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3-12-21 10:55:09 海洁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音乐说课稿范文1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音乐说课稿范文17篇

  音乐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本节课《学堂乐歌》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中第二十六节的内容。本节课分别通过欣赏及鉴赏四首学堂乐歌:《送别》、《体操—兵操》、《黄河》及《祖国歌》,要求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通过对作品的聆听,相互的探讨,自己的思考,最终得出相应结论,即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歌曲特点,并开辟“歌曲串串烧”互动活动环节,目的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堂乐歌”的特点进行自主、大胆的音乐创作与尝试,培养学生对音乐、对歌唱、对创作的热爱。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说学情:

  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与想法,开始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课堂,如果教师所选的教材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认知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所想要的不仅仅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和教师单一的口头传授,更希望了解他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接触到的歌曲且能够参与在其中的音乐作品。但是他们虽然喜欢唱、听歌曲,却不能自主、大胆的进行创作与展示,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学习、去思考、去展示,相信学生通过对学堂乐歌的学习、了解、鉴别与实践,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一定会逐步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定位为依据,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四首学堂乐歌,使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

  2、初步了解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及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以学习“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为教学重点。及运用“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进行自主、大胆的音乐创作与尝试为教学难点。

  五、说学法:

  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对比、鉴赏及歌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考、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提升品味。

  六、说教法: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创设情景教学法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参与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并独立地进行音乐的再体验。

  3、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参与和感受音乐。

  4、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七、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活动:

  ①提问:在小学或者初中的音乐课上,老师教唱的哪首歌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教师聆听,点评,总结;

  ③引出并宣布课题。

  2、学生活动:

  ①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②思考完之后分别展示;

  ③展示完后师生共同总结。

  3、组织与教法:运用提问式及参与式两种教法。

  (二)基本部分:分五个版块

  第一版块:教学内容——《送别》

  1、教师活动:

  ①播放学堂乐歌《送别》;

  ②提问:你对作品的旋律熟悉吗?比较词与曲哪个你更熟悉?

  ③介绍《送别》歌词、曲调作者;

  ④提炼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

  2、学生活动:

  ①聆听音乐作品《送别》;

  ②独立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带着问题来聆听、欣赏;

  ③对于音乐作品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鉴赏,最终提炼学堂乐歌的特点。

  3、组织与教法:运用探讨式及鉴赏式两种教法。

  第二版块:教学内容——《体操——兵操》

  1、教师活动:

  ①播放学堂乐歌《体操——兵操》;

  ②提问:这首歌曲适合在哪个场景下运用较为合适?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③总结:学堂乐歌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之一:富国强兵。

  2、学生活动:

  ①聆听音乐作品《体操——兵操》;

  ②独立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也可带着问题来聆听、欣赏;

  ③以《体操—兵操》的歌曲为背景音乐,学生展示相应符合情境的动作;

  ④师生共同总结学堂乐歌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之一。

  3、组织与教法:运用参与式及合作式两种教法。

  第三版块:教学内容——《黄河》

  1、教师活动:

  ①播放学堂乐歌《黄河》;

  ②提问:在听作品的同时请浏览作品的歌词不仅描绘出黄河的滚滚气势之外还有什么?

  ③总结:学堂乐歌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之二:保家卫国、抵御外辱。

  2、学生活动:

  ①聆听音乐作品《黄河》;

  ②独立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也可带着问题来聆听、欣赏;

  ③学生自己独立总结学堂乐歌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之二,将音乐的鉴赏方法潜移默化的运用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

  3、组织与教法:运用探讨式及陶冶式两种教法。

  第四版块:教学内容——《祖国歌》

  1、教师活动:

  ①播放学堂乐歌《祖国歌》;

  ②提问:在听作品的同时请你留意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学堂乐歌主要内容的升华;

  ③教师聆听学生的自主总结。

  2、学生活动:

  ①聆听音乐作品《祖国歌》;

  ②独立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也可带着问题来聆听、欣赏;

  ③学生自己独立总结学堂乐歌内容的升华,将科学的音乐鉴赏方法潜移默化的运用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3、组织与教法:运用启发式及陶冶式两种教法。

  第五版块:教学内容——歌曲串串烧

  1、教师活动:

  ①指定曲调,指定诗词,师生共同进行歌曲串烧演唱;

  ②指定诗词,学生即兴创编或套用曲调;

  ③教师将学生合作或独立创编的成果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

  2、学生活动:

  ①思考创编内容和预设作品效果;

  ②将思考的作品进行实践并能大方展示;

  ③用正确的鉴赏方法聆听并营造自评于他评的氛围。

  3、组织与教法:运用参与式及鉴赏式两种教法。

  (三)结束部分:教学内容——拓展于探究

  1、教师活动:

  ①总结学堂乐歌所具备的特点一及二,让学生继续补充;

  ②作业:搜集我国还有哪些学堂乐歌,并说出它们所反映的主题与时代思想,提高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力;

  ③教师自己串烧歌曲展示,结束本节课。

  2、学生活动:

  ①补充和总结学堂乐歌还具备哪些特点;

  ②记录作业并聆听教师展示。

  3、组织与教法:运用探讨式及合作式两种教法。

  八、说课后反思:

  新教材步入课堂已有三年的时间,课本涉及的内容既有“面”又有“线”还有“点”,教材的安排内涵很深,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个人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保持自己的教学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教材的选择方面比较自由,围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展开教,通过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

