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水珠从哪里来说课稿

水珠从哪里来说课稿

时间:2022-05-20 04:29:3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珠从哪里来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珠从哪里来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珠从哪里来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水珠从哪里来》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兼叙教学方法)、板书设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出示五个方面的标题)

  一、教材分析:

  《水珠从哪里来》是《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中的第五课。(出示温度与水的变化中的七个课题)本课的编写由2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出示P52上面的标题和插图扫描课件)

  这部分教材先通过学生观察并发现装满碎冰的玻璃杯的外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一现象,引出本课的探究问题: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希望学生能尽可能多地作出解释和假设,并通过生活经验排除不合理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杯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

  第二部分:(出示P53上面的标题和插图扫描课件)

  这部分教材希望通过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证明: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结合生活经验,再次作出假设和分析,在不断寻求证据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现,形成更合理的解释。

  二、教材处理:(依次出示三种处理方法)

  1、增加“擦拭杯壁外的水珠”的活动。

  教材在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了一个观察活动:装了冰的杯壁外有什么,希望大家能发现小水珠。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比较直接,学生仍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不能内发性的生成问题,因此,我增加了“擦拭杯壁外的水珠”的活动,通过设置情境,既增强了趣味性,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了水珠从无到有的过程,自然而然的提出探究问题。

  2、变设计实验为引导观察实验。

  为证明“杯壁外的小水珠与冰有关系”,教材安排了设计实验来验证的活动,实际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三年级的学生尚不具备这种能力,特别是设计对比试验,学生还不知道思考的方向,在细节分析上也显得欠缺,因此,我将设计实验的活动改为引导观察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强调对比实验的一些要求,为今后这方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3、增加检测评价活动。

  在学生经过再次假设,分析出了“小水珠”的由来之后,这一课的学习就快接近尾声了,这时,学生对于小水珠的形成真正内化了吗?对于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能否给与合理的解释呢?为了及时检测,我增加了两道生活分析题,这两道题,一道是反面例子,一道是对比剖析,学生只有抓住了概念的核心要素,才会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调整的教材结构和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出示下面教学目标的文稿课件)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观察到盛有冰块的塑料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能在观察活动中不断获取新的证据,并作出新的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新的证据是新的假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塑料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并对水珠的来源形成科学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整体出示4个标题的文字稿课件)

  详细的教学过程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下面我仅从4个方面对教学过程(包含教学方法)进行叙述。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杯壁上为什么会出现小水珠呢?这是本课需要学生去不断假设和分析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自然而然的提出来,那么,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在这部分教学中,我创设了“让学生擦水珠再发现水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经历了水珠从无到有的过程。“明明刚刚已经擦干净了,怎么又出现了小水珠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以及迫切想知道原因的心情,同学们进入到后续学习之中。

  2、学习使用假设词。

  怎样解释杯子外壁出现了很多的小水珠呢?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既要关注他们在表达上意思的完整,逻辑的合理,还要让他们知道现在每一种观点只是一种假设,只有在验证之后,才知道哪一种更接近于事实,要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要学习使用一些假设词,如:也许,可能,如果……那么,如果……就等,既是对他们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对思维方式的训练。

  3、逻辑引导,层层深入。

  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在教学预设中学生要经历假设——分析——再假设——再分析等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排除不合理的假设,为合理的假设寻找联系和证据。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递进的,那么,如何使他们始终保持这样的状态呢?我的做法是设计好富有逻辑性的问题,尽力去帮助学生在思考建立联系,如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说明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之后,我先后提出了三个问题:1、水珠的形成与冰的什么特点有关?2、杯壁外侧是冷的、凉的,就能形成小水珠吗?3、是什么遇到了特别凉的的杯壁形成了小水珠呢?这三个问题,前后联系紧密,直扣凝结现象的两个核心要素:水蒸气和冷的物体表面。既帮助学生在模糊认识中梳理了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4、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科学问题源于生活,科学知识还要运用到生活中去,我在设计中两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第一次是学生对小水珠的形成作出了各种假设,这些假设合理吗?这里,我带着同学们一起回忆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用生活中的经验作为判断的根据;第二次是学生经过不断的假设和分析,已经知道小水珠形成的原因了,可是是不是内化了呢?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检测,就清楚了。这里,我设计了“人运动后出的汗和今天学的小水珠是不是一回事”这样的反面例子,还设计了“冬天关闭教室的门窗,为什么室内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而室外的玻璃上没有小水珠?”的对比例子,让学生能抓住概念的核心要素去分析、理解,并进一步认识:水蒸气和所遇到的物体表面要有一定的温差,才会形成小水珠。

  五、板书设计

  我把学生对小水珠形成的分析过程作为本课板书的主线。(出示板书设计)

  水珠从哪里来

  可能是从杯口漫出来的

  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

  可能是水蒸气变的

  ……

  我将上面阐述的对教材的若干处理、教学过程和方法、板书设计落实到本课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实践,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水珠从哪里来说课稿】相关文章:

幸福在哪里说课稿01-17

幸福在哪里说课稿07-03

力在哪里说课稿07-07

春天在哪里说课稿07-07

《藏在哪里了》说课稿08-12

《春天在哪里》说课稿04-27

空气在哪里说课稿07-04

幸福在哪里说课稿5篇07-18

幸福在哪里说课稿(5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