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洗手活动中,一个小朋友用肥皂在手上搓出了好多泡沫,他既兴奋又好奇,并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起了肥皂泡,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玩泡泡,我就想带孩子们一起探索更多玩泡泡的方法,从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镂空的材料容易吹出泡泡。(重点)
2.会用记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尝试动手制作泡泡器,对科学探究活动感兴趣。(难点)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认真探索用什么材料才能吹出泡泡;难点是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泡泡器,增强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记录纸、幼儿用笔、吸管、积木、雪花片、小棒、毛巾、细铁丝、管状玩具、空胶带卷。
活动过程
实验一
1.教师出示泡泡,幼儿吹。(可以发现幼儿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醒幼儿吹泡泡的方法——轻轻吹),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
2.设置提问,引起幼儿思考。
(1)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好多材料,你们看看哪种可以吹出泡泡。
(2)认识后猜测。
3.幼儿操作实验。
4.共同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1)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
(2)教师和幼儿共同验证试验结果。(对于幼儿争论的材料,如“雪花片”,老师可引导幼儿再次尝试,并请幼儿上台验证。)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的都很不错,因为吸管、胶带卷、空心玩具和雪花片两头都是空心的,而积木和小棒都是实心的,所以大家记好了,只有镂空的材料才可以吹出泡泡。
实验二
5.引导幼儿自制泡泡器
师直观导入,出示材料让幼儿认识。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引导。
6.发放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教师巡回观察并适当给予引导)
7.幼儿在操作中结束活动
8.幼儿带着自己的泡泡器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师总结:我刚才看到有几个小朋友他们一次就成功了,非常的棒;也有一些小朋友失败了好几次才成功,老师很佩服他们。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坚持了就会成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发明到外面比比谁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最多吧。
教学反思
课后,重新梳理一遍活动过程,我感觉有两点做的不够好:一是在材料的准备上考虑不周到,比如让孩子们进行探索实验的吹泡泡工具太毛糙,用铅丝还是不太安全,而且我其实可以启发孩子们,自己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尝试吹泡泡;二是在孩子动手操作阶段,应该分组用不同的材质进行试验,并边实验边边记录整理结果,对吹泡泡的效果进行记录,最后请各组孩子自己总结发言,说说自己这一组的试验结果,使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得到升华,也锻炼了幼儿的动脑与说话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钟面,学会区分整点、半点。
活动准备:幼儿教学用书《钟点》。
活动重点:理解短针、长针的作用。
活动难点:认识整点和半点
活动过程:
1、倾听钟声,引出话题:
教师用布遮住的小闹钟,让幼儿猜一猜。
——“猜猜布里遮住的是什么?”
听听说说,揭示答案。
——“让我们安静下来,一起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认识钟:
认识钟面,知道短针、长针的名称和作用。
——“钟面上有什么?”
教师拨动时针和分针,强化幼儿对钟面的认识。
幼儿和教师互报钟点。
——“中午11:00,小朋友要吃饭了,请你拨到11:00。”
“下午2:30,小朋友起床了,请你拨到2:30。”
3、熟悉钟:
教师说出吃饭、运动、睡觉的时间,幼儿按要求拨出钟面相应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幼儿自由练习。
活动二: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活动:快乐的一天
请你在钟面上画出相应的时间。
按时间拨指针。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能够不受大小、颜色及摆放位置的影响,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找到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各一
2、幼儿用书,笔
3、背景图
活动重点(难点):能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找到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图形找家,复习认识几何图形
1、黑板上有些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2、连线的形式帮助图形宝宝找家。
小结:图形宝宝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都可以找到有图形标志的家。
二、折一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较
1、出示长方形。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它和正方形有点像,那么是不是
正方形呢?它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为什么说它不是正方形?
2、请小朋友拿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正方形和
这个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个图形虽然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但这个图形只有两条对边一
样长,做另据的两条边不一样长,这个图形有自己的名字,叫长方形。
三、经验拓展,寻找身边的长方形。
1、观察身边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2、学校、家里、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离不开水)。
2、学习分辨鱼类和非鱼类,并说出理由。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对于鲫鱼和金鱼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物质准备:
《小朋友的书》、金鱼和鲫鱼的手偶各一个、人手一张指示牌,正面笑脸,反面哭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鲫鱼搬新家》的故事。
二、找出鲫鱼和金鱼的共同特征
——通过比较在黑板上罗列出鲫鱼和金鱼的共同点。
——及时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出鱼的特征。
三、辩论赛:它们是鱼吗?