  本节课通过聆听《送别》、《体操—兵操》、《黄河》及《祖国歌》等学堂乐歌,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和历史背景。初步了解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认识其风格特点和重要意义。并且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怎样选曲填词,尝试“学堂乐歌”编创活动,感受创作、实践的乐趣。

  学堂乐歌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是一节比较枯燥而难以接受的课,从歌词,曲调,思想内涵等都与现今学生传唱的歌曲相距甚远,因此,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欣赏的情境,产生想听,爱听学堂乐歌的愿望,是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时本节课的重点。高中音乐欣赏课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聆听的境地,慢慢会失去他们主动欣赏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中我始终注意让学生动口唱,来提高学生主动欣赏,参与课堂的程度,通过听与唱相结合,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交流,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体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既有安静的聆听和思考,又有热烈的讨论积极的参与,使他们在思考和讨论中掌握知识,在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巩固。本课的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的特点后,我有重点地安排了"歌曲串串烧" 活动,给学生先提供《蜀相》套用《送别》的旋律,提供《过零丁洋》套用《东风破》的旋律,在运用王维的诗《山居秋瞑》,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旋律为诗配歌,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兴趣。最后教师自我展示一首串烧歌曲,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但本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中许多细节还待斟酌和提高,我想,作为一名新时期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育出一朵朵绚丽的“音乐之花”。

  音乐说课稿 2

  一、学生情况

  我班是4岁左右的幼儿,喜欢唱歌活动。能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的愉悦与交流,喜欢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自己的感受。所以特选取了《小雨沙沙沙》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从歌曲的角度来感受春天。从当前的季节来感受歌曲。

  二、教材

  1.歌曲〈小雨沙沙沙〉曲调优美,音域适合中班幼儿。歌词用词简洁,用排比句描绘出春天的景象,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调动起孩子的情感。

  2.活动目标:

  能够感知、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表现的内容。

  学唱歌曲,能够正确的再现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基本达到人声和谐,情感和谐。

  在快乐的情景中自由表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活动准备:

  歌曲动画课件、歌曲录音。(演唱5遍,伴奏1遍)、歌曲图谱、洒水壶

  4.活动重难点:

  能够正确的再现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自然,投入的歌唱,和谐的歌唱。

  二、教法

  听唱法 图谱记忆法 游戏法 整体教学法

  三、学法

  体验法 直观记忆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律动;

  2、练声

  (二)学习歌曲

  1、导入歌曲

  2、熟悉旋律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歌曲,边听边想,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请小朋友仔细听,仔细感受,把你听到的`节奏用手拍出来。

  请小朋友用手拍腿,随音乐旋律拍出节奏来。

  3、熟悉歌词

  老师清唱歌曲,幼儿听后讲述歌曲的内容

  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唱一次,听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看动画,记忆歌词

  (请小朋友看《小雨沙沙沙》的动画片,请你仔细的听歌词)

  春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沙

  小雨在哪里?————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

  花儿快乐得怎么样?——-张嘴巴(摇尾巴,向上爬)

  看图谱

  师:最开始是小雨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然后是小雨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最后是是小雨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爬。

  出示图谱,按歌曲图谱练唱歌词,(放伴奏录音)老师示范,幼儿唱。

  “请小朋友看图谱,一起来唱这首歌。”

  4、幼儿练唱歌曲

  播放动画,集体演唱。

  随录音演唱

  请小朋友一边唱,一边用你喜欢的动作来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雨要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唱歌舞蹈,来,我们一起和小雨唱歌跳舞吧。

  造型照相留影,放入表演区,相信幼儿会对水果产生持续的兴趣,或许还可以从中产生一些更有价值的活动。

  音乐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中的学唱歌曲。它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是群众喜爱的“戏歌”。全曲由两个段落构成,(引子+A段+间奏+B段)。引子一开始就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和时代感;A段为降B宫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歌唱的旋律音调较接近于京剧西皮旦腔的音调,但又吸收了京韵大鼓的创腔方法,使之更加贴近于语言音调;B段转入降E宫调式,四小节的间奏取材于京剧西皮过门,歌唱旋律更接近于京剧西皮净腔的音调 ,较多运用了净的行腔特点,使其显得朴实、明快、豪爽。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 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学唱《唱脸谱》,了解京剧花脸唱腔和唱法的特点,力求唱出风格特点,并且要能背唱。

  (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有关戏曲行当,脸谱的知识。

  (3)、通过学唱《唱脸谱》,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并背唱这首歌曲。

  难点:

  (1)、理解京剧唱腔的风格和京剧花脸唱法的特点与内涵。

  (2)、在演唱中唱出风格特点。

  (3)、学会用等音关系来进行转调演唱。

  二、说教法

  1、兴趣导入法

  戏曲音乐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各地不同的地方剧种多彩多姿,而生活在日异更新的现代社会里的学生,对戏曲更是知之甚少。新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因此,我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选取了一些戏曲片断(海南琼剧、京剧等)播放及戏曲行当图片、脸谱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结合生动的语言描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授法

  由于《唱脸谱》是一首学唱歌曲“戏歌”,而我们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音乐技能,但是他们独立理解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我在运用电子琴、录音机等教具教学的基础上,还配合讲,解、提示歌曲中较难把握的节奏、转调、旋律音调等,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境、欣赏、游戏、创新实践、拓展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学得快乐,最终让学生能理解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

  三、说学情学法

  我所教的这个班学习风气好,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很浓,而且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解作品的能力,但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欠缺。所以我在选择学法的指导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音乐能力,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了“欣赏”“实践”“创新”等活动,让学生在动静结合,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去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了解戏曲。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播放戏曲片断,出示戏曲行当图片、脸谱等,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有多少个剧种?你都知道那些?能不能哼唱一下?

