园)?我们看看自己手中的小动物,想一想,它喜欢到哪里去玩儿? (请小朋友个别讲,还可以请一位小朋友示范送一送,然后再分组送小动物游玩儿。)师:我们小朋友一起把小动物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玩儿吧!

  (1)第一次送小动物游玩。幼儿送小鸟、小鱼、小兔到背景图。

  师:看一看小朋友送得好不好?

  师小结: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小鱼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小兔在草地上高兴地做游戏呢。看见小动物们玩儿得很高兴,其他一些小动物也来了。

  师:谁来了,猜一猜?(师模仿动物叫声、动作演示、儿歌朗诵等。图片出示:小鸡、小鸭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2)第二次送小动物游玩儿。幼儿送小鸡、小鸭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到背景图。

  师:这些小动物也想去玩儿,想请我们小朋友把它们也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玩儿。这些小动物喜欢到哪里去玩儿?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它们喜欢玩儿的地方去吧。

  (分组送小动物去玩儿,教师评价。)3.活动结束师:小动物们都出去玩儿了,我们小朋友也到外面去玩儿吧!

  放有关动物音乐,全体幼儿模仿小动物出教室,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孩子们已有一定的探索欲望,这对小班幼儿来讲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并且富有想象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外,在师幼的共同参与下,创设出"会说话的"的环境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探究动物的兴趣更浓厚了。

  活动二:我喜欢的小动物活动意图:

  提供条件,让幼儿与小鸡、小兔、小鸟、小鱼等小动物接触。鼓励幼儿与身边熟悉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小白兔)一起玩耍,培养幼儿亲近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请有饲养经验的饲养员或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饲养小动物的经验,让幼儿知道人们是怎么关心、饲养小动物的,了解饲养小动物的有关常识。鼓励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或幼儿的饲养区饲养小动物,如:在自然角里养金鱼、小蝌蚪、小乌龟、蜗牛、蚕等,提醒幼儿按时给小动物喂食。启发幼儿注意观察小动物的变化,小动物的外形特征、活动特点,并大胆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观察与推进:

  老师:"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后说出自己的喜好。

  黄震:"我最喜欢老虎,因为它很威武!"欣怡:"我最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很可爱。"疏豫:"我最喜欢小花猫,因为它会抓老鼠。"贝宁:"我喜欢小狗,因为她会看家。"老师请出小动物或拿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特征。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空气》科学教案03-25

科学教案:蜗牛03-26

科学教案范文04-06

有关科学教案03-01

关于科学教案02-20

科学教案:泡泡03-31

精品科学教案09-30

关于科学教案07-24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