——提出问题:乌龟鱼是鱼吗?幼儿举牌回答,笑脸表示肯定,哭脸表示否定。
——请幼儿分成左右两队坐,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直至说服对方,得出正确的结果。
——教师播放乌龟生活习性的视频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乌龟不是鱼。
——提出新的问题:墨鱼是鱼吗?再次辩论,结束后播放视频请幼儿了解。
四、《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
——小朋友,你认识这些水中生物吗?哪些生物你觉得不是鱼类呢?说一说你的原因。
活动延伸:
请你再去收集资料:还有哪些"*鱼"其实不是真正的"鱼"。
活动反思:
1、教师准确把握孩子已有的经验
科学活动是严谨的,孩子的思维也是严谨的,往往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迁移整合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设计一个科学活动的时候,为幼儿提出了一个任务让幼儿去完成,作为教师,一定要考虑到这个任务涉及到那些方面的,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没有,前期要进行铺垫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不要一下子布置出难度较大的任务,孩子的经验少,那么成功的几率会很小。例如让幼儿概括鱼类的基本特征,以孩子当时的经验,能零星地表达,但是缺乏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而老师准备了鲫鱼、金鱼的图片,对比鲜明,给予幼儿充分观察鲫鱼、金鱼的过程,因此幼儿在认识鲫鱼、金鱼的基础上,能根据图片自主探索,寻找鱼类的主要特征。活动中,由于有一定地铺垫,这样,孩子新的经验不是很多,这样更便于孩子总结、归纳、内化自身的经验。
2、活动中教师注意资料的'积累
科学活动的资料积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培养幼儿自己进行记录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资料积累的意识,资料的积累可以是多种方法的,照片、录像、录音、谈话记录,甚至是孩子操作的原始材料都是保存的资料,例如,教师准备了记录表,在幼儿阐述观点时,及时将幼儿的表述记录,教师一一展示幼儿的表达,既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又激烈了其他幼儿表达的积极性。由于教师的记录,有意识第将活动的过程进行展示,这样孩子很快就可以回忆已有的经验,便于幼儿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内化经验。因此在后面环节中,幼儿才能有效运用记录表中的内容,分辨鱼类和非鱼类。
活动中,我通过这两点策略的运用,幼儿能初步分辨鱼类和非鱼类,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由。最后在“小蝌蚪是鱼吗”新的问题中,我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自己去寻找答案,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准备:
实体青蛙一只 蝌蚪若干只 找好的小区鱼池内有很多蝌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绘画记录现在蝌蚪的样子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看见的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把它现在的样子记住然后我们把小蝌蚪放养在小区的鱼池里下周我们在去看蝌蚪有没有变化好吗
1、小朋友画蝌蚪。
2、一起去观察小区的小鱼池内的蝌蚪。
(四)、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一周后小蝌蚪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延伸:每隔一周会安排一次去小鱼池观察蝌蚪的变化并且记录。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感受立交桥的形态,进一步了解立交桥的功能。
2、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交流的乐趣。
3、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都见过城市里的一些立交桥。
环境准备
城市里常见立交桥的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我知道的立交桥。
小朋友,你见过立交桥吗?你看到的立交桥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你们分别是从立交桥的什么地方看的?有什么感觉?这些桥为什么叫“立交桥”呢?
二、欣赏漂亮的立交桥。
师带来了一些立交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说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为什么?你最喜欢那座立交桥?有几层?有哪些你觉得特别的地方?这么多立交桥,你觉得哪些立交桥是从上面往下看到的?哪些是从下面往上看到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
立交桥是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让汽车畅通无阻的通过一个个路口,不必在路口慢慢的等红绿灯,免去交叉路口拥堵的烦恼。现在很多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都建起了多座立交桥,城市立交桥越多城市现代文化程度越高。
三、师幼讨论:立交桥的作用。
你觉得城市里有立交桥好吗?这是发生什么事了?你遇到过吗?为什么会堵车呢?在城市的什么地方需要立交桥?为什么?
附:儿歌《立交桥》
立交桥像彩虹,
高高架起在空中,
沟通东西和南北,
秩序井然顺序行,
嘉定交通展新容,
道路平坦又畅通。
四、作品介绍参观。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时在学习同伴作品基础上再次创造。
2、引导幼儿在建筑区搭建各式立交桥。
活动反思
课前幼儿对各种立交桥已经有所认识,对立交桥也产生了比较高地兴趣,尤其是双重立交特别感兴趣,通过师幼讨论,我发现幼儿对立交桥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一活动基本上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体胖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着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健身措施。
2、能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够清晰、连贯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已经通过测量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体重情况。
2、就胖瘦的问题,幼儿对周围人进行过调查。
活动过程:
1、说说自己的胖瘦情况:
(1)通过对前期活动的回忆,引起幼儿讨论的兴趣:
——“每位小朋友都测过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与标准体重比较的结果怎样?”
(2)幼儿自由讲述,说说自己测量、比较的结果。
(3)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每个孩子的体重都不一样,有的比标准体重重了点,有的.比标准体重轻了点。“
2、展开讨论,交流观点:
(1)提出讨论的话题:
——“那么,究竟是胖好,还是瘦好呢?“
幼儿按各自不同的观点分成两队进行答辩。
(2)小结:
“过胖、过瘦都不好。”
3、讨论健身的措施:
(1)以集体的形式展开讨论:
——“怎样才能使得自己不过胖,也不过瘦?”
(2)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对幼儿各种想法进行总结。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科学教案06-15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