  (目的:营造艺术氛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讨论交流,激发他们的'兴趣)

  然后我再概括,介绍戏曲行当、脸谱的有关知识。

  2、教授新课

  (1)初听歌曲、体验感受

  播放《唱脸谱》,提示学生:这首歌曲跟刚所听到的哪个剧种有关系?唱腔跟哪个行当相似?(京剧、旦腔、净腔)鼓励学生跟音乐轻哼歌曲。

  (目的: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到学唱的过程时就自然往京剧风格上靠)

  (2) 朗读歌词,感知节奏

  我先示范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然后引导学生边拍节奏边朗读

  (目的:引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声音朗读并感知歌曲节奏,到学唱的时候也照这个感觉唱)

  (3)分段学唱、讲解提示。

  由于歌曲的旋律学生还没熟悉,所以我安排跟电子琴学唱歌谱,学歌谱的过程中讲解提示:

  调式、调性、节拍、节奏、旋律音调特点、等音转调、音乐结构等,引导学生唱得更准确。

  然后跟琴唱词。

  (依据: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学生掌握乐谱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活动。)

  (4)欣赏感知、演唱歌曲

  经过前一环节的学习,学生会唱歌曲了,但是他们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不够,所以我安排再欣赏一遍歌曲,让他们再讨论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风格。然后我范唱,请他们

  当一回“评委”,(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和谐气氛)最后我伴奏,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尝试背唱。

  3、 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在一段时间的学唱后,我安排了一个小游戏“分组抢答竞赛辨认脸谱”来调节课堂气氛。最后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画脸谱”,边聆听戏曲边创作。(目的: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美术)的联系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有画好的同学就鼓励他边唱边表演来展示他的脸谱作品;如没有就留待下节课再展示。

  这节课的内容到着就结束了,但戏曲艺术的学习还没结束,还在延伸。

  五、板书设计

  《唱脸谱》

  戏曲行当:生——旦——净——丑

  音乐说课稿 4

  一、教学内容:

  1、本教学设计是节奏乐训练。参照全日制培智学校音乐教材第十五册的打击乐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能力,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创设了本次教学活动。

  2、课时:2课时(本次教学活动为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辨节奏的快慢,并用打击乐器练习快慢不同的节奏。本次教学活动通过一些图片、动作和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分辨快慢的音乐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

  本次教学活动加入了一些动作模仿,介绍了木鱼的演奏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高音乐分辨能力、感受力和发挥想象力、表现力提供了机会。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在音乐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在活动中不断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师生互动、自我实践、互帮互助的多层活动中,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音乐唱游活动“分辨快慢”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通过多种体验方式,逐步学会“分辨快慢”和“表现快慢”。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通过一些音乐律动和打击乐等活动,补偿学生的肢体缺陷。

  四、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智障儿童,本班学生11人,其中,自闭症1人,脑瘫1人,多动症1人,智力发育迟滞8人。

  按认知能力和技能基础的不同,将本班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照顾各层次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提高音乐分辨能力和节奏感。

  2、提高运用打击乐器表现节奏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分辨不同节奏的音乐,并在音乐中模仿人的慢走、正常行走和快跑三种行走方式。

  2、能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并根据小动物的形态表现不同节奏的音乐。

  3、A组学生能用木鱼跟着音乐敲打出快慢不同的节奏,B组学生在老师肢体协助下跟着音乐打节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自信心。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辨节奏不同的音乐。

  难点:用木鱼跟着音乐来演奏快慢不同的节奏。

  七、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乐器木鱼10个

  小动物头饰(乌龟、蜗牛、小兔、小猫、青蛙、小马、老鼠、狮子、豹子)

  八、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老友进行曲》入室

  [设计思路]音乐《老友进行曲》是一首节奏明快、旋律活泼的进行曲,非常适合作为行进的音乐伴奏,加上它是用手风琴演奏,曲风幽默、诙谐,比较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又不像其他进行曲显得过分的严肃,在行进中可以加入一些律动,调动同学们的参与兴趣。同时,踏步行进的方式又为接下来的环节埋下了伏笔。

  1、谈话导入:同学们刚才是怎么走进来的?(踏步)那是慢慢踏步还是小跑步进来的?(教师边提问边演示动作) 请一个同学再来示范一下。

  师:“哦,我们刚才是用中等的速度踏步走进来的。

  2、小结:我们知道了,人走路可以有快慢不同的速度,那音乐有没有快慢不同的节奏呢?今天余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寻找答案。

  (二)观察图片,用动作模仿不同的人的行走速度,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了三种不同的人的行走速度,过程中融入了三种节奏对比鲜明的音乐。使学生从视觉感受转移到听觉感受上,感知音乐的快慢节奏。选择《虫虫历险记》、《松鼠进行曲》和《纱巾不落地:赛马》这三段音乐,首先这些音乐都是“奥尔夫”的纯音乐素材,结构比较简单。其次这三段音乐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节奏对比很明显,比较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活动。

