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初中>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时间:2024-06-09 10:31:15 初中化学 我要投稿

【实用】初中化学知识点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1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

  “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

  “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

  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11、过滤操作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②碱+酸→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14、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1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6、催化剂

  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17、氧化剂和还原剂

  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8、实验连接

  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

  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9、实验除杂原则

  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20、制氧气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21、集气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22、电解水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23、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24、化合价口诀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25、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初中化学知识点2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9、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10、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1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

  (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初中化学知识点3

  1.甲烷气体中有乙烯或乙炔(除杂)(溴水)

  2.己烷中有己烯(除杂) (酸性KMnO4)

  3.醋酸钠固体中有萘(除杂和分离)(升华)

  4.苯有甲苯(除杂) (先酸性KMnO4、再NaOH)

  5.苯中有苯酚(除杂和分离)(NaOH、分液)

  6.乙醇中有水(分离和提纯)(CaO、蒸馏)

  7.乙酸乙酯中有乙醇和乙酸(除杂)(饱和Na2CO3)

  8.溴苯中有溴(除杂) (NaOH、分液)

  9.硝基苯中有硝酸或NO2(除杂)(NaOH、分液)

  10.硝基苯中有苯磺酸(除杂和分离)(NaOH、蒸馏)

  11.蛋白质溶液中有少量食盐(除杂)(清水、渗析)

  12.硬脂酸钠溶液中有甘油(提纯)(NaCl)

  13.蛋白质中有淀粉(除杂) (淀粉酶、水)

  14.己烷中有乙醇(除杂和分离)(水洗、分液)

  15.乙醇中有乙酸(除杂)(NaOH或CaO、蒸馏)

  16.乙酸乙酯中有水(除杂)(无水Na2SO4)

  17.苯酚中有苯甲酸(除杂)(NaHCO3、蒸馏)

  18.肥皂中有甘油(除杂和分离)(NaCl、盐析)

  19.淀粉中有NaCl(除杂)(渗析)

初中化学知识点4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P36图2—17(如14的A)

  或P111、图6—10(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可燃性:

  2H2+O2====2H2O

  H2+Cl2====2HCl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还原性:

  H2+CuO===Cu+H2O

  3H2+WO3===W+3H2O

  3H2+Fe2O3==2Fe+3H2O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CO2+H2O==H2CO3(酸性)

  (H2CO3===H2O+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Ca(OH)2==CaCO3↓+H2O(鉴别CO2)

  CO2+2NaOH==Na2CO3+H2O

  *氧化性:CO2+C==2CO

  CaCO3==CaO+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O2==2CO2

  ②还原性:

  CO+CuO===Cu+CO2

  3CO+WO3===W+3CO2

  3CO+Fe2O3==2Fe+3CO2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二

  自燃:

  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

  希望上面对自燃知识点的总结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很好的参加考试的。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下面是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点的内容总结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初中化学知识点5

  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 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

  食盐 碘化合物

  但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增加食物的味道,它是人体组织的一种基本成分,对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Na+和Cl-在体内的作用是与K+等元素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错综复杂。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控制细胞、组织液和血液内的电解质平衡,以保持体液的正常流通和控制体内的酸碱平衡。Na+与K+、Ca2+、Mg2+还有助于保持神经和肌肉的适当应激水平;NaCl和KCl对调节血液的适当粘度或稠度起作用;胃里开始消化某些食物的酸和其他胃液、胰液及胆汁里的助消化的化合物,也是由血液里的钠盐和钾盐形成的。此外,适当浓度的Na+、K+和Cl-对于视网膜对光反应的生理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仅对咽喉疼痛、牙龈肿疼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碘化钾、碘化钠、碘酸盐等含碘化合物,在实验室中是重要试剂;在食品和医疗上,它们又是重要的养分和药剂,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人体内共含碘15 mg~20 mg,其中70%~80%浓集在甲状腺内。人体内的碘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生理作用通过形成甲状腺激素而发生。因此,甲状腺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和重要机能,均与碘有直接关系。人体缺乏碘可导致一系列生化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等。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约有四亿人缺碘。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供含碘(碘的化合物)食盐和其他食品(如高碘蛋),井水加碘,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等,其中以含碘食盐最为方便有效。1991年3月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20xx年在中国大陆消除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希望上面对食盐的知识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下面是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点的内容总结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关于化学的学习中,下面是我们对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哦。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上面对化学中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初中化学知识点6

