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

时间:2024-08-28 06:58:49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

  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特别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那么什么样的记叙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1

  一、分析结构,理清脉络,抓住中心

  一篇出色的记叙文,总是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一定的中心思想。作者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现实的生活材料进行剪裁放到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合理布局,使之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文章的篇章结构。在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以结构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全部内容。分析记叙文的篇章结构,就是要提示文章怎样根据中心思想组织安排材料,如何通过一定的结构层次来表现中心思想。分析篇章结构,一般采取以下步骤:

  1、熟读课文,弄清脉络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把课文弄熟了,就能理清作者的构思方法,如写了哪些材料,如何剪裁,怎样安排思路,如何发展,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好处,等等。

  2、划分段落,理清层次

  划分段落指的是意义段。在记叙文中,一般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所记事的不同性质或文章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记人叙事,安排材料和层次的。划分了段落,概括了段意,就可以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对全文的轮廓有个概括的认识。

  3、抓住重点,进行分析

  我们分析文章的结构,不能停留在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的工作上,不能为划分段落而划分段落,而是为了更好地分析文章结构严谨的一些特点和技巧。一般说来,分析记叙文篇章结构的特点和技巧,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住线索,把握中心

  文章一般都有线索贯穿全文,这条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情感等,有的文章甚至有双线、明线和暗线,弄清了文章线索就能把握全文的内容及中心,这点非常重要。

  (2)分清主次,注意详略

  每篇文章在选材上各有其特点,而不管如何选材,都是为了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但不管如何选材,都是为了表达中心思想。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就不惜泼墨,大写特写;与中心关系较疏远的,就惜墨如金,一笔带过。这样,写进文章的材料也就有主次之分,详略之别了。我们在教学时,应该花较多的气力把主要的、详写的地方讲好,次要的、略写的地方则可讲得简单一些。总之,要分清主次,注意详略。

  (3)分析开头,讲好结尾

  写文章有这么一句俗语,一篇好文章,最好具备三个要求:凤头,猪肚,豹尾。足以证明,一篇好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分析记叙文时少不了分析开头和结尾,这些往往有提挚全文主题中心的作用。分析好开头和结尾,对文章的主旨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记叙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分析语言,挖掘内涵,掌握技巧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出色的记叙文,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严谨的篇章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记叙文的语言都有通俗易懂、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等特点。在教学时,要从每一篇文章的具体情况出发,通过特定的语言因素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丰富的语言词汇,不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和技巧。

  我们所讲的语言,包括字、词、句、词法、句法等。所谓关键的重点词语、句子,是指那些深刻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

  1、人物性格化的语言

  记叙文少不了要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就离不开人物性格化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人物性格化的语言,如七年级语文中《社戏》一课,它就运用了性格化的人物语言,刻画了六一公公、双喜、桂生等。比如,双喜说话:“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一方面承认偷了豆,另一方面尽力掩饰转移话题,可见双喜的机灵和反应灵敏。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记叙文的语言,有些是很富于表现力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往往能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出事物的内在含义。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分析得好,既可使学生具体真切地看到人物的鲜明形象,又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这些词语的确切含义,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

  3、含蓄而精辟的语言

  记叙文的语言,有些是比较含蓄而精辟的。在进行教学时,要分析出它的“言外之意”,从而加深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如鲁迅《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文字非常含蓄精辟,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如果始终不渝地奋斗、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感染力。

  4、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我们知道,记叙文以记叙为主,描写为辅。但为了增强其感人的力量,作者往往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地抒发感情,对叙述的人物和事件表示爱或憎的情感,对美好的事物注入满腔热情,以此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2

  一、抓住文章的本质进行教学

  在教学写人记事记叙文时,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本质,即从何人、何事、何情、何理几个方面来进行概括。细分起来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是把握主人公的情感主线。

  1、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为:人+事+情/理。写人记叙文注重表现人物的品质,即情。写事记叙文注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即理。但不管讲情还是讲理,首先,还是要把整个人物、事件说清楚。

  2、把握主人公的情感主线

  无论是写事记叙文还是写人记叙文,只要有人,就会有情感。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引导学生把握住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主线,那对于理解、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很有帮助的。