  1、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人物形象,并用动作模仿。

  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图片上都有谁啊(老人、学生、刘翔),他们行走的动作和速度是怎样的?(请个别同学回答并模仿)

  2、教师指导学生在感受三种不同的音乐节奏中,想象三种不同角色的人不同的行走速度。

  师:那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

  老人——《虫虫历险记》—— 缓慢

  学生——《松鼠进行曲》—— 欢快

  刘翔——《赛马》—— 快速

  师:请你听着音乐,想象一下老人(学生、刘翔)在缓慢(欢快、快速)的音乐中行走的样子。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三段不同节奏的音乐)

  3、小结:我们刚才用不同的速度来走和跑,感受节奏不同的音乐,知道了音乐也是有快慢的。那同一首音乐中会不会也有快慢不同的节奏呢,我们现在来听听另一首音乐。

  (三)通过音乐《划船》,让同学们感受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用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并能用木鱼来演奏不同的节奏。

  [设计思路]选择《划船》这首音乐作为本次节奏训练的教材,主要是因为这首乐曲音乐结构很清晰,四段音乐是表现四种不同的音乐节奏,由缓慢逐步加快。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步骤1主要是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认知,为接下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步骤2采用了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模仿小动物行走的过程中也感知了音乐的不同节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符合特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想象力,为他们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步骤3设计了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快慢节奏。木鱼是奥尔夫音乐课程中常用的打击乐器,它演奏方法简单,比较适合作为单纯节奏训练的器材。步骤3中又细化出了几个过程。先由教师讲授木鱼的演奏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其次,设计了音乐游戏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木鱼的不同节奏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最后再分层教学生演奏音乐。作为本次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掌握跟着音乐节奏,用木鱼演奏不同的节奏型。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各种节奏型的学习和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已经有一定的经验。无需再单独训练各种节奏型的演奏,只要把四种节奏型融入四段音乐。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有序训练,就能逐步完成教学目的。

  1、播放音乐《划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好玩的曲子,等一下要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这首曲子是由慢到快还是由快到慢。(引导学生分辨音乐的速度)

  2、模仿小动物,用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快慢节奏。

  师:那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和同学们一起玩,可是有几只小动物走得很慢,同伴们都要等他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走得最慢吗?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来了什么小动物。(出示ppt——小动物图片:乌龟、蜗牛)

  师:这两只小动物走路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走得很快还是很慢,请你来学一学。(学生自由模仿,请模仿得好的同学示范。)

  师:现在还要请你听着音乐来模仿这两种动物走路的动作,要跟着音乐节奏来走。(第二、第三、第四段音乐的教学过程同上)

  乌龟、蜗牛 —— 第一段音乐 —— 缓慢

  兔子、青蛙、小猫 —— 第二段音乐 —— 欢快

  老鼠、小马 —— 第三段音乐 —— 快速

  豹子、狮子、老虎 —— 第四段音乐 —— 飞驰

  师:我们刚才已经模仿了很多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现在要请同学们戴上头饰,跟着音乐来模仿,每位同学扮演一种小动物。音乐慢的时候模仿走得慢的动物就要走出来;音乐加快的时候,模仿走得比较快的动物就要出来了;你扮演的这种小动物走路的速度一定要和音乐一致的,扮演小马、豹子等动物的同学还要特别小心,不要撞到其它“小动物”。(学生自己选择什么动物就戴上相应的头饰,跟着音乐节奏模仿相应的动物)

  3、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不同节奏。

  (1)师:小动物们都能听着音乐按节奏走路了,下面我想考考你们能不能用这种乐器来演奏不同的节奏呢。

  (2)出示木鱼,演示木鱼的演奏方法。

  师:左手拿木鱼,右手拿木棍,敲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打在自己的手指上,打在手指上是没有声音的。

  (3)玩游戏《听一听》,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敲出几个不同的节奏,你们听听哪个是最慢的,哪个是最快的,看谁的耳朵最灵敏。

  (4)学生练习演奏木鱼,学会用木鱼敲出不同的节奏,教师个别指导。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奏木鱼,你可以尝试着怎样敲会快一点,怎样会慢一点。(木鱼学生人手一个)

  [设计思路]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第一和第二段音乐的演奏训练还不能完全掌握,所以花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接下的第三和第四段音乐的木鱼节奏训练没有时间完成。我将在第二课时的复习巩固课上再让同学们来练习演奏。

  (5)教师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分段练习,用不同的快慢节奏演奏木鱼。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用木鱼来演奏不同的节奏。

  第一段: 两拍一下 x — | x — |

  第二段:一拍一下 x x | x x |

  第三段:一拍两下 xx xx | xx xx |

  第四段:一拍四下 xxxx xxxx | xxxx xxxx |

  (6)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完整的用木鱼演奏音乐,指导B组学生。

  (7)教师带领基础较差的学生演奏木鱼,另一部分学生跟着音乐和木鱼模仿小动物走路。

  (四)回收乐器,排队听音乐离室。

  九、板书:

  音乐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小红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的第一课。《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歌,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小红帽”的故事。

  二、说学情:

  学生为三年级,年龄大概为8-10在童话故事里,他们可以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感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让学生了解《小红帽》的故事内容。

  b、学生学唱歌曲《小红帽》,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能力目标:

  a、指导学生能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b、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跟着歌曲音乐做律动。