  有关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

  (1滤纸被捅破;

  (2)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3)承接容器不干净。

  1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5、取用药品“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1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1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原子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18、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

  1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20、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九年级上册化学必背重要知识点

  1、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氢气。

  2、氢气燃烧:2H2+O2==2H2O

  现象: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珠产生。

  3、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4、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1)来源广泛(2)热值高(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5、碳单质常考物理性质: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能导电,活性炭有吸附性。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7、活性炭、木炭有吸附性的原因:为疏松多孔结构,所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8、古代的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9、碳具有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烧)2C+O2===2CO(不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0、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没有气味,难溶于水。

  1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

  现象:①发出淡蓝色火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2、CO使人中毒的原因: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是血液失去输氧能力。

  1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14、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气体肥料: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4)做饮料。

  15、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CO2+H2O=H2CO3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实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也写此反应。

  (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用于检验CO2的存在。

  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a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b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c不用纯碳酸钙粉末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原因: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下降,则表明装置漏气;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不漏气。

  (5)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原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用排水法)

  (6)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如果火焰熄灭,证明CO2已经收集满了。

  (7)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该气体是CO2。

  (8)净化:用此法制取的CO2中会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就可得到纯净干燥的CO2了。

  17、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18、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怎么让化学知识更加有条理

  1、梳理知识树形图

  教科书上涉及的.知识点是出题的蓝本,一张好的试卷会覆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考察,只要能梳理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考点,并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技巧,高分自然很轻松。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上的笔记,先列出章节大标题再慢慢补全每一个知识点,最后总结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方法和技巧。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坚持总结梳理,会消化吸收得更好。

  2、公式、定理归纳整理再记忆

  期末考试不同于平时考试,将考察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定理、公式会非常多。而在理科类科目上,公式、定理是一切计算和做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结合题目集中记忆!

  3、基础计算练习

  计算作为理科的基础,本就应当得到最大的重视。但每次考试都会听到孩子们讨论又因为哪里算错数、哪里写错符号等原因丢分……重视基础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不仅减少丢分,更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去思考各种压轴难题。

  4、综合和模拟

  如果平时没有接触过压轴题难度,在考场上解决出来的可能就很渺茫。建议大家考前选择一些综合练习,熟悉综合题的出题套路、难度及了解对策。

  学生化学基础差怎么办

  1、重视实验,牢记方程式。

  化学的实验性非常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知道如何制取氧气,不知道化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工具,那么初中化学就没有学好,因此化学实验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此外,还要记住在实验中用到的化学方程式。这通常是考试必考内容。

  2、化学复习要从“两基”开始。

  “两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随着教程的变动,“两基”成为了学生期末考试的重点,期末考试中,有近70%的的分值都是从课本上得来的,只不过是变一下形,换一种思路,有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回归课本,打牢基础才是化学期末复习的正确方向。

  3、对需要背诵的内容要加强记忆

  化学可以说是理科里面的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非常的多,从每一种物质到每一个反应,从每一个实验到每一个原理,都需要我们记性背诵记忆,因此,在期末的最后阶段一定要熟悉曾经背诵过的知识,便于在考试中的熟练运用。

  4、用好课堂笔记和错题本

  课堂笔记记录了老师讲解的整个过程,记录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错题本则记录了我们犯过的所有错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复习,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复习效率,减少复习时间,这也证明了了不少人厌烦的课堂笔记和错题本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的有效方法是哪些

  1、认真听课

  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

  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

  3、认真复习

  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4、集中精力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初中化学知识点7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必背化学方程式

  (一)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二)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化学基本金属之最

  1.最简单有机物:CH4

  2.密度最小的气体:H2

  3.熔点最高的.金属:W

  4.熔点最低的金属:Hg

  5.导电性最强的金属:Ag

  6.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Fe

  7.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

  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1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13.自然界中存在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C)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初中化学知识点8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Cu---紫红色、金---黄色、汞----常温下液态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O3)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气体,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硫酸锌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

初中化学知识点9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B、Cl-C、2Cl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例:从微观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电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例: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些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⑥化学式的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c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d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非金属气体单质H2、O2、N2、Cl2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MgCl2。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Cl-。构成氯化镁的微粒是Mg2+、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4、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初中化学知识点10

  盐的化学性质:

  盐与金属反应生成另 一种金属和另 一种盐;如Zn+CuSO4==ZnSO4+Cu。

  盐和酸反应生成 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如:BaCl2+H2SO4==BaSO4↓+2HCl。