  课堂中,教师出示阅读提示:“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阅读课文后,准备交流时,教师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刚才老师看到许多同学读书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刚开始是高兴,接着皱起了眉头,不久又露出了笑容。这是怎么回事呀?谁来说说?”接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就说到了自己的表情之所以会有这些变化,是因为文章中的玲玲的情感变化引起的。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教师立即板书。随后,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这种方法运用得非常巧妙,教师并没有生硬地让学生在文中找到描写玲玲表情的词语,而是关注学生神情的变化,从而了解到学生表情的变化来自于玲玲的情感变化。这样一来,扣住了主人公的情感主线,不仅能让学生更贴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还有利于教学的展开。

  二、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和表达方法进行教学

  写人记事类记叙文在教学上除了抓住材料的选择(选取的事件)、人物的塑造上去分析,还应从语言的运用上加以分析,扣住文中的关键字词,领悟文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更深刻、透彻地学好记叙文。

  1、品析文章的精彩语言

  文章中精彩的语言的确是字字珠玑,如果我们能扣住文中最精彩、关键的字词,那更能事半功倍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观摩课上,来自赣州地区的钟永刚老师就紧扣《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的精彩字词为我们带来了一番精彩绝伦的解读。在课堂中,钟老师出示了自学问题:“找到描写严监生病重的句子,交流交流,并试着用四字词语概括。”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后,钟老师带领学生找到了几个关键的词句:“医家都不下药了”,“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一声不倒一声,总不得断气”进行解读,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病重即将要死的人物形象。之后,钟老师再抛出第二个问题:“读读找找严监生未断气的原因。”这一下,钟老师紧扣住“两个指头”的意思进行教学,抓住大侄子说的“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二侄子说“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奶妈说的“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后,严监生的动作:“把头摇了两三摇”,“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以及赵氏明白意思挑去一茎灯草,“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进行学习、揣摩,一个吝啬鬼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文章是无法教完的',学生也是无法学完的,我们教学生,无非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方法,学以致用。所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记叙文大多采取描写、叙述的方法来进行写作。那么,怎样写成了我们学习的重点。在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中,大多采用的是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常用的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当然,可以根据年级的高低,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模仿。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先从简单的比喻句开始学起。二年级下册的课本中出现了许多的比喻句,如《难忘的泼水节》《葡萄沟》《北京亮起来了》等,而且“语文园地八”中的“读读记记”也全都是比喻句,这些都可以做例句,让小朋友学学练练。中高年级的话,则可以训练段的仿写。如五年级下册的课本中,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就是“人物描写一组”,这组文章的节选,大多是利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都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可谓入木三分。在学习这组文章的同时,如果不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描写方法,并指导学生练笔的话,岂不是非常可惜?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所有的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不管是阐述道理的,还是赞扬品格的,都应当放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更深一步的学习、体会。不然,文章的教育意义就没有体现出来,不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玲玲的画》一文,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但这只是书上说的道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有,而且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所以,在教完这一课后,我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有没有通过动脑筋,让坏事变成好事的?在短暂的沉默后,有学生就想道:自己的衣服被红墨水弄脏了,后来,自己就用红色在那个位置染了一朵小花,这样衣服变得更漂亮了。还有的学生就说道:自己的裤子不小心划了一个小口子,很心疼!后来,请妈妈帮忙绣了一朵花在上面,不仅遮住了小口子,而且裤子还变得更漂亮啦!我想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得来的道理,一定会比从书上得到的道理理解得更深刻。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3

  一、弄清记叙的要素、线索、表达方式及文章类型

  在拿到一篇记叙文阅读理解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叙述了什么故事、有哪些人物,这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础。在阅读中需要弄清几点必要事项:

  1、弄清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但是由于记叙文中经常出现的时间、地点不明,无法获取到准确信息,因此记叙文又归纳为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

  2、弄清记叙的人称、记叙的线索、记叙的顺序

  记叙文的人称往往以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形式存在。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弄清记叙的顺序可以知道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范进中举》就是以范进中举这件事情为线索展开的情节。

  3、弄清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有时也会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表现手法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还通过“攥”“舒”“缩”“揣”等动作细节描写,刻画出胡屠户那副贪婪虚伪的小人相。

  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还要分辨出文章的类型,是以人为主还是以事为主的记叙文,阅读的突破口也不相同。《范进中举》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来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归纳中心思想,便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二、弄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归纳中心思想