  (3)德育目标:

  a、让学生学会关心、孝敬长辈。

  b、引导学生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c、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五、说说教法:

  1、创设情境激趣法:

  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快乐的因素,运用多媒体课件《童话故事小红帽》创设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

  2、听唱法教学:

  指导学生能用轻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3、听-唱-演的激励创新模式: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用发声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设疑,情景导入: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欣赏《小红帽》的'故事。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歌曲学唱做好铺垫。

  (三)、新课讲授:

  (1)进行发声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3)用教唱法学习歌曲曲谱,演唱歌曲曲谱。

  (4)歌曲曲谱熟悉后,请学生按节奏拍手读歌词,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歌词和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5)跟琴学唱歌曲,教师处理难点,

  (四)拓展:

  (五)延伸:

  引导学生运用舞蹈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音乐说课稿 6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柔和宁静的音乐氛围。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体验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浓浓爱意。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摇篮曲磁带、娃娃(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

  欣赏《摇篮曲》

  1)(教师手抱娃娃,轻轻地拍)娃娃想睡觉了,怎么才能让娃娃安安静静地快快睡觉?

  2)(教师边抱娃娃边哼唱《摇篮曲》,哄娃娃睡觉)

  3)你们看娃娃睡着了吗?他听到妈妈唱歌给他听就安静下来了;

  4)我们小朋友来做我的宝宝,闭上眼睛,听听摇篮曲,说说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5)告诉小朋友:你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唱给他们听的,摇 啊摇小朋友就慢慢长大了;

  2、哄娃娃睡觉

  1)引导幼儿抱起自己的娃娃 你的娃娃也想睡觉了,我们一起来唱《摇篮曲》,哄他们入睡吧!

  2)放录音,幼儿一起哄自己的宝宝入睡;

  3)你的'娃娃睡着了吗?轻轻的,不要把娃娃吵醒,轻轻地把娃娃放到“床上”(放回玩具筐)

  活动反思:

  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音乐说课稿 7

  重点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快慢,会用相应的动作表现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节奏。

  2.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高兴、害怕、勇敢的神态,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请一名教师扮演大灰狼

  2.小羊、大羊、老羊三个造型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客人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它们是谁呀?(出示小羊、大羊、老羊造型)

  师:看,它们正向我们走来了

  师:这段音乐哪一段快?哪一段慢?哪一段不快、不慢?

  2.分辨乐曲节奏,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节奏。

  3.幼儿完整听音乐分别表现三只羊不同的走路节奏。

  4.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高兴、害怕、勇敢,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5.幼儿听音乐完整的表演一遍。

  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并用语言提示。

  最后,战胜了大灰狼(欢呼起来)“我们胜利了!”

  6.结束: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下山吧

  音乐说课稿 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肢体律动。

  2.能尝试进行二声部的合奏。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感受营救美羊羊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绘本《营救美羊羊》

  乐器准备:单响筒 手鼓

  音乐准备:《军队进行曲》选段

  歌曲《郊游》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活动

  1.教师领幼儿在歌曲《郊游》的音乐声中来到活动室。

  2.幼儿与羊村的`小羊们互相问好。(播放PPT)

  教师:谁不在羊村里?她去哪里了?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二、讲述故事,欣赏乐曲

  1.结合音乐,讲述故事绘本

  故事内容:有一天羊村里的小伙伴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当美羊羊藏起来的时候,大家再也找不到她,最后大家才知道原来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要救出美羊羊要经过一片青青草地,最可怕的`是要经过一个危险地带,那里有湍急的河流,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河里,吃人的怪物树,恐怖的灰太狼城堡,要是被灰太狼发现就不能到山洞里解救美羊羊了,你们看,美羊羊就被关在了这里。

  教师:由于解救美羊羊的路途太危险了,羊村的小羊们想请你们一起去解救美羊羊,你们愿意吗?

  2.提出问题,分段欣赏音乐

  (1)你能不能向解放军一样过草地?谁来试试看?

  (2)遇到水流很急的小河你会怎么样过河?

  (3)你要怎么样经过狼堡,而且不被灰太狼发现?

  (4)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打开洞门?

  3.师幼出发解救美羊羊。(灰太狼的出现,解救没有成功)

  4.第二次成功解救美羊羊。

  三、自选乐器,合作演奏

  1.出示乐器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2.师友共同演奏。

  (教师用木琴敲打固定拍,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感知敲打节奏)

  3.幼儿分组,看指挥演奏(一组拍 t a,一组拍t I t I )

  4.互换乐器演奏。

  四、结束活动

  “让我们放好乐器,和美羊羊一起到户外玩游戏吧!

  (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孩子离开。播放音乐《郊游》)

  音乐说课稿 9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的诙谐有趣,发现音乐儿歌递增歌词的韵律。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 小丑图片 红和绿的贴纸(每人一份) 大鼓和小鼓

  活动重点:

  快乐的感受音乐中诙谐、有趣的儿歌韵律。

  活动过程:

  一、鼓声敲敲

  S:大鼓小鼓来唱歌,考考我们的小耳朵。

  (教师敲大鼓和小鼓,让孩子边听边用小手舞动起来)

  S:我们小朋友也会唱大鼓和小鼓的歌对吗?