  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 种碱;如:CuSO4+2NaOH==Cu(OH)2↓+Na2SO4。

  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如:NaCl+AgNO3==AgCl↓ +NaNO3。

  盐的.复分解反应

  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如NaOH+HCl==NaCl+H2O。

  发生的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初中化学知识点11

  ——下面是初中化学酸碱盐期末填空题模拟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

  填空题:

  1. “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___________;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食品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亚硝酸盐易诱发癌症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有人设想:先向含有亚硝酸盐(NaNO2为例说明)的腌制食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铵,共热后生成无毒、无害的氨气、水、和氯化钠;然后再持续加热,使过量的氯化铵分解为氨气、氯化氢气体,经过这样处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请写出设想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

  (2)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 ;

  (3)食品包装袋内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其原因是 。

  上面的试题同学们都完成了吧,通过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对化学酸碱盐已经掌握的不错了,后面还有更多的化学酸碱盐题目的练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12

  ——下面是关于初三化学元素的,同学们认真学习。

  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学习元素概念请注意如下几点: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一种元素区别于另一种元素的关键在于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中考,或者说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而中子数和电子数可能不同;

  (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

  原子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征: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既有微观和数量含义,也有宏观含义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元素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特征: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通过上面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元素的知识点能很好的掌握,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化学知识点13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

  ①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②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初中化学知识点14

  ——选择题在考试中是容易失分的点也是容易得分的带你,大家多加练习总结答题方法,下面老师整理的选择题提高训练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详情请看

  选择题提高训练

  1. 在SO3 + H2O == H2SO4 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总数 B.元素种类 C.各元素化合价 D.原子种类

  2.关于“3CO2”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三个碳原子和六个氧原子

  ③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构成

  ⑤相对分子质量为132 ⑥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8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 D.②⑥

  3.某化学反应可以用X+Y→M+R表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 初中学习方法,正确的是

  A.若X是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Y 为金属,则该反应一定生成氢气

  C.若X为紫红色金属,则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时一定生成蓝色溶液

  D.若X和Y的质量之和为10 g,则生成M和R的`质量之和一定是10 g

  4.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 和SO2。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30% C.50% D.70%

  答案 ACCB

初中化学知识点15

  【生活中常见的酸

  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⑵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盛放浓盐酸的试剂敞口放臵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⑶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

  ⑵浓硫酸:

  ①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臵其溶液质量会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

  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⑶稀释浓硫酸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原因是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会使水沸腾,硫酸溶液向四周飞溅伤人。

  ⑷用途: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有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不可干燥氨气)。

  3、酸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通式:金属单质+酸——盐+氢气(臵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通式: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稀盐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稀硫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

  (4)与碱反应

  通式: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5)与某些盐反应:

  通式: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即H+OH==H2O

  3、中和反应的验证实验:

  ①步骤: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可观察到无色酚酞变红,再用滴管

  滴入几滴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的顔色恰好变成无色,说明反应恰好完成;

  ②有关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③问题与反思反思:

  ⑴在氢氧化钠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的目的:判断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⑵如果在实验中,忘记了加入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滴入盐酸后再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氯化氢。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良酸性土壤壤: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水浇灌植物,改良碱性土壤;

  2、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工厂的废水中的硫酸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3、用于医疗:用含碱性的药物中和胃酸:如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和胃酸反应: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氢氧化镁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HCl+Mg(OH)2==MgCl2+2H2O;蚊虫叮咬处有蚁酸,可以涂含碱性物质氨水的药物,减轻痛痒。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PH〈7溶液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显酸性,但不是酸)

  2、测定PH值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注:

  ①不能把PH试纸浸泡在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

  ②若测酸碱度,不能把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滴待测液,以免待测液变稀,溶液的酸碱性减弱;

  ③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不能读出小数部分。

  3、酸碱度的意义:

  ⑴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在一定的PH溶液里才能进行;

  ⑵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一定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⑶正常雨水显酸性,PH大约为5.6,是因为空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的原因;酸雨的PH小于5.6。

  ⑷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值,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如血浆的PH范围7.35—7.45;胃液的PH范围0.9—1.5。

【初中化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知识点04-11

初中化学知识点11-03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01-08

初中化学知识点11-15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01-13

北京初中化学知识点01-14

(集合)初中化学知识点12-30

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01-05

初中化学知识点积累12-30

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