  在初步阅读了文章后,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关系到是否可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的进行解题,或者面对题目一知半解的状态就是由于对中心思想的表达还不明确,导致解答跑题、答非所问、答不到点子上等情况。如何才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呢?首先要根据文章的结构、内容出发,从故事围绕的情节展开的描写作为解题思路,最后总结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如《范进中举》以范进中举前后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把各种人物搬到生活的舞台上,用各种讽刺艺术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通过范进和胡屠户两个形象的塑造,谴责了追求功名富贵的肮脏思想和封建社会丑恶的道德风尚,揭露出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毒害。因此,要想把握文章的思路与思想,在阅读文章时,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人物的性格,其次要仔细揣摩作者独到的语言特色,尤其是对人物语言和动作语言的描写,来更深了解文章的内容。

  三、段落阅读,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语

  阅读理解中“仔细阅读全文回答问题”或者“阅读某某段……回答问题”类的题目,考察的是我们的.段落阅读能力。段落阅读要明确段落内容,分清层次,理解语段中句子之间的联系,能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语。如《范进中举》的阅读题目“第五段范进喜极而疯片段,给划分层次,并分析这里有哪些文句使用反复,这种反复说明了什么?”看到这个问题后,首先要仔细阅读第五段的内容,然后把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划分为昏厥——疯跑——跌倒——疯走上集四个层次。标出文中重复的地方有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我中了”这句话。然后在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几个词的用意,“拍手、笑”表现出范进高兴过度已经到了疯狂的状态,“我中了”表现出范进太过重视科举考试的结果,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心。将中心语和中心句的理解再带入到段落中去,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制度所带来的毒害。

  四、全面理解,读出个人的主观感悟

  只有在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才能读出个人的主观感悟。因此我们的主观感悟不能脱离全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并结合段落细节的描写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主观感悟也是对文章进行的小结思考,从《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总结出从中举之后看,范进已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新贵,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贵,但他也马上表现出虚伪,圆滑世故的性格,对胡屠户态度变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这就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同流合污。将这种总结再升华一下情感就变成了个人的主观感悟:从范进的身上,我们可以察觉到明清之际中国衰落的些许原因。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应该是这个民族思想上的灵魂,这个灵魂被窒息、被扼杀,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个人主观感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最高境界,感悟的层次越深刻,说明理解的能力也就越强。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4

  (一)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记叙文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和思想感情是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因此,教学记叙文就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记叙文的教学,要抓住对表现中心思想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表现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深刻生动的词句,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作者的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并认识它们对表达思想内容所起的作用。

  如《白杨》一课,文章开头讲了大戈壁的荒凉和白杨树的“高大挺秀”,接着说“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教学时就要抓住描写大戈壁和白杨树的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展开想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理解旅客“出神”时的内心活动。

  文中爸爸赞美白杨树的一段话,语义双关,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重点段落,就要引导学生通过逐句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了解白杨树的特点;还要进一步认识爸爸“表白自己的心”的深刻含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记叙文的教学,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感受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不少文章在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

  一篇记叙文,不仅负载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反映了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思路。为了使学生了解文章思路,提高阅读能力,并使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做到“有条理”,就要在记叙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去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作者的思路一般有纵向思路和横向思路。纵向思路的如《飞夺泸定桥》,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顺序记叙的。横向思路的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通过几件事,从几个方面表达中心思想的。

  理清作者的思路,可以从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入手,因为文章的层次结构是作者思路的表现形式。理清了层次结构,弄清了文章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再进一步分析作者在每一部分要说明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通过文章的记叙表现中心思想的,这样,学生就掌握了作者的思路和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方法。

  文章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也不同。有的课文可以借助审题、释题揭示作者的思路。例如教学《日出》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审题,了解课文是围绕“日出”写的。然后让学生思考:根据题意,课文就是要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再联系对课文的讲读,就把作者的思路揭示出来了。

  有的课文可以在讲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掌握事情的发展线索。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课文中有“天还没亮”“中午的时候”“黄昏时候”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凭借这些词语,联系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就能理清作者的思路。

  (三)学习记叙文的语言

  记叙文的语言,涉及到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是社会交际和书面写作经常运用的。因此,记叙文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的语言。

  小学课本中的记叙文包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取文学作品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为了从中学习规范的语言,教学时不要着眼于文学知识和人物分析,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上,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小学生学习语言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低年级的记叙文教学,应把识字和词句的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课文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语句要多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复述等活动中,运用这些词句,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中年级的记叙文教学,要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段落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段落的结构,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叙述和描写的。高年级的记叙文教学,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文章的语言。可以通过对好词佳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事物、抒发情感的,从中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方法】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01-11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总结12-18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03-08

小学语文记叙文06-06

语文教学方法总结范文06-24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经验交流(精选10篇)10-11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07-10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05-06

数学教学方法的总结08-01

小学记叙文02-15