  复习歌曲:大鼓小鼓

  二、欣赏感知

  故事引导:今天老师请来了小丑先生来我们这里演出,他带来的节目是:小丑先生吹泡泡糖,小丑先生最喜欢吹泡泡糖了,每当他要演出的时候都要吹泡泡糖,可是这泡泡糖很调皮的,我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吹到哪儿去了好吗?

  1、教师用鼓点伴奏,把儿歌第一段唱出来。

  提问: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贴到哪儿去了?变得颜色了?

  2、教师引导幼儿打着节奏,学念儿歌。

  S:我们现在听小丑先生给我们唱歌吧。

  (让我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还粘到哪儿去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完整欣赏音乐。

  S:幼儿听听音乐中的泡泡糖还贴到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

  4、引导幼儿再次完整的倾听音乐。

  S:我们小朋友听到泡泡糖第一次粘到哪里?第二次又多了哪里?第三次又多了哪里?

  5、老师用鼓点把孩子说出来的歌词进行梳理、总结。

  第一段,贴到小脸旁;第二段,贴到小脸旁和小屁股;第三段,贴到小脸旁、小屁股和小肚子。

  6、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逐段递增歌词的规律。

  三、节奏舞动

  故事引导:小丑先生吹泡泡糖演出时,还要一些鼓手来帮忙呢,让我们一起为小丑先生敲起鼓、唱起歌好吗?

  1、 师生共同讨论:在什么地方敲起鼓?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大鼓,在身体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敲起鼓。

  2、 我们现在自己来做小丑先生参加演出。教师用红和绿的贴纸戴手上进行第一段的示范演出。

  3、 幼儿随音乐进行演出。

  四、续编歌词

  S:小丑先生,我们的演出怎么快就没有词了,还想演出,我们自己想想歌词好吗?

  1、老师把孩子们的歌词放进节奏中唱出来。

  2、邀请大家一起按节奏表现创编的歌词。

  带着小丑先生出去演出。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一不小心粘到小肚子,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音乐说课稿 10

  活动目标

  1.能学唱歌曲,并掌握歌词。

  2.愿意和大家一起放声歌唱。

  活动准备:

  1.歌曲CD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CD,激发兴趣

  1.师:这首歌曲好听吗?

  2.师:你听到歌曲中爱是在哪里呢?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内容)。

  3.师 :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爱在哪里》的歌曲吧。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师:刚才你们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2.熟悉歌曲。

  师:歌曲中唱了哪些可以表现爱的方式?

  (引导幼儿能正确表述出爱在“拥抱、歌声、微笑、心里”)。

  3.请幼儿一起跟唱歌曲。

  4.反复练唱多次。

  三、歌表演《爱在哪里》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跟真一起模仿动作。

  2.集体练习演唱歌曲。

  3.请幼儿进行分组表演。

  4.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

  四、活动结束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一起表演。

  音乐说课稿 11

  设计意图:

  我一直都想尝试在小班上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偶然间,我在给孩子们上舞蹈课时,不经意地放了《梁祝》,让他们练功,孩子们说:“真好听!”有的孩子还跟着曲子翩翩起舞,于是,我便设计了此节音乐欣赏课。旨在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理解美、表现美。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让孩子在玩中感受音乐的美。

  2、鼓励孩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觉。

  活动准备:

  1、布置花园场景、各种各样的花。

  2、自制蝴蝶、丝巾、花带、蝴蝶头饰、蝴蝶翅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音乐。

  1、孩子们,告诉你们个好消息,今天呀,我们带上我们的好朋友蝴蝶一起到花园里玩。

  2、幼儿随音乐手持蝴蝶游玩。

  3、我们累了,小蝴蝶也累了,那该怎么办呢?(孩子想办法),那好,就让我们的小蝴蝶在客人老师那里休息一会儿。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1、欣赏第一遍音乐。

  孩子们,来,我们坐下静的听音乐吧!

  提问:听完这段音乐,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欣赏第二遍音乐。

  听完提问:你好像看见了谁?它在干什么?(蝴蝶)

  你们好象看见蝴蝶在干什么?

  3、欣赏第三遍音乐

  听完提问:你们好象看到蝴蝶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请你学学。

  三、自选道具,扮演蝴蝶,表现乐曲。

  1、我们都来扮演蝴蝶,东西都在旁边放着,看看谁把自己打扮的最漂亮。(孩子自选道具)

  2、教师强调:如果谁需要帮忙,就去找客人老师,对她说一句好听的话。

  3、你们真漂亮,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

  4、和客人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活动评析:

  此活动设计合理,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自然的融合了表情、语言、身体动作,表达了自身的感受。环境布置得很美,孩子们在美中不知不觉的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音乐说课稿 12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的游戏情节,熟悉乐曲旋律,知道A段音乐跳跃,B段音乐沉重的特点。

  2.能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用铃鼓不同的演奏方式为乐曲伴奏。

  3.愿意参加演奏活动,在于同伴一起演奏中,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用铃鼓不同的演奏方式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1.大鼓一个,铃鼓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准备:

  1.故事导入

  春天来了,树林里绿草如茵,小兔子看到这么多青草可开心啦,一边吃着草,一边开心地跳起了舞。咚咚咚,这是什么声音?小兔子被吓得躲起来了。原来是大灰狼来了,他左看看右看看什么也没发现,于是就走了。看到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又出来了,它们在草地上开心地吃草、跳舞,玩得可开心啦!

  2.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和ABA的特点

  师:刚才你们听到,哪里是小兔子在玩,哪里是大灰狼出来了?为什么?

  (引导幼儿感受A段音乐跳跃,B段音乐沉重的特点,总结ABA的乐曲结构特点)

  3.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师:我们用动作来给音乐伴奏,小兔子来了,你想用什么动作?(拍手、摇手腕)大灰狼来了,你用什么动作呀?(拍腿)

  4.用动作为音乐伴奏,老师用语言提示(跳、跳,跳一跳;吃吃草,跳跳舞)

  5.根据小兔和狼的不同形象,选择合适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小兔子用什么乐器演奏,大灰狼用什么乐器演奏呢?

  拍手——铃鼓拍奏

  摇手腕——铃鼓摇奏

  拍腿——大鼓

  6.结束游戏

  今天我们小兔子们一起玩了游戏,大家开心吗?那我们快把这个好玩的游戏带回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音乐说课稿 13

  活动目标:

  1、感受对唱式歌曲乐句的结构特点,以小铃的连续演奏表现对唱式乐句;

  2、游戏中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的动物,学会师生对唱;

  3、体验对唱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头饰(母鸡、小鸡、猫、狗各一)

  乐器:小铃幼儿人手各一,小锣、响板、铃鼓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曲,理解对唱式乐句结构

  1、小锣和小铃互相问好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乐器朋友,在你的.小椅子下面,把它请出来,告诉我它是谁?

  小铃是你们的乐器,那我的乐器是谁?(小锣)

  来,让我的小锣向你的小铃问好吧

  师:小 铃 小 铃|你 - 好 - |

  幼:小 锣 小 锣|你 - 好 - |

  2、小锣和小铃随乐互相问好(过程同上)

  3、响板和小铃随乐互相问好

  4、铃鼓和小铃随乐互相问好

  二、欣赏舞蹈,理解对唱式歌曲的`主要内容

  就在我们敲得叮叮铛铛的时候,有几只可爱的小动物偷偷地溜出家门,看着看着就忘记了时间,这可急坏了它们的妈妈,让我们看看是哪个小“调皮”?

  1、说唱中,老师表演幼儿欣赏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

  (1)刚才,是谁出来找宝宝的?[鸡妈妈]

  (2)鸡妈妈一边找宝宝,一边又是怎么说的?[小鸡小鸡|在哪里-]

  (3)宝宝是怎么回答的?[叽叽叽叽|在这里-]

  3、音乐中,老师第二次表演,幼儿欣赏

  三、幼儿扮演小动物,游戏中学会师生对唱

  1、小鸡在哪里

  2、小狗在哪里

  3、小猫在哪里

  四、小猫坐火车去玩耍

  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音乐说课稿 14

  教学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用连音和断顿的声音演唱三拍子歌曲。

  活动内容:

  《大树桩你有几岁》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曲谱、丰富幼儿已有经验,理解有关年轮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边画边讲一个关于“大叔年轮”的'故事,让幼儿形象地理解年轮的`意义。

  二、理解歌词。

  1、幼儿安静倾听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2、启发幼儿说出歌曲的名称和内容。

  3、教师范唱,重点让幼儿感受连音和顿音的演唱方法。

  三、迁移模仿。

  1、 总结第一段演唱特点。

  2、听出第二段歌词内容,认读歌词内容

  3、幼儿轻声跟唱

  四、创编动作,完整表演。

  五、教育幼儿爱护森林。

  你知道大树桩是怎么来的吗?教育幼儿每伐一颗树就要种一棵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反思:

  (一)活动的重点不够突出,学习顿音和连音的演唱方式时应尝试用多种方式练习,如听钢琴弹奏、教师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等更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活动目标。

  (二)环节安排不够合理,第四个环节完全可以不要,应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练习顿音和连音的唱法。

  (三)顿音的唱法教师的讲解有争议,“像被人吓了一跳一样跳跃着唱”不太合适。

  (四)歌谱教师没有充分利用。

  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环节清晰明了,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充分得到提高。

  音乐说课稿 15

  目标:

  1.尝试模仿学习视频中的舞蹈动作,丰富舞蹈动作语汇。

  2.感受眼随音乐舞动身体的乐趣。

  3.愿意和同伴共享活动空间。

  准备:

  从网络上或幼儿舞蹈碟片中选取适合3~4岁幼儿模仿学习的幼儿舞蹈片段4~5个,保存于u盘中,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制作电脑PPT节目菜单,以便幼儿点击相应图标播放视频。

  玩法说明:

  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用鼠标点击PPT节目菜单,播放自己喜欢的舞蹈视频,并跟随视频一起跳舞。

  指导要点:

  1.在活动初期,幼儿可能只观看视频,不跟随视频跳舞,教师要给幼儿时间充分欣赏、感受,当发现个别幼儿开始跟随视频学习舞蹈动作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也一起跳舞。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要观看、学习的`舞蹈视频,当幼儿因意见不同发生争执时,教师可引导他们学习协商、轮流。

  3.在交流、分享环节,可以邀请几名当天参与该活动的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演,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

  小贴士:

  1.在制作PPT时,可在每个舞蹈视频的图标旁专门制作一个喇叭形图标,点击后可单独播放音乐而不显示视频画面。在幼儿通过反复学习熟悉了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只播放音乐,一是为了保护幼儿视力,二是有利于幼儿自由表现。

  2.教师日常要注重收集一些适合3~4岁幼儿模仿学习的舞蹈视频,要求时间短,动作简单、重复。如,幼儿类综艺节目中出现的简短的舞蹈,适合低幼观看的动画片(如《天线宝宝》)中主人公跳的舞蹈等。

  3.可将收集的舞蹈视频每4~5个制作成一组节目,每组节目时长是8~10分钟,小班幼儿每次最多选择两组节目播放学习,即活动时间为15分钟左右,以防止幼儿因长时间活动而出现兴奋扩散的现象。

  4.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教师可在鼠标左键上贴一个标记,以帮助幼儿明确点击哪个键,从而实现自主点播。

  音乐说课稿 16

  活动目标:

  1、复习基本舞步,并合着音乐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戏规则,炮仗被点着后,能及时作出反应,不提前、不落后地发出嘭、啪声。

  3、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一块毛巾,一张画有螺旋线的纸,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过年的时候,放炮仗,真高兴!放炮仗前要做什么?(点炮仗)看老师来放一次炮仗!

  提问:老师怎么放的?放了几声?(嘭、啪两声)一起来学一学。现在老师来点炮仗,你们来做小炮仗。

  师幼玩放炮仗游戏。

  2、复习歌曲《卷炮仗》,感受歌曲的节奏。

  听说中(1)班小朋友已经会唱《卷炮仗》的歌,一起来唱给我听好吗?看,吕老师的小手还会跳舞呢!你们帮我唱,看好了!

  提问:我的`小手是怎样跳舞的?(有前、有后、跳起来的)哟,原来是这样跳的。好,一起学小手在腿上跳舞,再一起跳一遍。

  3、感受螺旋形

  (1)出示毛巾,用来干什么?请你用毛巾卷成一个大炮仗。看看它是什么形状?象什么?(蜗牛壳)老师还把它画下来了,给它取个名字叫什么?(螺旋线)用小手画一画。(从外面往里面卷,越来越小)

  (2)谁来动动小脑筋,把老师的手也卷成一个炮仗。你们会用小手卷成一个炮仗吗?教师点炮仗。

  4、游戏《卷炮仗》。

  (1)请小朋友手拉手也来卷成一个大炮仗,教师点火,提醒幼儿第二声的时候要跳起来。刚才是老师在第一个,现在请小朋友来做第一个。幼儿分组玩游戏。好,休息一下。

  (2)提问:你们的小脚学过什么舞步?谁学过垫步?请个别幼儿示范,一起学一学。还有谁学过踏跳步?请个别幼儿示范,一起学一学。

  (3)教师示范跳《卷炮仗》,一起学一学。你们有困难吗?有哪里不会?好,我们再学一次。

  (4)听琴声玩《卷炮仗》游戏。(弹琴)游戏两次。替换第一个。

  (5)听录音玩《卷炮仗》游戏。

  活动反思:

  卷炮仗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和幼儿共同玩。尽管在“卷”的过程中教师会不停地发出语言提示:“手拉好,一个跟着一个,卷紧一点。”但随着炮仗越卷越大,幼儿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涨,螺旋队形也就很容易出现拥挤、碰撞、队形散乱的现象。

  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参与游戏,而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靠大家的合作来进行的。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以往体育活动中已经出现的幼儿因不理解螺旋队形而盲目跟从的现象,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先理解螺旋线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线原理的前提下再学习用动作表现螺旋线。

  音乐说课稿 1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随乐合拍地做拔萝卜动作。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拔萝卜》的.音乐;老公公,老婆婆,小花狗,小花猫,小弟弟,大萝卜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随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入场。

  二、带孩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三、欣赏歌曲《拔萝卜》,并提问:

  1、今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听了猜猜看:音乐里说了什么?(拔萝卜)

  2、谁在拔萝卜呀?(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猫、小花狗)根据幼儿讲述,依次出示图片

  四、分段听音乐,学动作。

  1、我们先听见谁第一个出来拔萝卜?(老公公)老公公是怎么过来拔萝卜的'?大家一起学一学!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大家一起学一学!萝卜拔起来了吗?(没有)怎么办?(叫老婆婆)怎么叫老婆婆?(幼儿学)

  2、放音乐第一段幼儿做一遍,

  3、依次让幼儿做2、3、4、5、段音乐动作,模仿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等角色

  4、音乐有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一共有几段?(5段)

  5、我们连起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幼儿完整表演)

  五、教师做老公公,听音乐完整表演游戏。

  六、再次出示大萝卜,提问幼儿还能请哪些动物来拔萝卜。

  七、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拔萝卜。

  八、“宝宝们,让我们拉着大萝卜回教室吧”幼儿在拔萝卜的音乐声中退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拔萝卜》这节音乐游戏很特别它是一个有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小班幼儿很喜欢听,老公公种了个大萝卜,一个人怎么拔也拔不动,结果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来一起帮忙,终于拔起了萝卜。故事中的语言非常简明而又口语化,出场的角色又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很适合小班幼儿玩。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说课稿03-11

音乐的说课稿12-17

音乐说课稿11-22

(推荐)音乐说课稿07-15

音乐说课稿范文09-01

小班音乐说课稿04-03

大班音乐说课稿04-03

音乐与影视说课稿07-06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